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

宮中,熊槐剛將內心惶恐不安的太子橫安撫下來,就見一個侍者前來稟報:“大王,刺史令求見。”

“請。”熊槐應了一聲,然後看了看一旁的太子橫,笑道:“太子,刺史令此時來求見寡人,想來那些賊子的身份已經弄清楚了。”

“父王英明。”太子橫聞言立即應了一聲,同時,臉色也稍稍舒緩。

如果陳軫能查清那些盜賊的身份,證明盜賊跟樂君他們毫無關係,證明他跟樂君他們毫無關係,既沒有聯合樂君也沒有出賣樂君,那就太好了。

熟話說,知子莫若父,雖然他相信自己的父王是瞭解他的。但是,相同的道理,知父也莫若子。

從年少輕狂少不更事到現在,他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也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二十年來的默默觀政,太傅十幾年的教導,身邊的輔臣的提點,現在的他,已經對楚國的現狀有了很深的感觸,他同樣也對他的父王的決心知之甚深。

從二十多年父王率領五國大軍伐秦失敗,再到父王與已故令尹昭陽兩次清查楚國人口失敗,這三次國外國內的大挫敗,讓他的父王下定決心改變楚國,要在楚國進行變法。

而二十年前屈原等人的第一次變法,在國中貴族封君的強烈反對下,以失敗而告終。

但是,那一次的失敗,不僅沒有打掉他父王的變法決心,反而讓他的父王更加堅定了變法決心。

然後,十幾年後,屈原唐昧捲土重來,漢北江東兩地的先行,對江漢封君的打壓,無不表示父王變法的意志已經不容改變。

而面對這種情況,父王在他行冠禮的時候,就給他一個靜字,讓他學習莊王,默默觀望朝政,他的老師太傅環淵也讓他大行無爲之爲。

最初,他對父王與太傅的心意並不理解,但當他真正靜下心來,他卻明白了。

雖然父王已經下定決心變法,甚至爲了變法已經準備了十幾年,但是,父王依舊對變法能否成功沒有信心。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這個太子就是楚國未來的保障。

只要他安安靜靜的觀政,既不表現出傾向於變法,又不明確表示反對變法,那他就是一個合格的儲君。

若是變法成功,那就什麼都不用說,待父王之後,他只需直接享受勝利的果實便可。

若是變法失敗,那他這個奉行無爲的太子,這個楚國的合法繼承人,便可輕易拉攏一大批楚國貴族,然後收拾殘局,休養生息,避免楚國因變法而四分五裂,以爲將來再度復興楚國。

而這一切的前提,那就是他不偏不倚,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不能輕易入局。

否則,那他這個儲君就不是父王想要的,也不是楚國所需要的合格儲君。

現在,城中的探子三番兩次的將他和樂君他們扯到一起,要麼說他聯合樂君他們,要與父王決裂了,要麼說他出賣樂君諂媚父王。

如是種種,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在斷他的根基。

要是他與樂君等人有勾連,明確的站到父王的對面,他相信,這情況只要屬實,那他父王一定會廢了他的。

對此,他絲毫不懷疑父王的變法決心,哪怕他這個太子也不行。

若是他出賣樂君緊緊的與父王保持一致,這更加不行,楚國有一個一心變法的楚王已經夠了,完全沒有必要再添上一個太子。

若是他這太子不能給楚國一個穩定的保障,他相信父王也不會介意換一個太子的。

且不說的他的那些弟弟,就說他的嫡長子公子平,再等兩年就要行冠禮了。

所以,之前他一聽說那些衝擊太子府的人是樂君的人,說是他出賣了樂君司馬等人,他就立即進宮來了,來向他父王解釋,他還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就在太子橫思緒百轉之時,他見陳軫快步進入宮殿,見此,他立即收攏思緒,然後緊張而期待的向陳軫看去,他可不希望父王這裡出現任何對他不利的言辭。

接着,太子橫聽着陳軫將城中剛剛所發生的事情一一道出,聽到陳軫將所有的事情全都推給了各國奸細,這才鬆了一口氣。

此時,陳軫稟報完,又拱手道:“大王,經此一事,各國安插在我楚國的情報網絡必將被摧毀。但是,此時城中大量暴露的奸細紛紛出城逃亡,爲了避免走漏奸細,同樣也是爲了避免謠言範圍擴張,影響郢都以外的區域。

是故,臣請大王下詔關閉郢都城門,並封鎖郢都附近的道路。”

熊槐略加沉吟,便點頭道:“可。”

接着,熊槐下詔讓郢都城門守將關閉城門後,又見陳軫呆在原地欲言又止,想要離去卻又遲遲不肯離去。

見此,熊槐心中一疑,問道:“陳卿,你現在這是怎麼了,你我君臣數十年,難道還有什麼話不便對寡人說的嗎?”

陳軫聞言,又遲疑了一下,纔開口道:“大王,這次臣能如此快捷的破除各國在楚的情報網,並非是臣的功勞,而是各國探子奸細紛紛主動跳出,讓臣逮了一個正着。

可正是因爲如此,臣卻十分擔心。書雲:欲將取之,必先與之,各國不惜主動暴露自己經營多年的情報網,其中所謀必大。”

說着,陳軫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王,這纔開口道:“甚至,臣擔心擾亂郢都,離間大王與樂君他們的君臣關係,也不是各國的真正目標。只是他們的目標究竟何在,一時之間,臣也不太清楚。”

熊槐一聽,呵呵一笑:“陳卿,這不可不像卿的爲人,卿既然已經有所懷疑,又何必拐彎抹角的向寡人警示呢!”

陳軫聞言,立即低頭拱手道:“臣愚鈍。”

一旁的太子橫聽到二人打啞謎,不由看了看臺上的父王,又看了看對面的陳軫,不知兩人在說些什麼,更想不出各國主動暴露潛藏的奸細是何用意。

此時,熊槐看到太子橫遲疑的目光,想了想,開口道:“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寡人以爲孔子說的很對。可是,孔子沒有說的是,光讀詩學禮這還不夠,人還得讀史,是以孔子才自己編著《春秋》,以供門人弟子研讀。”

說到這,熊槐笑了笑道:“寡人讀書數十年,也算略有心得,讀史的目的不在於博古,而在於通今。”

陳軫聞言,臉上憂慮頓時盡去,剎那間露出笑容,拱手讚道:“大王英明!”

太子橫見狀,心中雖然不明所以,但見陳軫拱手誇讚,也跟着拱手道:“父王英明!”

熊槐看着太子橫茫然的雙眼,知道他雖然已經意識到郢都對樂君等人的影響,但是卻還沒有意識到這次的動亂,會對楚國後續會造成一系列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熊槐想了想,決定提點一下太子橫,於是,便指着自己王案上的竹簡道:“太子,這案上的竹簡,乃是昔日王子朝奔楚之時所攜帶的周室史書,其中詳細記錄了周室舊事。寡人近日讀之,略有所得,太子也多看看。”

“是,父王。”太子橫應了一聲,接着,太子橫從侍者手中接過竹簡,只是瞄了一眼竹簡上的內容,不由心神一震。

只見竹簡最顯眼的位置上,正是他父王新寫的批註:周厲王因謠言而亡國。

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三章 王佐陳軫第一百二十一章 齊使蘇代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一百七十章 鐵劍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四百零八章 開始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