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

次日一大早,六君率十萬大軍出壽縣往六地而去,曲陽君率十五萬大軍往鍾離而去。

逯城。

“報···君上,不好了,剛剛壽縣傳來消息,今天一大早六君便率十萬大軍前來攻打我逯城。”

“什麼···”逯君一聽門客稟報,頓時大驚失色:“十萬大軍,旦發夕至,這該如何是好?”

“快,立即關閉四門,徵召百姓守城。”

“諾。”

“快,立即向廖君求救。”

“諾。”

“快,立即向周圍其他未反叛的貴族以及縣邑求救。”

“諾。”

另一邊,廖城。

廖君一聽說六君率十萬大軍前來討伐逯君,同樣臉色大變。

他廖君與逯君還有六君封地全都在六地,現在六君率十萬大軍前來,雖說是來攻打逯君的,但是誰知道六君會不會摟草打兔子,順便將他也一併收拾了呢。

作爲逯君的鄰居加好友,他可是清楚要知道,逯君也並不是什麼佔據一縣之地的大封君,逯君麾下撐死也就四千丁壯,外加一座年久失修的小城。

同樣,六君也是逯君的好友加鄰居,他不可能不知道逯君的情況。

明知逯君不堪一擊,但六君依然率十萬大軍來此。

“豎子,全然不顧數十年的交情,竟然用逯君來殺雞儆猴,太過分了。”廖君不滿的囔囔了一聲,然後大聲吩咐道:“傳令,立即準備好酒肉,本君要在六地之外迎接六君的義軍,要勞軍。”

“諾。”

“傳令,關閉城門,整軍備戰,以防不測。”

“諾。”

“來啊,立即派人將令尹軟禁,並派出使者前去拜訪六君,本君要撥亂反正,加入義軍,一同起事。”

“諾。”

廖君出城勞軍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在六地引起轟動。

很快,逯君便得知了廖君反叛的消息。

此時,逯君站在逯城老舊的城牆上,滿臉絕望的道:“連廖君也反了,都反了,其誰我與?其誰我與!其誰我與···”

當日午後,六君率領的大軍抵達六地,並且一到六地便遇到廖君前來勞軍。

接着,六君與廖君一道,共同向逯城而去。

大半個時辰後,大軍來到逯城五里外。

“報,大將軍,前軍來報,逯君得知我大軍來襲,已經率領家小百姓棄城逃亡,往南方的叢林裡跑了。此刻,逯城已是一座空城,被我前軍佔據。”

“哼。”六君一聽前軍攻克逯城,立即笑着冷哼道:“之前那賊子還口口聲聲的說與本將這個亂臣賊子勢不兩立,結果,本將還未到逯城,那個膽小鬼就棄城跑了。

他的氣節呢?他的忠心呢?他的壯烈呢?

哼,徒口賊耳。”

說罷,六君立即下令到:“傳令,大軍今日在逯城休整,明日返回壽縣。”

“諾。”

當夜。

六君司馬六歆獨自一人來到六君的營帳。

“二弟,夜已深了,有什麼大事你非得在這個時候找我。”

“兄長,臣弟這裡有一件關乎我六地長盛久興的大事要跟兄長說。”六歆拱手道:“因爲白日人多口雜,多有不便,是以才深夜前來求見兄長。”

六君一聽是關乎六地長久興盛的事情,立即來了精神,饒有興趣地看着六歆問道:“哦,是什麼事情?”

“兄長,臣弟是想,既然我們已經攻下逯城了,何不趁此機會,明日一舉蕩平廖城,將整個六地全都攻下,據爲己有。”

“什麼?”六君一聽,頓時睡意全消,連連搖頭道:“不行,不行,這可不行,廖君乃是我的好友,今日不禁親自來迎接勞軍,還已經跟我說好,要加入義軍與我共同起事了。

此時此刻,我豈能對廖君下手。”

“兄長!你可別被那廖君騙了。”六歆急道:“之前兄長已經再三邀請廖君起事了,可是,這二十多天,廖君一直不爲所動,僅僅只是送了一些錢糧就打發了我們。

而現在,廖君之所以答應起事,無法就是看到兄長你率十萬大局來此,心中恐懼,這才迫不得已答應的罷了。

就廖君之前種種行徑,就是兩面三刀這種人。他今天迫於兄長大軍壓境,纔不得不降,等明日,大王率軍來,他迫於大王神威,也一定會發動叛亂倒戈一擊的。”

“這不可能,我跟廖君相識多年,他不是這種人。”六君連連搖頭。

“兄長,你也與逯君相識多年,你之前可知道,逯君是這種人?”

“這···”六君頓時啞口。

“兄長,之前從三閭大夫口中得知大王的計策後,便一直關注着廖君。這幾天來,廖君接連與郢都的使者相見,甚至昨日廖君還親自將大王的使者送出廖城。

是故,臣弟以爲,廖君就是大王派來打入我軍內部的奸細。”

“什麼?”六君一驚,立即皺起眉頭。

六歆見此,立即再勸道:“兄長,這次你率軍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必有大功。待事成之後,新王即位,必對兄長重賞。到時,兄長向新王請求將廖城逯城封給你,再從壽縣割兩三座小城,那兄長你就將成爲我楚國最大最富的封君,從此以後江淮之地就是兄長你說了算。

可是,若是兄長你現在不趁機除掉廖君,反而讓廖君也加入義軍,待事成之後,兄長你與廖君同時向大王請封,那大王會如何賞你?

壽縣富庶,無論誰做楚王,都不會願意看到壽縣被嚴重削弱,所以,若是兄長向大王請封,大王最多也就賞兄長三四座小城罷了。”

“可是。”六歆臉色沉重的道:“兄長你也別忘了,曲陽也在壽縣周圍呢!若是大王也賞給曲陽君三四座城池,以曲陽的富庶,那曲陽君還是能在實力財富地位上壓兄長一頭,數年後,兄長還得看曲陽君的臉色。”

說着,六歆嘆恨道:“我爲兄長不值啊,之前徵召百姓,是兄長冒着莫大的風險首倡義舉的,率先起兵的十八位貴族,也全都是以兄長馬首是瞻。

以兄長的才華,曲隆不如兄長遠矣,以兄長的威望,曲隆不如兄長遠矣。可是,這次的起事,嘔心瀝血的兄長是衆望所歸大將軍,而曲陽君那個庶子卻依仗實力成爲上將軍,臣弟恥之。”

六君一怔,沉默良久後,下定決心道:“賢弟,請廖君來···”

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五百一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三十二章 田需之謀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歸來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