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節 訪英

跟施耐德公司達成協議之後,很快拿破崙三世就邀請朱敬倫會面。天』『籟小說ww

兩個皇帝見面是最沒有意思的事情,各種各樣的禮儀約束,都害怕失了禮儀丟人,因此往往就會中規中矩,甚至會顯得僵硬和刻板,甚至到最後說的話也成了公式化的問候,這就是所謂的外交辭令,中國人叫打哈哈。

跟拿破崙聊了半天各種天氣了,風景了,歷史了,就是沒提過政事,主要還是拿破崙,擔心說錯話,他跟朱敬倫不能比,朱敬倫不用擔心自己做錯了決定,因爲即便是專業官員談的東西,最後也是他做決定,甚至大明的專業官員還沒有朱敬倫專業呢,但拿破崙的水平,肯定比不上法國的技術官僚,因此他就儘量避免談及具體的事情,所以最後只能說說天氣問題了。

至於官員們的談判,這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跟英國的談判基準放在哪裡,最多能給法國相應的條件,絕對不會更優惠。

建立外交關係這沒什麼說的,這對等承認的條約,牽扯到切實利益的,主要還是通商條約。

法國人很有意思,他們表示願意用給進口自大明的生絲免稅來換取大明對他們的絲綢製品免稅的條件,很難想象法國人竟然異想天開到了想往中國出口絲綢。

朱敬倫看到這條件的第一反應就是法國人果然浪漫,浪漫的人都天真,可是想一想,他們弄不好還真的有這種能力,因爲法國人的絲綢已經開始用機器生產了,朱敬倫不由的憂慮起來,但是如果法國人能給大明生絲免稅,那麼這個第一大生絲進口國的市場,大明將擁有優勢地位,過幾年日本人鐵定也會加入到生絲生產中來,廉價的日本生絲會跟大明激烈競爭,能取得關稅優勢,當然不錯。

而且競爭是把雙刃劍,就看你自己爭氣不爭氣了,朱敬倫決定答應下來,回頭在大明境內大力推動機器絲織業展。

協議簽署之後,朱敬倫看到了法國樂觀的報紙評論,法國人認爲,他們很快就可以向這個五千多萬人口的茶葉生產國提供絲綢製品了,有情調的報紙還表示,將絲綢販賣給桑蠶的故鄉,是有歷史意義的事情,這象徵着工業的文明戰勝了古老的文明。

除了絲綢之外,跟法國達成的協議中,還有法國放開了茶葉市場,換取大明放開鋼鐵製品市場,雙方都對對方的手工藝品免稅等協議。

就在法國人一片自己佔盡便宜的氛圍之中,朱敬倫踏上了前往英國的旅程。

英國並不是這次出訪的重點,因此本來安排的跟英國的官方交流並不算多,只是朱敬倫臨時起意,突然打算要給海軍軍官找一所學校,因此更深層次的溝通變得有必要起來。

朱敬倫還在法國跟拿破崙會面的時候,駐英公使就已經向英國表達了這些訴求,英國人對此也相當感興趣,先大明願意向英國學習,這是對大英帝國海軍的認可,其次是這時代好爲人師的歐洲人的情節作祟,再次也有一些其他的目的。

至於這目的,有通過這種途徑對大明海軍施加影響的目的,這是這個時代通行的做法,各國都希望爲別的國家培養人才來達到對對方國家的影響,比如歷史上美國十分熱衷於跟清朝進行教育合作,爲此他們甚至放棄了庚子賠款,來資助中國留學生,當時的美國官員認爲誰培養出了中國的下一代,誰就掌握了未來的中國,英國海軍的目的不外乎是這樣,至於會不會給他們增加一個潛在的對手,歐洲人在這方面顯得格外的大氣,歷史上英國幾乎沒有拒絕過別的國家派遣海軍留學生的要求,不敢是清朝還是日本,還是土耳其都曾向英國派遣過海軍人員。

另一個目的則是當朱敬倫到了英國後才知道的,英國希望大明能採購英國船廠建造的鐵甲艦,目前英國的勇士級鐵甲艦一艘造價高達三十多萬英鎊,摺合白銀百萬兩,一艘船就是一筆大買賣,而且鐵甲艦的設計還出於完善之中,如果用別人的資金來完善的話,無異於大明在資助英國進行軍艦設計研究,歷史上德國以優惠的價格爲李鴻章的北洋海軍建造軍艦,其實主要就是這個目的,要知道當時德國人自己都還沒怎麼裝備鐵甲艦呢,就是用李鴻章的錢來做研究。

但大明已經能夠自己建造鐵甲艦了,英國人的說法是,大明自己建造的鐵甲艦,不但技術上不如英國建造的,廣東號六千噸,勇士級可是九千噸,而且價格上根本不划算,爲這艘鐵甲艦大明花費了三百萬兩,英國船廠只需要一百萬而已。

英國人的說辭,能讓很多大明官員心動,但是朱敬倫很清楚,這不是錢的事情,有些東西,再多的錢也買不來。

最後朱敬倫表示,如果大明要向西方採購軍艦的話,一定優先考慮英國。

英國人雖然略微失望,但是能得到這個保證,也聊勝於無了,反正他們認爲,幫助大明培訓海軍軍官,本來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至於剩下的只是一些官方活動,比如在英國的工業區轉了轉,這時代的英國,普遍產生了一批大工廠,這是英國跟其他國家的不同。

這些工廠在技術上可能跟歐洲大陸的小工廠甚至作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在效率上大大的提高,成本則大幅度降低,這是大規模生產的優勢。

可以說英國人此時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技術上,質量上依然傲視整個世界。

不過朱敬倫反而覺得英國的工業沒什麼參觀的意義,因爲英國人是工業革命的開啓者,他們的工業革命是自然演進的,當時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歐6霸主法國在路易十四等君王的統領下常年征戰不休,錯失了在一開始追趕英國的步伐,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英國人已經走了太遠了。

因此英國是優哉遊哉的完成了工業革命,可是他們的條件,後來者不可能擁有,除了英國,包括大明在內,其他國家都可以算作是追趕者,因此朱敬倫覺得去參觀其他國家,恐怕更有意義一些。

參觀的間隙,則是利用業餘時間,跟英國資本家會面。

很多人都非常願意跟朱敬倫見面,比如早就開始聯繫的倫敦銀行家。

他們想給大明貸款。

可朱敬倫完全沒有在英國貸款的計劃,他更願意在九龍行債券,他決心要把哪裡打造成金融中心。

“鄙人冒昧,向您提一個專業的建議,我不認爲以貴國目前的財務狀況,還適合繼續在國內債。所以我認爲您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本人的建議,也許你們需要一個專業的財務顧問,這方面我們羅斯柴爾德家族非常願意效勞。”

最積極的,也是實力最強大的銀行家家族,爲的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他們拿出了一些數據,證明大明的財務狀況很差,以此來證明朱敬倫打算在國內債的做法十分冒險,他們認爲大明的經濟狀況,已經失去了繼續融資的能力,一方面他們希望大明能在倫敦債,他們願意以優厚的條件來承銷大明的債券,另一方面,羅斯柴爾德家族很積極的希望能夠做大明財務顧問的生意,他們已經給很多大貴族做這方面的服務了,一些小國家也在按照他們家族的建議進行財務管理。

如果朱敬倫不是手裡有幾千萬兩銀子,真的很容易被這個猶太人說動,難怪他們能在這個時代崛起,果然不是僥倖。

羅斯柴爾德家族不知道朱敬倫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橫財,但是巴林家族是知道的,爲什麼他們也認爲大明很有必要貸款呢?

朱敬倫緊接着就跟巴林家族進行了會談。

“因爲我們認爲,您可能會修建很多鐵路。可能您並不瞭解,修建鐵路耗費的資金乎想象,貴國目前正在籌備的路段,有許多山地,造價很可能遠預算,初步估計會高達三百萬英鎊。如果貴國還有後續的修建計劃,那麼我想在倫敦行債券,是最可行的辦法。”

巴林家族的代表十分自信的表示。

朱敬倫心中暗暗感嘆,大明政府在籌備鐵路的計劃並沒有公開,只是在悄悄儲備土地,他們就能通過這些動向,判斷出大明修建鐵路的路段,這工作顯然做的很周密,朱敬倫有理由相信,赫德在其中爲他們的同胞提供了幫助,因爲儲備土地一直就是海關負責的,而赫德在海關中的人脈,比大明任何一個官員都雄厚。

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修鐵路不是什麼戰略機密,之所以保密,是害怕引起鄉間的頑固勢力一開始就阻撓,因此目前是以修官道的名義收購土地的。

但能說出沿途的地形,還以此推算了預算,英國人做的工作才真正讓人感嘆。

三百萬英鎊,相當於一千萬兩銀子,如果這段鐵路造價如此高昂,而朱敬倫還打算向外延伸的話,那財政壓力確實出了符合。

但朱敬倫暫時還是不打算在英國借款,大明的土豪們有的是錢,與其讓他們埋在銀窖裡,比如想辦法撬動出來,變成流通的資本。

只是有些生意還是能跟這些銀行家做做的。

“不知道給日本政府借款的事情,你們是如何考慮的?”

之前已經讓人聯繫過他們了。

巴林代表搖搖頭:“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日本政府的情況並不算好,他們有可能在跟叛軍的戰爭中失敗,我們不能冒這個險。”

朱敬倫笑道:“失敗了又如何?難道你認爲日本新政府上臺之後,敢賴賬嗎?”

巴林疑惑道:“您認爲他們會承認反對派的債務?”

巴林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林肯馬上就宣佈南方戰爭期間向歐洲所借的一千五百萬美元債務一筆勾銷,此舉讓英國人損失慘重,因爲當年他們是美國南方棉花債券的主要承銷商。

當然賴賬是講究實力的,歷史上,蘇聯推翻了沙皇政權,宣佈不承認沙皇的債務,被歐洲金融市場長期制裁,二戰後蘇聯被迫承認了債務,並且在解體之前償還了一大半,最後一筆債務知道21世紀,才由俄羅斯聯邦償清。

美國人說賴賬就賴賬了,沒人能制裁他們。

日本人顯然沒有美國的實力,所以他們沒有賴賬的資格。

因此朱敬倫很有信心:“我不認爲在亞洲,有人可以欠大明的錢不還。我也不認爲,有人可以欠大英帝國的錢不還,你說是嗎?”

巴林代表試探道:“您的意思是,貴國會動用官方手段,保證日本能夠償付債務?”

朱敬倫道:“當然,保護本國國民的利益,是大明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

巴林代表明白了:“我想我們可以考慮一下。”

他們考慮的結果是什麼不重要,大不了朱敬倫獨自借給幕府一千萬兩銀子的事。

他在英國的行程該結束了,下一站去了丹麥,要和在丹麥的留學人員溝通一下。

第兩百節 瞎眼石人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第七百零五節 俄軍入塞第六百三十七節 英國的小動作第五百四十七節 登高必跌重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二次新加坡和談第六百七十七節 經商別學胡雪巖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五百五十六節 兩個新國家第十八節 取信(2)第七百二十七節 複雜的南洋問題 2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三百三十九節 肇慶會戰 3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二十七節 侯進第一百三十節 炮轟美艦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六百四十八節 整裝待發第八十二節 雙槍隊第七百七十一節 休斯敦大會戰 1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四百四十五節 日本的事情咱也管第七百三十五節 請洪秀全幫個忙第六百五十三節 等於愚蠢第三百五十七節 人頭滾滾第五百八十八節 天國從此不太平第三百二十二節 廣府銀行第六百七十八節 法越戰爭第三十二節 擒王(1)第三百九十八節 場外遊說 2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三百三十五節 開科舉第一百三十九節 謠言升級了第一百六十八節 昭常一樣的忠臣第四百零二節 皇帝的鴨子第七百一十三節 湄公河三角洲之謀第七百零一節 戰爭間歇第三百八十七節 婚姻介紹所第三百六十節 浮出水面第五百四十四節 小看了英國人第十七節 取信(1)第五百九十七節 我是有原則的第一百零七節 經濟大收穫第一百二十九節 瞞天過海第五百八十五節 金融市場的想象力第三百三十二節 科舉是一把鑰匙第二百九十七節 控制廣東 2第九節 翻譯官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九十四節 全靠演技 1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第七百八十九節 一統天下的準備第一百二十八節 互相指責第七百六十六節 煎熬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六十一節 十萬百姓十萬兵第一百一十六節 求才若渴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七百八十八節 吞併滿清的基礎第二十二節 月香樓第六百三十九節 希望還是噩夢第一百一十三節 釐局弊病第三百六十三節 常捷軍的末日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八百一十五節 向貧富分化說不 1第三節 千總之家第三百三十八節 肇慶會戰 2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四百零六節 進錯洞房 2第六百四十六節 借師復國第一百五十節 反入城到反割地第七百九十五節 璀璨的手工藝品第一百三十五節 交代後事第三十四節 蛇無頭第七百三十四節 排華談判第三百三十七節 肇慶會戰 1第一百七十八節 投機第一百七十五節 升官發財的黑狗第八百一十七節 士大夫的救民策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兩百零一節 主心骨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七百四十七節 憤怒的美國第七百四十五節 已無退路之人與已無退路之局第七百八十三節 日本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五十二節 洪天王復生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第五百六十節 富則變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七百三十節 商業內戰第五百八十四節 大不列顛之橋第六百五十六節 戰爭財第四百三十一節 牌坊第六百一十四節 負擔和收益第九十二節 全軍出擊第六百零四節 唯一責任政府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六百三十三節 工業革命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