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圍城(上)

劉國軒回頭一看,卻不是張偉是誰?忙賠笑道:“國軒見這艦炮聲勢驚人,一時有感而發,請爺恕罪。”

張偉冷哼道:“這還罷了,我一上岸便問了隨你的參軍,問你有沒有隨着大隊衝鋒,果不其然,你第一個帶着衝出去的。國軒,不是我說你,如果是到了緊要關頭,主帥衝鋒也罷了,現下你只要給我守住便成,你衝的哪門子鋒?若不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非處置你不可。”

見劉國軒只顧傻笑,張偉知一時半會扭不過他這脾氣,便又沒好氣道:“國軒,我給你四百人,死傷多少,快給我報上來。”

“適才已有人報上數字,肉膊和敵方火槍到是沒打着什麼人,死三十八,傷七十五,大半是死傷在敵軍炮擊之下。”

“傷者已救治了麼?”

“那是自然,已做了簡單的包紮。”

“立刻着龍驤衛行軍司馬派人將傷號送上船去,即刻送返臺北,着人好生醫治。這些可都是我軍中的寶貝,若是因疏忽怠慢死了一個,着行軍司馬抵命。”

劉國軒領命,自去安排本衛司馬執行,張偉見他匆忙而去,嘆一口氣,對身旁趕來的張鼐道:“張鼐,我知道你也是勇猛非常之人,不過打仗切忌主帥輕敵隕身,若是你敢親身犯險,我可不會饒你!”

張鼐自是唯唯聽命,又請示張偉道:“遵爺的將令,已將三十門火炮卸在大員島上,請爺的示下,是現下就攻城,還是待將士稍歇?”

張偉擰眉細思片刻,令道:“暫不攻這普羅岷西亞城,圍而不打。將火炮支在沙丘上,配合艦炮將城上的大炮端掉。估摸着一會便有臺南外港的荷蘭軍艦過來,到時候還要配合軍艦打到敵軍艦隊……”

轉頭見火炮已然全部卸好,那普羅岷西城的炮位正受艦炮攻擊,炮手皆溜的蹤影全無,已有數門大炮被艦炮擊毀,故而這碼頭上亂糟糟人來人往,到是沒有受到炮擊,否則的話,只怕一顆炮彈過來,便要打死數十人。

張偉見亂的不成模樣,心知這種大規模的登陸做戰很難做到井然有序,到也不急,向身邊的參軍說道:“你速去安排炮位,將炮口盡數對準那城上大炮,給我拼命的轟,在禾寮港的荷蘭軍艦到來之前,務必將城頭火力消滅。”

因大炮已經卸好,碼頭開始涌動着三衛士兵的身影,除金吾衛留一半人駐守臺北,整整一萬人的三衛士兵加一千人的飛騎衛開始依建制先後下船上岸,張偉因怕城內突然打炮,張瑞帶着先前下船的飛騎衛將防線前移,威逼其城防,掩護後續上岸的部隊。

待萬餘人的部隊登陸完畢,依次排開陣勢,距劉國軒登岸已有兩個時辰,其間經艦炮和登陸火炮的轟擊,普羅岷西城防早已被轟擊的破敗不堪,城頭上的火炮炮位早被擊垮,至於城內士兵,則是一個影子也見不到。若不是張偉慮及攻敵堅城必有重大死傷,只怕這上萬的士兵幾個衝鋒,便可立時將這城堡拿下。

施琅與勞倫斯指揮水師將敵方火炮壓制後,便掉轉船頭,順風側着艦身,只待敵艦來援助,卻不料等了良久,一直不見敵船蹤影,一直呆到中午,方見從臺南飄來一隻小船,上打白旗,向大員碼頭而去。

施琅極是詫異,向身邊勞倫斯問道:“這是什麼原故?怎地還沒有接戰幾回,便打白旗投降了?”

勞倫斯搖頭道:“不可能。一定是荷蘭人的評價會商量出了停戰條件,來和張大人談判來了。”

又向施琅笑道:“得命令士兵提高警覺,一會談判失敗,小船返回之時,便可見荷蘭戰艦出動。”

施琅亦笑道:“他們也是怕打,怕損失,方纔派人來談。我猜我們爺的意思,無論如何一定會打,一仗先把他們打怕了,才永遠不會來打臺灣的主意。”

勞倫斯聞言聳肩,到也不和施琅爭執,只是暗想:“若是能談判得到最大利益,還選擇打仗,那可真是很蠢的行徑。”

張偉於大員海灘亦見到荷蘭人的小船向碼頭而來,他卻不象施琅等人會誤以爲荷蘭人來投降,記得鄭成功攻臺,荷蘭人也是先行攻擊,失敗後派人談判,卻是百般狡辯,總之是不肯交出臺灣,故而雖見敵人派人來談判,他卻也是不抱任何希望。

眼見那小船越來越近,張偉便令道:“神策衛出五百人,於碼頭上左右夾道,歡迎荷蘭使者。”

待那小船停靠在岸邊,只一個高個荷蘭人舉着白旗在前,身後跟隨一名漢人模樣的隨從,遠遠那荷人便喊了一句,那漢人便在他身後大喊道:“不要開槍,我們是和平使者。”

張偉猛然聽到這一句話,不覺噴飯,心道:“你怎麼不帶只白鴿來呢。”當即便派遣一句參軍去迎接荷使。

那荷人見碼頭上兩邊站立着數百名手持火槍的士兵,他本欲避開這些神色不那麼友好的敵兵,卻發現唯一的小道已被卡死,無奈之下只得膽戰心驚的在軍士從中行走,快步跟着那參軍腳步一直向前,沒有走上幾步,便弄的一頭汗水。

好不容易那參軍停住腳步,那荷蘭使者向前看去,只見眼前是一座不高的沙丘,約摸有數十名軍官模樣的人站立在沙丘周圍,唯有一句二十來歲模樣的中國人,端坐在一把小馬紮上,見自已向他打量,那年輕人還微微一笑,那荷使大喜,心道:“這位中國大人年輕的很,看來還很好說話,待我好好的遊說他退兵,那可是大功一件。”

他只道張偉年輕,或許好矇騙,卻也不想想人家統領上萬大軍,出奇不意打的荷蘭大員司令描難寶叮損兵折將,又豈是他一個小小艦長能哄騙的?

當下那荷人笑嘻嘻衝上前去,將手伸手,便欲與張偉握手,卻不料沒有行得幾步,便被一黑臉中國將軍攔住去路,那荷使肚裡不滿,很是埋怨了中國人不懂禮儀。正在此時,只聽那椅子上的年輕人說了幾句,便將臉轉身身後翻譯,聽那翻譯說道:“這位中國將軍問你,所來何意,可是要投誠於他麼?”

“不不,我當然不是要投降。本人,咳 ,本人是臺灣總督屬下的卡烏艦長,奉總督及評議會的命令,特來和閣下談判。”

見自已特意加重語氣的“艦長”二字並沒有得到什麼特別的反應,卡烏沮喪道:“我們不明白爲什麼在臺南與臺北兩方和平共處了數年之後,貴方突然起兵攻打我們,做爲愛好和平的一方,我代表總督及臺灣評議會,鄭重的向閣下提出和平建議,只要貴方退兵,我們決對不會追究貴方的戰爭責任。”

張偉原本就知道荷蘭人決不會提出什麼好的條件,卻不料對方一張口便是讓自已無條件退兵,當真是傲慢無禮之極,心頭火起,明知對方在漫天要價,就等自已就地還錢,卻是不奈玩這種遊戲,將臉一板,冷冷向那翻譯道:“你告訴這位先生,如果他不在十分鐘內上船回臺南,我將令人砍了他的腦袋。還有,你告訴他,限臺南的荷蘭人三日內投降,否則的話,一律處死。”

那卡烏初始尚不知道張偉板臉說了些什麼,只覺對方臉色陰沉,顯是對自已開出的條件很是滿,他卻沒有膽量等對方來還價,正待說出總督在他臨行前交待的第二方案,卻聽那翻譯將張偉的話翻了過來,他初始尚且不信,笑嘻嘻笑翻譯道:“讓將軍別開玩笑……”

卻見張偉神色沉鬱,周圍軍官亦是看來狂暴而野蠻的眼神望着他這隻待宰羔羊,心頭大慌,叫一聲:“上帝!”不及多發感慨,也不顧翻譯如何,撒開腳丫子便向岸邊狂奔起來,張偉及身邊的諸將見他撅着屁股跑的飛快,不由得大笑起來,劉國軒向張偉大笑道:“爺,要是適才那指揮官向他這般飛奔,我可沒有辦法追上他。”

張偉亦隨着衆人笑了一陣,見那翻譯還在原地,便問道:“你怎地不走?”

“小人是中國之人,給荷蘭人做翻譯只不過是混口飯吃,現在將爺您來打荷蘭鬼,小人願效犬馬之勞。又怎會與那荷蘭人一同回去。”

張偉聞言,這才仔細看他一眼,見他神色精幹,面目黝黑,身量雖是不高,身上的肌肉盤結,卻也是顯的孔武有力。

便笑問道:“好,你是條好漢!不過,你在臺南可有家人?若是有,還是先回去,沒的讓荷蘭人尋家人的麻煩。”

“小人光棍一條,父母早逝,現在尚未娶妻。”

“喔?看你年紀,大概在三十上下,怎地還未娶妻?”

那翻譯臉一紅,答道:“小人海外奔波,又在臺南種了幾年的地,看起來是比真實年紀大上許多,小人今年二十五歲,實在也是到了娶妻的年紀,只是一向家貧,又沒有人張羅,便一直拖到現在。”

張偉嘆一口氣,很是爲當時的貧民覺得難過,便又問道:“這臺南的漢人有數萬人,大傢伙想來都是在內地過不下去纔到這臺南來,此處生活如何,可有甚苦楚?”

“唉,回爺的話,原本荷蘭人沒有來臺之前,咱們就有不少漢民來臺南種地,此處土地肥美,又有衆多野物,原本是上天給咱們這些窮人的寶地,我從福建來臺也有七八年了,初時日子過的極美,雖說吃的用的都頗粗疏,到底無人管束,又能混個肚飽。那荷蘭人來臺後,開始尚且沒有什麼不對,他們做自個兒的生意,咱們種咱們的地,有時還能用鹿皮換點兒貨物。誰知道沒有幾年,他們便在此地設官立府的,開始徵稅,徵鹿皮,強令咱們種甘蔗,一道命令下來,便把咱們折騰的七仰八翻,大傢伙原是不服,聚衆鬧了幾回,卻是敵不過人家的堅船利炮,幾回下來死傷了不少人,現在雖是滿肚怨氣,卻也是不敢有什麼異動了。爺現在來攻打臺南,別的不敢保,只要爺一上岸,吃的住的咱們臺南的漢民全包了。這一點,小人敢打保票!”

張偉聽到此處,心知這臺南情形與自已原先設想的相同,心內甚喜,他原慮及荷蘭援兵來封鎖海岸,導致軍隊乏糧,如若果如這翻譯所言,那這最後的擔憂亦可不必。

心內喜悅,臉上也自帶了幾分笑意,那翻譯見他高興,便趁機將身一跪,叩頭道:“將爺,小的郭懷一原追隨麾下,跟着爺一起打荷蘭鬼!”

張偉聞言一震,心道:“原來此人便是數十年後領人反抗荷蘭統治慘遭殺害的郭懷一,他原是鄭芝龍舊部,爲人慷慨任俠,在臺南漢人中素有威望,由他領頭,方有數千人隨他一起反抗荷人統治。不想在此地能得一良才,當真是喜從天降。

想到此人曾是鄭芝龍舊部一節,張偉忙問道:“郭懷一,你可曾跟隨過鄭芝龍鄭老大?”

“小人曾經跟鄭老大跑過幾天私船,後來厭倦海上生涯,便在這臺南踏實種地,從此再無聯絡。”

“唔,我見你是個人材,很好。這便隨這位周將爺左右,襄助軍務,待我日後再安排你。”

郭懷一聞言大喜,忙又叩了幾個頭,方纔起身站起。他原也不是這般容易投效的人,只是今番見了張偉兵強馬壯,又見他身邊諸將皆是年輕有爲,氣宇軒昂之輩,心頭羨慕之餘,不由得對自身境遇失望,因見張偉看他眼神頗是親切,一時激動,便提出要投軍報效,哪知張偉即刻便允准其請,郭懷一滿心歡喜,見周全斌向他招手,便滿面春風的站將過去。

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3章 倭亂(十一)第57章 試探(一)第25章 宗族(下)第55章 偷襲(十一)第60章 鼎革(十六)第72章 法度(一)第50章 和談(二)第60章 鼎革三第16章 綁架(下)第58章 呂宋(七)第61章 伐明(二)第29章 官學(中)第47章 遼東(九)第43章 攻城(下)第56章 返臺(五)第13章 赴閩(下)第49章 鎮倭(十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九)第28章 保甲(上)第31章 立威(中)第47章 遼東(三)第60章 鼎革(十)第7章 機遇(上)第55章 偷襲(十一)第47章 遼東(七)第10章 赴臺(下)第70章 決戰(十五)第13章 赴閩(上)第70章 決戰(八)第61章 伐明(八)第58章 呂宋(一)第67章 激戰(六)第73章 南洋(七)第62章 江南(四)第69章 相峙(二)第60章 鼎革六第66章 北伐(八)第49章 鎮倭(一)第70章 決戰(二)第64章 關寧(三)第63章 倭亂(六)第60章 鼎革(十)第39章 賄賂(上)第61章 伐明(四)第26章 亂局(下)第73章 南洋(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3章 倭亂(十一)第69章 相峙(一)第60章 鼎革(十七)第63章 倭亂(四)第66章 北伐(二)第72章 法度(四)第63章 倭亂(五)第67章 激戰(三)第61章 伐明(十二)第69章 相峙(一)第71章 定鼎(七)第1章 回到明末第66章 北伐(七)第28章 保甲(上)第51章 騎射(三)第25章 宗族(下)第59章 爪哇(五)第49章 鎮倭(一)第47章 遼東(四)第70章 決戰(十一)第65章 治平(十二)第9章 爭拗第58章 呂宋(二)第61章 伐明(九)第48章 滅鄭(八)第60章 鼎革五第58章 呂宋(三)第16章 綁架(下)第55章 偷襲(一)第9章 爭拗(下)第34章 開礦(下)第66章 北伐(一)第67章 激戰(六)第69章 相峙(三)第60章 鼎革(二十五)第47章 遼東(十一)第10章 赴臺(上)第60章 鼎革(十九)第64章 關寧(五)第47章 遼東(七)第48章 滅鄭(六)第66章 北伐(三)第31章 立威(中)第16章 綁架(上)第70章 決戰(二)第38章 歸附(上)第39章 賄賂(下)第66章 北伐(二)第70章 決戰(十)第68章 滅明(六)第60章 鼎革(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