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

陣風戰鬥機,使用的RBE2無源相控陣雷達在一九九六年就裝機了,雖然它的直徑不到六百毫米,但是對RCS值達到五平方米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也達到了一百一十公里,比PD雷達性能明顯要好得多。

後來中國的殲十B戰鬥機也採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這部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比殲十A戰鬥機採用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就先進得多了,殲十B戰鬥機的性能也有了巨大的飛躍。

在九十年代,中國就與毛子進行了無源相控陣雷達方面的合作,引進了毛子的PERO無源相控天線,這款無源相控陣天線,本來是用於改造蘇27戰鬥機採用的N001雷達的。

無源相控陣雷達也在隨着相關電子元器件的技術發展,而得到了性能上的提主同,比如說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這就爲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而且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很方便的爲現有的平板縫陣機械掃描雷達進行升級,重量增加不多,但是性能卻有大幅度的提高,採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確實是三代半戰鬥機的一個重要標誌。

李軼接着道:“宋老,楊總,我們的新重殲,在採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後,就可以爲綜合航電系統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包括分佈式紅外探測系統等多種先進探測傳感器的應用,可以讓咱們的新重殲,擁有超過三代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讓它在空戰中佔盡優勢。”

“同時,在對地打擊方面,有了相控陣雷達之後,也可以極大的提高新重殲的目標探測能力的識別能力,對地對海打擊的性能將會明顯超過蘇30戰鬥機,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空軍和海軍,應該減少蘇30戰鬥機的引進數量,甚至取消引進了!”李軼不無激動地道。

宋老哈哈笑道:“好,李軼同志,我就喜歡你這樣的性格,咱們就是要自力更生,讓咱們的空軍和海軍,裝備咱們自己研製的先進戰機,改變咱們空軍和海軍裝備當中,大量的仿製品充當主力的面貌!這樣纔是我們的大國空軍,大國海軍。”

楊瑋笑道:“是啊,我們幾十年的努力,不就是爲了這個目標嗎?航空報國,我們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上,而不是整天的喊口號!我想我們的新重殲,成功應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之後,也可以移值到殲十戰鬥機和FC-1戰鬥機上面,這樣還能進一步降低雷達的成本,提高殲十戰鬥機和FC-1戰鬥機的性能,當然這是以後的升級產品,才能用到的了。”

李軼道:“楊總,我也是這樣想的,甚至我想將來,隨着咱們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成熟,FC-1戰鬥機都可以用上有源相控陣,只不過這還需要時間。目前來說,新重殲用上無源相控陣雷達,就已經是非常先進的了,至於有源相控陣,目前來說只有F22猛禽戰鬥機才能夠裝備的。”

宋老笑道:“沒錯,即便是我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成熟起來了,無源相控陣雷達也還有用武之地,低成本的戰機,都可以採用無源相控陣。”

確實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成本要低得多了,比如說將來殲七MF戰鬥機就完全可以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來升級,畢竟這款二代半戰鬥機,還要服役二十年以上。

李軼還記得,後來除了殲十B戰鬥機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以外,還有L15B高級教練機,也採用了無源相控陣雷達,在L15B座艙前面有一組刀形天線,這就是敵我識別系統的天線,它採用的是電子掃描體制,以讓系統波束迅捷跟隨雷達波束指向,對目標進行識別,超視距空戰對於敵我識別要求較高,以避免誤傷。

有了無源相控陣雷達後,L15B高級教練機,也具備了超視距空戰的能力,它可以化身爲一架輕型戰鬥機。

有了無源相控陣雷達以後,L15B教練機也擁有了很強的電子戰能力,它在垂尾翼上加裝了電子戰艙,配合相控陣雷達,可以實施強大的電子干擾,提高作戰性能。

李軼知道將來相控陣雷達,在中國也將變得白菜化,就像BUMP進氣道一樣。

現在他就是要加速這個進程了,新重殲將成爲第一個採用相控陣雷達和綜合航電系統的戰機,它將成爲下一代戰機的鋪路石。

楊瑋笑道:“其實不僅咱們在追蹤先進的綜合航電系統,老毛子也在研究,其蘇30戰鬥機最新改型,就在試驗中央電腦共點式綜合構架,據稱這個系統,也能夠將所有的信息,發送到單一運算核心處理,並統一發出控制命令並顯示給飛行員,和寶石柱系統有相似之處!”

李軼笑道:“是啊,F22戰鬥機採用的綜合處理器,就可以看作是共點式中央電腦,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下一代戰鬥機的航電系統需要每秒上億次的運算速度,如果實現飛推火一體化的功能,就需要十億次以上的點運算速度,可以說我們將來需要的電子計算機要更加的聰明,運算速度更快纔可以。”

雖然在一九九九年,F22戰鬥機採用的處理器運算速度已經很快了,但是再過十年二十年呢?到時候智能手機的運算速度都比F22戰鬥機的處理器運算速度要快得多了。

其實在軍用計算機領域,中國的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並沒有特別大,所以它是能夠支持新重殲的綜合航電系統的。

宋老笑道:“李軼同志,我想到時候如果咱們的新重殲成功立項了,我一定要向上級建議,由你來擔任新重殲副總師,有你在,我們都有信心了!”

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14和殲10B高低搭配(求訂閱支持)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四百三十二章 C919客機也快來了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四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七持久考覈試車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二十二章 設計製造一體化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三百零一章 渦軸十七發動機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梟龍戰鬥機技術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警1000預警機和運九中型運輸機平臺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渦扇17發動機項目啓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軍事用途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二百零七章 是時候搞國產噴氣式公務機和客機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殲十六立項研討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六十三章 大國空軍的尷尬第四百零六章 改頭換面的殲14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渦扇十九發動機試飛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正式立項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最牛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三十二章 你們的名字是大國工匠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把關審查詳細設計第四百五十章 航母研製工作如火如荼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六十章 從達索公司虎口奪食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獨特的海鷹艦載戰鬥機第五十二章 風洞試驗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七MF精彩表演第三章??????????? 第一個任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五十六章 八爺槍挑猛禽?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一百六十九章 評審通過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二十二章 設計製造一體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二十八章 崑崙發動機不能用?第一百八十五章 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二百八十五章 殲轟七B多用途戰鬥機立項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一百八十五章 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七十九章 殲十四雙發重型戰鬥機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