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相峙(一)

皇太極現下雖不甚擔心,只是那遼東地界地廣人稀,海港河道甚多,雖是佈下重兵防禦,卻保不準漢軍會從何處進襲。

想起此事,心中一陣煩忙,原本佈滿喜氣的臉不免陰沉下來。這大殿平臺上原本笑鬧歡騰的衆親王貝勒,八旗大將們一見皇帝如此,便也都噤口不言,只等着他說話。

其餘各人到也罷了,內大臣索尼曾經親赴臺灣,略知漢軍底細和張偉的治政能力。每常想到當年在臺灣的興盛景象就覺得不寒而粟,他因見皇太極提起這個話頭,忙接口道:“皇上說的沒錯,明朝是不足爲慮,已然滅亡。就是有些殘部,也根本不值得滿洲大軍一掃。只是漢人的天下多半已落入那張偉的手中,此人一代梟雄之才,做事很有開創之風,又非拘泥古板之人。依我看……”

他雖然號稱滿人中的才學之士,其實也不過就看過些四書五經,識得些漢字,論起真正的底子,也就是一本《三國演義》,此時想要有些典雅帖切的比喻,竟然想不出來。因咬一咬牙,接着道:“依我看,他就是個曹操!”

女真人最重英雄,卻不似漢人那樣從大義角度輕視曹操,此時各人聽得索尼如此比喻,不禁譁然。梅勒章京冷僧機先道:“索尼,你也太瞧的起這個張某人了!他不過就趁着咱們遼東空虛偷襲得逞,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罷了。濟爾哈郎固守不出,讓他們的火炮打的不能擡頭;李永芳蠢材一個,一萬多漢兵被人家包了餃子。只可惜鰲拜,這個混人輕兵冒進,糊里糊塗送了性命!咱們滿人的巴圖魯不光是得勇,還得有謀。怎麼不輕騎偵察,然後進擊?這麼冒失,害人害已!”

這冷僧機與二等總兵譚泰當日奉命把守遼陽,並沒有及時趕到救援瀋陽。雖然他們並沒有什麼錯失,皇太極也沒有責怪,兩人卻視當年之事爲很大的恥辱。此時冷僧機當先發難,譚泰自然急忙附事,亦道:“漢人有個鳥用!當初在寬甸迎擊南蠻子的要是咱們一萬多八旗騎兵,野戰之時就是不能得勝,也不致全師覆沒,被人家一路攻到瀋陽,弄的城內勢單力孤,這才被張偉佔了大便宜!”

滿人一向瞧不起漢人,此語一出,其餘的各親王貝勒和八旗大臣自然隨身附合,一起痛罵李永芳無能,喪失辱國,連累了瀋陽駐軍。

皇太極心裡未嘗不是覺得此話有理,那李永芳無能之輩,若不是最早投降,哪輪的到他做統兵大將。只是扭頭一看,不但祖大壽、吳襄、劉良臣、張存仁等新附漢軍面色不悅,就是馬光遠等十幾年前就投順的漢將也是臉色難看,面帶薄怒。滿人制度此時尚沒有經過根本性的改變,各旗都自有旗主,打仗時由各旗主從牛錄中徵召士卒出征,常備的擺牙喇精兵都有各親王貝勒統領,除了上三旗外,五旗中各有勢力,雖然聽憑皇帝下令征戰,其實各有系統,並不真正心服皇太極一系。到是這些漢軍因爲是賣身投靠,只唯皇命是從,到是真正的忠義不二。不象各旗旗主,興軍打仗只是爲了搶掠錢財子女,哪裡管什麼天下大業。

他輕咳一聲,向衆人道:“不必多說。咱們大清講的是滿漢一家,漢人也有英雄豪傑,滿人不可輕視。到是議議,咱們現下成功突入北京,下一步該怎麼走法?”

莽古爾泰自當年阿敏叛後,很是老實謹慎了一陣。此次攻入關內,他的部下首先打敗吳三桂與唐通的聯軍,他自已身先士卒,衝殺在前,很是立了汗馬功勞。原本以爲依着個例,必然是可獲得大筆金銀和漢人奴隸,誰料此次皇太極一不準殺戮,二不準各人私分,全數入官,說是要以爲大軍和政府開支所用。他一肚皮的不滿,卻只是不敢發作,此時得着機會,便悶聲道:“依我看,不如把明朝府藏和宮藏的寶貝金銀都收拾乾淨,把京師附近的漢人百姓都帶回關內。一把火燒了這個紫禁城,咱們回盛京老家,過逍遙日子最好!”

皇太極盯着他眼,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當初入關之前,就說了此次入關是爲了得到明朝的天下,你現在說的這話,難道要背棄前約?”

“我不敢!皇上你是當家之人,自然你說了算。只是明朝太大,漢人人口衆多,要是無能之輩也罷了,那個張偉還是有些才幹能力,咱們此次入關雖然有十幾萬人,滿洲八旗不過八萬,張偉的漢軍好幾十萬,還有什麼廂軍,新投降的幾十萬明軍,咱們就是打勝了,要有多少八旗子弟丟掉性命?父汗當年起兵,只求得到明朝的奴爾幹都司治地,就是知足,皇上今天志向如此遠大,卻未必是滿洲人的福份!”

他瞥一眼皇太極的神色,又嘟囔道:“自然,大事是皇上你拿主意,我只聽命就是了。”

代善因覺氣氛尷尬,不似適才那麼融洽,忙出來圓場道:“這怕什麼。咱們八旗精兵甲於天下,我沒有和那個南蠻子交過手,料想不過是憑着火炮犀利,打了咱們一個不提防。現下既然入關,總得交一交手,才知道下一步該當如何。以咱們滿人的勇名,難道不打一打就退?那可丟不起這個人。”

皇太極知道這個長兄一向支持自已,此時出來說話亦是相幫之意。卻不料他語不及義,當真是胡說八道一通。當下只覺得哭笑不得,對他卻又不能訓斥,正要說話,卻又聽代善次子碩託道:“打仗總得要錢糧,錢咱們有,糧食卻並不寬裕。還有馬匹要用的草料,也很是吃緊。現在不過佔了十幾個州府,一百個縣不到,憑着北方的這點供奉,難!所以依我看來,趁着大勝餘威,一開了春就向南進擊,以咱們的武力,以戰養戰最好!”

此話說的很是有理,乃是入關前皇太極與各親王貝勒商議妥帖的定策。滿清起事之初,原本不過是希圖遼東一地,後來明軍屢戰屢敗,胃口始開,攻下瀋陽等地後,又希圖遼西,等在寧遠等地吃了大虧,才知道明朝也不可輕辱,就是大炮一項,滿人拼盡全力鑄成那麼幾門,明軍每敗必失,卻是很快就能補充,國力高下一較便知端底。所以滿清直到皇太極奮然建國稱帝,八旗上下卻並沒有一統全國的決心和企圖。只有皇太極本人一直深謀遠慮,並不以在關外稱雄而自足。他並不瞭解明朝國內的實際情形,雖然知道有農民起義,卻苦於聯絡不上。只是每次入關搶劫,一路上卻並沒有明軍敢當阻擋,兩千八旗兵就能橫行山東,押送十幾萬漢人逍遙自在的回到關外,而拔除了寧綿等釘子之後,畿輔山東等地虛實盡知,八旗各親王貝勒的野心和胃口方被提將起來,經過皇太極的鼓勵勸說,纔在明軍盡撤關內之時趁虛而入,企圖滅亡明朝後得到整個漢人的江山。

想法和實力都已齊備,只是在失去范文程等漢人智囊之後,又沒有洪承疇這樣的降官以爲耳目。自皇太極以下,各親王貝勒對這場滅國戰爭如何打,該打怎麼進行卻殊無定算。祖大壽等遼東降將雖然歸順,其實並不真正心服,與佟養性等早降的漢官絕然不同,指望他們引路,卻是不成。

想到此處,皇太極只覺得憂心如焚,他以平復天下爲志願,又很相信自已旗下將士的勇力,然而身爲一個很傑出的政治家,他自然知道平定天下光有勇力決然不成,沒有漢人士大夫的支持,只怕非得灰溜溜的退回關外不可。

只是此人一向堅毅不拔,並不以小小困難爲念。費盡心力解決了後方難題,又花費兩三年的時間囤積糧草,鑄造火炮,無非不過是看出以張偉的才幹魄力,若是不趁着他立足不穩,實力還不夠強之時就痛加打擊,最少也要佔據北方,與其形成隔江對峙之勢,如若不然,以他的治政能力,漢軍實力的膨脹加強,難道容他成功的滅掉明朝,統一全國,然後再輕輕鬆鬆的踏中關外,收復遼東都司麼?每常想到當年在鳳凰樓內,張偉一臉微笑,向他說道:“打敗八旗,非得漢人出一不出英主,如同當年成祖一般率大軍親征,以五十萬軍揮戈以向,大汗能抵擋麼?女真滿萬不可敵,也得看對手是誰。中原漢人王朝實力遠大女真人之上,大汗想以一隅之地,十萬精兵以抗麼?只怕滅族之禍不遠矣。”

他暗中搖頭,心道:“你休想如此!不管各親王貝勒怎麼樣,旗下的各旗主牛錄怎麼想,我一定要與你交一交手,看看瀋陽一役之後,你的軍隊強橫成什麼樣子!”

“禮親王,請你帶領旗兵和蒙古諸王公、臺吉,駐守城外。城內由兩白旗和天助軍駐守。原本的明軍降軍,也到城外,派了咱們的人去收編整頓。至於糧食,城內府藏還有不少,近期內可以支持。城外駐軍每天到城內來搬運糧草食用就是。”

代善瞠目道:“天寒地凍的,咱們各旗上下正想着進城避寒,爲什麼好好的房子不住,要住在城外?”

他因擔心一慣對漢人兇殘好殺的旗兵並不能真正的守住紀律,不在城內亂搶亂殺,寒了明朝降官降將的心,所以如此安排。

只是這個理由卻並不能直說,因沉吟道:“大哥,我每常和你說的話,你忘了麼?”

見代善不解,他又道:“不少親王貝勒反對入關,甚至當年父法亦有疑慮,都是因當年大金滅遼,佔據了中國北方,誰知後來腐化之極,王公子弟盡成膏粱,士卒都不能騎射。潼關一戰,五十萬女真子弟被十幾萬蒙古人打敗,橫屍百里。大家都說,當年完顏阿骨打何等英雄,一萬人擊敗三十萬遼軍,後世子孫那般無能,還不是漢人酒色和衣飾給害的!所以雖然進盛京,佔據不少漢人城池,卻只有漢人依着我們的例,剃頭穿箭衣,不能蓄髮,穿寬袍。如今咱們進了關內,更要小心,萬一旗下人都住在城裡,時間久了染上了南蠻子的陰柔懦弱氣質,不就是要亡族了麼?”

他這一番話卻正是女真人最擔心之事,昔日努兒哈赤建國號爲大金,就是以金國的後裔自詡。現下皇太極因怕刺激漢人,改爲大清,其實並不能改變滿人與女真同族的現實。稍有些見識的八旗貴胄都很擔心當年金國被蒙古滅族之事重演,所以對漢人的生活習慣和衣飾頭髮很是排斥,唯恐女真子弟墮落腐化,那可真是糟糕之極。

此時各王公貝勒聽了皇太極一說,各人均道:“皇上深謀遠慮,當真是睿斷英明!”

代善亦道:“這話很是,不但咱們要住在城外,還要命令城內所有的漢人剃髮易服,都依着我們滿人的規矩纔是!”

皇太極一聽之下,因笑道:“這事不急。人家剛剛歸順,現下就叫換過服飾,也來不及準備。而且此時以收攏人心要緊,咱們自個兒不學他們就是,漢人越柔懦,對咱們越是有利。”

又正顏厲色道:“咱們只顧高興和議事,竟然忘了先去迎還父汗的梓宮!父汗的梓宮自從被張偉掘起,所幸到沒有被崇禎焚燬,就放在他們的光祿寺庫房,與豬牛羊肉堆放在一處!想起此事,朕就很是氣惱。朕已命人將梓宮迎出,請喇嘛和薩滿祈福誦經,着人送回關內,重新安葬!”

此事自然是重要之極,各人自然不能反對。於是自皇太極領頭,禮親王代善緊隨其後,各人隨同前往奉迎努兒哈赤的棺木,準備在停靈一段時間,開春便送回遼東重新在福陵安葬。

第51章 騎射(一)第44章 定臺(上)第58章 呂宋(八)第65章 治平(二)第36章 崇禎(上)第63章 倭亂(十一)第60章 鼎革(十七)第59章 爪哇(三)第62章 江南(四)第36章 崇禎(下)第55章 偷襲(十二)第47章 遼東(十)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1章 伐明(十五)第73章 南洋(五)第55章 偷襲(一)第39章 賄賂(下)第36章 崇禎(下)第69章 相峙(七)第18章 平亂(上)第54章 反間(二)第55章 偷襲(十一)第47章 遼東(九)第47章 遼東(八)第56章 返臺(一)第62章 江南(二)第45章 設縣(下)第14章 情動(下)第22章 新竹(上)第3章 出海第50章 和談(三)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3章 倭亂(六)第67章 激戰(二)第47章 遼東(十)第57章 試探(五)第59章 爪哇(四)第60章 鼎革(二十八)第7章 機遇(上)第32章 堅船第56章 返臺(三)第59章 爪哇(一)第60章 鼎革(十二)第3章 出海第49章 鎮倭(七)第65章 治平(四)第46章 制約(下)第60章 鼎革(十四)第68章 滅明(四)第45章 設縣(上)第72章 法度(五)第36章 崇禎(上)第58章 呂宋(二)第48章 滅鄭(六)第16章 綁架(下)第51章 騎射(三)第70章 決戰(八)第29章 官學(上)第63章 倭亂(九)第60章 鼎革(二十)第57章 試探(七)第48章 滅鄭(四)第29章 官學(中)第61章 伐明(十四)第53章 造反(二)第66章 北伐(十二)第46章 制約(中)第60章 鼎革八第5章 初會(下)第20章 會議(上)第59章 爪哇(二)第55章 偷襲(八)第61章 伐明(七)第60章 鼎革(十)第55章 偷襲(十)第59章 爪哇(五)第55章 偷襲(八)第37章 會晤(中)第49章 鎮倭(六)第65章 治平(五)第55章 偷襲(十二)第67章 激戰(十)第65章 治平(三)第66章 北伐(六)第29章 官學(下)第66章 北伐(九)第70章 決戰(十四)第71章 定鼎(二)第26章 亂局(下)第67章 激戰(六)第73章 南洋(七)第61章 伐明(十一)第49章 鎮倭(十一)第39章 賄賂(下)第73章 南洋(三)第50章 和談(三)第72章 法度(二)第63章 倭亂(七)第50章 和談(三)第46章 制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