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 翻譯經書論化神

邵延發覺他在天印所遇的修士的教派就是地球上婆羅門教,,不禁再次在心中肯定這個世界肯定與地球有聯繫,不過邵延並不太瞭解婆羅門教,他有關婆羅門教的知識實際上來自佛教,他前生研究國學中佛教時,因佛教起源印度,提到一些婆羅門教的知識而已,現在心中有點後悔,當初應該追根求源,好好了解一下婆羅門教,書到用時方恨少,便又問道:“你瞭解不瞭解彭老教的修行方法?”

袁公圃回答道:“彭老教雖是天印國教,然而卻非常神秘,加之天印國等級森嚴,以出身論貴賤,不是彭老們,根本不可能知道。”

“那你說說這具乾屍情況。”邵延轉了話題。

“在彭老教中,歷代以來,能達到人神合一,坐化之後,靈魂與神合一,坐化時有虹光出現,身體變小,留下不朽之肉身,也不過六七人,前輩這一具便是其一,此爲彭老教中聖物,不知前輩如何得到?”袁公圃說道。

“我去天印,入其聖地遺址,想看看有無發現,結果有一個修士不問青紅皁白向我攻擊,由於雙方語言不通,他祭起此物,實力從築基猛增爲元嬰,我見他不識相,順手把他給殺了,便得到此物。”邵延淡淡的說,感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事,袁公圃一陣汗顏,隨手就將元嬰級別的修士給殺了,這位前輩,明面上看起來是結丹修士,肯定隱藏了實力,不然師祖一個化神修士稱之爲老弟,即使不如化神,看來也相差不遠,不怪剛纔侍奉師祖的弟子去請我的時候認真關照我要有禮貌。

“前輩,那位修士擁有聖物,在教中身份不低,或者是名門出身,丟失聖物,彭老教恐怕鬧得天翻地覆。”袁公圃道。

“噢,你認識天印文字嗎?”邵延對彭老教如何,根本不放在心上,更關心那兩本書籍是什麼內容。

“公圃少時,家在邊境,家父是商人,來往天南諸國,熟識他們的語言文字,公圃幼時,家父曾認真教過,本指望子承父業,誰知卻被師尊收爲弟子。”袁公圃有些感慨。

邵延將那兩本書拋給他:“你能將此翻譯成中洲文字嗎?”

袁公圃接過書,翻開一看,頓時叫了起來:“這是彭老教根本經書《圍陀》,就是明論的意思,是對神的誦歌和禱文,相當於我們法術中的咒語。給我二天時間,不,一天就差不多了,我將之全部翻譯成中洲文字。”

說完,就要退下去。

“等一下。”邵延止住了他,取出一個玉盒,打開了盒子,裡面是一個拳頭大小如紅玉一樣的火棗:“你應該以前受過傷,對你影響很大,這顆火棗是療傷聖品,只要服食一顆,什麼陳傷舊疾,都能痊癒,就作爲你的報酬吧。我對天印語也很感興趣,你有空過來,我跟你好好學習天印語。”

“多謝前輩!”袁公圃十分激動,舊傷困了他很長時間,讓他修爲無寸進。

“老弟,你居然有這樣好東西。”三陽一眼就看出此物的珍貴。

“師祖,如果您需要,徒孫就獻給您!”

“公圃,你就在這裡服用,這東西蘊含極大生機,不要浪費,服用之後,就地打坐,拿一個蒲團給他。”三陽對侍奉弟子吩咐,接着又說:“此物對老夫來說,沒有什麼用途,不過想嚐個鮮。”

“老哥要嚐鮮倒是容易,我火棗山倒有一些,不過,身上這是最後一顆了,只能麻煩老哥有空去小弟的火棗山一趟。”邵延笑道。

“哈哈,等我什麼時候想吃再去!”三陽大笑。

袁公圃依言盤坐在蒲團之上,服下火棗,乾瘦的肌膚漸漸泛起一絲血色,肌膚也不像剛纔那樣乾枯。袁公圃自己感覺通體舒暢,一股生機充斥全身,整個身體感覺到以前落下舊傷一掃而空,整個人如脫胎換骨一樣。

半個時辰之後,袁公圃起身拜謝邵延後退出。三陽和邵延兩人不覺談到修行,旁邊的弟子們個個豎起耳朵,兩人均爲這個世界頂級修士,對修行見識不是一般修士所能涉及,弟子們感到受益非淺。

次日,袁公圃將翻譯好的經文呈上,邵延翻開細細觀看,果然是一些誦歌和禱文,但其中自有深文大義,如下列之頌:

先於蒼天,先於大地,

先於諸天,先於非天;

是何胎藏,水先承受,

復有萬神,於中顯現?

爾等不知,彼造羣生,

……

雖借神明之說,實其中自有對宇宙本源,人的精神本源的思考,甚至涉及很深,見此,邵延感嘆,大道果然無所不在,不要小看天下英雄。

三陽見邵延沉思,不禁問道:“老弟,有何發現?”

邵延將此篇誦讀了一篇,三陽沉吟了一會,嘆道:“果然非凡,就是對化神修士也有極大助益,老弟,是否能讓老哥抄錄一份?”

三陽這是尊重邵延,袁公圃翻譯,必然清楚,實際上三陽要知道,肯定很容易。邵延笑道:“老哥請便!”三陽乾脆讓袁公圃抄錄一份。

林韻柔道:“師傅,這些經誦不是類似咒語之類,怎麼好像講述對道的理解,能否依據此推演出法門嗎?”

邵延道:“的確是對道的理解,雖然藉助神明,不過是讓人更加相信,長期唸誦,心靈深處自然留下深深烙印,有助於自己體悟大道,唸誦之法,本來就是一種修行,所謂心誠則靈,我們修大道者,雖不信神,但信的是自己本心,以本心照見世界本來面貌,可以將此神看作隱喻,此經都不必認真推演,其中自有法門,你聽這一段。”

邵延又唸誦了兩句:

初萌慾念,進入彼內,

斯乃末那,第一種識。

……

“此說明人類的意識產生於最初的一念,稱之爲‘種識’,其中也包含一種大法,即深入定中,發現種識,一見種識,即現先天一瞬靈光,這已是一種極高明大法,正如我對你說過,大道至簡,即爲此義。以此法修行,如見種識,當已窺化神門檻。”邵延這一番話,令三陽大悟。

三陽嘆道:“修行之士,入元嬰,絕大多數無緣化神,如聽老弟這番話,恐爲不少人大開方便之門。”轉過頭,對下方侍奉弟子說道:“你們記住了嗎?將這一段話記錄下來,送給那些元嬰之輩,讓他們明白,化神並不是無門可入!”

兩名結丹弟子在下侍奉,本來不是他們,但昨日聽說師祖接待了一位結丹修士,稱他爲老弟,連元嬰修士都有些驚訝,不過考慮到自己麪皮,沒有過來,讓兩位結丹修士借侍奉爲名,來打探虛實,三陽也知他們心思,畢竟是自己門派中後輩,不與他們計較。這兩位結丹修士侍奉在一旁,聽兩人充分準備,許多修行問題豁然開朗,心中早就不把邵延當作一位結丹修士,當聽三陽如此吩咐,立刻記錄下來,分頭送去,臨走之前,眼中露出不捨之意,畢竟兩人如此論道,對他們來說,千載難逢。

當烈焰門掌門等人得到結丹修士送來的這一段語錄,掌門火無心細細品味,許多疑問如撥雲見日一樣,當今招集衆元嬰長老,到底是大派,除兩位元嬰長老在外遊歷,來了其九位,連掌門在內共有十位,衆人好奇,掌門招集他們有何事,掌門將事情經過一說,並出示剛纔所得語錄,一下子這幫德高望衆的元嬰修士炸了鍋,大殿之中鬧哄哄,殿外守衛奇怪,這幫長老平時一個個道貌岸然,穩重無比,今天怎麼了。

元嬰修士也是人,他們一個個都已是元嬰,再向上就是化神,雖然三陽已入化神,但自己知道,化神是如此之難,數百來來,烈焰宗只三陽一人,現在從這段兩人對話,居然透露出化神有路可尋,對他們來說,比什麼誘惑都大。

細究語錄所說,果然是大有道理,再也呆不住了,紛紛向掌門建議,要去三陽洞府旁聽,掌門也沒有辦法,率衆人來到三陽洞府,讓剛纔兩位結丹修士進去通報情況,過了一會,兩人出來,祖師有請。

三陽見他們來了,知道他們來意,衆元嬰給三陽見禮,對邵延如何稱呼是個難題,對一個結丹修士稱前輩有點不像樣,但稱爲晚輩又不行,你不見三陽真人都稱呼老弟。薑是老的辣,掌門靈機一動,稱邵延爲道友,邵延也還禮,三陽爲他們介紹,衆人見禮完畢,掌門也說明來意。

三陽回首看邵延,邵延不置可否,三陽見邵延默認,便讓掌門諸人坐下,繼續和邵延論道,當然談的還是彭老教根本經書《圍陀》,林韻柔接過邵延工作,她先讀一段,三陽和邵延就此段說出各自想法,三**據自己感受解釋內容,邵延對道的理解還在三陽之上,也談自己對此理解《圍陀》雖是對神的誦歌和禱文,神司天地某項功能,實質相反,是將天地間某項法則人格化,形成神的概念,邵延是反向理解,直指天地之間的大道,衆元嬰修士才明白,入化神當悟大道,道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又是如此平常,日用而不知。

明白歸明白,要真正悟出其中之一,卻不是聽別人講所能悟,一切還要靠自己,但化神畢竟開了一道門縫。

三陽和邵延論道進行了一天,兩人將《圍陀》通解了一遍,林韻柔將最後一編說完,擡起頭問了一個問題:“師傅,真人,從你們論道中可知,此本經書實涉及高深大道,那麼彭老教的修士是不是很厲害,他們進入化神應該很容易,他們化神修士不應該很多了嗎?”

聽到此,衆元嬰點頭,三陽一怔,邵延卻笑了:“你錯了!最初著此經之人絕對是道的理解很深,哪怕他並不用‘道’這個名字,後人卻陷入信仰之中,修大道者,除我之外,別無他神,他們卻陷入對神崇拜之中,如此道關不突破,如何能入化神,神之可敬可畏,卻不能將本心託付,他們已入歧途!我們講解,卻是直指本質,此爲正途。再說,我此番話說與人聽,又有幾個能悟,道不遠人,世間儒家經典亦有大道之理,說得明明白白,可又見誰人悟道,道難求,不在於道多高深,而在於人自己背道而行!”

林韻柔聽此,心中猛醒,立刻恭敬回道:“多謝師尊指點!”

第165節 毒焰天降幽冥毀第174節 自取花葉凝刀流第279節 和兆開府話洞天第22節 五陰大成前路無第431節 三十年來多少事第233節 靈仙歸來入化神第246節 待到月明陣易開第483節 北邙山下得音訊第232節 事必親歷方知味第35節 金猿獻果話前程第495節 竊取權柄**生第351節 一月修行明劍修第20節 真相至簡無人信第496節 大印威現二仙走第372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上)第210節 主動在我不在敵第427節 詢訊積金人不識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553節 收取地煞戰煞龍第231節 去處卻是歸來處第333節 事了拂衣入另界第534節 金仙一擊衆心異第444節 爲查兇手入南苗第188節 雲中誰家仙子來第32節 中有寶樹喚婆娑第272節 傳訊靈仙駐世仙第41節 且向凡塵走一遭第83節 萬鴉葫蘆煉火鴉第28節 魔劫過後舊友逢第544節 扶搖九萬浪三千第161節 暗算無常死方覺第445節 化身隨從入雲瑤第244節 世間世外今相識第599節 開天闢地完大願第34節 寶山藥田爲誰甜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91節 血雨腥風約戰前第101節 將軍拔劍南天起第177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99節 此去天南集衆行第68節 墓前祭拜道心純第337節 阻路煙羅信手收第254節 因誤得名定宗門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第163節 暗伏一着消災劫第31節 靈藥遍地君取否第72節 名醫談醫言本草第247節 太陰煉形入夢境第89節 倉頡字現異類驚第589節 一劍斬神會鎮元第407節 一心求死實無奈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187節 唯心動處便是法第577節 人心如蜮暗怨生第269節 駕輕就熟收雙樹第123節 誅神陣破大妖現第544節 扶搖九萬浪三千第436節 青州城中機緣到第391節 血雨腥風約戰前第139節 吾今成神牧衆生第118節 靈寶天成收神砂第440節 又見還虛金光現第438節 三方手段各不同第195節 吾道易知莫能行第304節 誰說眼見不爲實第498節 六百年來功行到第579節 談道說法訪客多第388節 劫後約戰天下修第287節 窈窕淑女非君逑第303節 妖去鬼現誰薄情第474節 化寶雷光有陰陽第205節 欲顯聲名擇旁路第14節 竊得天威煉雷珠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391節 血雨腥風約戰前第199節 積德行善易成道第359節 岩漿爲泉浴毒蚿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224節 流光入體真靈醒第458節 當年封神枝節生第23節 五陰阻路問天魔第439節 靈仙子弟今歸去第424節 山谷之中有魔陣第485節 事從天降戰精怪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179節 無那塵緣不易絕第234節 憑誰執掌火棗山第430節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419節 舊患消去新傷復第454節 一靈今日耀萬古第225節 銀鰲負地浮虛無第114節 兄妹相見道心發第148節 散修偷窺入宗門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55節 奴家從今名如是第221節 疑生此界五方會第231節 去處卻是歸來處第454節 一靈今日耀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