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董卓進京述論

青梅煮酒 → 董卓進京述論

董卓進京述論

東漢末年董卓進京,剝奪了何太后作爲帝國最高決策者的地位,並將代少帝繼統的獻帝,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漢魏之際皇權嬗替的進程,由此而發軔。

黃山《後漢書集解校補》在比較了董卓、曹操時期宰相制度異同後指出:“(曹操)使大權歸於一己,固自以爲優於卓,實則甘心爲卓所爲而已。”黃山拘泥於名教,對於一切動搖漢室基業之舉,統統加以否定,其立場並不足取,但他揭示了董卓、曹操政治上的繼承關係,見識又有過人之處。

本文試圖澄清董卓進京的基本史實,進而重新認識漢魏之際歷史劇變的背景。

一、廢少立獻與迫何太后歸政

(一)有關廢少立獻的兩處疑點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廢少立獻,一時震驚朝野。董卓此舉用心何在?由於舊史所述疑點頗多,而顯得撲朔迷離。

《後漢書董卓傳》:“中常侍段圭等劫少帝及陳留王夜走小平津。卓……聞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卓與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亂之事。卓以王爲賢,且爲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以上范曄記敘董卓廢少立獻之緣起,十分可疑,有待於深入辨析。

其一,董卓廢少立獻的前提,據範書本傳說是選賢。其時少帝年十七,陳留王僅九歲,相形之下,後者更加缺乏執政的能力和經驗。重要的是在羣臣看來:少帝“富於春秋,行無失德;”〔1〕“未有不善宣聞天下。”〔2〕《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所載廢少之策,謂“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穢發聞”云云,與士大夫所言差異甚大,可信都是董卓強加的不實之辭。

再者,少帝一行人連夜出逃,突然與涼州羌胡兵相遇,其張皇失措本來是正常的反應;陳留王即使確如史籍所述能夠從容應答,也是由於年紀幼小,身陷險境而懵然無知。董卓僅僅憑藉其與少帝、陳留王的一次對話,就判定二人的賢愚,是令人費解的。另據《三國志董卓傳》注引《英雄記》:董卓將步騎迎少帝於北芒阪下,“〔卓〕前見帝曰:‘陛下令常侍、小黃門作亂乃爾,以取禍敗,爲負不小邪?’”我認爲,這段記載可能更接近於事實。

少帝(確切地說是臨朝的何太后)信用宦官,敗壞朝綱,已爲朝野所共見。由上引董卓在北芒初見少帝時的寥寥數語即可推知:他是抱着一種對少帝、太后批判的態度進京的。也就是說,其廢黜少帝的動議,與少帝在萬分恐懼之中能否流利“辭對”,實際上並無多少關係。

其二,董卓欲行廢立的另一個因素,似乎是考慮到他與少帝、陳留王關係的親疏。徵諸史實,陳留王劉協確曾“爲董太后所養”。但是,董太后籍貫在河間,其父即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解瀆亭侯劉萇;董卓則是隴西人,其父君雅官至潁川綸氏尉。可以說,董卓與董太后兩個家族,在地域、官閥、婚配諸方面相去甚遠。“卓自以與太后同族”,而選擇陳留王繼統,顯得極爲牽強。

那麼,董卓廢少立獻的真正起因,究竟又是什麼呢?

(二)廢少立獻是迫何太后歸政的前奏

董卓廢少立獻的同時,還有另外一項大的舉措,即迫使臨朝的何太后歸政。這兩件事有着內在的聯繫,事實上,廢少立獻是爲何太后歸政所做的準備。

中平六年四月,靈帝死,少帝繼位,何太后臨朝。同年八月,太后兄何進謀誅宦官,反爲宦官所殺。《後漢書何進傳》:吳匡、袁術燒南宮,諸宦官“因將太后,天子……從複道走北宮”,以避兵鋒。盧植於閣道窗下仰數宦官段圭,“段圭等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董卓進京後意在獨攬朝政,而何太后倖免於難,勢必繼續臨朝,這自然又會約束董卓的權力,是董卓所不能容忍的。

董卓的目標在於逼迫何太后放棄臨朝,但僅僅做到這一步,並不能完全排除其隱患。因爲接替何太后權力的少帝,正是何太后所生,其得以登極,亦賴何氏之助。何太后歸政之後,仍然可以通過少帝,對朝政發生影響,使董卓難於真正操縱皇權。更嚴重的是,董卓如果殺死何太后,又將同少帝結下深仇。董卓對少帝這個潛在的敵人,不得不有所防範。廢黜少帝之事,大約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董卓需要尋覓一位劉姓宗親,取代少帝的位置。當時,少帝異母弟、陳留王劉協是最合適的人選。除了與靈帝血緣親近的條件外,陳留王生母王美人當年正是何後鴆殺的。陳留王后來爲靈帝母董太后收養,而董、何兩位太后關係緊張,人們甚至懷疑董太后之死,是何太后及何進所害。陳留王終將與何太后產生隔閡。是不言而喻的。換言之,董卓嚴酷處置何太后,無須擔心引起陳留王的敵對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廢少立獻乃至逼何太后還政,又是以何太后的名義進行的〔3〕。按照東漢後期形成的制度,從皇帝去世到幼帝親政前的一段時期,臨朝的皇太后在政治上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掌握包括選擇皇位繼承人等重大國事的最終決策權。何太后臨朝聽政業已昭示天下,董卓藉太后之策行廢立之事,就獲得了合法的名義。其後袁紹謀立劉虞爲帝,遭到曹操的堅決反對,表明董卓的政敵們並未抓住任何抨擊乃至顛覆獻帝法統的口實。董卓假手何太后廢少立獻,在策略上是成功的。

實際上,董卓逼何太后還政,也是由太后本人向國民表態。前引《獻帝起居注》所錄策文又曰:“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爲何氏罪己之詔。而何太后喪失了權柄,就只能坐以待斃。《後漢書獻帝紀》中平六年九月,“甲戌,即皇帝位。……遷皇太后於永安宮〔4〕。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值得注意的是,董卓迫不及待地除掉何太后,卻遲遲未對少帝下手。這裡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董卓進京之後,是把臨朝的何太后而不是少帝,視爲政治上主要的或最危險的對手,因而也是把何太后作爲首先消滅的目標。

(三)廢少立獻與何太后歸政的政治意義

東漢末葉日益加劇的政治危機,已經孕育了革新皇權的形勢。《後漢書黨錮傳》序論曰:“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爲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以往史家多引此言,概括“清議”運動發動的背景。余英時先生又謂東漢士大夫在與外戚宦官的衝突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起“羣體之自覺”〔5〕。但是如果進一步追究上述現象的根源,就不難發現:外戚、宦官得以在政治上肆虐,又是同皇權的支持分不開的。因此,儘管黨人名士在如何對待當朝皇帝或皇太后的問題上,態度大相徑庭,可是當他們自覺地與外戚、宦官劃清界限時,實際上又表現出對皇權的獨立性。我認爲此種獨立性,應該就是所謂“東漢士大夫之新自覺”的基本內涵,這也許可以算是對餘說的一點補充。

《黨錮傳》謂牢修“誣告〔李〕膺養太學遊士,交結諸郡生徒,更相驅馳,共爲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於是釀成黨錮之獄。需要注意的是“誹訕朝廷”一句。朝廷在此應指皇帝,《後漢書王允傳》“朝廷”一語下李賢注云:“朝廷謂天子也。”與此同義。范曄既言“誣告”,李膺等人之“誹訕朝廷”,大概是無中生有的罪名。但我們不能設想,黨人名士面對“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的現狀,一方面激烈批判宦官,另一方面卻又絲毫不觸及在位的皇帝和臨朝的太后。

《後漢書逸民傳》記錄一則“漢陰老父”指責靈帝的故事。余英時先生推斷,這是漢末社會上流行的看法,表明當時名教的君臣一倫已發生動搖〔6〕。餘氏的主旨在於探討魏晉君主觀的源流,與本文無關。然而,這畢竟有助於我們認識漢末士大夫與皇權關係的變化,以及由此造成的社會觀念的遷移。

前引《英雄記》謂董卓面斥少帝:“令常侍小黃門作亂乃爾,以取禍敗,爲負不小。”《獻帝起居注》載廢少立獻之策,復謂何太后“統政荒亂”,其實是反映了董卓的意見。《後漢書袁紹傳》載董卓述其廢立之意曰:“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毒!”進而又嚴厲批評了已故的靈帝。

《續漢書祭祀志》曰:“初平中,相國董卓、左中郎將蔡邕等以和帝以下,功德無殊,而有過差,不應爲宗。”劉昭引《袁山鬆書》錄此議頗詳,謂章帝以後,“政事多釁,權移臣下,嗣帝殷勤,各欲褒崇至親而已”,“故孝和以下,穆宗、〔恭宗、敬宗〕、威宗(按即和、安、順、桓四帝)之號,皆〔宜〕省去”。董卓否定穆宗以下諸帝,甚至廢去其廟號,與黨人名士之“誹訕朝廷”,正是一脈相承的。從這層意義上說,漢末清議運動又爲董卓政權的崛起,做了輿論方面的準備。

早在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漢陽人閻忠就曾勸說手握強兵的皇甫嵩:“徵冀方之士,動七州之衆,”直搗洛陽,清除宦官,繼而代漢稱帝〔7〕。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陳蕃之子陳逸等又說動冀州刺史王芬,趁靈帝“北巡河間舊宅”之機,以武力將其廢黜〔8〕。唐長孺先生指出:這兩次密謀是個重要的朕兆,即少部分名士爲挽救東漢的政治危機,已不惜行“非常之謀”,即使“冒易代廢帝那種越出儒家道德規範的大風險”,也要一試〔9〕。這是漢末士大夫羣體在政治上的新動向。

不過,漢末的君主們雖已腐朽不堪,但要變革皇權卻並非易事,至少並非黨人名士力所能及。清議運動以失敗而告終,閻忠、王芬的計劃亦未獲成功。

皇甫嵩否定了閻忠之議,理由是“人未忘主,天不佑逆。若虛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禍,孰與委忠本朝,守其臣節。雖雲多讒,不過放廢,猶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論,所不敢聞”〔10〕。曹操則拒絕參與王芬之謀,認爲“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造作非常,yu望必克,不亦危乎”〔11〕!上引《後漢書董卓傳》:何進、袁紹“謀誅宦官”,私呼董卓諸將入朝,“以脅太后”,其目的也絕不是要攫取少帝、何太后的權力。

直到董卓進京,取代漢帝、太后執掌朝政,才真正摧毀了沒落的舊皇權,爲改朝換代準備了條件。我認爲,這是董卓廢少立獻及迫何太后歸政最重要的一項意義。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爲東漢中後期主要的政治弊病,這一點無須贅言。本文要說明的是:外戚、宦官勢力在東漢社會中的生成、擴張,又與當時通行的皇太后臨朝之制,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看到,自和帝朝起相繼擅政的外戚,其身後各有同姓的太后作爲憑藉。儘管何進兄弟在董卓進京前均已被殺,但是隻要何太后繼續臨朝,就依然存在着外戚干政的危險。

另一方面,東漢時宦官介入國事,往往也是出於皇太后臨朝的需要。《後漢書宦者傳》有一段論者習用的文字:“鄧後以女主臨朝,而萬機殷遠,朝臣國議,無由參斷帷幄,稱制下令,不出房闈之間,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手握王爵,口含天憲,非復掖庭永巷之職,閨牖房闥之任也。”可見皇太后與宦官之間,已結成相互依存的政治關係;即使宦官把持政治,會帶來明顯的消極作用,臨朝的女主也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何進被殺一事進而說明,甚至在外戚與宦官形成對抗時,充當仲裁者的皇太后,也不會輕易拋棄宦官。

《何進傳》稱:袁紹等人在何進死後,“勒兵捕宦者,無少長皆殺之”,“死者二千餘人”。使宦官集團遭到一次滅頂之災。然而,何太后重新親政,終歸還要選用刑人。宦官勢力又可能死灰復燃,再度染指政治權力。

董卓迫使何太后歸政,東漢政局發生了顯着的變化:外戚、宦官失去其賴以孳生、蕃衍的主要政治土壤。困擾社會多年的外戚、宦官專權之弊,終於得到了抑制。這是何太后歸政的另一項重要意義。

二、關東、關西對立與並、涼武人合流

董卓及其涼州集團具有特殊的政治、地域、文化乃至民族背景,董卓政權的崛起及其短祚的命運,該政權內部各個階層、各種勢力的聚散分合,正是由此決定的。

(一)關東與關西的對立

關東與關西的對立,是董卓之亂的突出表象。而關東方面的代表人物,幾乎均爲黨人名士,他們與董卓及涼州集團的矛盾,並不限於地域衝突的層面。董卓上臺後大批進用黨人名士,史家對此多有論列〔12〕。但黨人名士卻總是拒絕合作,有些甚至公開與董卓決裂。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值得探討。首先我們可以斷定:董卓對於當時政治體制和社會秩序兩個方面的嚴重破壞,是引起衝突的導火索。

董卓廢少立獻以及逼何太后歸政的意義,上文已作分析。董卓得以成就此事的特殊條件,在於他不僅迅速控制了洛陽的軍隊,而且敢於突破名教觀念的束縛。

衆所周知,東漢黨人名士儘管一再掀起反對宦官的政治浪潮,然而由於他們缺少兵權,所以當宦官勢力大舉進攻時,又只能束手就擒〔13〕。董卓雖然只帶三千步騎進京,但他尋而兼併了何進兄弟及丁原部曲,“京都兵權唯在卓”矣〔14〕。《三國志袁紹傳》注引《獻帝春秋》,董卓倡議廢立時稱:“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爲之,誰敢不從!”他軍權在握,與黨人名士在政治上的發言權,是大不相同的。

其次,黨人名士一般具有較高的儒學造詣,因此也不免受到名教的羈絆。上文曾提到,東漢黨人名士的“羣體自覺”,本質上帶有獨立於皇權的意義,但這絕不是說,黨人名士已看清更新皇權的必要性,至少多數人還缺乏這種認識

甚至連皇甫嵩、曹操一類人物,也囿於名教而不敢造次。皇甫嵩出身涼州將家,又追隨黨人名士,漸入清議之中。他在軍事上一度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子酈就當面說:“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15〕可他拒絕了閻忠之謀,又束手就董卓之徵〔16〕,一再喪失左右政局、改造皇權的機會。

曹操極力交結名士,並討得許劭一流的評語,但“濁流”的身世,使其難於躋身名士行列。儘管如此,他先是反對王芬推翻靈帝,後來又反對袁紹擁立劉虞。甚至到了代漢的前夕,他依然表示:“若天命在吾,吾爲周文王矣。”司馬光評論此事:“豈其志之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17〕就是着眼於名教的制約。

我認爲,在這種時代風氣的影響下,關東黨人名士以及那些效仿他們的人物,都難於邁出奪取東漢皇權的關鍵一步。

《後漢書蓋勳傳》引宋梟語,謂“涼州寡於學術”,反映了漢末社會一般的看法。史籍記載董卓諸將在魏晉之際的活動,無一與儒學有關,可見此輩正是缺乏學術方面的素養。他們的文化面貌,與關東名士及同州的皇甫氏都是迥然而異的。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獻帝謂李傕“弗知臧否”。董卓的部將們大多也是如此,他們不具備參與清議的條件,以至在思想上無法同黨人名士溝通。《後漢書董卓傳》在記敘董卓擢拔黨人名士一事後,緊接着說:“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董卓做這樣的安排,一是“忍性矯情”以收攏人心,二是李傕之徒確實不能勝任素由名士壟斷的高級文職。

我們看到,正是“寡於學術”的董卓諸將,進京之後不爲名教所惑,果斷廢黜了少帝、何太后,開啓代漢過程的第一步。然而,這是黨人名士自己不敢做,又不允許別人做的事。他們和以董卓爲首的涼州集團在政治上的分歧,是無可避免的。袁紹、盧植等人在廢立問題上,先後與董卓發生激烈爭執,就是有力的證明。

董卓以暴力奪權,又將暴力充斥於新朝。諸史謂董卓“以嚴刑脅衆”,“人不自保”,“羣僚內外莫能自固”〔18〕,顯然已引起關東士大夫的反感和恐懼。至於董卓縱容軍士在洛陽附近殺擄*,社會的基本秩序蕩然無存,更造成各階層對其政權普遍的敵意。所以,儘管董卓獲得了“討滅宦豎”的名聲〔19〕,儘管他用心籠絡黨人名士,黨人名士最終還是要與他分道揚鑣。

然而由於董卓集團的骨幹分子多出自涼州,與中原黨人名士一向存在地域的阻隔,雙方政治、文化的衝突,又凸現爲關東、關西對立的形式。總之,董卓統治關東,面臨着複雜錯綜的矛盾。關東州郡舉兵反對董卓,就是這些矛盾激化的結果。

(二)董卓集團的羌胡化傾向

以往人們評論董卓之亂,時常將其與羌胡聯繫在一起,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董卓以幷州牧率兵進京,其麾下之兵是從涼州帶到幷州,再帶到洛陽的〔20〕。這支軍隊民族成分複雜,其中的確攙雜了羌胡。《後漢書董卓傳》中平六年卓上書雲:“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臣不能禁止。”由同書《西羌傳》“湟中月氏胡”條,可知“湟中義從”乃是完全羌化的大月氏後裔。“秦胡”一詞何義,學界衆說紛紜,臺灣學者邢義田釋爲胡化的漢人,是比較合理的〔21〕。不過,漢末涼州的胡化,實質上就是羌化或羌胡化。而羌化的胡(湟中義從)、羌化的漢(秦胡)與羌(即羌胡),當時並無清晰的界限。所以,董卓可以將所領“湟中義從及秦胡兵”,一概稱爲“羌胡”;應劭可以說“董卓擁胡兵”〔22〕;蔡琰也可以認定“卓衆來東下,……來衆皆胡羌”了〔23〕。

董卓出身漢族,《三國志》、《後漢書》都有明確記載,皇甫規妻卻斥之爲“羌胡之種”,這大概是由於董卓頗染於羌胡之風的緣故。《三國志董卓傳》:“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董卓少時所居之地毗鄰羌中,他與羌帥頻繁交往,不斷接觸羌胡習俗,難免受其影響甚至同化。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載楊琦之語:“〔李〕傕,邊鄙之人,習於夷風。”李傕系北地人〔24〕,北地亦爲“羌禍”殃及之域,故楊琦所謂“夷風”,主要應指羌胡之風。《獻帝起居注》又謂董卓女婿牛輔帳下有“支胡赤兒”,《三國志董卓傳》載赤兒素爲牛輔“所厚”〔25〕。支胡即月氏胡,《後漢書西羌傳》“湟中月氏胡”條:“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牛輔選支胡赤兒等爲親兵,可信已習慣於其“略與羌同”的“被服飲食言語”。董卓翁婿的經歷,絕非個別的現象。涼州諸將中“習於夷風”者,恐怕不在少數。否則,他們是難於同羌胡之兵長期共處的。

這樣一來,在中原士大夫眼中,董卓集團在漢魏之際的

活動,尤其是他們進京後的暴行,就帶有鮮明的羌胡烙印。

雙方的矛盾,又增添了一層民族衝突的色彩。董卓試圖在關

東立足,也變得愈加困難。

(三)涼州集團與幷州集團

關東州郡與董卓兵戎相見時,呂布等幷州武人,卻選擇了繼續與董卓合作的立場。涼、並兩大集團關係的演變,對漢末政局的轉換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後漢書董卓傳》謂董卓進京之初,“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而並其衆”,並、涼勢力的合流由此而發端。我們知道,靈帝中平六年以董卓爲幷州牧,《三國志呂布傳》記丁原由幷州剌史改任騎都尉,當與此同時。丁原籍貫、家世未詳,根據東漢時期官吏任職迴避制度,〔26〕可以斷定丁原本非幷州人。然而丁原的僚佐卻是從當地徵辟的,如《三國志呂布傳》:“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同書《張揚傳》:“雲中人也。以武勇給幷州,爲武猛從事。”《張遼傳》:“雁門馬邑人也。……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爲從事。”

丁原任騎都尉後移駐河內,據《後漢書公孫瓚傳》注引《續漢書》,丁氏在河內至少有數千兵。《呂布傳》又稱:“刺史丁原爲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爲主簿,大見親待。”丁原在幷州,利用一些武力見長的僚佐,組建了強勁的武裝。他離開幷州時,又把這支軍隊帶到河內。丁原對呂布“大見親待”,是要藉助他繼續控制幷州兵。何進“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后”,丁原、董卓皆在其中〔27〕。他們依靠各自掌握的地方武裝,同時獲得了干預中樞的機會。

袁宏《後漢紀》於靈帝中平六年八月董卓迎少帝還宮一事下覆載:“武猛都尉丁原將河內救何氏,拜執金吾。”由此事時間推測,丁原拜執金吾,應是董卓的安排。董卓雖然搶先一步進京,將少帝、太后挾持在手,佔據了政治上的優勢,但另據《三國志董卓傳》注引《九州春秋》:“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爲遠近所服,”又知他在軍事上並不具備壓倒丁原的實力。董卓急於發表丁原爲執金吾,着意加以安撫,反而暴露出他對丁原及幷州兵的戒備、畏懼之心。

丁原擁兵自重,對董卓構成肘腋之患。而董卓能否順利剷除丁原,關鍵又在呂布。那麼,呂布何以會背叛丁原而投靠董卓呢?如上所述,董卓進京時兵力有限,丁原憑藉幷州之兵,足以與之抗衡。董卓採取欺騙手法:“率四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復入至洛中。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28〕呂布等幷州將大概也被迷惑,一時懾服於涼州大軍的威力。又《呂布傳》謂卓“以布爲騎都尉”。上文提到丁原在河內時任騎都尉,董卓擢呂布爲騎都尉,大約是讓他接管丁原舊部。我懷疑,這可能就是董卓引誘呂布倒戈的條件之一。

不過,呂布投靠董卓,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呂布、董卓所在的並、涼二州,東漢後期既是“羌患”蔓延的主要區域,又是對羌戰爭的主要戰場。幷州境內原本有許多內徙的匈奴人,後來又涌入大量羌胡。羌胡與漢人長期雜居,董卓及涼州將因而“習於夷風”,已見上述。呂布一班幷州將,可信亦與之類似。《呂布傳》謂董卓“甚愛信之,誓爲父子”。他們同樣“寡於學術”,而以驍武聞名鄉里;最初又都擔任低級軍職,早年經歷十分相近。董卓、呂布二人氣味相投,並非偶然。

《後漢書》稱“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除涼州將外,也應包括呂布等幷州將。董卓政權中官員的高低、文武之別,同時又成爲關東黨人名士與涼、並武人集團的分野。《三國志孫堅傳》注引《吳錄》:王睿“以堅武官,言頗輕之。”琅邪王睿系大族名士,已不待言;孫堅的身分,按陳寅恪先生的說法,是“不以文化見稱的次等士族”〔29〕。他們的關係表明,漢末大姓名士對於武人階層的態度,是相當輕蔑的。

孫堅、董卓處在敵對狀態,李傕、呂布分屬涼、並二州,但是他們又有共同的特點:即缺少學術聲譽,而以武力着稱。他們都屬於社會地位不高的武人階層。

概言之,幷州武人集團追隨董卓與關東黨人名士對抗,最終取決於他們地域、文化、習俗及社會階層的背景。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董卓政權的本質,是代表一批來自西北邊州、深受羌胡影響的中下級武官的利益。

三、董卓遷都與王允之謀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挾獻帝遷都。據《三國志武帝紀》,關東聯軍方面的曹操,對此有一番評論:“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爲患。”依曹氏之見:如果董卓高舉獻帝的旗號,分兵佔據長安、洛陽,仍能與關東諸軍抗衡。但是,董卓卻執意放棄洛陽,退守關中,這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董卓入關不久,便出現王允之謀,董卓政權遭到了致命的打擊,此事的背景又是什麼?

(一)董卓遷都的真實意圖

《後漢書董卓傳》曰:“初,靈帝末,黃巾餘黨郭太等復起西河白波谷,轉寇太原,遂破河東,……號爲白波賊,衆十餘萬。卓遣中郎將牛輔擊之,不能卻。及聞東方兵起,懼,……欲徙都長安。”一些學者由此推斷:董卓決策遷都,一是迫於關東兵的壓力,二是擔心白波軍切斷退路。我認爲,這第二條理由是難於成立的。

《後漢書獻帝紀》系白波軍攻河東、牛輔擊白波二事於中平六年十月;而關東州郡起兵反抗董卓、董卓殺弘農王二事,則在次年即初平元年正月。《獻帝紀》載當月大事又有:“白波賊寇東郡”。白波軍興於白波谷,諸史皆謂谷在西河〔30〕,唯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將其標在河東,似不確。河東橫亙於洛陽、長安之間,西河在其北部,東郡則在洛陽以東的兗州境內。董卓醞釀遷都時,白波軍已經轉戰東郡,對於董卓西遷的路線,並不構成直接的威脅。

《三國志武帝紀》載:董卓將獻帝遷往長安,他本人則“留屯洛陽”。袁紹諸軍分據河內、酸棗等處。“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當時關東方面總兵力達十萬以上〔31〕,卻畏懼董卓而不敢出戰,說明董卓軍隊的戰鬥力相當強大。另據同書《孫堅傳》:“卓遣步騎數萬人逆堅,”又知董卓的兵力已遠遠超過剛到洛陽時的三千步騎。該傳注引《山陽公載記》錄董卓語曰:“關東軍數敗矣,皆畏孤,無能爲也。”並未把袁紹之輩放在眼裡。既然如此,他何以又非要撤離洛陽不可呢?

此時董卓的軍隊大致由四部分人組成:一是跟隨他進京的涼州兵;二是丁原舊部的幷州兵;三是何進、何苗兄弟二府(大將軍、車騎將軍府)之兵;四是進京後陸續招納、補充之兵。其中,董卓真正信賴的涼州兵僅三千人。

董卓所率涼州之兵,本來遠不止三千。《後漢書董卓傳》記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董卓在涼州,“將兵三萬討先零羌”。同書《皇甫嵩傳》載中平五年董卓與皇甫嵩“各率二萬”,共拒王國。又《董卓傳》載靈帝“拜卓爲幷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董卓拒絕交出軍權,“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後漢紀》則謂卓“選五千騎,將自河津渡”。到他自河東入朝,“步騎不過三千”,兵力只有在涼州時的十分之一了。董卓就任幷州牧之前上書,有“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爲臣奮一旦之命”數語〔32〕。這批涼州部曲既然如此留戀故主,何以最後又紛紛棄董卓而去呢?

由以上記載可知,董卓越往東走,跟隨他的涼州兵就越少。這說明涼州兵不願脫離本土,尤其不願脫離關西。董卓上書謂其部下爲“湟中義從及秦胡兵”。另據《後漢書段熲傳》: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熲將“湟中義從”討沈氐諸羌,“義從役久,戀舊鄉,皆悉反叛。”我懷疑董卓進京時兵員銳減,也是由於涼州兵“戀舊鄉”所致。離開董卓的涼州兵是否返回涼州,不得而知。但估計他們大多仍滯留在關隴一帶。《三國志》董卓及賈詡傳:董卓被殺,李傕諸將以“爲董公報仇”爲名,將其衆自陝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長安,衆十餘萬”。這十餘萬衆之中,很可能就有與董卓“相狎彌久”,而又未曾隨其進京的“大小士卒”。至少我們知道,董卓在關西的聲望和影響,與在關東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所以,董卓在面臨關東諸軍的壓力時,自然會選擇遷都長安的方案,期待重新以關隴爲依託,實現與其涼州舊部的會合,從關中乃至涼州本土直接獲得兵源。董卓到達長安之後,究竟補充了多少兵力,並無明確記載。諸史謂董卓經略關中,自雲:“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33〕準備憑藉關中之兵,與關東勢力分陝而治,他在洛陽那種“恐懼不寧”的心態一掃而光,其收關隴之兵爲己所用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這又從一個側面,顯示出董卓政權的地域性特徵。

(二)王允之謀及其背景

董卓死於王允之謀。王允之謀的執行者是呂布等一批幷州武士,此事進而導致幷州與涼州人的血腥對抗。但王允之謀的基本背景,既不是幷州與涼州人的地域衝突,也不是幷州與涼州武將的權力爭奪,而是黨人名士與董卓政權矛盾的延續。

(1)黨人名士入關意在追隨獻帝皇統

王允在政變成功後,告誡其黨羽說:“關東舉義兵者,皆吾徒耳。”此話耐人尋味。衆所周知,鼓動、領導關東州郡反對董卓的核心人物,即王允所謂“關東舉義兵者”,大多爲漢末黨人名士。而王允其人,同樣也是一位頗具影響的大名士。上引王允之言,就明確將起兵抗拒董卓的關東黨人名士,稱爲自己的同類。

相反,王允對於參與密謀的幷州人呂布,卻有另外一種看法。《後漢書王允傳》謂允“素輕布,以劍客遇之”,反映出二者人物層次的差別,以及由此造成的隔膜。這與王睿“以〔孫〕堅武官,言頗輕之”,情形非常相似。《三國志呂布傳》又云:“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王允爲實現其政變計劃,暫時拋棄成見,殷勤接納“州里壯健”呂布,並不意味着他改變了對呂布之流的評價。

王允之謀並非一起孤立的事件,在呂布刺殺董卓之前,長安朝廷中已多次出現針對董卓的密謀。據《後漢書》、《三國志》,先後參與其事者,有司徒王允、司空荀爽、衛尉張溫、執金吾士孫瑞、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孚、司隸校尉黃琬、黃門侍郎荀攸、尚書鄭泰、議郎何顒等多人。他們既是黨人名士〔34〕,又是西京士大夫集團的中堅分子。問題在於,王允、荀爽等一批黨人名士,在關東州郡起兵之後,何以未能加入“關東舉義兵者”的陣營,而是跟着董卓跑到關西去了呢?

王允等黨人名士入關的原因比較複雜,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決心追隨獻帝的皇統。上節已說明:廢少立獻雖系董卓所爲,但獻帝的名分一經確定,在士大夫們心中就難於動搖。諸史謂袁紹得以起兵冀州,又有賴於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這份僞造的文書言及“天子危逼,企望義兵”,正是藉助獻帝名義,號召關東州郡討逆〔35〕。

曹操斥責袁紹等人擁立劉虞,已見前引。劉虞本人對稱帝一事也是嚴辭拒絕,《後漢書》本傳載其言曰:“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宜共戮力,盡心王室,”表達了繼續翼戴獻帝的心跡,與曹操可謂不謀而合。而且至曹操“將迎天子”之際,袁紹亦轉念“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36〕由此可見,獻帝在東漢末年特殊的政治地位,暫時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所以,只要董卓依舊維持獻帝的皇統,就會有一批黨人名士與之合作,至少能夠繼續留在其政權之中。我們的問題是,王允、荀爽等人既然同意與董卓一道入關,入關之後,何以又迫不及待地策劃反對董卓的密謀呢?

(2)董卓“篡逆已兆”是王允密謀的重要背景

在王克、荀爽以及許多黨人名士看來,董卓入關後對待獻帝的態度,是有所變化的。《後漢書王允傳》:允至長安,“見卓禍毒方深,篡逆已兆”,遂與黃琬等“謀共誅之”。所謂“篡逆已兆”,就是說發現了董卓篡奪皇位的徵兆,這無疑是一項嚴重的指控。那麼,董卓的“篡逆”,是否確有其事呢?

《袁紹傳》載董卓提議廢少立獻時又表示:“劉氏種不足復遺。”胡三省評論此事,謂“卓意欲廢漢自立”〔37〕。袁紹當時對董卓說:“漢家君天下四百許年,恩澤深渥,兆民戴之來久,”竭力爲漢家法統辯護。我想袁紹並非無的放矢,他已看透董卓的野心,於是警告其不要覬覦神器。然而,董卓畢竟保留了一位劉姓的天子,所以我們尚未從更多的士大夫那裡,聽到袁紹這一類影射“篡逆”的議論。

我懷疑是董卓入關以後的某些做法,引起了西遷的黨人名士的警覺和反感。本文第一節引述《續漢書》及《袁山鬆書》,謂董卓以“功德無殊,而有過差”爲由,廢除和、安、順、桓四帝的尊號。靈帝的廟號,則未見史載,也許此前被董卓以同樣的理由廢除,抑或根本就未曾議定。漢末黨人名士的清議運動,雖然表達了對當時腐敗政治的不滿,但直言批評東漢皇帝者卻並不多見。董卓則不僅提出和帝以下諸帝“功德無殊,而有過差”,又公開貶去他們的廟號。這顯然是一項非常之舉,可能會被黨人名士視爲否定東漢皇統,乃至“廢漢自立”的先兆。

《後漢書董卓傳》:卓至長安,“遂僭擬車服,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三國志董卓傳》注引《魏書》作“言其逼天子也。”《後漢紀》作“言逼上也。”據《續漢書輿服志》,此車應爲皇太子所乘〔38〕。董卓在輿服方面的僭越行爲,似不限於“竿摩車”一端,而且此事已招致朝野間普遍的非議〔39〕。

董卓西遷時又自尊爲太師,號曰尚父,位在諸侯王上〔40〕。《史記齊太公世家》“師尚父”條裴駰引劉向《別錄》曰:“師之,尚之,父之,故曰師尚父。”董卓以太公望呂尚自況,張揚出凌駕漢帝的氣勢。《三國志董卓傳》謂遷都以後,“公卿見卓,謁拜車下,卓不爲禮”。由董卓這類違反禮制的舉動,可見其儼然是以王者自居的。《董卓傳》又說他改變成規,“召呼三臺尚書以下自詣卓府啓事”,在制度上已明顯超越宰相職責,嚴重地侵犯了皇權〔41〕。

《後漢書董卓傳》又曰:“〔卓〕宗族內外,並居列位。其子孫雖在齠齔,男皆封侯,女爲邑君。”這與遷都之前“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的局面,形成極大的反差。董卓強化其家族在長安政權中的權勢,董氏子弟紛紛加官晉爵,地位之烜赫,一時大有超越皇族之勢。

凡此種種,均可能成爲王允、荀爽等人的口實。黨人名士們一旦確認董卓“篡逆已兆”,就會迅速行動起來,攜手捍衛獻帝法統與漢家社稷。在此形勢下,反對董卓的密謀便接踵而至了。

董卓被殺後,李傕諸將反攻長安。城陷之時,呂布勸王允逃往關東,王允答曰:“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亂苟免,吾不忍之。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爲念。”〔42〕此所謂“關東諸公”,指起兵關東的黨人名士。聯繫前引王允“關東舉義兵者,皆吾徒”之言,可知當時分處關東、關西的黨人名士,往往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所謂“勤以國家爲念”,就是要爲漢室效忠,他們甚至不惜“奉身以死之”。

我們還可以舉出一個關東方面的例子。就在熲川荀爽隨獻帝入關的同一年,即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爽從子彧在東郡歸附曹操。荀彧佐曹操創大業,“舉賢用能,訓卒厲兵,決機發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爲強,化亂爲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43〕,堪稱曹魏建國之元功,已爲人所熟知。然而,據《三國志荀彧傳》;“〔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爲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彧〕以憂薨。”王夫之論此事雲:“九錫之議興,而劉氏之宗社已淪,”〔44〕指明其爲曹操“代漢自立”之第一步。荀彧事曹操二十餘年,始終又“以國家爲念”。《讀通鑑論》卷九說:“則彧者,操之謀臣,至於篡逆而心怵焉其不寧,左摯右曳以亡其身。”又說他“雖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己。”荀彧與其叔父荀爽,以及參與反對董卓密謀的其他黨人名士,當時雖然屬於對立的營壘,但他們對待曹操、董卓“篡逆”之舉的態度,卻是如出一轍的。

餘論

董卓進京,徹底剝奪了漢帝、太后殘餘的權威,摧毀了腐朽衰落的舊皇權,使困擾東漢社會百年之久的宦官、外戚專權問題,初步得到了解決。董卓及其涼州武人集團,在東漢帝國崩離之際得以發揮關鍵作用。究其原因,似取決於他們特殊的地域、文化乃至民族背景。

余英時先生指出:東漢政府將羌人安置於帝國境內,造成了涼州等邊疆地區漢人的“蠻夷化”〔45〕。餘氏所謂“蠻夷化”,相當於本文討論的“羌胡化”。而本文一個基本結論就是:包括董卓集團主要成員在內的涼州武人階層,缺乏學術而擅長武力,明顯帶有“羌胡化”的傾向。

唯其如此,董卓在以強力手段顛覆東漢皇權的同時,又完全破壞了最基本的社會秩序。涼州秦胡兵肆虐於洛陽,在關東地區引起廣泛的恐慌和敵意。董卓敢於行廢立之事,敢於逼太后歸政,敢於挾獻帝遷都,敢於黜漢帝尊號,動搖東漢國本,開啓代漢過程的第一步;卻又無法長期立足關東,無法“移神器於己家”,完成代漢過程的第二步。他的活動,只是爲曹操等關東勢力開闢了道路。

曹操由討董卓起家,實際上又繼承了董卓的政治遺產。應劭稱董卓“百官總已,號令自由”〔46〕;范曄則雲:“自許都以後,權歸曹氏,天子總己,百官備員而已。”〔47〕董卓、曹操皆以宰相的身分,挾天子以令諸侯。黃山謂曹操“甘心爲卓之所爲”,正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陳寅恪先生將魏晉統治者曹、司馬二氏,劃分爲“非儒家的寒族”與“儒家豪族”〔48〕。我想說明的是,曹操出身寒族,卻周旋於黨人名士之間,與儒家豪族人物,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他精通兵家韜略,又留意於儒學名教。“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交替爲用,相得益彰〔49〕。所以,曹操不僅得到非儒家寒族的支持,而且得到衆多儒家豪族的支持,其政權具有比董卓政權更爲廣泛的社會基礎。曹操在政治上的成就,也大大超過董卓。他利用雖無權威卻仍爲名義所在的漢天子,樹立了足以威懾、統制北方的新皇權,進而爲曹魏代漢奠定了基礎。

最後附帶指出,董卓代表涼州及西北邊郡武人集團的利益,而在他執政期間,尤其是遷都關中之後,整個武人階層的政治、社會地位,都有顯着的提高。曹操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與羣雄逐鹿中原。在曹氏政權之下,武人階層仍得以長盛不衰。此事影響所及,魏晉之際的大族名士,爲獲得政治上的發達,及維持家族的顯貴地位,亦紛紛擔任武職,追求軍功,“儒家豪族”呈現令人矚目的武人化傾向。司馬氏滅蜀之役,鄧艾、鍾會二士爭功。鄧艾是寒族武人,鍾會則爲大族名士。至於河內司馬懿,雖以文學起家,卻又長年征戰,憑藉軍功營作家門,最終取得代魏的資本,更是“儒家豪族”武人化的典型例證。

註釋:

據《後漢書董卓傳》,董卓欲行廢立,盧植表示異議,遂有此言。

《三國志袁紹傳》注引《獻帝春秋》所載袁紹之語。

《後漢書董卓傳》謂卓“集羣僚於崇德前殿,遂脅太后,策廢少帝”。《集解》引王補曰:“此卓矯董太后策也。”其時董太后已死數月,且《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所載策文,又有“永樂太后(即董太后)暴崩,衆論惑焉”之語,故爲董卓所脅之太后,只能是何太后,而不是董太后。王說有誤。

太后臨朝居南宮,永安宮位於北宮的東北,靠近上東門處。參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論》二“東漢的都城(雒陽)”。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六、七。

見《後漢書皇甫嵩傳》、《三國志賈詡傳》注引《九州春秋》。

見《三國志武帝紀》及注引《九州春秋》。

唐長儒:《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載《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後漢書皇甫嵩傳》皇甫嵩語。

《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曹操語。

《後漢書竇武傳》:武“召會北軍五校士數千人”,與宦官王甫之兵對峙闕下。而“營府素畏服中官,於是武軍稍稍歸甫。”竇武本人最終也被迫自殺。

《三國志董卓傳》。

見《三國志皇甫嵩傳》。

《後漢書皇甫嵩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徵嵩爲城門校尉。長史樑衍勸嵩以所率三萬精兵,迎接獻帝,征討董卓。“嵩不從,遂就徵”。

《通鑑》卷六八建安二十四年“臣光曰”。

《後漢書》、《三國志》董卓傳。又裴松之引《英雄記》雲:“卓欲震威,侍御史擾龍宗詣卓白事,不解劍,立撾殺之,京師震動”。

《後漢書鄭泰傳》泰謂董卓“討滅宦豎”云云,似爲溢美之辭。但同書《董卓傳》載樑衍勸說皇甫嵩與袁紹夾擊董卓,復謂“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雖誅之,而不能盡忠於國”,乃是來自敵對一方的聲音,可信程度頗高。據知世人已將袁紹等人“討滅宦豎”之功,一併歸在董氏名下。

《後漢書董卓傳》:“靈帝寢疾,璽書拜卓爲幷州牧,令以兵屬皇甫嵩。卓覆上書言曰:‘……天恩誤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見邢義田《“秦胡”小議─讀新出居延漢簡札記》。

《御覽》卷六九九引《風俗通義》。

蔡琰:《悲憤詩》。此詩真僞,史家歷來有爭論。今從郭沫若說,見郭氏《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英雄記》:“李傕,北地人。”

《三國志董卓傳》謂牛輔有“素所厚友胡赤兒等五六人”,據《後漢書董卓傳》注引《獻帝紀》,“友胡”應爲“支胡”之訛。

參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卷第十一章。

《後漢書何進傳》:“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九州春秋》。《後漢書董卓傳》文略同。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第一篇。

見《後漢書》靈帝紀、董卓傳,及獻帝紀注引薛瑩《後漢書》。

《後漢書袁紹傳》:袁紹諸將“衆各數萬”;《三國志武帝紀》:張邈諸軍“兵十餘萬。”

《後漢書董卓傳》。

《後漢書》、《三國志》董卓傳。

參見《後漢書》、《三國志》王允等人本傳。

《後漢書袁紹傳》:“橋瑁乃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

見《後漢書袁紹傳》。

《通鑑》卷五九中平六年八月胡注。

《續漢書輿服志》:“皇太子、皇子皆安車,朱班輪,青蓋,劍拆華蚤,黑櫅文,畫轓文輈,金塗五末。皇子爲王,錫以乘之,故曰王青蓋車。”

《後漢書蔡邕傳》:邕謂董卓曰:“前春郊天,公奉引車駕,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遠近以爲非宜’。”可知西京士大夫對此,普遍是不滿的。

《三國志》、《後漢書》董卓傳及杭世駿引《虞荔鼎錄》。

《通鑑》卷六○初平六年胡注曰:“三臺:尚書檯、御史臺、符節臺也。《晉書》曰:《漢官》:尚書爲中颱,御史爲憲臺,謁者爲外臺,是爲三臺。”我認爲“三臺”在此似指三臺之率,即尚書令、御史中丞、謁者僕射。尚書令職掌,據《漢舊儀》作“主贊奏,封下書。”可知其本應直接面見皇帝,上傳下達。董卓召呼尚書令諸官詣太師府啓事,以天子地位自居,無疑是對皇權的僭越行爲。

事具《後漢書王允傳》。

《通鑑》卷六六建安十七年“臣光曰”。

《讀通鑑論》卷九“獻帝”之一。

《續漢書五行志》劉昭注引《風俗通義》。

據《三國志武帝紀》注引《荀彧別傳》,荀彧曾與曹操反覆討論名教的問題。荀彧不懈鼓吹禮學教化,固由“儒家豪族”之家世背景使然。而曹操當戎馬倥傯、立功立事之際,於立德立言亦未敢忘懷。他仰慕虞舜之“教化征伐,並時而用”,光武之“投戈講藝,息馬論道”,醉心於“王道兩濟”的境界,與董卓乃至其他“非儒家的寒族”,又是有天壤之別的。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五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三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二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六節第23章 西域百年計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九節三國人物介紹魏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九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四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二十八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六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三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一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六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七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五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七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六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三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八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二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二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三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二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二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四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四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七節(下)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六節(上)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五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三節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節第10章 強敵顯蹤跡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三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十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四節中國古代軍隊的指揮與調遣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一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三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七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一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十八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四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八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八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四十八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五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七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十七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四十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三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節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