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正在說話,裴元紹來到門口站住了,朗聲說道:“啓稟使君,牽都尉來了。”
“快快有請。”劉備頓時喜笑顏開,對盧植說道:“我前幾天才寫信讓他回來,想不到今天就到了。”
片刻之後,牽招進來了。
去年在南下途中相遇的時候,牽招正跟隨樂隱在洛陽渡過了不如意的數年時光,整個人都顯得有些落魄和消沉,爲了讓他重拾信心,劉備專門將他安排到趙雲麾下擔任軍司馬一職。
俗話說得好,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牽招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雖然習得一身武藝,跟隨樂隱也學習到不少的文化知識,但始終遇不到能夠賞識他才能的人,所以一直默默無聞。
直到來到軍中,牽招才展現出自己全面的才華,成爲趙雲極爲信賴的助手,加上他性格堅毅頑強,爲人剛直不阿,在軍中也深受敬重,只是白馬義從沒太多編制,才讓他掛着個都尉的職。
如今的牽招身材高大魁梧,整個人的氣質就像是錘鍊後的精鋼一般,盧植老先生不止一次在私下裡提起過,說牽招給他的感覺,就像是年輕時的皇甫嵩,或許今後也能成爲那樣了不得的人物。
“見過先生、使君。”雖然都是熟人,但牽招仍然一絲不苟地行禮,禮畢坐定之後,他的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玄德,找我有什麼事?”
“當然是好事了。”劉備笑嘻嘻地答道:“回去收拾收拾行李,去雁門那邊找憲和做伴吧。”
“幷州,對付匈奴人!”牽招眼前一亮,“帶多少人去?”
漢朝自建立之日,至今已有四百年曆史,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心腹之患,爲了消除禍患,無數漢人前赴後繼,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時至今日,仍然有無數熱血男兒在時刻準備着,準備踏上先輩們探明的道路,建立衛青、霍去病那樣的不世之功。
牽招就是這樣一個嚮往着塞外風刀霜劍,渴望與胡人戰場廝殺的漢子。
但劉備接下來的話,卻像是當頭一瓢冷水,讓他打消了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你的主要任務不是找人打仗,而是要把匈奴各部的虛實弄清楚,把雁門周邊的地形弄清楚,爲今後的作戰做準備。”劉備說着話,轉身來到書架前,隨手取了一份寬大羊皮紙卷在桌子上攤開了。
牽招擡眼一看,只見這上面空無一物,“什麼都沒有啊。”
“是啊,什麼都沒有。”劉備輕輕敲着桌面,“我們對幷州各地地形、人口、風土人情的瞭解就像這份地圖,一片空白,就連哪些人可以爲我所用都不知道,怎能貿然出兵?”
雖然幷州北部與幽州相鄰,南部與冀州相鄰,從地圖上看,都是脣齒相依的鄰居,可要是真交往起來,可就難了。
一座巍峨的太行山連綿千里,橫亙在幷州東側,與冀州之間只有號稱太行八陘的幾條狹窄通道,而北面與幽州相接的部分,又是代郡和上谷北部,那些在軍都山外圍,被烏桓人佔據的土地。
沒有完全的準備,充足的信心,劉備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隨隨便便就把手下的將士往那邊送。
無論是走涿郡——中山——常山——井陘,路途遙遠,崎嶇難行的南線,還是走居庸——上谷——代郡,穿越數百里居心叵測胡人聚居區的北線,部隊行軍和後勤壓力都是能拖死人的。
“我懂了。”牽招點了點頭,“我的任務,就是配合憲和,把幷州北部的情況摸清楚。”
“幽州商會將會開闢一條通往雁門的商路,你再去軍中挑選五百名身手好,願意吃苦的好漢子,僞裝成商隊護衛在各地行走。”劉備看看盧植,見老先生微微頷首,便繼續說道:“給願意去的弟兄們說明白,他們在軍中的職位照常保留,發放雙倍俸祿。”
牽招笑道:“我還正想說這個呢。”
劉備也笑了笑,“你這個都尉也別當了,先掛個兩千石的職位吧,使匈奴中郎將,擁節,麾下將士有擅不從命者,可自行處置。”
使匈奴中郎將!
牽招有些發愣,他來到劉備這裡纔剛剛一年半的時間,就已經當上了秩比兩千石的中郎將,銀印青綬的高官。
這也太快了吧?
“玄德,我從到你麾下,至今寸功未立,驟然據此高位,只怕外人會說你任人唯親。”牽招想了又想,還是覺得自己不應該接受劉備的好意,“還是收回成命吧。”
“你的本事,品行,所有人都看在眼裡,況且你接下來幾年也不能頂着這個使匈奴中郎將的名頭招搖過市,只是俸祿上得了些優待而已。”劉備卻不覺得資歷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直截了當地拒絕了牽招的推辭,“這幾年做得好了,等到平定幷州,你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中郎將;做的不好,再把官印還給我,怎麼樣?”
見劉備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牽招當地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壯聲說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不負所托。”
盧植老先生坐了半天,見牽招終於接下這個重擔,也是鬆了一口氣,對他和顏悅色地說道:“使匈奴中郎將,歷來都是國之柱石才當得起的,當年張然明、皇甫威明,都不止一次擔任此職,威震邊塞,子經,好好做。”
老先生口中的張然明是張奐、皇甫威明是皇甫規,兩人都是漢朝上一代的頂尖名將,再加上段熲,就是赫赫有名的涼州三明。
得知這兩位譽滿天下的名將都是自己的前任,牽招更覺得心中熱血激昂,情難自已,恨不得立刻前往幷州,在那裡開創出一片局面。
“依照我朝官制,使匈奴中郎將可置從事二人,你回去之後好好挑選,最好是文武兼備,性情相投的。”劉備咧開嘴,衝着牽招笑道:“走之前多陪陪家裡人,這一去兩三年,未必有機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