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

李軼感覺現在的梟龍戰鬥機,確實是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性能,對於楊瑋總師來說,他也沒敢想過,梟龍戰鬥機能有這麼快就要首飛了,而且性能還這麼彪悍,要是沒有李軼,這是不可以想象的。

雖然這樣一來,會顯得中國航空工業其他的設計師們本事不夠大,比如說楊瑋總師的才能,似乎都被李軼蓋過了,但其實並不全是這樣,因爲對於一個總師來說,更重要的還是做好總體控制和協調的工作,這一點李軼目前還是比不上楊瑋總師的,也比宋老這些老一代的設計師,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李軼也並沒有太驕傲自滿,因爲他知道自己要從老一代的設計師們身上,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要完成好一個型號,不僅僅需要先進的設計和技術,還需要很好的整合資源,協調全國上萬家的單位一同努力才行。

當然設計師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有時候能夠化腐朽爲神奇,比如當年的強五攻擊機,它雖然是在殲六戰鬥機的基礎上設計研製出來的對地攻擊機,但是它的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在當年可以說是最好看的國產戰鬥機了。

強五攻擊機本身設計就是一種近距支援攻擊機,在中國也叫強擊機,它的主要作戰任務是爲地面部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和戰場遮斷任務,它與其原準機殲六戰鬥機相比最明顯的不同是用兩側進氣取代了機頭進氣,而且還有了內置彈倉,以使它具有執行戰場遮斷任務所需要的高速突防能力。

雖然整體的氣動佈局沒有改變,還是大後掠翼的設計,但是強五攻擊機卻成爲了非常好的一款對地攻擊機,還出口很多國家,影響力很大,在當年參加巴黎航展時,被譽爲東方的明星戰機。

當然強五攻擊機的設計,雖然是基本上沿用了殲六的氣動佈局,但是爲了獲得更高的掛彈量,所以機翼面積加大不少,不過受制於它本身的設計,載彈量還是偏小,作戰半徑小。

所以現在的梟龍戰鬥機,就吸取了當年強五的教訓,那就是一定不能太小,否則將來升級空間就會非常小。

現在的梟龍戰鬥機已經非常接近於F16這樣的中型三代機了,大家都非常的滿意。

楊瑋總師笑道:“咱們的梟龍戰鬥機,看起來完全不輸給F16戰鬥機,這麼便宜,我想一定會有很多客戶需要它的!”

李軼一邊摸着梟龍戰鬥機的蒙皮,一邊笑道:“是啊,咱們的梟龍戰鬥機,定位非常準確,無論是巴空軍,還是其他客戶都相當滿意,現在我們要把它飛起來,讓客戶看到它的潛力,我想更多的訂單,很快就會來了!”

大家一邊聊着,一邊品評着梟龍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工藝。

梟龍戰鬥機的製造工藝,也是相當的不錯,比起F16戰鬥機也不差,看起來機身外表相當的流暢,那些鉚釘,都相當的規整,機身上的一些開口縫隙也比較小,遠看的話都基本上看不出來,就好像是整體成形一樣。

甚至梟龍戰鬥機的製造工藝,比起第一架殲十A原型機還好,這都是白露他們的功勞了。

白露高興地道:“李軼,咱們的梟龍戰鬥機真是漂亮啊,你說它真的可以跟F16戰鬥機相比啊!”

李軼呵呵笑道:“那是當然啊!你可不要小看咱們自己啊,梟龍戰鬥機採用的發動機,渦扇十九發動機,雖然是中推,但是它的性能,推重比什麼的,都比F16戰鬥機採用的大推要好,還有咱們的氣動佈局這麼好,又有BUMP進氣道這麼好的設計,所以這一臺渦扇十九發動機,就可以讓梟龍戰鬥機,達到兩倍音速,而且推力還有餘,推重比要優於F16戰鬥機!”

白露聽到這裡,好奇地睜着大眼睛道:“比F16戰鬥機還要好?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也能造世界一流的戰鬥機了,而且還是出口的,那咱們的殲十B,殲十四戰鬥機,豈不是更加厲害?”

黃雲富總工哈哈笑道:“小白啊,有李軼同志在,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咱們的殲十四戰鬥機,肯定是全世界最好的戰鬥機之一,我想僅次於還沒有服役的F22戰鬥機,這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咱們的殲十B戰鬥機,那肯定是要大大超越F16戰鬥機的了,也會比歐洲雙風更好!”

所有的人都非常的有信心,因爲有李軼給了他們強大的信心,他們自然相信,六一一和誠飛出品的戰機,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

當然這一次首飛,採用的是新發動機,渦扇十九發動機,所以楊瑋總師也關切地道:“黃總工,咱們的試飛準備工作,應該沒有問題了吧?特別是渦扇十九發動機,它可是新發動機。”

黃總工點了點頭道:“楊總請放心,這架梟龍戰鬥機,我們已經做了全面的檢查,可以確保飛機本身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在試飛過程中本來就存在風險,畢竟這是一種應用了各種最新技術的飛機,發動機也是新型發動機。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要在試飛過程,密切關注各項數據的變化!”

在前幾次的滑行測試中,梟龍戰鬥機表現非常不錯,渦扇十九發動機,同樣也是如此,它的工作狀態良好,沒有任何的異常情況,所以大家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發動機沒有大的問題,那肯定就問題不大了。

現在首飛儀式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這次首飛可是公開的,所以首飛儀式的現場,也佈置得非常的漂亮,喜慶,畢竟還有很多領導和嘉賓要來呢。

誠飛公司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停,因爲誠飛公司現在承擔的任務真的是越來越重了,不過飛機賣得好,大家都很有幹勁。

其實除了梟龍戰鬥機首飛之外,誠飛公司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殲七MF戰鬥機,很快也要完成試飛定型任務了,也就是它即將獲得生產許可證,接下來誠飛公司就要進入更忙碌的階段了,因爲殲七MF戰鬥機的訂單可真不少,好幾百架呢。

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四百七十一章 株海航展參展準備時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小推力渦扇發動機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四百零六章 改頭換面的殲14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三十章 數控技能大賽第二百四十七章 渦槳渦軸系列全面佈局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七十三章 渦扇十發動機嚴重拖後腿了第二百零八章 點火試車第八十五章 殲七MF戰鬥機凍結設計狀態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十七章? ?先進航空製造技術帶給李軼的震動第七十六章 震驚全場的設計方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五十七章 引進蘇30戰鬥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四百六十三章 又一個戰略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14和殲10B高低搭配(求訂閱支持)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三十三章 西川選拔賽第一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氣輪機加電機混合動力第二章 撿了個飛機設計系統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直20艦載直升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四百二十七章 艦載預警機立項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九十九章 蘇27戰鬥機的缺陷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四百六十一章 空地導彈KD88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總師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一百六十五章 超低空通場致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十戰鬥機改進論證(3.1上架求支持)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超低空通場致意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14和殲10B高低搭配(求訂閱支持)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五十一章 殲七MF戰鬥機蚌式進氣道成了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二百一十二章 巴空軍要求其實不算高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變形翼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暗中保護第二百七十章 殲十B和殲十S立項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雕無人機下線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龍戰鬥機詳細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航工業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一輛裝燃氣輪機的國產坦克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四百四十章 C909支線客機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殲14之眼JL14無源相控陣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