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胎死腹中的制度

“與天子不和?”陳羣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了許多。

他很不喜歡劉備。

或者說,他恨劉備。

當年曹操高舉義旗,號召羣雄反董,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但還是獲得了兗州大部作爲起家的基礎,也正是在那時,荀彧攜帶家小及親朋離開潁川,前去曹操麾下效力,跟隨荀彧的潁川士人之中就有陳羣。

陳羣出身名門,其祖父陳寔人稱陳太丘,與鍾皓、荀淑、韓韶並稱爲潁川四長,德高望重,名著一時,其父陳紀、叔父陳諶都以德行著稱,出生於這樣的家門之中,陳羣的才學見識自然也不會差,他擅長識人、擅長制定法度律令,加入曹操麾下後迅速展露頭角。

只可惜好景不長,曹操在兗州沒過多長好日子,就因爲大舉興兵討伐徐州,幾乎丟光了辛辛苦苦得來的兗州基業,此後經過數年血戰,終於在與呂布的鏖戰中佔據了絕對優勢,卻又因爲一次貿然決戰而丟了性命,偌大的基業很快便分崩離析。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陳羣攜帶族人離開兗州,返回潁川老家,在他看來,曹操死後,集團內部各派系意見不一,極有可能會引發傾軋廝殺,儘早抽身離開,洗去身上“曹操舊部”的烙印,重新選擇強大的勢力纔是上策,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瀟灑抽身,卻成了他政治生涯的絕唱。

就在陳羣返鄉後不久,他的舊同僚們達成共識,向佔據了整個河北、青徐之地,明顯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劉備投降,並且得到了劉備的接納,整個集團完成華麗轉身,原本的官員將領們也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崗位之上,繼續發光發熱。

可陳羣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整合呂布和曹操集團,平定了關中和淮南袁術之後,劉備很快登基稱帝,重新建立規則秩序,選拔人才不再走舉孝廉、舉茂才、徵辟名士的路子,想要出仕做官也行,去州府或者洛陽參加考覈吧,身爲名門之後,又曾經在一方諸侯手下做過不小的官,陳羣哪裡拉得下面子去做這種事,於是他的復出之路就僵住了。

在此期間,荀彧不是沒有向劉備引薦過陳羣,但在用官這一塊,劉備很少給別人面子,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要麼陳羣自己去參加選拔考覈,要麼他就安心在家裡待着,把荀彧弄得也是沒辦法。

更何況朝廷中和地方上還有程昱爲首的兗州本土派、曹氏一族爲首的武將派等舊同僚,這些人可是對見勢不妙就溜之大吉的陳羣相當鄙視,聽說荀彧舉薦陳羣,各種對其不利的言論就紛至沓來,令人不堪其擾。

到了最後,陳羣爲了自家的名聲、好友的顏面,終於認命了,寧可把一身本領爛在肚子裡,也再不去想出仕爲官的事情,然而,在他心中,對劉備的怨恨,對程昱、曹仁等人的憤怒,卻絲毫沒有被時間所磨滅。

如今,荀彧這個被所有潁川士人景仰、崇拜,認爲是王佐之才的精神領袖連五十歲都不到,就因爲與天子不和而告老還鄉,這種境遇,讓陳羣對劉備的觀感更差了。

這有眼無珠的昏君!

“在官場上混跡了這麼多年,爲兄也是累了,倒不全是與天子政見不合這個原因。”荀彧淡淡一笑,岔開話題說道:“躬耕於鄉野之間,閒來讀讀書,與故友出遊賞樂,也是美事,長文,你最近可有讀什麼好書?”

“不過是自幼熟讀的那些經典,沒什麼新鮮的,只是最近兩年,小弟又對朝廷建制有了些想法,前些時日才整理成文,本想命人送給兄長過目,如有可能便呈上天子付諸實施,卻不料兄長突然辭官回鄉。”陳羣不由得長長嘆息起來。

“哦?拿來讓爲兄看看。”荀彧一下子來了興趣。

陳羣興沖沖地跑到書房,取出自己存放在精美木匣中的文稿,又將其端端正正地放在荀彧面前,然而半晌過後,看着荀彧不住搖頭嘆息,他的臉色也漸漸黯淡了下去。

“這些東西是好的,但不會被當今天子採納。”荀彧最終下了評語,又翻到開頭的篇章,“九品官人之法,可惜了,未遇其時。”

“文若兄,何出此言?”陳羣臉色很難看。

“你這九品官人之法,每州郡推選大中正一人、小中正數人,再將各州人才分爲九品,朝廷再根據中正提供的人才家世、品狀來委任官職,確立升遷。”荀彧說道:“放在幾十年前,朝廷選官用人全憑喜好,倖進之徒洶洶當道,以致於天下大亂,那時候若是有這樣一套九品官人之法就好了。”

陳羣沉聲說道:“現在的科舉之法更加不堪,朝廷用人重纔不重德,重視的才還是雜學之才,於天下又有何用?長此以往,只怕國將不國,我等有識之士絕不可熟視無睹啊。”

“制度好不好,不是你我說了算。”荀彧苦笑起來,“自從朝廷開科取士,廣設學堂,下面的平頭百姓就成了堅決的擁護者,今年又恰逢天子五十壽辰,朝廷特開恩科,爲兄從洛陽一路所見,盡是對天子感恩戴德的,在這個時候說不合時宜的話,怕是出門都要被人罵。”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陳羣面色難看,反覆念着這幾句令他恨得牙癢癢的詩,“任是誰都能求學做官了,哪還有人去耕田種地,這天下還有何體統?”

或許是壓抑得太久,陳羣的話匣子打開就關不住,在荀彧面前盡情訴說起來。

“這劉備不過是邊地武夫,依靠兵強馬壯奪了天下便也罷了,如今連上下尊卑的綱常都要攪亂,真是令人髮指。”

“若是袁氏兄弟這等名門之後奪了天下,甚至是曹孟德也行,我這套九品官人之法必定能大興於世,澄清吏制,留芳青史。”

陳羣說的興起,荀彧卻有些聽不下去了,“當今天子雖然與我等理念不合,但起碼是漢室宗親,匡扶社稷也有大功於天下,袁氏曹氏累受漢恩,又有什麼理由取而代之?”

“文若兄,我知道你是一心忠於漢室,以匡扶天下爲一生之志,但你想想,如今這個綱常崩壞的大漢,還是你一心想要匡扶的那個大漢嗎?”陳羣冷笑着反問道:“天下乃是有德者居之,代漢者當塗高,這話可不是外姓人說的,而是孝武皇帝親口說的,只要德行足夠,恩澤天下,天子姓誰又有什麼不同?”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長文,你雖在鄉野,卻也要謹言慎行。”荀彧嘆息着搖了搖頭,“這種話也就是在你我之間說說,其他人就絕對不要說了,以免禍從口出。”

第四十八章 郭圖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新式武器第五十章 來日方長第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你腦子沒壞吧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小兒郎第六十八章 告別舊事物,迎接新生活第二章 漢軍,衝鋒!第一百三十章 戲說不是胡說第六十四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一十五章 審配斷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錯了第一百零三章 小姨子是叛徒第八十九章 焦灼第六十七章 弄死你第六章 潁川奇士第十二章 罷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戰 戰死第八十四章 永爲大漢藩屬第四十一章 更狠的第三十一章 愛驢之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識破與被識破第五十九章 人生快事第十七章 動如雷霆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眼看世界第七十八章 反董同盟第一百章 坑第九十章 不祥的氣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可厚非第七十九章 獨步江淮第一百零八章 黑鍋飛上天第二十三章 快一點,慢慢來第六十六章 鬧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二章 小天師第三十六章 分兵進擊第九章 眼光放遠點第十章 洛陽大盜第一百一十四章 要與時俱進啊第一百一十三章 沒經驗第六十四章 驚現遛鳥俠第四十四章 料事如神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銅火炮第二十一章 豈不美哉第九十二章 連環第五十二章 形象好氣質佳第二章 龐大的計劃第九十五章 要有個交代第七十九章 獨步江淮第九十五章 要有個交代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攔着第七十五章 荊州水師第一百三十章 戲說不是胡說第十三章 我就喜歡文化人第七十九章 等級分化第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立言第七十三章 抄書大業第八十一章 擔心第八十三章 才辯之士,江淮無對第一百三十九章 連續不斷地抽打第二十二章 抓週第十三章 憑什麼告訴他第二十三章 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也挺粗第十五章 敲斷他的狗腿第六十章 身先士卒第五十一章 兒女雙全第九十章 戰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們走第四十二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十九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九章 汝南黃巾第一百四十章 狼來了第十一章 天子收門生第二十九章 一戰破敵第八十五章 漸行漸近第二十九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零九章 修房子第六十章 身先士卒第八十二章 肯容納否第九章 羣英會第三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五十二章 鐵打的硬骨頭第三章 都給我忙起來第七章 喝糞將軍第八十二章 肯容納否第七十二章 年輕一代登場第一百零二章 青龍偃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儒的判斷第七章 如何是好第三十四章 強搶民女第五十六章 思歸第二十五章 壯大力量第二十四章 休假結束第一章 惡劣的購物體驗第三章 找同學打秋風第八十九章 焦灼第六十七章 撤軍第三十六章 分兵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