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一個警告

關中以西的問題已經是個老問題了,源頭甚至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和胡人內遷倒是無關,而是中原移民開始西遷到漢武帝擴張的河西走廊,人數越來越多,到了東漢時期爆發出來,董卓就是常年在那邊作戰,鍛煉出來了西涼鐵騎。

到了三國時期因爲人口大規模減少,不管是魏蜀吳三個任何一方,都開始吸收胡人部落加入軍隊當中,關中不穩是整個朝堂都知道的事情,不然也不會派出秦王司馬柬鎮守關中。在朝堂的眼中,關中的胡人是最不令人放心的,至於其他的幷州、幽州、只要我大晉天兵一到,都是土雞瓦犬。

至於那氐族……氐族在隴西種地,從漢武帝開始就被置於漢郡治理之下,足足種了三百年的地,標準的漢化農耕民族,說實話司馬季認爲,如果晉朝稍微寬容一點,不提胡人漢人的說法,氐族早就特麼不應該存在了。

如果不是當地的官吏玩胡漢有別那一套,氐族人估計都想不起來自己還是胡人。司馬季要是沒記錯,氐族在歷史上記載本身就少的可憐,還就是在八王之亂之後登上歷史舞臺,可見我大晉的民族政策是多麼的失敗。

晉朝歧視胡人,這是整個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最失敗的就是這種歧視,一方面不斷的提醒你你是胡人,幫助你加強自己的民族認知。另一個方面就非常直白的歧視你。這就是在找罪受,挖坑自己跳。

所以當幽州刺史許猛在燕王府坐下,開始提及關中叛亂的事情之後,司馬季就暗自後悔自己爲什麼不提早一步出發去塞外。

“刺史不會是過來試探本王,又讓本王掛帥出征吧?”司馬季滿是戒備的開口,先把對方的嘴巴堵上,“本王現在連一個男丁都沒有,這幾年光打仗了,這萬一戰死沙場,燕王一脈就絕嗣了,宗室諸王這麼多,是不是應該換一個人?”

這話說的很扎心,此言一出許猛便略微有些尷尬,他真的只是過來坐坐,沒有這個意思。

關中那個地方司馬季是絕對不去的,理由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來一大堆,所謂霧裡看花就是如此,如果胡人也分能接觸和不能接觸的話,塞外的胡人反而是能接觸的,晉朝疆域之內的胡人,反而是敵意很濃的。

原因司馬季早就知道了,晉朝疆域內的胡人有當地官吏天天提醒你,你想忘了自己是胡人都不行。在這種歧視環境當中久了,要麼不爆發,爆發出來就是難題。爲什麼八王之亂後期,匈奴人和鮮卑人採取了完全兩種態度呢。

就是因爲匈奴人就住在晉朝疆域之內,就是在歧視環境當中生活,到了爆發的時候就不管不顧,而鮮卑人不同,鮮卑人是在晉朝疆域之外的,他們眼中的中原人和大晉王朝,不是時不時來個封賞,同時又是雄兵百萬的存在麼?

距離產生美,鮮卑人見到的都是翩翩有禮的使者,封賞的詔書。當然對晉朝沒什麼不滿,所以劉淵起兵之後,摻和進來的鮮卑部落,都站在晉朝一邊。

關中地區的胡人肯定是有民族意識的,比塞外的慕容氏、段氏民族意識都要強。沒有進入中原的胡人,與其說是忠於自己的民族,不如說是忠於自己的首領。要不然的話鮮卑也不會分裂成這麼多部落,慕容氏、宇文氏互相殘殺的也挺開心,拓跋氏和段氏同樣敵意滿滿。

不但民族意識不同,晉朝疆域之內的胡人也不好對付,都生活在中原幾十幾百年了,又什麼東西是學不會的?能存在這麼長時間,就算是一頭豬都成精了,何況胡漢雜居朝夕相處。

我會的你全會,這就不是司馬季橫掃三韓的時候,各種暴打幼兒園的單向輸出。這算是一個同等級的對手,司馬季就算是做一個召喚師,把慕容氏拉進來,也不一定能快速平定叛亂。

“如若想要快速平定叛亂,殿下可有什麼良策?”許猛旁敲側擊的詢問道,“宗室諸王將才衆多,范陽王、東安王、河間王都可領兵出戰,不過燕王殿下出戰多次,提提良策也是好的。”

司馬季越發的覺得,幽州刺史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有人讓他來的,沉默了一下嘆道,“此題無解,只有大軍鎮壓一途。因爲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做到胡漢一體,不知道刺史認爲?目前能夠做的到麼?”

做不到,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就算是他去洛陽在朝輔政,也只能快點調兵去鎮壓,他知道造反都是事出有因,可那又如何?你造反我還不能鎮壓了?

“現在能不能告訴我,誰讓你過來問本王這個問題的,肯定不是皇嫂,皇嫂想要讓我掛帥就下旨了。”司馬季手頂着下巴一副探尋之色問道。

正襟危坐的許猛沉默片刻,低聲道,“是賈謐!”

司馬季眉毛一挑,原來是賈南風的侄子,跑出來添什麼亂?目前宗室和外戚之間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軍權,洛陽的禁軍是沒辦法了。可外戚不能動其他軍鎮的軍權,賈謐竟然亂動歪腦筋,真是不知死活。

“這個天下的軍隊,十之八九統帥都是宗室,許猛,你可不要摻和進來。”司馬季用意味莫名的目光盯着許猛,一語雙關的道,“本王知道你和賈謐的關係很好,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能碰,轉告賈謐,關中有秦王在,京師洛陽有樑王、東安王、許昌有范陽王、鄴城有河間王、這個天下不會亂。”

許猛一聽到司馬季的話,身上一下子就冒出熱汗,燕王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警告。不管現在賈謐是多麼的權勢滔天,這個天下終究是司馬家的,賈謐不要把手伸得這麼長。

“許猛忠於朝廷,知道如何去做,殿下放心。”許猛趕緊開口道,“雖說和賈謐私交不錯,但殿下救過在下一命,許猛不敢忘。”

“一旦選擇鎮壓,本王還是覺得不要輕敵,出兵十萬年內就可讓關中安定。”

第七百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此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王還能再喝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宗室的懷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間破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運河鑿通第十章 九州之首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元康十八年第三百零六章 高架飲水橋第三百五十六章 運河鑿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奪人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殺入太谷關第三百四十八章 人人都學司馬懿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賞諸王第一百三十三章 揚帆起航(求個首訂)第二百八十七章 統領禁軍第九十二章 我上我就行第七章 竹書紀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立後大典第一百三十二章 燕王病危第三百九十章 地圖開疆第五百五十六章 幷州歸燕第二十章 感謝三哥不殺之恩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漸亂第五百二十二章 列陣迎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轉進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艦隊第四十九章 都是爲他們好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個大舅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河北漸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蕭關第四十四章 籠絡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晉律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王的忠告第五十一章 一口大黑鍋第二百六十七章 移民三韓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個對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燕王總吃虧第兩百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四十九章 文體兩開花第七百零一章 學貫中西第十四章 永安裡第四百六十二章 收買軍心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一百三十章 南夷校尉府第二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七十二章 看熱鬧第十六章 崇文觀激辯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怒第四百零九章 狗腿子燕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趙王喜上眉俏第六十五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二百零八章 國際毒梟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路軍第六百九十七章 亞歷山大圖書館第七百零九章 匍匐後退第一百七十二章 連戰連捷第六百零五章 封建帝國主義第三百三十四章 調離第一百零五章 實乃酒囊飯袋第四百二十三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五十一章 波斯動向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賞諸王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銀溫度計第五十章 懸賞第一百七十九章 士氣大振第一百五十章 女王登基第四百零五章 你還要上天?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一百一十章 象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南守西攻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軍河套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六十四章 內鬼第九章 司馬炎駕崩第四百五十一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二百五十四章 悄然離去第四百三十章 諸王百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兩個大舅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七十四章 燕王奏疏第三百八十三章 賈氏覆滅第二百三十八章 女真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嘴強王者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王碰瓷第六百四十二章 召慕容翰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西對進第九十七章 羅馬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三百五十五章 緬甸人的祖先第四百九十六章 擋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