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後發優勢

此刻,在和州電廠的車間外,一干技術人員圍坐在樹下,笑語喧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興奮的神情。

“真是沒有想到,居然真的是西易公司的錯!”

“哈哈,我早就這樣說了,就是你們不信而已。”

“你自己不也是不敢相信嗎?一個方程你算了有20遍吧,其實你第一次就算對了,我就是不說。”

“屁,我拿給你看的時候,你怎麼不說我對了,還讓我再算一遍。”

“唉,這種事,說出去誰能相信,堂堂西易公司,那是多牛的公司啊,居然會出錯,過去真是打死我都不信。”

“對了,馮助理,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推力模型的二元算法現在已經很成熟了,三元算法都是廣泛接受的,你說西易公司怎麼還在用一元算法呢?我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就給我們分析過,說一元算法太粗糙了,小功率的機組還湊和,用大功率機組上,誤差實在是太大了。”

提出問題的,是龍山電機廠技術處新來的技術員向鵬,他是剛從國內一所著名工科學校畢業的研究生,主修方向就是力學。這一次最早提出西易公司推力模型存在問題的,就是他。他與另外一位名叫胡嶽鬆的年輕工程師一起,編了數千行程序,把推力模型重新計算了若干遍,找出了西易公司模型中的錯誤。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紮實的證據,西易公司沒有過多狡辯,直接就承認了自己的失誤。

儘管自己的質疑獲得了證實,但向鵬還是無法理解西易公司爲什麼會犯下這樣簡單的一個錯誤。西易公司計算失誤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使用的一元計算模型已經落後了,目前已經出現了二元、三元的計算模型,足以彌補一元模型中的欠缺。可西易公司作爲這麼大的一家公司,代表着行業最高技術水平,怎麼會連二元模型都不懂呢?

聽到向鵬的話,衆人都把目前轉向了剛從京城趕過來的國家裝備工業公司總經理助理馮嘯辰。這些天裡,馮嘯辰已經是幾下和州,幫龍山電機廠頂住來自於方方面面的壓力,給現場的技術人員鼓勁,組織其他單位的技術人員前來幫忙,偶爾還會給技術人員們提一些“小小的建議”,而大家在將信將疑地做過驗證之後,意外地發現這位馮助理每次提出的建議居然都是正中要害,讓大家少走了許多彎路。

不知不覺地,大家便把馮嘯辰當成了主心骨,凡事都願意聽聽馮嘯辰的看法。這一次,西易公司的工程師到中國來,承認自己的計算模型有誤,願意承擔所有損失。在場的中國工程師們歡欣鼓舞之餘,難免又有些惴惴,不知道爲什麼西易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也只有馮嘯辰能夠給出了。

“這沒有什麼奇怪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後發優勢。”馮嘯辰笑呵呵地對衆人說道。

“馮助理,咱們平常不都是說先發制人的嗎,這個後發優勢是什麼意思?”龍電副廠長歐桂生詫異地問道。

馮嘯辰道:“這就是辯證法的魅力了。先發有先發的優勢,後發有後發的優勢,取決於不同的情況。在工業發展方面,先發優勢就是先進國家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有先進設備,尤其是擁有大量的專利,還有品牌和商譽上的優勢,後進國家哪怕是要照着先進國家的道路走,也無法走通,因爲光是一個專利門檻,就能夠把你擋在門外。

可先進國家也有先進國家的劣勢。它們的市場已經飽和,空有技術卻沒有用武之地。他們的設備先進,但卻是相對的,因爲他們10年前更新的設備還沒有到老化淘汰的程度,無法採購最新的設備,相反,像咱們國家的一些企業,反而擁有更先進的設備。”

“這個倒是真的。”年輕工程師胡嶽鬆道,“去年廠裡派我去西易公司學習,我看到他們車間裡的有些設備還比我們龍電的舊呢。我們龍電這幾年從日本、德國引進了很多先進機牀,雖然總體水平還遠遠比不上西易,但有一部分設備還是比他們強的。”

“小胡說得對,而且未來我們的這種優勢還會進一步加大。”馮嘯辰附和了一句,接着說道,“設備方面的問題,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公司的知識老化的問題。剛纔小向問爲什麼我們能夠做二元、三元的計算,西易公司還守着一元模型不變。大家想想,歐廠長和全總工他們,懂不懂二元模型?”

這話就有些敏感了,向鵬扭頭看了看歐桂生和全建才,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歐廠長和全總工他們主要是負責全局的,具體的計算模型嘛……”

他說不下去了。這一次龍電用二元模型計算汽輪機推力,主力就是他和胡嶽鬆等幾位年輕工程師,後來從其他單位又來了幾名高手,也清一色都是剛畢業不久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老工程師基本上就是站在旁邊做點指導,涉及到具體的計算,尤其是編程等方面,這些老人就有些不靈光了。

可這樣的大實話,向鵬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的。一是因爲歐桂生和全建才都是他的領導,他就算再迂,也知道不能當着領導的面說對方不行。其次,歐桂生和全建才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技術人員,他們雖然不懂最新的技術,但對於一些問題的分析卻比他們這些年輕人更爲老到,再加上平時對他們也頗爲關心,論經驗、論人品,都堪稱他們的老師,向鵬也不願意去指責他們的缺陷。

全建才卻是接過了話頭,呵呵笑道:“馮助理說得對,我和老歐都老了,知識跟不上了,要論搞新技術,還向小向、小胡他們這些年輕人。”

“全總工,您不能這樣說,我們都是您的學生,光是您在電機設計上的經驗,就夠我和小向學一輩子的了。”胡嶽鬆趕緊說道。

馮嘯辰攔住了他們的互相謙讓,說道:“其實,當今世界的技術更新速度很快,老一代跟不上技術潮流是正常的,這不算什麼錯誤。歐廠長和全總工他們也曾經是站在技術潮頭的,只是現在年齡大了,加上肩上的擔子更重,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學習最新技術,小向和小胡你們都年輕,技術上有一些優勢是正常的。”

“瞧馮助理說的,我們其實也就是在學校裡學過一點點而已……”胡嶽鬆謙虛道。

向鵬則是眼睛一亮,看着馮嘯辰,問道:“馮助理,你的意思是不是說,西易公司那邊的工程師,年齡都太大了,所以跟不上技術發展的趨勢,反而被我們佔了上風?”

“正是如此!”馮嘯辰道,“你們想想看,西易的工程師是多大年齡?”

“起碼也有40多歲吧?”胡嶽鬆道,“這還是他們能夠派到中國來出差的,西易總部那邊,50多歲的工程師也比比皆是,反而是像我和小向這種年輕人很少。我去學習的時候,西易那邊的人看我這麼年輕,還覺得很驚訝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馮嘯辰道,“西方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是從戰後到60年代末。進入70年代之後,西方就陷入了滯脹。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加上基礎建設已經完成,市場趨向飽和,西方的製造業大量外遷。先是遷到日本,後來又向亞洲四小龍等一些地區轉移,西方的產業已經出現了空心化的跡象。

像西易這樣的西方大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大多是五六十年代進入公司的,到現在正是50來歲的年齡。這些人在公司工作了30多年,公司不可能辭退他們。而他們不離開,年輕人就無法進入。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年輕人也就不願意去學工程技術了,更願意學習諸如金融、商業之類的專業。一個產業,如果沒有年輕人注入,你還能指望他們掌握什麼最新技術嗎?”

歐桂生在旁邊點着頭道:“沒錯,我看到資料上說,西方國家把工業叫做夕陽產業,說金融之類的是朝陽產業。夕陽都快下山了,年輕人當然不願意去學。”

馮嘯辰道:“西方說的夕陽產業,倒不是指所有的工業門類。像半導體、計算機、生物技術等等,在歐美仍然是很有活力的,屬於他們說的朝陽產業。但像火電機組這種產品,就屬於夕陽了。”

“在咱們這裡,那可是實打實的朝陽呢。”全建才笑着說道。

衆人都笑了起來,馮嘯辰道:“全總工說得對。咱們國家是後起國家,隨着經濟的發展,電力需求未來增長十倍都不夠,由此產生的對於電力設備的需求是十分龐大的,電力裝備產業大有可爲。年輕人在這個行業中能夠建功立業,所以小向、小胡這樣的青年才俊纔會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向鵬和胡嶽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紅着臉連連擺手,示意自己算不上什麼青年才俊。不過,馮嘯辰說的道理,大家倒是都接受了。沒錯,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的劣勢,也是我們的優勢,後來居上這個詞,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去魔都領了獎,剛回來……

第八百七十九章 資深掮客在行動第八百七十三章 霍特比的條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退休的老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原來是你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第七百五十章 真的是技術研討會第七百六十五章 庫克船長項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暫時迴避一下第二十章 給個正式的幹部編制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七百七十章 逮着一個大金主了第四百零四章 殺雞儆猴的效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憑什麼收購我們第七百一十一章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風骨的學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鉗夾車第一百六十三章 拯救天才女焊工第二百八十八章 民間聯盟第五百三十六章 我喜歡吃第一百七十三章 胥文良的怨念第二百零三章 你還回得去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真是條漢子第八百九十章 塞加鐵路通車慶典第三百六十七章 賺錢真的很容易第四百零五章 大城市來了個鄉下姑娘第一百六十四章 那驚豔的一腳第四百九十五章 到陣地上看看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工資的難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代堆型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晚輩來訪第六百三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零九章 訂單的煩惱第八百九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推薦一個親戚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四百六十章 我們是帶着友誼前來的第三百九十六章 讓我看看你的本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同學來了第二百零七章 姚偉強回來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實踐出真知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總是個優秀企業家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不牛第四百一十七章 技術交流第四百七十五章 畫風變得太快第八百九十五章 在非洲當農民第七百三十二章 雙舅合璧第五十九章 萊卡相機第四十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百二十五章 暫時迴避一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覺得我會不會爲難呢第二百三十八章 簽字畫押第二百五十五章 羅翔飛做的文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很好的合作機會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對這個時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四十章 還沒有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囂張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不厭詐第五百二十一章 是不是已經有答案了第十五章 這就是個領導項目第八百一十六章 我們的設備便宜第二百零三章 你還回得去嗎第七百零四章 不帶你玩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傳奇投資家第五百零三章 畢業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識不能貶值第七百四十二章 獅子大張口第十九章 這個人借給我好不好第五百九十七章 再生一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我12小時第六百七十五章 有人兜底第一百零八章 兩邊都是大事第三百零一章 想辦法拿個文憑第六十七章 東西方之間的技術轉讓第九百一十五章 你們需要一個重裝辦(大結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六十九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六百八十一章 內田悠的童年陰影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是中國人造的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化肥設備大會戰第六十五章 拒腐蝕而不沾第五百五十五章 財政困難第八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七百四十二章 獅子大張口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藝也沒多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人盡其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們不是在威脅第三百五十二章 拿一個碩士學位第六百零二章 他一定是教藝術體操的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次浪潮第七百七十五章 這好像是一個好主意第九百零三章 需要一個理由第二百九十三章 跪求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產化戰略大討論第二百六十二章 兩袖清風第七百六十八章 閒不住的晏樂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