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這天票選太子的日子。貴族院也成了帝國今天關注的焦點,一早貴族院內外就聚滿了人,錦衣衛、順天府衙役、京師的衛戍部隊全部都動員起來了,防備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
九時,票選太子正式開始。這是帝國第一次票選太子,程序極其簡單,沒有發言,上來便是直接票選。雖然沒有發言,但在貴族院每一位議席手裡都有一份候選太子的詳細資料,而這些資料早在一個月以前便已經發放到每個人的手裡。
太子的競爭主要在朱慈炅和朱慈焾之間展開,朱慈炫雖有商人的支持,但在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剛剛纔得到提升,影響力極其有限。
朱慈炅代表的是帝國的文臣,但在帝國,在朱由校的扶持下,武將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卻依然無法與文臣相抗衡,但朱慈焾還有內閣首鋪孫傳庭的支持,這使得朱慈焾也得到部分的文臣支持,這使得朱慈炅最後只是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朱慈焾,而且兩人也僅僅相差六票而已。
這就使得朱由校的最後投票顯得至關重要,根據朱由校制定的投票原則,皇帝是擁有投票權,而且是一比十,也就是說朱由校的一票頂貴族院的十票。
此刻所有的人目光都聚集到了朱由校的身上,朱由校此刻也在猶豫,在朱由校的心裡,朱慈炅和朱慈焾兩人這幾年的表現都讓他非常滿意,只是朱慈炅是個守成之君,而朱慈焾不同,他在軍營裡待了數年,這使得他相比朱慈炅,性格更像是今天的鷹派。
“朕選慈焾。”朱由校猶豫了一陣才說。朱由校選朱慈焾還一個原因便是想打破明朝“立長不立賢”的規矩。
朱由校的話音一落,整個貴族院頓時沸騰了,在這個時代,人表達感情的方式還是很含蓄的,雖然整個貴族院都沸騰了,但卻每人還在堅守在原位。
朱由校掃視了一圈整個貴族院,發現失落、興奮等表情都溢於言表,朱由校做了一個手勢,示意大家都安靜,“以後國本之事均按此例,朕要求內閣和貴族院儘快制定出詳細的法令。”
……
整個票選太子的過程還不到半天的時間,但卻吸引着整個帝國以及藩屬國的目光,甚至連西洋人都在關注着此次票選太子之事。
太子一經選出,不到半個時辰禮部官員就在貴族院外宣讀朱慈焾爲太子的聖旨。
瞬間,整個京師都沸騰了。太子人選一直是帝國最關注的事情,但朱由校卻不按常理出牌,一個太子的事情拖了這麼久,使得民間普通百姓都在關注太子的人選。
這次太子人選塵埃落地,讓普通百姓都彷彿長吁了一口氣。但對於朱慈焾當選太子的爭論卻纔剛剛開始。
事後,朱由校第一個召見了朱慈炅。
“你是不是有點怨恨朕?”朱由校坦白地問道。
“臣不敢。”朱慈炅口裡雖是這樣說,但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就算你怨恨朕,朕也能理解。這麼多年的努力,最終卻一無所獲,換誰,心裡都會有怨恨。但國本之爭註定只有一個勝利者,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幾千年來一直如此。朕選慈焾,是接下來幾十年,帝國將會與西洋人在海上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個世界將會有一個國家統治整個海洋。”
“臣……臣明白。”
“朕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你,你還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朕決定讓你出任大荒東洲的都督,負責大荒東洲的政事,當然你也可以拒絕,留在京師沉淪下去。朕希望三日之後,你給朕一個明確答覆。”
“諾。”
“失去了太子之位並不等於失去一切,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天下如此之大,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跟朕說。”
“諾。”
……
朱由校第二個召見的人是朱慈炫。
“朕決定讓你去西波爾,你可願意?”朱由校問道。
“西波爾?”朱慈炫滿臉的不願意。
“那你想去哪裡?”
“臣留在封地。”
“你要知道留在封地的話,你的開銷都來自於自己皇莊所得,朝廷不會有任何俸祿給你,如果你善於經營的話還好,如果不善於經營就只能坐吃山空了。”
“父皇,不如臣進入貴族院吧。”朱慈炫想了想道。
“貴族院?你想去貴族院?”
“是的,臣也想爲帝國盡一份力。”
“現在距離朝廷推選貴族院議席還有一年的時間,如果你真的想去貴族院,就先返回封地,爭取當地的官員的支持。”朱由校說。
“諾。”
……
朱由校最好召見的是朱慈焾。
“恭喜你!”朱由校微笑着說道。
“謝父皇隆恩!”朱慈焾施禮道。
“不用感謝朕,這些都你自己努力的結果。如果當時在貴族院票選太子之時,你與你大哥的差距太大的話,就算朕支持你,你也沒辦法最後勝出。”
“還是要感謝父皇在最後支持臣。”
“從明日起,你就開始替朕處理政事,朕打算在三五年之內將皇位禪讓給你。”
“父皇,這……”
朱慈焾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由校打斷了,“此事朕意已決,朕一輩子大多數時間都困在京師,朕也想出去看看。”
“諾。”
“知道朕爲什麼這次選太子要弄得如此麻煩嗎?”
“父皇一直想廢除‘立長不立賢’的規矩。”
“是的。你當皇帝之後,一定遵守帝國票選太子的規矩,如果你繼續遵守的話,那就會形成慣例。最少朕希望在未來不會還有幾歲的皇帝出現。”
“臣一定會遵守的。”
“還有朕要求你能善待你的兄弟姐妹,尤其是你大哥慈炅。”
“臣發誓一定會善待衆位兄弟,如有違誓言,必不得好死。”
“朕這裡有本書,是朕親自寫的,你是第一個看,以後也只允許繼位的皇帝看,絕不允許外人看。”朱由校的這本書寫的都是未來會出現的科技。
“諾。”朱慈焾從朱由校手中接過書。
“就在這看,此書絕不可出乾清宮,否則,後患無窮。”朱由校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