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

宋文聰笑道:“李軼同志確實是一位天才,而且是全才,對飛機總體和各個系統,包括製造工藝,都有驚人的天賦,所以我認爲我們既然有了這樣一塊寶,那又何不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我們的戰機技術性能更上一層樓呢?”

李雲海點了點頭道:“這倒也是,我們可以考慮兩條腿走路,引進仿製RD33肯定還要進行,另外我們也要着手國產先進中推的研製。另外,這一次關於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資料,米格設計局將於近期傳給我們!請宋文聰同志與對方做好交接工作!”

宋文聰笑道:“好吧,其實現在米格33戰鬥機設計資料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不過既然這是定下來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做!”

雖然不太願意借鑑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但是宋總和楊瑋也不好反對領導的安排,到時候米格33設計資料拿過來大致看看也就算了,它對超七飛機的意義不大。

實際上米格33戰鬥機是俄毛米格設計局一個下馬的項目,它是在米格29戰鬥機的基礎上,由雙發中型戰機,改爲單發輕型戰機。

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不算先進,畢竟是八十年代開始搞的一種戰鬥機,它借鑑了F16戰鬥機的設計思路,本來也是準備用來替代米格21的一款輕型戰鬥機,而且還特別針對出口。

米格33戰鬥機安裝一臺RD33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十二噸左右,採用了邊條翼的正常佈局,邊條前端有平滑過渡和缺角兩種設計。

進氣道同樣也腹部進氣,採用壓縮斜板進氣道,從前面看起來是一個矩形,從下面看起來是一個三角形。

米格33戰鬥機設計後進行了大量風洞試驗,只是到一九八六年,這個項目就被放棄了,因爲單發輕型戰鬥機,機體太小,多用途能力差,總體性能太弱。

當然在後來有不少的米高揚設計局的設計師進入了六一一所,便建議中方以米格33戰鬥機爲基礎來設計超七戰鬥機,因爲二者發動機相同,而且主要的性能參數也是相近的。

不過後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這是因爲米格33戰鬥機採用的是全後掠下單翼,垂尾也是和米格29一樣採用了雙垂尾。

米格33戰鬥機的翼載荷設計值非常低,以高推重比來實現加速性和機動性,當然它的翼身融合設計得不錯,類似於F16戰鬥機。

李雲海道:“這一次巴方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研製週期,巴方希望在六年內完成所有的研製工作,最晚於2006年中開始交付第一批量產機。爲此我們必須在兩年到三年內完成詳細設計工作,在三到四年完成首架原型機首飛。關於進度方面的要求,各位有什麼看法?有意見就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黃雲富道:“李總,七年就要開始交付,這恐怕對我們來說壓力非常大,雖然說超七飛機,說是在殲七戰鬥機基礎上改進,其實它們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這等於是研製一款全新的戰機,就算是西方航空強國也不一定敢保證能夠在七年內完成吧,我認爲是不是可以再跟巴方商量一下,再延長一兩年的時間。”

李雲海笑道:“宋總,你覺得呢?”

宋文聰想了想道:“確實,七年時間,還是非常緊迫的。我們的殲十戰鬥機,用了十幾年時間,才完成首飛。當然超七飛機是在一系列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研製,但是同樣的,七年時間確實非常的緊,這不僅僅是我們設計的週期要短,而且對試飛和製造來說,同樣也是非常緊的。”

楊瑋道:“確實時間很緊,但是我們也必須要完成,如果我們再跟巴方延長研製週期,恐怕巴方就不會同意繼續進行這個項目了,不過現在我認爲我們是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的,七年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隻要我們統籌佈局,再加上我們有殲七MF戰鬥機的成功經驗,應該問題不大,我認爲不必向巴方商量再延長研製週期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向巴方商議,我們要採用更先進的BUMP進氣道,還有一些新的技術,在成本方面會有所上升,這還需要巴方的支持!”

李玉海笑道:“還是楊瑋同志說到點子上了,確實我們應該讓超七飛機上BUMP進氣道,你們誠飛和六一一所,合作搞的BUMP進氣道,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成功的!”

駱榮華連忙道:“李總,現在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已經解決了BUMP進氣道的設計和製造所有的難題,很快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原型機就要下線了。不僅有國外用戶訂單,我們的軍方也很感興趣,很快就會正式的下訂單了!”

李雲海笑道:“這是好事兒啊,所以我說嘛,有了殲七MF戰鬥機打基礎,你們搞超七那不就要容易多了,下個月,巴方代表團就會到咱們一集團來,到時候我們再一起與巴方進行溝通,到時候把所有的合同條款都要確定下來!”

要知道通常來說,一名飛機設計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了飛機設計所之後,正常情況下,需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鍛鍊,才能成長爲副總師。就拿楊瑋來說,雖然他已經是中國航空領域最有天賦的設計師了,可是也工作了十年以上,才成爲了殲十戰鬥機的副總師。

會議開得非常成功,不過宋文聰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呢,那就是李軼設計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方案!

第四百五十五章 C919三萬億大蛋糕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點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未來科幻戰機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三百八十九章 最牛噴氣式公務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雕無人機下線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評審通過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一十六章 延續鴨式佈局戰鬥機傳奇第七章?? 毛頭小子大放厥詞?第一百六十七章 殲14正式立項第三百八十二章 渦槳飛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輸機用複合材料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二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立項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四百六十章 C919客機複合材料供應商第三十章 數控技能大賽第四百七十章 柴燃聯合動力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二百七十七章 撿別人的東西永遠沒出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型無人機關鍵技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戰略轟炸機之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第九十二章 創造紀錄的試飛第四百零六章 改頭換面的殲14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三百四十六章 原型機快下線了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九十八章 “潛入”沈飛內部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作研製發動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二百六十章 呼喚中國的重型武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下游一條線第六十四章 高下立判的飛行表演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訂單總數超四百五十架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二百八十九章 C909噴氣式支線客機立項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七十二章 運九是個大飛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極目標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機靜力試驗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二百三十九章 數字陣列相控陣雷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評審通過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二百五十章 讓九九式成爲世界最強坦克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三百八十六章 航母設計方案通過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零五章 渦扇十五大推正式立項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獨特的海鷹艦載戰鬥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設計建造技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殲10A優勢明顯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二百六十三章 引起轟動的大新聞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三百九十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也要立項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四百四十六章 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