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愧對這個時代

“我記得,咱們班就是小丁和小祁的理論做得好,而且原來小丁和小祁的學術觀點是針鋒相對的,當年可是爭論得不可開交的呢。現在怎麼小祁開始向小丁學習了,莫非小祁當了官員,就放棄理論研究了?”

於蕊笑呵呵地提起了舊事。戰略班這6位同學的私交一直都非常好,即便是丁士寬與祁瑞倉當年在學術觀點上水火不相容,卻也不影響他們的私人關係。於蕊此時提起這一點,純粹是湊趣而已。

祁瑞倉笑着說:“於姐這是笑話我呢。當年我也是年少輕狂,又看了點西方經濟學的東西,有些不接地氣了。現在想來,老丁的一些觀點還是有道理的,我這也算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嘛。”

“擇其善者?怎麼,小祁,你對小丁的觀點還是有所保留嗎?”於蕊有些驚訝地問道。也許是因爲性別特徵吧,於蕊對於學術理論的興趣不大,甚至分不清丁士寬和祁瑞倉各自的觀點到底有什麼不同。她只是覺得丁士寬的理論現在很流行,而且也頗受高層領導的欣賞,想必應當是正確的。祁瑞倉居然稱只是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就不能不讓於蕊驚訝了。

丁士寬解釋說:“於姐,你可弄錯了。小祁這些年可沒放棄理論研究,他寫的幾篇關於老工業基地產業復興的學術論文,發在國外幾家頂尖的經濟學刊物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呢。我那點名氣都是在國內的,小祁纔是真正的牆裡開花牆外香。去年,有一家國外頂尖的刊物還把他評爲學術理論的年度人物了。”

“真的?原來小祁這麼了不起呢!”於蕊瞪圓了眼睛。她是真不知道這個情況,還以爲祁瑞倉當了副市長,就徹底與學術無緣了。在世人的眼中,在國外學術圈有影響,顯然要比在國內有影響更了不起,人家外國人都承認的學術成果,那肯定是貨真價實的嘛。

祁瑞倉笑道:“投其所好罷了。我的確是在幾家國際top10的經濟學刊物發表了論文,反響還不錯。不過我這也算是投機取巧吧,我是從制度經濟學的層面研究產業復興,這個話題在國外理論界比較熱,我又有榆北的實際經驗作爲案例,所以國外的學者比較感興趣。這兩年,陸續有一些國外的學者到榆北來考察,總結榆北的經驗,我的一些觀點,就是和這些學者交流的時候形成的。

去年我辭掉招商局的工作,調到政研室去工作,其實也有專心做理論研究的意思。我覺得榆北的經驗還是很有推廣價值的,其中涉及到市場失靈、外部性等方面的理論問題,在經濟學理論中也是很有價值的課題。”

丁士寬說:“小祁的每篇論文,我都認真拜讀過,他的很多觀點對我也很有啓發。不過,我和他的理論分歧依然沒有調和,我是主張政府主導經濟的,市場的作用是調節。而小祁則恰恰相反,他主張以市場調節爲主,政府僅僅是解決市場失靈的那部分。”

“政府的作用必須受到約束,政府的權力過大,對於市場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祁瑞倉爭辯說。

“可是,你在榆北做的不就是政府工作嗎?你不希望自己的權力大一點?”謝克力也加入了討論。他在財政部工作,而財政部無疑是一個權力極大的政府部門,謝克力肯定是要爲自己的部門爭一爭的。

祁瑞倉大搖其頭,說:“恰恰因爲我在招商局工作了好幾年,我才更深刻地認識到政府的作用必須受到約束。我們榆北招商局的工作,總體來說是有效的,大家也非常敬業。但不可否認,從局長到普通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都有個人的訴求,有的是追求政績,有的是追求招商獎勵,還有一些甚至帶有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

在理想的政府行爲模型中,政府應當是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的。而實際上,政府追求的卻是自身的政績最大化,這就是目標的偏差。比如說,我們在招商的時候,引進了一些有污染的企業,這些企業經營產生了極大的外部性,這些外部性構成了全社會的成本。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榆北不應當引進這些企業,但政府官員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考慮的是引進這些企業有助於自己的政績……”

“這算是委託代理問題吧?”馮嘯辰賣弄道。他前世是學工科的,這一世卻讀了經濟學的碩士,所以也有些經濟學功底了。

祁瑞倉說:“沒錯,我正是用了委託代理模型來解釋這種情況,同時引入交易成本和產權的概念,提出政府在產業復興中的角色選擇問題。另外,我在招商工作中,還認識到政府的決策其實也是存在着缺陷的,這個可以用有限理性的觀點來解釋吧,政府官員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犯錯誤。市場的作用就在於用多個主體的智慧來修正個別主體的錯誤,如果一味強調政府主導,那麼政府犯了錯誤,經濟就要受到影響了。”

“我倒是覺得,你們倆的觀點並不衝突嘛。”王振斌插話了。發計委官員也是需要有點理論水平的,所以王振斌平日裡也會看看經濟學期刊,對一些理論概念不算陌生。他對祁瑞倉和丁士寬說:“我覺得,小祁的觀點是市場爲主,政府爲輔,小丁的觀點是政府爲主,市場爲輔,說到底就是誰多一點,誰少一點的問題。相比你們倆10多年前的分歧,你們現在的分歧已經小得多了,我記得當年小祁是堅決反對產業政策的,現在他已經能夠接受政府的角色了,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嘛。”

祁瑞倉點點頭,說:“我承認,我過去的認識是有些偏頗的。在榆北工作這幾年,我看到了政府在市場培育中發揮的作用,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政府的干預,以榆北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的情況,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產業轉型,建立起初步的市場制度,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祁在榆北的政府官員中,是一位堅定的制度大師。榆北的很多制度,都是老祁幫助建立起來的,包括外來投資商的行爲規範、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定、人才流動的規定等等。沒有老祁,榆北的市場規則不會像現在這樣完善的。”馮嘯辰笑着向大家介紹道。

“這就對了。”王振斌說,“我們在發計委的時候,也經常會請一些專家來講課。我感覺到,純粹在象牙塔裡做研究的學者,會更推崇市場化,言必稱亞當斯密之類。而但凡有一些實踐工作經驗的,像小祁、小丁這種,多少都會對政府的作用給予一些肯定。前一段時間,中央領導有一個講話,提出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西方教條,應當有我們自己的理論。小祁和小丁在探索中國發展道路方面,雖然有些分歧,但都是真知灼見。我想,你們倆爲什麼不能聯起手來,共同搞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經濟學理論呢?”

“我的確有這個想法啊!”

祁瑞倉和丁士寬幾乎是同時說出了這樣一句,說完了才發現自己與對方說得驚人的一致,不由得相視大笑起來。他們倆都是有學術理想的人,的確都不止一次地想過要創立一套學術理論,當然,像王振斌說的那樣二人聯手搞研究,他們還沒有想過。此時聽到王振斌的提議,難免有些心動。

馮嘯辰說:“我支持老王的意見,老祁和老丁是咱們班的理論大師,最爲難得的是,他們都不拘泥於自己已有的學術觀點,而是積極地參與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觀點,憑這一條,就足夠把很多所謂的大師拋到幾裡外去了。中國的經濟實踐爲學術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思想來源,如果不把這些思想歸納起來,形成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實在是太可惜了,也愧對這個時代。你們倆一個偏市場引導,一個偏政府管制,恰好具有互補性,聯合起來搞一個理論體系,我覺得肯定能夠轟動整個理論界。”

“哈哈,承老幺吉言。”祁瑞倉爽快地說,他在榆北呆了幾年,性格上變得更加豪放,他對丁士寬問道:“老丁,有沒有興趣聯手搞點研究,沒準過幾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咱倆的了。”

“你來挑頭吧,我幫你整理資料。”丁士寬低調地說。

“一言爲定!”祁瑞倉沒有去糾正丁士寬的謙虛,他端起一杯酒,對衆人說道:“各位,剛纔老幺說得對,這2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來源,不管是做理論,還是像老王、於姐你們這樣做實務的,都趕上最好的時代了。咱們都還年輕,還有大把大把的好時光,讓咱們加倍努力,不要愧對這個時代。”

“對,不愧對這個時代!”

衆人一起站起身來,高舉起酒杯,大聲地說道。

(第二卷完)

90年代的故事寫完了,前段時間一直在糾結於如何結束這一卷。各位讀者朋友可能不會想這麼多,但作爲作者,是需要考慮作品的節奏感的,一個年代的故事需要在一個高潮處結束。壓縮機這個故事,算是一個小高潮,最後仍以祁瑞倉結尾,呼應了一下第一卷結束(第503章)的設定。下一章進入第三卷,也就是新世紀的故事,中國的裝備工業要走向世界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團隊第三百四十一章 請你們幫忙第七百六十八章 閒不住的晏樂琴第一百五十六章 張和平的身份(月底加更求票)第八百零一章 賣了吧第八十六章 楊秘書之野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通隊有熟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應當向您隱瞞第二百五十四章 樹一個典型第九十六章 冷水礦的不安定因素第六百六十三章 百忙之中的馮總第八百三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四百二十九章 只要產品好就有人掏錢第一百零四章 小馮真是一員福將第六百一十四章 國際勞工組織第八百二十三章 用戶的擔憂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萬別惹馮嘯辰第八百九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九百零二章 非你莫屬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養能當師傅的工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公事還是私事第三百九十章 關於計劃經濟第三十九章 歡迎小馮第二百零七章 姚偉強回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能力的人在哪第七百九十八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百七十八章 實踐出真知第二百五十四章 樹一個典型第七百九十一章 馮嘯辰的底牌第五百四十八章 軸向推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分錢都不用花第四十七章 陶宇中槍第九章 馮家的家庭會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這是我們高校的職責第十章 知青點故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他們嚐到甜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要有肉有蛋第二百六十五章 竟然這麼簡單第一百八十五章 師徒和解第八百零七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五十七章 老老實實打工第二百七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市場經濟第六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知識不能貶值第六百八十二章 時過境遷的學術權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願立軍令狀第六百九十七章 博士也是戲精第四百三十二章 董老的支持第八百三十章 歐美國家不搞補貼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賀電廠的先例第三百七十一章 您是最傳奇投資家第八百四十二章 激流勇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量力而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級工的水平第五百零二章 變一個企業出來第二百四十章 還沒有塵埃落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太有預見性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馮嘯辰的瘋狂建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把自己灌醉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個巨大的坑第六百三十四章 智商欠費的年輕人第二百六十章 需要一個有誠意的方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級工的水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這是我們高校的職責第四百四十章 連車牀銑牀都分不清第二百七十五章 董巖出事了第六十九章 友誼地久天長第五百六十三章 淨虧損第三百二十七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一個胖子閃亮登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轉機第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戲精第三百七十二章 章先生不會犯這個錯第一百八十五章 師徒和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要連朋友都做不成第五百六十五章 馮嘯辰的瘋狂建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馬爾可夫鏈第四百五十六章 這不就是國際大協作嗎第六百零三章 變成了搖錢樹第七百零五章 故人來訪第五百七十八章 實踐出真知第二百四十八章 萬一我們能做點什麼呢第二百八十一章 董巖的事情絕非偶然第七百五十二章 不得不降價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不得不降價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第八百五十五章 歐洲企業很機智第七百七十八章 不願意接班的富二代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劉處長有共同語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六章 留學的問題第七百五十一章 毫無破綻第八百一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零七章 佩曼是個好員工第三百三十三章 所謂的論資排輩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化肥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