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

另一邊,越王知道歸路被堵,而且楚軍還在修建防禦工事,似乎打算阻止他返回淮南的消息後,立即下令各軍,加快了行軍速度。

而於此同時,楚越兩國的動靜終於傳到莒城之中。

此時,儲子正臉色複雜的向齊王稟報道:“大王,南面傳來的消息,數天前,楚國的軍隊突然啓程向東南方而去,去了越國控制淮北地,但是卻並沒有攻城,而是繞城而走,如今下落不明。”

齊王一怔,難道是越國自知理虧,請楚國去做靠山的?

否則,楚王爲何不攻城,而是越過城池?

只是,算算時間,貌似楚國行動的時間,幾乎與越國同時,這時間上對不上。

想着,齊王便不明所以的看着儲子道:“相國,楚王到越國境內幹什麼?”

儲子搖頭道:“回大王,臣也不知道。不過,據淮北的一些人送來的情報,好像越國留守吳城的公子玉自立爲王了。”

齊王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露出難以置信之色,震驚的問道:“相國這個消息確認嗎?難道越王突然背棄盟約的原因,就是因爲這個?”

儲子搖了搖頭:“大王,吳城所在的江東,對我齊國來說,實在是太過偏遠了,加上這些年齊越兩國敵對,我們齊國的商人,最多就是抵達淮南,也無法過江前往江東。所以,這消息臣也暫時無法確認真假。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越國內亂的事情應該是真的,而且,楚國很有可能也在其中插了一手。”

頓了頓,儲子又皺着眉道:“同時,也不能排除這是楚越兩國計策的可能,目的就在於將我齊軍引誘出城,然後楚越兩國聚集大軍,圍而殲之。”

齊王點了點頭,沉吟了一下,開口道:“相國,雖然月楚越使計的可能性,但是,若是越國內部真的發生內亂,那麼這一次也是難得的好機會。

所以,寡人打算讓章子率軍南下觀望,以觀楚越之變。若是越國真的發生內亂,那麼未來的幾年裡,越國都不足爲懼。”

說着,齊王冷冷的道:“若是楚王打算幫助越王平叛,那就罷了,若是楚王與越王鬧翻,那就讓章子助越王一臂之力,攻擊楚軍。”

說完,齊王眼中露出一股仇恨的光芒,顯示着齊王對楚國的真實的想法。

“大王英明。”儲子應道。

次日中午。

楚軍營中,接到探子的消息後,景陽立即向楚王稟報道:“大王,越王率領的大軍已經抵達我軍北面五十里的地方,並且還在繼續向我們這裡趕來。按照越軍的速度,明日越軍就會抵達我們這裡。”

“好。”熊槐大喜道:“越王終於來了,寡人已經等他很久了。”

說着,熊槐便向景翠看去,問道:“柱國,準備的如何?”

景翠輕輕的一笑,勝券在握的拱手應道:“大王請放心,此戰必勝。而且,這一次,爲了打掉越人的抵抗之心,讓越人在接下來的數年裡不敢反抗楚軍,臣已經準備好,堂堂正正的擺開軍隊,與越軍主力進行正面決戰

臣會通過這一戰,向越人表明,即便是堂堂正正的正面對決,越人也不是楚軍的對手。以此殺掉越人的心氣,免得越人不服氣,時刻想着反叛我楚國。”

“好!”熊槐笑道:“如此,那麼明日一戰,寡人全部交給柱國指揮,寡人絕不干涉。”

“謝大王!”景翠立即行禮謝道。

景翠的身邊不遠處的景陽,露出一絲遲疑,問道:“大王,柱國,如今我楚國二十多萬大軍駐紮在越王南返的必經之路上,而越王手中的軍隊只有十五萬。越王見實力不足,會不會心生遲疑,然後停兵不前,或者退回鄣城請齊軍相助。”

熊槐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景翠卻是冷冷一笑,答道:“放心好了,現在越王只有向前這一條路,已經別無選擇了。公子玉已經在吳城自立,而他這個越王在外時間越長,公子玉對越國的掌控就越得力,所以越王只能儘快返回國中。

況且,公子玉爲了算計越王,先後兩次再淮北焚糧,越王手中糧草不濟,他拖不起。”

頓了頓,接着又笑道:“至於讓越王向齊國求援,且不說越王願不願意,就說這些年楚越兩國對齊國的攻擊,奪取了齊國一大片領土,令齊國損失慘重。只要齊王得知楚越兩國反目,即將展開大戰,那麼齊王就會立即站在一旁觀望,等我們雙方筋疲力盡之時,纔會正式插手。”

公孫衍接着道:“柱國所言甚是,如今齊國的兵力分散在郯城以及琅琊,就算齊王有心幫助越王,但要想重新調兵集結在一起,舉兵干涉楚越兩國的戰事,這就需要五六日的時間。若是越王明日不來進攻,等上七八天的時間,等我們這裡的防禦工事修建完成,那麼越王一兩月之內,休想攻破我楚軍大營,打開返回南返的通道。

所以說,越王只有趁我楚軍立足不穩,強行殺出一條通道這一條路。拖得越久,對越王越不利”

說着,公孫衍與景翠對視一眼,同時呵呵一笑。

景陽聞言若有所悟。

次日上午。

楚軍大營中。

熊槐與諸將全都靜靜坐在大帳中,沒有任何人說話,但此時的帳中,卻並不顯得寂靜,相反,帳中此起彼伏的呼吸聲,倒是讓帳內的氣氛顯得格外火熱。

不久,一個偏將來報:

“大王,越軍昨夜在我軍三十里外休整一夜後,現在已經在越王的率領下出發了,此刻正在向我們這裡趕來。”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對景翠道:“柱國,今日之戰,寡人將戰事全部託付於你,卿可自決。”

景翠聞言立即起身向熊槐行禮道:“唯。”

說着,一轉身,對前來稟報的偏將道:“再探,等越軍距離我軍二十里後,再來稟報。”

“諾。”

偏將離去後,景翠轉頭向陳軫問道:“刺史令,齊國那邊可有消息傳來,郯城的匡章,可有動靜。”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一十七章 圖趙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懼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陽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交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見文雀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八百零三章 調停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四百六十四章 劍指濮陽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六百四十二章 惡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惡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章 往燕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