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

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

滇南、天文臺觀測陣列中心,徐川找到了南大的幾位博士生師兄。

這會這幾人正在一間實驗室中激烈的討論着什麼,一旁,還有好幾位天文臺觀測陣列中心的科研人員,也在同步交流爭論着什麼。

沒有出聲,徐川放慢腳步,湊過去聽了一下。

“或許是參宿四的不對稱包層活動引起的,這一塊的數據對比其他的觀測數據的確有異常。”

“我檢查過原觀測資料,也對比過歷史數據,從紅外光譜分析數據來看,這次的異常觀測數據在歷史中並不起眼,比這個更異常的數據都有在參宿四上觀測過。”

“比如2007年的時候,日不落國的天文觀測臺就觀測到了參宿四異常的膨脹,整體形狀在那一次由一個乒乓球的標準圓拉成了一枚雞蛋形狀。”

“這次事件我知道,後面分析是參宿四的活動導致了氣體包層向外排出了海量的物質導致。”

“所以我覺得數據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大概率可能出在數據計算上了,一顆恆星計算出兩個相差巨大的直徑,這不科學,這都直接違反了常識。”

“.”

“啊,徐川來了。”

正討論着,忽的有人留意到了蹲在一旁的徐川,驚呼了一聲。

這讓剛剛質疑數據計算有問題的同事臉色微紅,有點尷尬,畢竟揹着正主說他的計算有問題,這不太好,而且還被正主聽到了。

徐川倒是無所謂,也沒有在意,有質疑挺正常的。

搞科研,質疑精神是必備的。

正是因爲科研的嚴謹性,所以才更加需要的有人質疑過程和成果是否正確。

越是基礎的學科,就愈發需要人站出來。

而且他這件事情的確有點離譜。

一顆恆星算出了兩個直徑,別說天文系的這些工作者了,哪怕是菲爾茲獎的獲得者,費爾曼或者威騰來了,第一反應估計也是計算數據或者計算公式出問題了。

所以對於其他人的懷疑,徐川並沒有什麼意見,只要最終能有討論結果出來就行。

“沒事,不用在意我,我更在意你們有什麼討論結果嗎?觀察數據驗證的怎麼樣,是觀察數據有問題,還是參宿四有異常?”

徐川擺了擺手,示意衆人繼續。

一旁,南大帶隊的劉軒搖了搖頭,道:“並沒有太大的進展,無法確定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不過有幾種可能出現問題的情況倒是能列出來。”

“哪幾種?”徐川問道。

劉軒:“第一種,可能是參宿四的不對稱包層活動引起的,因爲參宿四已經走到了晚年,外部的氫包層在不斷膨脹,但與此同時,它內部的核心又活動劇烈,所以氫包層是展現出不同的樣子,因而導致觀測數據有問題。”

“第二種,可能是參宿四劇烈活動,導致了從表面向外排出的龐大冠羽狀氣體形成了類似恆星膨脹的效應。”

“第三種,可能是小師弟你的數據計算出了問題。”

“第四種,它的氣體包層內可能有一顆伴星環繞着它運動,那組觀測到的數據,可能有一部分來源於它的伴星。”

“第五種,它的氣體包層內可能有一顆行星在環繞它運動.”

“第六種“

劉軒將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列舉了一下,徐川安靜的聽着,等說完,他擡頭道:“能和我說說第四種和第五種伴星的詳細情況嗎?”

“嗯,沒問題。”

劉軒點了點頭,接着道:“人類第一次精確的觀察到參宿四這顆恆星的時候實在大型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的出現的時候,距今也就是不到五十年的時間。”

“而五十年前,參數四就已經進入晚年很久了。”

“一顆恆星在進入晚年的時候會不斷膨脹,就拿我們的太陽來說。”

“當太陽進入晚年的時候,中心區的氫會大部分都反應完,而熱核反應的速率會立即劇減,與此同時,中心區的引力與輻射壓的平衡被打破,引力佔據了上風。”

“這時中心核開始收縮,並逐漸變熱、變稠密,同時外層得到核心收縮釋放的能量劇烈膨脹,變成了紅巨星。”

“與此同時,太陽的外殼會不斷向外膨脹,而核心會向內壓縮變成,最終在晚年變成一顆紅巨星並且把外層拋射出去形成行星狀星雲。”

“按照計算,太陽晚年時會擴散到地球邊界左右,在這一過程中,它會吞噬掉周邊所有的物質,如水星、金星、地球等。”

“參宿四目前就正處於這一階段,它的表層,也就是氫包層一直在不斷向外擴散,體積和直徑也在不斷增大。”

“在這一階段,參宿四的附近假如還有一顆其他恆星,且在被吞噬過程中沒有毀滅的話,它會跌入到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

“如果它本身的質量和公轉速度能對抗核心的引力的話,會在氫包層裡面圍繞核心旋轉,進而形成一種較爲獨特的雙星系統,即小恆星變成類行星,圍繞着主恆星旋轉。”

“這或許能解釋爲什麼你計算出來的直徑會有兩個,可能有一些觀測數值實際來源於這顆小恆星。”

“但是這種說法比較.,嗯,只能說目前的天文學界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它,它也只是以前天文界的其他研究人員針對參宿四不尋常的天體活動做出的一個假設而已。”

“至於行星,則與伴星恆星的情況類似,都是被吞噬掉的,但存在一顆行星的概率比較小,因爲它們沒有那麼強的引力對抗恆星風,最終都會跌入到參宿四的核心裡面去。”

“所以存在一顆行星的概率基本可以排除。”

劉軒大致解釋了一下所謂的雙星系統,雖然雙星系統在宇宙中很常見,但他並不怎麼看好這一假設。

因爲距離以及恆星的形成原因。

單星系統的形成比較簡單,就是宇宙中的物質塵埃和一些氣體經過時間積累,形成了一個聚集點,最終在重力作用下聚集成恆星。

而雙恆星,則是宇宙某個地方的塵埃和物質較多,並且分佈廣泛,那就有可能形成兩個聚集點,也就是兩個吸積盤,最終在漫長的時間下形成了兩顆恆星。

如果兩顆恆星的質量和恆星之間的距離足夠,那麼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銀河系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星系都是雙恆星的。

但是參宿四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因爲距離太短了。

哪怕是它的大小放到太陽系中,邊界足夠吞噬掉木星,但放到宇宙尺度上來說,如果有兩顆恆星擠在這一範圍的話,這和挨着沒啥區別。

但在恆星形成的階段,引力坍縮會清空周邊的一切物體。

像參宿四這樣的大質量恆星,在形成後就會吃光周邊所有的原料。

即便是附近依舊有足夠的原料形成了一顆小型恆星,也會因爲巨大引力的影響逐漸跌落到參宿四里面去,最終消失不見。

要知道這次計算出來的直徑,是一個大到足足有八百九十倍太陽直徑的參宿四,而另一個則只有六十七倍太陽直徑未知星體,兩者相差極大。

兩者的引力差距就像是一頭大象和一個普通人拉河一樣。

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普通人被拖着跑。

除此之外,目前的天文學界,並沒有任何的證據能表明參宿四是一個雙星系統。

過去幾十年對於參宿四的觀察和觀測,從未發現它有伴星存在的痕跡。

所以劉軒並不是很看好存在另一顆恆星在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圍繞着參宿四內核旋轉這一說法。

他覺得可能性最大的,要麼是氫包層劇烈活動導致的觀測數據異常,亦或者,這位小師弟的計算公式有問題。

徐川沉思了一下,問道:“如果是這樣的一個雙星系統的話,那它應該是有迴歸週期的對吧。”

“就像月亮圍繞地球轉動每個月都能迴歸月圓一樣。”

劉軒點了點頭,道:“如果這種穩定的物理雙星系統真的存在的話,小恆星是肯定有迴歸週期的。”

“只不過我們無法確定這顆‘假設’存在的小恆星圍繞參宿四轉一圈需要多長的時間。”

“可能是一週?一個月?也有可能是一年?亦或者十幾年?”

徐川:“能計算出一個大致的時間嗎?”

劉軒苦笑了一下,道:“不知道,從沒人想過,也沒人試過,因爲缺少必要的數據。”

“伱知道的,一顆星球的公轉速度取決於它公轉的恆星引力大小,以及距離”

劉師兄話沒有說完,徐川就明白他的意思。

這是物理學的基礎。

萬有引力和質量成正比,質量越大,引力越強,與距離成反比,距離越遠,引力越小。

比如地球受到太陽引力,在向太陽靠近時,由於太陽自身具有自轉,從而引起了地球隨它的引力公轉。

而在公轉的同時,地球與太陽之間產生了離心力。離心力與太陽萬有引力產生了抗衡,這種抗衡與距離太陽遠近形成正比。

離太陽越近,引力就越強。

爲了不被恆星的引力直接吸引到恆星裡面去,那麼行星公轉速度就會越快,從而形成更大的離心力對抗太陽引力。

最終能穩定下來的星系,星球之間的離心力和萬有引力都處於平衡牽制狀態。

這也是爲什麼地球不會被吸到太陽裡面去的原因。

按照這種定理來進行逆推,在確定了距離和質量等一些條件後,是可以推算出行星的公轉速度的。

但現在問題就在這,假如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真的有一顆小恆星,那麼它距離參宿四的內核有多遠,質量有多大,沒有人能知道。

因爲人們觀測到參宿四的時候,它就已經是晚年了,早已經吞噬掉了這顆‘可能’存在的恆星。

所以根本就沒法計算這顆伴星的質量與公轉速度等辦法。

(本章完)

第532章 NPP猜想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671章 三千億的超級工程!第290章 開啓測試!(爲盟主大佬高山流水加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808章 雞嫌狗厭的民族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國第180章 米爾扎哈尼教授遺留的信件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16章 P大的招攬第34章 信息安全(三更求月票 追讀)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56章 收網!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505章 老人:這事我給你搞定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23章 國決落幕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68章 物數雙修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第41章 做題(投資過一百加更,三更求票求追第363章 我哥沒有女朋友!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12章 進門再做題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62章 省狀元第56章 收網!第366章 低下頭顱的日耳曼佬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單章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433章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46章 兩條加密訊息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24章 頒獎典禮第61章 新的征程(三更求月票求追讀!)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701章 不要臉的米國當局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62章 省狀元第599章 村子裡面修族譜第94章 建模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3章 IMO與IPHO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357章 與CERN的交易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312章 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第268章 大計劃!第523章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有價值的東西第799章 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漏洞’!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135章 被學校催着畢業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105章 數學家中的隱藏NPC第628章 星海號!啓航!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