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軍第一鎮

陸文亮的擔心是多餘的,陸四從來沒有想過屠城。

他只會殺人。

殺應該殺的人。

不殺人,他哪來的錢財維持淮軍運作,又哪來錢財賞賜那幫賣命的降兵。

做人厚道也要公平,陸四就這麼個理,誰給他賣命,他就給誰好處。

早在揚州開撥之前,陸四就召集降兵於揚州梅花嶺下訓令,所令只一條,自即日起,但凡隨淮軍出戰五次者,不問勝負,只問進退,凡進者皆可爲淮軍正兵,拿正餉、食正祿;出戰十次者,斬首五級,可晉一級。

以此類推,出戰次數越多,斬級越多,則晉職越高。若非隨淮軍同戰,而是獨自出戰,除記出戰一次,上下又可得戰後繳獲兩成。

此爲賞。

一人不進者,斬同隊;一隊不進者,斬同營,又爲罰。

賞罰分明,治軍之前提。

那麼,劉定生所率出戰降兵獨自攻打興化城便當記出戰一次,並可得城中繳獲財富兩成。

兩成繳獲看着多也不多,少也不少,卻足夠這些降兵爲之鼓舞了。

而不管降兵是勝還是負,對陸四都沒有壞處。

勝了,再戰,一次又一次,便是淮軍可用之精銳。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敗了,再戰,一次又一次,活下來的同樣也是淮軍可用之精銳。

區別只在於死的是降兵,而非淮軍嫡系。

說白了,就是如何使炮灰在一次次戰鬥中變得可信任,也可用的一個誰都會的簡單法子。

視線中,已有上百降兵攀上了城,不管興化城內動員的百姓如何頑強,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失守沒有任何懸念,只看究竟要死多少人。

先前夏大軍指揮風字營和徐和尚的新二營之所以遲遲無法破城,一來是因爲他們缺少攻城器械,在第一次攻城失利後他們就基本上只能“望城興嘆”;

二來是興化境內有多股反淮勢力在“活躍”,這就使得攻城淮軍無法安心破城不說,還被那些地主士紳拉起的隊伍分散了兵力,否則不管這些人淮軍的糧草輸送就成了大問題。

夏大軍之所以命人屠了三個村,就是因爲被這些反淮隊伍攪得方寸大亂,以致失去理智。

說白了,興化城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不是因爲守城的烏合之衆有多麼能打,而是攻城的淮軍人少同時沒法使出全力。

當擁有大量攻城器械的淮軍主力趕到,興化城的失陷就是定局了。

“夏兄弟,別多想了,打不下來不是你不行,而是我給你的支持太少。”

陸四翻身下馬走到一臉羞愧的夏大軍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攻城的那幫降兵道:“這些人以後就歸你這個旅帥帶了。”

“啊?好!”

夏大軍大喜,他是昨天才曉得自己被任命爲第一鎮第一旅旅帥的。

.......

淮軍已經是家大業大,現有兵力不計淮安那邊已高達四萬人。

其中,揚州地區的淮軍就有旗牌隊、鐵甲衛、新一營三千餘,南下河工又有四千餘,降兵則多達八千餘,總兵力高達一萬五千人。

此外,通州、泰州又有以程霖新一營、沈瞎子的沈字營爲主力的九千多人。

這也是陸四倍感驚喜所在,當初他只給了程霖、沈瞎子不到三千人“東征”,沒想到這兩人不但靠這三千人拿下了泰州、海州的廣大區域,還將部隊一下擴編到近萬人。

戰果之大,擴兵之多,讓陸四對賣油郎和扶重的真是刮目相看,也不禁想到前世某支軍隊中那些大半都是農民出身的將領。

一個連拉出一個營,一個營拉出一個團,一個團拉出一個旅...

如果不是程霖和沈瞎子那邊也沒有繳獲到明朝水師的戰船,陸四認爲這兩個大字不識的傻大膽說不定都能把江南給他掃平。

鹽城、興化這裡有夏大軍的風字營,徐和尚的新三營,輜重營以及其餘鹽城縣各營,雖然因爲興化這塊糞坑中的石頭使得夏、徐、蔣等人沒法擴大戰果,也沒法擴軍,但也有七千多人。

如此,加上寶應廣遠那邊,高郵的二陳,僅從賬面計算,陸四領導的淮軍南路軍就已經多達三萬七千餘人,這個兵力和留在淮安城的北路軍差不多,實力卻是遠超北路軍,這是絕對沒有疑問的。

此外淮軍老營已收納八千餘將士家屬,不過老營都是老人婦孺,所以不計戰兵。

高達四萬人的南路軍,軍制最高不過營一級,各營兵力也不相等,有多有少,指揮系統也亂,且散在各處沒有形成“主力”這一概念,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淮軍“高速”發展的需求,更加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抗清鬥爭大兵團作戰的要求。

故而,早在從六合回來的路上,陸四在考慮“清鄉”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改編淮軍。

按理,他陸文宗既當了大順淮揚節度使,那麼淮軍就當按照順軍的營制進行改編,成爲真正的大順軍,但陸四沒有這樣做。

原因是順軍的軍制也比較亂,主力是五營十二將,什麼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將軍之類的,地方又有衛帥、掌旅、都尉、部總等武職,此外還有大量明朝的降將降兵,什麼總兵、副將之類的明朝官職在順軍中依舊存在,權屬指揮跟淮軍一樣也是亂得一塌糊塗。

估計順軍高層肯定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是他們現在忙於東征北京顧不上。

陸四這邊卻是要馬上着手淮軍的“正規化”,在考慮淮軍實際情況後,他決定在什、哨、隊、營原基礎上再加標、旅、鎮三級。

即10人爲一什,30人爲一哨,90人爲一隊,270人爲一營,810人爲一標,2430人爲一旅,7290人爲一鎮。

此外,一隊配旗牌兵2人;一營配旗牌兵10人;一標配旗牌兵30人;一旅配旗牌兵100人;一鎮獨設旗標840人,鎮再轄騎兵一營,鐵甲一標,這樣算下來,一鎮便轄官兵10500餘。

定下鎮制後,陸四沒有馬上將所轄近四萬淮軍一下編成四個鎮,而是先建一鎮,通過這個新鎮的軍事系統磨合淮軍精銳,使之先成爲主力,待擁有大量實戰經驗豐富的軍官後再建第二鎮。

否則,各鎮和從前的各營又有什麼區別。

這個第一鎮,陸四是親自統領。

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八百零二章 孫二爺平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陸爺,我把寇白門弄來了第十九章 刀,是什麼樣的刀第六百三十五章 乾清宮中打地鋪第二百四十八章 福藩在手,富貴我有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變了第三百二十章 滿洲威風,令人神往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們要勤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拿陸四的矛戳他的盾第五百八十九章 漢人的福,不太好享第五百零五章 河南統帥 英雄貼第八百二十四章 屠龍者終成龍第一百四十六章 我史可法豈非罪人?第八百零四章 大宗師豈能通寇第三百五十章 被惹火的陸四第九百三十章 弘光朝的忠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除掉多爾袞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日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陰侯的迷茫第七百六十五章 二十萬軍重重圍第七百六十三章 西府長子 逼進死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磨刀霍霍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西一體第二百零二章老營就是人質第二百零三章誰讓我姓陸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侯將相,陸某來封第二百九十九章 魚肚,無刺第三百五十六章 豪格大軍南下第九百六十章 平川(中)第四百四十章 孤注一擲的永昌皇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紫禁城中迎新君第六百七十七章 太上皇配福晉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四百八十二章 封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五百零七章 比陸四還強的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順的軍餉有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太后,趕緊回老家第五百六十章 納糞殺敵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到底聽誰的!第五百零三章 李瞎子家當歸女婿了?第六十一章 不好,我全要!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幫爛魚蝦第二百六十章 嚇唬嚇唬第一百五十二章 哥幾個,抽兩口?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刀要見血!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跟聖公走?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了家鄉的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忠心的索尼和蘇克薩哈第六百四十章 大順招撫南方諸省總督大學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淮侯想當皇帝嗎?第三百零八章 哪個罪更大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八十四章 淮安大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順兵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孩兒要做中國皇帝第九十二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八十一章 大順皇帝萬萬歲第三百四十章 跪下吧第七十五章 拖家帶口造什麼反第八百零六章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第七百七十章 孫可望降順第七百六十六章 狂風掃落葉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是投降,是起義第七百零四章 雙雄會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西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要用一切辦法搞銀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那僞後不錯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滿洲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北一統是中國第七百零一章 捐輸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傑破通州第四百三十三章 龍興之地要塌第五十三章 親藩 夜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團漿糊的南都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順公主的嫁妝第四百七十八章 闖王歸天 披麻戴孝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有人,不可輕侮第三百九十四章 兩蹶名王第二十九章 逼急了,打進淮安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去皇帝號,降稱國主第五百二十三章 高、李可稱殺人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陸四有帝王之相?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都又要變天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逍遙自在的大柱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沒事,我再問問潞王第六十九章 陸文宗,我要娘們!第一千零二章 朕將親祭明太祖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陸四也可以擁立個天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誰敢稱天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聖人亦要跪我第七十七章 老叔太殘忍第四百一十八章 洪承疇遇刺第二百八十三章 造反的樂趣?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命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