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家店的店面能夠容納所有的人在裡面。他們現在年紀還小,還沒有什麼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自己的事,我會鼓勵他們去做,畢竟公主沒有阻止我想做的事情,強迫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既然我必須在金麥城生活,那麼我就必須學習金麥精神。”
鄒盼對錢汝君認真的說道。
他也不得不認真,因爲錢汝君可以決定他的前途。如果錢汝君認同他,那麼他的未來將是自由自在的,如果錢汝君不認同,或許錢汝君就會安排他過另外一種生活,或許他的生活不會變差,但是他自己想做的事,跟聽命令去做的事,做起來感覺自然是不同。
但是鄒盼可以感覺的到錢汝君對屬下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如親人一樣的關愛,絕對不會亂來。
就算錢汝君強迫鄒盼去做的事情,也是因爲鄒盼的想法比錢汝君的想法不成熟,她認爲依照她的想法去做。可以讓鄒盼過比較好的日子。
鄒盼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說服錢汝君。只要他能夠說服錢汝君,他就能夠確定自己的意見是比錢汝君好,至少比錢汝君還適用於他本身,去做的時候也比較能夠放心。
這也算是一種行爲的驗證方法。
嚴肅的事情說完了,鄒盼期待着他的自由時間,沒想到錢汝君卻在這個時候說:
“我們兩個年紀都不大,在這裡說這麼嚴肅的事情幹什麼。
快點,我肚子餓了,找個東西弄給我吃。
還有你要開店做烤魚,總是必須讓投資方滿意,那麼我現在就代表投資方想來嘗試你的烤魚到底做的怎麼樣。”
“現在才上完課,我手上沒有魚啊?”
鄒盼有點無語的說道。
“學校離河邊又不遠,你的店可以開在學校旁邊,也能夠做你同學的生意,你的同學手上都有錢,他們這些錢最多的就是花在吃的,還有穿着上面。
如果你能夠掌握他們的胃,在學堂裡,你能夠過更好的日子。現在你應該去試試看河邊和你能不能夠釣到魚。”
錢汝君理所當然的說道,她可不是故意要整鄒盼,而是她真的認爲這是一個好主意。
“我可以叫弟妹們跟我去吧?他們收集材料比我在行呢!”
鄒盼,其實捕獵比弟妹在行,但是他必須給他們找到一個有自信的工作,讓他們去做,所以他準備他的烤魚店捕獵的東西是由弟妹來做的,聽說在城裡面釣魚,基本上還是安全的。
而且往往能夠釣到很大的魚,有些魚海里還有淡水河裡都能夠生存,海里的魚刺比較少,在城市裡的水圳,應該有非常多的魚。
鄒盼的腦海裡並沒有什麼環境污染的問題,懂得養魚的人就知道,腐爛的水草,人的大便都是魚的上好飼料,而且金麥城的作坊基本上都不在城裡,而在城外一個比較封閉的地方,廢水也都會另外處理。
所以環境污染的問題,雖然學堂裡時常提到,但金麥城還有所有的大漢人民其實都不是很在意。
不是他們不懂的愛護環境,而是愛護環境的概念太過超前了。
在他們生活的時代,他們四周的環境幾乎沒有過度開發過度的情況。
過度開墾的造成的自然災害,在這個時代幾乎不存在,除非在極小的範圍裡面會發生。
而災害發生往往是因爲人類想興建什麼工程,有沒有地質調查的概念。
纔會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之下,開始動工。
因爲在這個時代,除了超級大型的工程,人們會事先探勘地質條件,看看會不會發生陷落或者是其他的災害。
一些簡單的他們還能夠看得出來。
一般的人類還沒有探勘地質的能力。所有的自然災害都是因爲人類沒有防備的關係,如果人類有防備了基本上。不會再發生任何的災害。
基本上大漢時代的人類還不會向極端的地址環境來挑戰。
他們所住的地方都是看起來最安全的地方。
唯一的危險,大概就是人類不能夠離開水源太遠的地方居住,所以他們往往會住在大河旁邊。
大河起起落落,會隨着下雨漲伏。
下雨帶來的漲潮,又往往沒有發生在他們周遭。
大漢有非常多長度超過五百里的河流。
河流可能在千里外下雨,過了幾天之後就會到你的身邊長起來,因爲你的身邊往往是比較低窪的地方兒河水的速度卻比人類行走的速度還快,就算想通報消息的人都沒有辦法到你身邊,大漢也沒有氣象通報的機制。
在這個時期,順其自然纔是正當的方法。
不要去挑戰自然,自然就不需要花費更大的人力,但是不去挑戰自然的結果就是人類能夠選擇居住的地點是有限的。
人類的這個做法在很大的時候很長的一段時間。限制了人類能夠開發的土地。讓很多可以耕種的土地被拋荒。
只有在後來人口變多。人們只好去開發大自然超過臨界點的環境。並且做了一些人工的限制。改變了。自然的環境,讓這個地方大部分的時候不會發生自然災害。
人們可以忍受十幾年發生一次災害,但沒有辦法忍受天天發生災害。其實人類忍耐的限度。只跟擁擠程度有關,當你失敗了,只能尋找最不好的土地的居住的時候,更不好的地方也只有忍。
要防備這樣的地方發生自然災害,必須要發揮更大的力量才行,而這個時候所有的工程都比後代擴大好幾倍的難度。
所以大漢有廣闊而遼闊的土地,人們卻不會特地去開發。
因爲想要開發這些土地事先都必須要耗竭大量的物資,興起重大的工程。
只有某個朝代某個人願意發揮大量的資金來改善一塊土地,這塊土地才能夠得救。
在人類手工時代。工程難度將被大大的提高。
他們必須花幾千倍的時間,而這個時代他們的人類是比較少的,所以人力支援是非常的珍貴,因爲每個人都能夠多生產出來的東西實在太少。
也就是說,糧食結餘的能力。能夠提供非農的人口就是一個國家,或者時代成長的因素。
鄒盼加上幾個孩子,如果以後不去種田,就會多七個非農人口,如果農夫沒有辦法生產足夠的糧食,那麼七個非農人口就會擠佔到其他剩餘糧食,更恐怖的是,這些剩餘糧食不見得會拿出來販賣,很多糧食在地主的穀倉裡面,但是地主覺得把糧食送到很遠的地方賣,耗費太多的金錢。
寧願把這些糧食釀成酒,這些酒可以拿去賣,也可以自己品嚐。
但是這些糧食就沒有辦法送到非農人口口中,而這些人就必須去搶奪這些願意賣出來的糧食。
地主不願意把糧食賣出來,不是地主本身的錯,因爲地主本身考慮的利益問題非常的實在,沒有人可以要求別人做好事,並且把做好事當成一個義務,除非你可以讓別人覺得做好事可以得到利益,透過交換利益的方式,讓這些人出來把糧食便宜的賣掉,或者是高價的賣掉。
往往做好事的人應該是朝廷或者是官方,而透過這些糧食賣掉的機制,朝廷才能夠收穫更多的稅收。
當然,前提是朝廷要收商稅,要是不從事農業的人就可以不繳稅,那麼這就是對農人最大的不公平,因爲似乎這個世界所有的產出都必須靠農人,農人的工作非常的辛苦,但是他們卻需要負擔這個世界最大的稅收,而賺最多錢的人卻不需要繳稅。
這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越有錢的人越不用繳稅,越沒錢的人越必須把他的力量榨乾,來奉養這些富有的人。
錢汝君之所以想全力幫助皇帝來做這件事,就是因爲她想改變這種不公平。
至於繳稅本身,她並不怕。
從第一天做生意開始,她一直把稅收算好,並且主動繳稅。
如果朝廷沒有商稅,她就把這筆錢給皇帝。
這也是她一直以來光明正大的進行商人的事業,卻覺得理所當然的原因。
“我沒有釣杆或者是網子,沒有辦法釣魚啊……”
鄒盼原本以爲他的說法不是讓錢汝君放棄,就是拿來釣杆或者是網子讓他去釣魚。
畢竟就算帶着其他孩子,沒有工具也不行,沒有工具的話,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危險。
沒想到錢汝君卻皺起眉頭說道:“你忘記你在山裡面沒有工具,你會想辦法從看到的東西里面找出可以用的東西來製造工具。在山裡面的時候,你似乎無所不能。難道來了金麥城讓你退步了。”
聽到錢汝君失望的口氣,鄒盼才心生警覺,他沒想到來到金麥城之後,他的想法竟然不知不覺的發生改變。
不是變得更進步,而是變得懶散了。這讓他警覺了起來。
錢汝君密切觀察鄒盼的改變。發覺她的提醒,讓鄒盼變得警覺起來,她就安心的點點頭。
大部分的人。到了安穩的環境,身心都會變得鬆懈起來,但是對自身有警惕感的人,到了安穩的環境,還是會希望自己能夠保持原本的樣子。
保持原本的樣子,就是保持他最好的一個狀態,除非他發現一個更好的狀態。
鄒盼出去就叫上其他幾個孩子,到河邊,用草編織網子,然後在河邊設計幾個陷阱。
人們時常在河邊捕魚,河裡的魚多少都經過幾次的危險,所以不管是大小魚羣,都已經知道產生警覺,如果河邊有不正常的擾動,它們的遊動的時候就會避開這些擾動的地方。
不過,時間久了之後,它們還是會游回來。
因爲他們發覺人類似乎不是長久在河岸捕魚,如果在河岸捕魚的話。就會使用船隻,這時候就會在河岸邊形成的一種陰影。
魚類的經驗正在慢慢的增加,不過它們的學習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除非能夠代代相傳,但是對每一個魚的魚生來說是乎都非常的短暫。
似乎魚也沒有把自己的經驗傳達到下一代的本能。所謂的學習,基本上都是。父母怎麼樣做孩子就怎麼樣學。
但是大部分的魚,沒有帶着孩子學習成長的經驗。於是下一代的學習效果就特別的差。
至少對魚羣來說擾動比較小的。捕魚陷阱,他們就不懂得如何躲避。
似乎注意到這些陷阱的魚比較少,而且大部分知道是陷阱的魚,已經被捕捉到岸上,沒有辦法把訊息傳達給其他活着的魚。
把網子做好之後,他們就到河裡面,把網子架設在之前設置的陷井旁。
架設了網子後,他們又迅速跑到岸上繼續做網子,陸陸續續坐了十幾個網子之後,他們才跑到第一個網子裡面去看是不是已經不釣到魚。
在之前他們根本沒有關心過網子裡有沒有捕到魚,似乎他們可以很有把握,他們選擇地方就能夠捕到非常多的魚。
事實上,他們不是不關心他們有沒有捕到魚,只是他們需要把握時間,他們知道,鄒盼需要表現給錢汝君看,而他們想要讓鄒盼有更好的表現,當然希望能捕到比較好的魚。
他們之前就曾經到河邊觀察過,河裡有很多陌生的魚。他們也問過周邊的人,裡頭的魚叫什麼名字,哪種魚比較好吃,習性怎麼樣。
生活在荒野裡的人,他們本能的知道魚的習性後,雖然沒有來捕魚,但是在心裡已經設計好捕魚的方案了。
而這些,鄒盼並不知道。他的課業太重,並且花了太多時間關心孩子們的課業,還有編織草蟲的狀況。
而鄒盼沒有下去捕魚,拿着自制樹枝釣竿,在旁邊的地上挖到美味的蟲子,就把蟲子做成誘餌,開始守候起來。
在他印象中,大魚都必須用釣的。
鄒盼想好好表現給錢汝君看,鄒盼製作了一個強硬的釣杆,並且在繩子上面也想辦法讓繩子可以支撐比較重的重量,畢竟釣杆和繩子就決定了它能夠釣多大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