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

“210萬一臺車,美國人也太黑心了。”

就在萊斯特抱怨中國人定價太低的時候,中國工程機械展區裡,羅冶的老工程師陳邦鵬也正在向馮嘯辰等人發着感慨:

“我們的175噸自卸車,滿打滿算,也就是300萬人民幣的成本,按照8.6的匯率,合35萬美元。我們報48萬美元一臺,已經是很高的利潤了。誰知道美國人比我們狠得多,一臺車居然敢報210萬,這不是坑人嗎?”

王偉龍頷首道:“的確,海菲的185噸自卸車,和我們的175噸自卸車,也就是差出10噸的載重量,其實在礦山應用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的技術比我們的好,貴一點點也是合理的。可一口氣貴出4倍多,這可就太過分了。”

“那咱們過去引進海菲公司的自卸車,是什麼價錢呢?”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領隊楊海帆笑着問道。楊海帆和王偉龍早就認識,當初楊海帆替馮嘯辰管理軸承公司,公司裡的老工人就有相當一部分是王偉龍從羅冶幫他網羅來的。這次各家企業一同組團出來參展,大家吃住都在一起,關係又親近了許多。

王偉龍回憶了一下,點點頭說:“當年咱們引進海菲公司的自卸車,價格可也真的不低呢。不過那時候匯率比較高,1美元換3塊多錢的人民幣,倒還沒覺得海菲公司的價錢有多離譜。畢竟人家是國際知名大企業,東西貴也是正常的。現在咱們自己也會造自卸車了,質量和他們的差不多少,再看他們的價錢,就覺得太高了。”

“匯率的確是一個重要方面。”陳邦鵬道,“我記得十年前,美元換人民幣也就是3塊多錢,現在一下子提到8塊6,翻了一番還多。如果還照着當年的匯率,咱們這臺車恐怕報價也得有100萬美元出頭了,這樣一比,海菲公司的車也就不太顯得特別了。”

“是啊,人民幣降得太厲害了。”王偉龍感慨道,他看了看馮嘯辰,問道:“小馮,你說咱們的人民幣這樣貶值,是不是吃虧了?”

馮嘯辰笑呵呵地反問道:“老王,你覺得你們一臺車賣48萬,虧不虧呢?”

“當然不虧。”王偉龍斬釘截鐵地答道。

“如果我們提高到100萬一臺,你能賣得出去嗎?”馮嘯辰又問。

“懸。”王偉龍道,“咱們的車和海菲公司的車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人家的車外觀漂亮,耐用性也好,咱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宜。買一臺海菲的車,夠買4輛咱們的車。如果把價錢提高到100萬一臺,我估計今天來洽談的那些客戶,恐怕就不會感興趣了。”

“那不就得了嗎。”馮嘯辰笑道,“既然咱們賣100萬一臺是不可能的,那還不如直接標價48萬。只要還有賺頭就行。100萬一臺,看着是利潤更大,但賣不出去也是枉然。”

“這話也對。”王偉龍釋然了。以他的頭腦,實在想不清楚人民幣貶值對於整個國家到底是好是壞,但如果僅僅從羅冶的角度來說,好處是看得見的。100萬美元也罷,48萬美元也罷,最終都是要交給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羅冶只能拿到人民幣。人民幣只是相對於美元貶值了,在國內的價值沒有貶,羅冶一臺車賣48萬美元,按8.6的匯率能換到400多萬人民幣,比在國內銷售的利潤要高得多,這就是大好事了。

“老楊,你們帶來的設備,價錢和國外廠商相比,怎麼樣?”聊完自己的產品,王偉龍把頭轉向楊海帆,問道。

“和你們的情況差不多,也就是相當於德國人的四分之一左右,你沒見來詢價的那些客戶眼睛都瞪圓了,一個個都以爲自己聽錯了呢。”楊海帆笑呵呵地說道。

“可是,到現在爲止,咱們還沒開張呢。看來,光是便宜還不夠啊,人家是老牌子,有信譽,客戶對咱們還很不放心呢。”王偉龍說道。

正聊着,只見展臺外又走來了兩名高鼻子的歐洲人,其中一位是剛剛來過的,自稱是意大利泰利建築工程公司的採購代表,名叫卡佩拉,至於另外一位,楊海帆覺得有些眼熟,似乎不久前還曾經見過,可一下子卻是想不起來了。

“卡佩拉先生,歡迎你再次光臨,你是考慮好了嗎?”楊海帆走上前去,熱情地向卡佩拉打着招呼。剛纔卡佩拉在這裡問了許多問題,還讓楊海帆帶他到室外展廳去看過了產品的實物,顯然是對中國產品很感興趣的樣子。不過,在問完有關技術指標、售後政策以及價格等問題之後,卡佩拉表示還要再和同事商量商量,現在看他帶着另外一個人過來,沒準這就是他的同事了。

“這位是我們公司的工程師海因茨爾先生,我請他一道過來,是想再鑑定一下貴公司生產的混凝土泵車的技術指標。”卡佩拉向楊海帆介紹道。

“很高興認識你,楊先生。”那位名叫海因茨爾的西方人向楊海帆微微彎了彎腰,算是打過招呼了。

“你好,海因茨爾先生。”楊海帆回答道,說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心裡那種熟悉的感覺又甚了幾分,不由得擡眼認真看了看海因茨爾,試探着問道:“海因茨爾先生,恕我冒昧,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見過?”海因茨爾臉上無端地有了一些慌亂,他也看了看楊海帆,然後支吾着說道:“我想,或許楊先生只是見過和我長相差不多的人吧,我從來沒有到過中國……”

“哦,我到歐洲的次數也不多……”楊海帆應道,心裡的疑團更重了。一般來說,當別人對你說或許見過你的時候,你的反應應當是有幾分好奇,然後與對方共同回憶可能碰面的時機。而海因茨爾卻是忙不迭地矢口否認,似乎是害怕對方認出自己的身份一般。一個建築工程公司的工程師,有什麼不敢見人的呢?莫非他的身份有假?

想到此,楊海帆腦子裡忽然一激靈,旋即嘴角便露出了一絲微笑。他終於想起來了,這個海因茨爾,他的確是見過的,但並不是最近,而是整整11年前。那是在1984年,馮嘯辰剛剛向楊海帆提出開辦工程機械公司的時候,他們二人共同前往歐洲去考察,其中一站便是德國老牌工程機械企業普邁公司。海因茨爾正是普邁公司的工程師,在那一次,就是這個海因茨爾,陪着他們參觀了好幾個車間。

楊海帆清清楚楚地記得,在參觀的時候,他向海因茨爾詢問是否可以拍照,海因茨爾表示他可以隨便拍,沒有任何禁忌。一開始,楊海帆和馮嘯辰還以爲這是海因茨爾的一種善意,後來馮嘯辰無意中聽到海因茨爾與另外一位德國工人的交談,才知道海因茨爾所以如此大度,是因爲他堅信中國人看不懂這些生產過程,就算看懂了,也不可能從中學到什麼技巧。

海因茨爾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番話深深地刺激了馮嘯辰和楊海帆,回國,楊海帆把所有的照片都沖洗出來,交給公司裡的工程師去研讀。工程師們從這些照片裡找出許多蛛絲馬跡,從中分析出了不少普邁的技術訣竅,並將其消化吸收,轉化爲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內部核心技術。

楊海帆之所以覺得在不久前還見過海因茨爾,其實是因爲他在不久前還與工程師們一起看過那組照片,其中有幾張照片上就有海因茨爾的背影或者半個臉。海因茨爾的名字,在楊海帆心裡也是留下了印象的,兩邊一對照,楊海帆也就想起此人了。

既然想起了海因茨爾的身份,楊海帆也就明白眼前的事情了。從海因茨爾慌亂的表情來看,他顯然並不是泰利公司的僱員,而是仍然在普邁公司工作,這一回只是喬裝改扮來看辰宇公司的產品而已。至於他是應泰利公司的要求,來幫泰利公司驗貨,還是以同行的身份,來探辰宇公司的虛實,楊海帆一時間還分析不出來。不過,楊海帆倒不急於去揭穿海因茨爾的身份,反正自己也沒什麼需要隱瞞的東西,他想看,就讓他看好了。

“卡佩拉先生,我記得你剛纔是對我們的混凝土泵車感興趣,現在你與海因茨爾先生同來,也是打算了解泵車的情況嗎?”楊海帆撇開了有關海因茨爾的話題,轉對卡佩拉說道。

“是的,我們公司對貴公司生產的混凝土泵車有一些興趣。不過,我們對貴公司的產品價格還有一些疑慮。歐洲市場上同類的泵車價格都在25萬美元以上,而你們的報價卻只有5.8萬美元,我想知道,你們能夠以如此低的價格提供這種產品,是什麼原因呢?”卡佩拉直言不諱地問道。

“這很簡單。”楊海帆微笑着說,“第一,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更低。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只有歐洲的三十分之一,所以勞動力成本很低。工程機械也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勞動力成本低了,產品價格自然也就便宜了。”

第一百七十章 開張大吉第八百三十八章 寬大處理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資格第四百九十三章 還是武器利潤大第三百七十四章 過幾年我就要回去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馬爾可夫鏈第四百四十八章 借胖紙的肩膀用用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的人口紅利第二百三十五章 鼓勵自由競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三十章 找着機會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必須步調一致第八百八十四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班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沒有中文第五百四十章 面試第一百四十九章 百年修來同船渡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象”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家工業實驗室第二百四十二章 擔心是多餘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萬朵桃花開第二十二章 工藝是重心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要對歐洲負責第七百二十六章 純粹是浪費人才第五十三章 物歸原主第七百四十五章 外國人也學聰明瞭第七百二十章 人在陣地在第六百八十二章 時過境遷的學術權威第八百八十四章 其言也善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問題第七十八章 不能讓奉獻者比慘第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明知故犯第二百七十三章 建立一個基金第一百七十四章 跟我立個軍令狀第四百零九章 範英的好手藝第四百三十五章 虧你說得出口喲第二百三十章 他鄉遇故知第六十章 收取穿越者的福利第六百七十章 我們樓裡的清潔工都懂第四百八十二章 演得太拙劣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光德才兼備還不夠第五十七章 羅翔飛想一魚兩吃第八百六十二章 等一等人民第一百三十三章 如果沒有操作失誤第三百零五章 入鄉隨俗第三百四十六章 遇到了一些障礙第二百七十六章 星期天工程師第三百零二章 阿瓦雷項目的變故第八十九章 出乎意料的毛遂自薦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六百一十二章 別聽他吹牛第八百四十章 這就是馮總的高風亮節第八百三十四章 你不用再解釋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猛料第四百八十六章 被人訛上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算哪根蔥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七百四十章 能力對等才能當朋友第三十章 我不太懂技術第六百三十九章 接風第七百六十六章 搭一趟便車第四百八十三章 馬爾多懂焊接嗎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國的工業底蘊第八百五十六章 不知不覺間的逆轉第五百四十九章 國產化戰略大討論第二十三章 我去買兩個饅頭第六十九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八百八十二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一十章 桐川農機廠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六百二十章 先擔心產能第六百零五章 國企改革第二百四十二章 擔心是多餘的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六百零五章 國企改革第十章 知青點故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歷史上最屈辱的時期第七百六十四章 有錢的纔是大爺第六百二十一章 攪局者第五百八十九章 來了個三培公司第二百二十七章 閒着就會生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協會就是放嘴炮的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四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沒有中文第九十五章 時機還不成熟(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零四章 漸進式改革第五十六章 市場換技術第一百一十四章 時間是個大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第二百一十章 自信滿滿的長谷佑都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們應當算是朋友吧第八百七十五章 辛克角核電站第二百三十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章 KBS-3720第五百零五章 這只是一次意外第三百五十三章 讀書是件愉快的事情第九百一十四章 中國人已經撐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