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黑色的夜連成一幕,蓋在衆人的上空。
正是**月份,沒有霓虹燈的郊外,黑幕的空中有繁星點綴着那夜色。
百花湖岸邊有三五堆篝火,白天衆人圍坐在這一堆堆篝火旁,有人不時的往火堆裡添着柴火。
火光閃爍,有‘噼裡啪啦’的響聲。
那火焰將衆人的臉龐照射的通紅,在這些火堆旁,還有老牛專門打起的簡易燒烤架,一隻只油漬漬的烤魚正飄蕩起香味。
而這時,只見到在最中間的一處火堆旁,秦大師面色平淡,張口說道:“在古時,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是指‘三面羣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
四五十餘人在簡單的踏遍衆多島嶼時天色就已經黑了,白天決議,留在這山間水前過上一夜。
“你要在這裡設計出能夠與環境完全融合的建築,則必然要對它有足夠的瞭解。”白天如是的說道。
這個月份,天氣也足夠暖和,倒也不甚擔心感冒、受涼等情況。
當一堆堆篝火升起時,寧靜的夜裡氣氛就陡然的升起了,此刻,風水師秦老開始向衆人描述着,他對風水的認知。
場面很安靜,除了燒柴火的‘茲拉’聲,就只有着秦老平穩有力的話語。
“明代宣德年間,曾經有風水師張谷英,在湘省岳陽縣渭洞鄉尋到一塊風水寶地。”說着,秦大師在地上用樹枝簡單的勾出幾個圖案,舉出個例子長聲道:“那是五百里幕阜山餘脈綿延,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就好像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
“張谷英師傅率領族人在此地落戶,五百年來發展爲六百多戶,成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着安寧祥和的生活。”
“依山還有另一種形式,是指‘屋包山’。”秦大師頓了頓,視線自白天幾人的臉上掃過,又說道:“即是指成片的房屋覆蓋着山坡,從山腳一起到山腰。”
“有近百年曆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設計師曾與風水師合作,充分考慮到特定的風水環境,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着山坡,象環曲的城牆,有個城門形的出入口。”每一個風水師的學問都很淵博,秦大師面色沉着,侃侃而談:
“那山項平臺上以中孔城門洞爲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別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陡然升起,護佑一方學子!?”
‘這就是風水?’
聽着秦老的描述,以及舉出的案列,白天工作室一衆人等互相對視着,心中有着震撼與思索。
而即使是對華國建築有着極深研究,對風水學說有着認知的白天,也是眉毛蹙着,陷入掐算、推演。
一股豁然的大勢籠罩在衆人身上,在這荒郊野外,百花湖前,衆人三省吾身。
“六朝古都金陵、濱臨長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龍盤之勢。”秦大師眼睛陡然睜大,面色紅潤,語氣變得高昂,高聲誦道:
“其四邊有秦淮入江、沿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幕府山;東有鐘山;西有富貴山;南有白鷺和長命洲形成夾江。”
“明代高啓有詩讚日:‘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
秦大師的聲音變得格外悠揚,那聲音中有着自豪與驕傲。
那是一股磅礴的大氣。
以一個個案列入手,秦大師在向一衆設計師們描述着華國古代建築的核心之一-風水學說。
“諸位!”
只看見,秦大師又看向一位位設計師,似乎是看穿了衆人心間那被驚到的世界觀,突然又是說道:“事實上,諸位不必爲過多的爲風水所擾亂!”
秦大師的聲音就如同是洪鐘,陡然間將所有人震醒。
“這個世界很大,可能存在着大家所不能想象的事物。”
“不過,風水學說,絕大多數的理論卻是先人們自天地萬物中總結出的經驗,是先民們的智慧!”秦大師,話鋒一轉,又說道:“它們用現代的科學觀同樣可以解釋。”
“‘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爲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福最爲切要。’,即是說,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內考擦。”
所有人都在認真的聽着,這番的言論對於思聰等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完全豁然一新的理念。
“建築風水學其指導原則是:天地人合一。”
“理論的靈魂是‘氣’的理論。華國的先民在選擇居住位置時,認爲蘊藏?‘氣’的地方最理想。爲達到‘聚氣’的目的,非常注意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山巒要由遠及近構成環繞的空間,先民們認爲建築區要有流動的水。”
“等等等等,都是華國風水學千百年實踐的經驗總結!”
這就是華國先民們的智慧,現代人需要通過各種先進的儀器,通過龐大的人力物力去測繪,可在古時,先民卻有着自己一套堪輿的手法。
用着這個手段,他們能尋到最適宜居住的地方,最合適的生態環境。
秦大師話語落下,好長時間內,一堆堆篝火旁無一人應話。
“這就是被我們當代所拋棄的智慧嗎?”
“這些文化,都是在全球化後,被西方文化所掩埋。”
好半晌後,纔是終於有人長出一口氣,臉上露出歎服與惋惜,道。
“天哥,你也來給我們說說!”
就在這時,只看見鍾海旭隨手向那火堆中丟進了幾根幹木柴,大聲說道。
這岸邊篝火的晚會,儼然成爲了一場知識的傾瀉,或者說論道。
“那我就來說一說華國古代的建築種類。”
白天也不拒絕,帶着淡淡的笑意,頷首道:“華國古代建築,自高到低分別爲。”
“宮,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
“殿,高大的房屋,一般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如大雄寶殿、太和殿。”
白天逐字逐句的解釋着,聲音很清脆。
“室,房屋或內室。”
“府,指大官,貴族的住宅。就好像咱們現在的總統府。”
“邸,高級官員的住所。”
“宅,居住地方。”
“廂、宇、院、牌坊....”
篝火照射在衆人臉龐上,所有人專注而有神,白天如數家珍,用着自己的言語將厚重的華國建築史描繪而出。
“華國建築既是延續了兩千餘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築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
白天面露癡迷,沉聲道:“它們太美了...”
“我們這次的博物館就可以是一場華國建築文化的再現。”
白天突然看向衆人,臉上顯得興奮,凝神道:“體量很大,建築連綿不絕,可以將樓閣、亭臺、長廊、臺榭...”
“將一個個元素融匯其中!”
“將這些元素用現代的表達方式再現。”白天整個身子都顫慄着,臉上顯得瘋狂,說着:“它會驚豔所有人。”
夜,在這衆人的分享中漸漸流逝。
ps:這章可能有些枯燥...只不過也是想給大家稍微來點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