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

“妾身不敢,妾身絕不是這個意思。”張嫣看到一臉怒容的朱由校,她不敢再反駁了。

“從今天起,朕敦倫的時候絕不允許有太監聽房,不管怎麼說,太監以前也是男人,他們在邊上看着,朕不習慣;第二,從今天起,侍寢的事情不用宮內的太監管理了,以後朕想去哪個宮就去哪個宮。這麼愉快的事情,被定了這麼多規矩,性質都變了,變得像在點卯一樣的。”朱由校想了想說道。

“點卯……”張嫣掩嘴輕笑了起來,這個比喻好像還真有點像,她邊笑邊說道,“陛下,只是這樣有違祖制。”

“就算是祖制也要改,難道祖制規定只能用哪個姿勢就必須用哪個姿勢嗎?朕今天就下一道口諭,一切按朕的意思來辦。”朱由校顯得很不高興。

“妾統領後宮,以後妾會注意的。”張嫣知道聖意難改,一切先按朱由校的意思來辦。

……

被這麼一鬧,朱由校真是什麼興致都沒了,他也終於能靜下心來練字了。有美相伴,半個多時辰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

“陛下,歇息一會吧,您已經練了半個多時辰了。”張嫣輕聲地說道。

“嗯。”朱由校擱下了手中的筆,看着一堆奏摺說道,“唉,還有一堆奏摺要批閱,可惜這堆奏摺認識朕,朕卻不認識它們,你來念給朕聽,按朕的意見進行批閱吧。”

“妾不敢,太祖高皇帝在位之時,下旨外戚宮闈不得干政,甚至命工部制紅牌,鐫戒諭后妃之詞,懸於宮中。牌用鐵,字飾以金,復著令典。”張嫣斷然拒絕了朱由校的意見,一旦這件事情被外人所知,不說她的皇后之位肯定難保,甚至會牽連到其他人。

朱由校看張嫣的態度很堅決,他也沒有堅持,“傳王體乾。”

“那妾先告退了。”張嫣說道。

“你也留下吧,朕有點新鮮玩意準備教給你們。”朱由校決定將後世的標點符號拿出來,他無法閱讀奏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怎麼斷句,有了這標點符號,朱由校勉強能適應一點。

……

王體乾以前就是專門負責將奏摺讀給朱由校聽,這也是後面魏忠賢能幹政的一個重要原因。王體乾到來之後,朱由校先給張嫣和王體乾講解了一番標點符號,當然朱由校只講了常用的標點符號。

“爺真乃聖人,有了這標點符號,以後任何文章閱讀起來都會事半功倍。”王體乾拍着馬屁說道。

“以後上呈給朕的奏疏,都必須加上標點符號,否則朕一律不會批閱。”朱由校強調道。

“皇上,這標點符號的確好用,古往今來,因斷句產生過不少的歧義,這標點符號值得向民間推廣,以彰顯我皇家的智慧和皇上的聖明。”張嫣對朱由校弄出這麼個標點符號絲毫並沒感到非常驚訝,她認爲朱由校乃真龍天子,自然有着與常人不同的智慧。

張嫣的一番話讓朱由校的老臉微微發燙,但這個時間大明的確還沒有標點符號,這就只能算到朱由校的頭上了,“梓童,這件事就交給你負責,你將朕剛纔說的整理成冊,然後刊行天下。”

“妾身領旨。”張嫣對朱由校將這件事情交給她負責,她的確是很開心的,這代表了皇上對她的信任。

……

從內閣上呈的奏章非常多。按照明朝的制度,內閣大臣會將自己的建議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這就叫“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就叫做“批紅”,一般情況下,皇帝只會批閱幾本,大多數會交給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來代筆。

雖然現在的朱由校已經有二十歲了,正是風華正茂的時間,但要處理這麼一大堆奏章,不說批完,就算看一遍都不得了了,何況他還是聽王禮乾唸的,朱由校沒堅持半個時辰就堅持不下去了。

“以後,有關軍務的奏章一律由朕親自批閱,其餘的奏章暫由司禮監代筆。”朱由校決定逐步放權,他只要軍權牢牢地抓在手裡,其餘的政務以後全部交給內閣。

“臣領旨。”王禮乾點頭道。

“司禮監如對內閣的票擬有異議,也可呈給朕,由朕來決斷。朕累了,朕要就寢了。”朱由校吩咐道。

“爺,今晚需要娘娘侍寢嗎?”王禮乾輕聲問道。

“不用了。”朱由校揮揮手說道,朱由校剛說完,又想起剛纔的事情,他趕忙叮囑道,“以後朕那個的時候,不用太監在門外侍候了,朕不喜歡。”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就算是祖制,到了朕這裡也得改。”朱由校氣憤地說道。

“臣領旨,臣明白。”朱由校一發怒,王禮乾趕忙跪到在地。

王禮乾想了想,以後負責記錄敦倫的事情可以交給宮女負責,這樣的話,既不違背祖制,又能完成皇帝的吩咐。

……

第二天,依然還有少許大臣求見,但都被朱由校擋在了門外。但是奏章卻像雪片一樣大量地飛向內閣和乾清宮。不用看,朱由校也知道這些奏章大部分都是彈劾閹黨的,他決定今天不處理奏章的事情,有什麼事情等明天早朝再說。

今天朱由校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他發現一起吃飯的人太多了,而且吃飯都沒有個固定的地點。他決定將吃飯的地點常設在坤寧宮。坤寧宮是皇后住的地方,但設在這裡最適合,所有的人方便。

“陛下,妾身不明白陛下爲何如此關注衆人用膳之事?”張嫣看着朱由校忙前忙後地給大家安排吃飯的地方,甚至連桌椅如何放置他都要親自負責。

“梓童,你不覺得這樣我們纔像一個家嗎?縱觀史書,妃嬪一旦失寵,她們可能許多年都無法再見到皇上,這種日子過得連籠中鳥都不如,她們都是朕的妻妾,也是朕的家人,朕不想連她們連自己丈夫一年甚至數年都見不上一面,如果經常能見面,對她們來說,她們的生活也有個希望。”朱由校看着每一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妃嬪輕聲說道。

第四百二十五章 處置多爾袞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八十八章 孫雲球第四百三十章 註定破裂的和談第兩百零五章 寧錦大捷第兩百三十章 風陵渡之戰第四十九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六十八章 帝國銀行第三百八十六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九十六章 布庫克臺第兩百七十一章 遼東風雲第兩百零一章 《專利法律》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兒幹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接見西洋學者第十四章 操勞過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知東林,不知朝廷第一百四十九章 馬戶第九章 上朝第四百七十九章 女兵師第兩百零三章 巡視遼東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會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北伐滿清第九十五章 斬!第三百九十章 生產天啓槍的機器第兩百三十三章 兵兇戰危第八十五章 晚上出宮(求收藏)第七章 標點符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兩百八十章 搶灘戰第兩百三十一章 劫營第兩百七十章 朱由檢的改變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舉閣臣第五章 絕對權力第一百零七章 逃跑第四百五十章 託木斯克第二十七章 糧食政策第三百八十七章 暴跌第三百三十七章 罷市第一百九十八章 蜂窩煤第兩百三十九章 帝國公益金第四百零八章 鬼火第三百一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一十章 曲中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一百零六章 班師(求收藏)第二章 親政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親第一百七十一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百零一章 搓麻將第二十八章 新兵招募第兩百三十七章 詐取潼關第兩百零七章 演習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西藏的戰略第兩百三十八章 洛陽之戰落幕第四十三章 金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州王第兩百七十九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鎖國令第九十七章 內訌(求收藏)第兩百一十五章 開平衛決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士兵移民第兩百七十七章 內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八十八章 嚴打第兩百八十七章 遼寧承宣布政使司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兩百六十一章 戰後處置第三百七十一章 《決絕詞》第兩百九十三章 軍大衣第一百九十七章 京師的房價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八歲出嫁第七十七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百四十九章 尋找金礦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百九十四章 張國紀的考慮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籲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衍聖公第八十二章 國子監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兩百一十四章 聯盟第兩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連鎖的青樓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泥招商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冷洲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香君第一百七十章 歷史的諷刺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爾喀蒙古第八十七章 僞造證據第四十二章 思想管制第四百二十章 東渡美洲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儒報》第三百二十章 阿魯科爾沁第四百七十六章 鄭森第兩百八十六章 釋放皇太極第四百三十四章 修陵第四百三十六章 逃離江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