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

見楚王點了點頭,昭滑繼續道:“大王,因季逢乃是吳侯之子,身份非比尋常,牽一髮而動全身,故而臣才如此小心翼翼。”

熊槐一怔,詫異的看着昭滑道:“賢卿這是何故,如今吳地爲我楚國所有,別說區區一個季逢,就是正是季氏一族,也要聽從我楚國的號令,若是願意歸附我楚國,那季氏就可以繼續做吳侯,若是不願,那季氏一族生死皆在我楚國之手。

如此小心翼翼,可不像賢卿的風格。”

昭滑搖頭道:“季逢志大才疏,雖然不足爲慮,甚至季氏一脈對我楚國而言也算不得什麼。但是我楚國想要快速統治吳地,就需要季氏的支持。只要季氏不反對我楚國通知吳地,那麼吳地的吳人就更加不會反對,只要吳地之中佔據多數的吳人願意聽從我楚國的統治,那麼吳地勢單力孤的越人就只能隨大流,而無法反抗。

只要吳地能向我楚國歸心,那麼南方的越地也就可以迅速歸心。”

說到這,昭滑拱手道:“大王,如今這天下,幾乎大戰不斷,長則三年兩戰,短則一年一戰。面對如此激烈的戰爭,若是將我楚國八萬精銳放在江東吳越這個大後方,以致我楚國面對各國時,常常力有不足。臣竊以爲此舉十分不妥。”

熊槐聞言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八萬大軍放在江東屯田,的確是極大的浪費,但是楚國爲了徹底控制江東,短時間內還無法將這裡的大軍調走。

並且,爲了控制江東,熊槐還同時將昭滑唐昧留在這裡,兩大重臣坐鎮江東,實在太浪費了。但是江東新附,這還不得不讓他們留在這裡。

當初秦國滅亡巴蜀,張儀與司馬錯就同時留在巴蜀,張儀在蜀地修建成都城,司馬錯在巴地鎮守。兩年後成都城完工,秦國關中萬戶百姓遷到成都,張儀這才返回咸陽。而司馬錯則在巴蜀呆了十幾年,直到上次各國伐楚,秦國無大將可用,這纔將司馬錯調回。

但,司馬錯一走,已經歸附十餘年的蜀地立即發生叛亂···

熊槐估摸着,江東雖不比巴蜀偏遠道路難行,但是,留下一個重臣駐守十年,這還是必須的。

當然,這一兩年內,昭滑與唐昧都無法從江東脫身。

另一邊,昭滑見楚王點頭認同他的看法,心中竊喜,再次開口道:“大王,臣以爲,爲了快速控制江東,我楚國可以採取以吳制越之策。”

熊槐一怔,沒想到這昭滑又提出一個快速消化江東的策略。

對這,熊槐從來都不嫌辦法多。

“以吳制越?請將軍細說一二,寡人願聞其詳。”

“唯!”昭滑拱手應了一聲,然後開口道:“江東雖然是我楚國從越國手中奪取的,但是吳地與越地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吳地百姓多是吳人,雖然已經歸附越國,但是終究還是吳人,心中決然沒有爲越國復國的意思。

我楚國兵臨江東,江東吳人紛紛開門迎降,而沒有決死守城,這便是明證。

同時,吳國爲越國所滅,所以,雖然現在我楚國佔據吳地,但是吳地的吳人卻沒有仇視我楚國的想法。而且,吳國被越國滅亡多年,吳人的反抗屢屢遭到越人鎮壓,直到近百年來,已經不見吳人有任何復國行動,這就說明大部分的吳人已經沒有復國的意思。

是以,臣以爲,我楚國要想在吳地建立統治,徹底控制吳地,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說到這,昭滑嚥了咽口水,繼續道:“但是,越地則不然,越人與我楚國有亡國之恨,而且越人以爲若不是越國內亂,越王被叛逆所殺,越國還不至於一戰亡國,所以許多越人還不服氣。

雖然我楚國可以將那些表現出對我楚國即位不滿的越人遷到其他地方去,可以防範於未然,避免越人起來反抗。但是,亡國的刺已經紮在這代越人的心中,要想讓越人聽從我楚國號令很難,讓越人爲我楚國而戰更難,非數十年之功不可。”

熊槐點了點頭:“寡人也知道,短時間內讓越人不反抗我楚國統治,能按時交稅,能按時服徭役,這就夠了。想要讓越人爲我楚國而戰,那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說到這,熊槐看着昭滑笑道:“這些情況寡人知道,不知賢卿所說的以吳制越是什麼意思。”

昭滑笑着拱手道:“大王,臣在江東多年,跟吳人越人都有所接觸,是以,臣在跟吳人越人交往之時,發現這江東雖有吳人越人,但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吳人越人,有的只有吳地人越地人,或者說吳國滅亡後,就只有越人,現在越國也滅亡了,吳人越人就都變成了楚人。”

“嗯?”熊槐遲疑的看着昭滑。

昭滑見楚王看過來,拱手問道:“大王,不知大王以爲居住在吳地的人,與居住在越地的人,同樣吃着稻米,同樣出則乘舟,說着同樣的語言,用着同樣的文字,過着同樣的生活,還有同樣的風俗。

如此,應該如何區分他是吳人還是越人。”

熊槐聞言,頓時哈哈大笑。

現在他明白昭滑所謂的以吳制越的意思是什麼了。

不錯,雖然江東還有吳人越人之分,但是這只是因爲原本的國家不同,而不是說他們有着本質的區別。

或許吳國還沒有滅亡之前,吳人越人還有一些區別,但是越國統治吳地兩百年後,尤其是越國將都城遷到吳城後,吳人與越人的區別基本上已經消失。

而之前吳人與越人的爭端,更多是內部的地域之爭,就跟鄉黨之爭一樣,而不是種族之爭。

更何況,越人吳人的風俗本來就沒有多少差別,對普通的百姓而言,越王的統治與吳王的統治,都沒有多少區別,以前他們怎麼生活,現在他們還是怎麼生活。

既然越人吳人本身沒有本質的區別,而越人與吳人對楚國的態度又截然不同,那麼,對楚國而言,就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只要楚國先掌控難度較低的吳地,然後通過吳地制衡越地,必然可以加快越地歸化的速度。

而且,吳地歸化後,還可以用吳人的力量來控制江東。

如此,或許只需十年的時間,楚國就可以從江東抽走大部分的兵力,而不是白白的將兵力閒置在這裡。

想着,熊槐看着昭滑不由露出一股笑容。

原本他還在考慮,等一段時間後,究竟是將昭滑留在江東,還是將唐昧留在江東,現在,聽完昭滑的計策後,結果不言而喻,不用再遲疑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八章 今時往日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百七十七章 遺贈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戰自崩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師徒來楚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四百章 往燕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