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戰況焦灼,曹操和呂布在連綿戰火中不斷失血,對此最開心的就是袁術了。
袁術自從被曹操痛打一頓又狂追了六百多裡之後來到揚州,無意間卻開拓出了新局面,由於周邊地區沒有任何同等級對手,麾下又有孫堅劉勳等能征善戰的大將,短短兩三年時間,淮南、廬江和江東大部就都落入了他的掌控。
除了向東南方向擴張勢力範圍,袁術還選擇了與豫州刺史郭貢和呂布二人交好,利用淮南地區雄厚的錢糧儲備對呂布進行支援,幫助他對抗自己的老仇家曹操。
幾年時間下來,袁術把驅虎吞狼這一套做得越發熟練,如今他又把視線轉向了徐州,希望在那片富庶之地分一杯羹。
“據探子回報,袁公路正在壽春和九江一線集結兵力,如果不出意外,是要趁陶使君病重不能理事之際,發兵攻打徐州了。”陳登將手中信件遞給對面的張飛,順手端起茶杯輕嘬一口,“翼德,你怎麼看?”
自從拿下了青州,張飛就將重心放到了徐州地界,帶着自己的部隊重新南下,在琅琊和朐縣駐防,並與陳登等人聯手,暗中架空了琅琊和東海郡各地官員,如今徐州北部名義上還歸屬於陶謙,實際上則早已落入劉備手中。
再加上陶謙年事已高,前兩年又被曹操打得有些氣急攻心,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最近更是出現了好幾次臥牀不起,無法處理政務的情況。
外有諸多勢力虎視眈眈,內部的當家人又朝不保夕,在這種情況下,徐州各地世家豪強也各自起了心思,分別向不同的勢力表達出善意,並且暗中做好了改換門庭的準備。
就拿朐縣來說,這裡原本只是一座小城,自從糜家上了劉備這條大船,改換了之前囤積錢財的作風,轉而將大量錢財投入到新城建設,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以糜家莊園爲基礎,擴建出一座規模遠勝以往的新朐縣,並將本縣人口幾乎全部吸引到了新城,極大增強了自身實力。
類似的事情,在南部的幾個郡也有人在做,只是受限於財力和背後勢力的支持,不敢像糜家這樣明目張膽,但是,按照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徐州分崩離析已成定局。
袁術選擇在這個時候向徐州動手,也正是因爲看到了這點。
“淮水以南水網密集,沼澤衆多,不是用兵之地,我們暫時沒必要過去,但淮水以北,絕不容袁術染指。”張飛懶洋洋地斜躺在椅子上,十指交叉,來回地擺弄着,彷彿在動什麼心思。
“要打?”陳登似笑非笑地問道。
“該打。”張飛索性閉上了眼睛。
陳登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袁術的野心太大,吞併了揚州還不夠,還想把徐州納入麾下,明顯是對天下有野心,趕在他根基不穩,尚未將土地、人口和財力轉化爲戰鬥力之前迎頭痛擊,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另一方面,自從吞併青州以來,張飛和太史慈、臧霸等人的部隊一直處於修整、改編和訓練之中,已經許久沒有經歷戰火洗禮,整編的效果如何,新軍的戰鬥力是什麼水準,仍然是未知之數。
這句該打,一方面是說袁紹應該被打一頓,清醒清醒;另一方面則是說自己的部隊應該打一場仗,磨練磨練。
數日後,幾匹快馬便載着馬背上的騎士,分別向西面和南面疾馳而去。
郯縣,徐州州府。
“袁公路要圖謀徐州?”聽着兒子陶商唸完信件內容,病榻上的陶謙苦笑兩聲,疲憊地閉上了雙眼,“以我們兩家的交情,他想要徐州,派人來談就是了,何必要動刀動槍呢?”
“或許是因爲很多大家族不願意接納袁公路,所以他要出兵震懾一下那些人?”陶商不確定地問道。
陶謙深深嘆了一口氣,“陳元龍派人送來這封信,意思就是知會老夫一聲,表明劉玄德的態度,徐州的歸屬已經不是我們的事了,而是他和袁公路之間的。”
“可是父親花了這麼多心血——”陶商有些着急,但緊接着就閉上了嘴,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因爲他看見自家老父陡然睜開雙眼,以久違的銳利目光死死瞪了過來。
“你這文不成武不就,耍心眼都耍不過別人的,也想在老夫死後執掌一州?”陶謙的聲音雖然還帶着疲憊,說出的話卻讓陶商冷汗涔涔。
“你以爲亂世中的權柄是隨便誰都能拿到手中,並且想傳給誰就能傳給誰的?”
“能夠割據一方的,都不是尋常人,即便不是猛虎,那也是隨時可以擇人而噬的狼,你這種人在他們眼裡,就是蠢豬肥羊,懂嗎?”
“老夫能在徐州坐穩,你以爲是靠着嘻嘻哈哈,與人爲善?”
“錯了!老夫這個徐州刺史、徐州牧,靠的是從江東老家帶來的一萬丹陽精兵,徐州沒有任何勢力敢於挑戰的丹陽精兵!”
“你和你兄弟這些年來只知道讀書、享樂,沒有在官場上待一天,也沒有在軍隊裡待一天,更沒有跟任何一戶世家大族攀上關係,你憑什麼就以爲,握着州牧大印,就能讓那些官員和世家爲你做事,給你繳納錢糧,又憑什麼以爲,那些兵將就會聽奉你爲主?”
陶謙說得激動,胸膛劇烈起伏,喉嚨裡更是發出陣陣粗重的喘息,像是在拉風箱一般,陶商見狀大急,連忙上前跪在陶謙身邊,哀聲請求他不要再說下去。
“老夫早就給你們想好了退路,只是一直下不了決心,總覺得自己還能再拼兩年,給陶家多爭些東西。”陶謙緩了一陣,纔算是將一口氣給喘勻了,繼續費力地說道:“現在看是不行了,商兒,扶爲父起來,給劉玄德寫一封信,託陳元龍送過去吧。”
“給他些什麼信?”陶商愣了。
“爲父要跟他做一筆買賣,用徐州,換你們兄弟二人的富貴太平。”陶謙再次苦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