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

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

見老朱歡笑,自以爲自己準備的這個馬屁拍的恰到好處的王溥大喜,沾沾自喜喜笑顏開的退下。

底下勳貴隊列中,老朱的好兄弟信國公湯和也反應了過來,一拍膝蓋大聲喊道:

“啊喲!我記起來了!那時我還在濠州城給陛下您寫信來着,誰知信還沒送出去半日,您就來了。我還納悶明明兵荒馬亂的,那信怎麼還寄的那般快!”

“原來,您是聽了老神仙的建議!虧我老湯平日裡還沾沾自喜,以爲您是受了我的信才離開皇覺寺呢!”

信國公是當時的親歷者,連他都這般說了,諸臣工就更無不信之理了。老朱直接給了老兄弟一個“上道兒”的讚許眼神,朱肅則更加無語。

平時看不出來,這位嗜酒的湯老叔腦子挺快的啊!

一可以配合老朱給老朱的扯淡打掩護,二來順便,也將湯家的隱患一併拔除了。就這麼短短數息時間想出的說辭,就成功將原先史書上記載的老朱“得湯和相邀而至濠州”的事摘了個乾淨。

曾經出手提攜過落難時期的帝王,並位居其上,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衆臣工竊竊私語,再也沒有想出來勸諫的了。有人偷偷詢問王溥,志得意滿的王溥便將那黃衣人的事說的越發繪聲繪色,衆臣越發相信。

史官更是立即拿出了筆來,將此事錄於青史之上:天命所歸之人往往便有異象。本朝開國皇帝出生前、出生時雖也有夢吞仙丹、紅霞滿屋的異象,但比起漢高祖斬白蛇那樣的異聞,還是稍稍遜之。

這下好了,有了黃衣老人之事,本朝皇帝得天命之正,又多了一重強有力的旁證!

“陛下是說,吳王殿下的師傅是這位老人?”茹太素依舊不願相信。“可吳王殿下年紀尚輕,又素來居於深宮之中,何時又有閒暇……”

“怎麼沒有?”老朱揹負着雙手,一臉高深莫測。“咱家老五在五年前,一病不起數日。這事兒你們不是知道嗎?”

“可五殿下那時臥病在牀,如何能……”茹太素懵了

“怎麼不能?”老朱把眉頭一挑。“後來老五就同咱說了,他在夢中受那黃衣老人授業,從此開了靈智。要不怎麼會昏迷那許多時日?”

嚯,夢授神機!莫說朝臣,就連朱肅都被嚇到了。心說老爹你到底再說什麼啊!這麼離譜的事你都編的出來,這逼裝的也忒過啦,伱牛皮吹這麼大我可兜不住!

“殿下,真有此事?”茹太素瞠目結舌的問。

“嗯……確有其事。”朱肅趕緊一板俊臉,跟老朱一個模樣的背起雙手,一臉高深莫測的模樣。

又是一陣譁然。若說原先只是懷疑,那現在所有人都可以肯定了,這位黃衣老者定然是個仙人。不是仙人,又怎麼能在夢中教授弟子?

有些有眼力見兒的臣子已經開始恭賀起來,不過一會,奉天殿裡就響起了齊刷刷的恭賀之聲:“臣等爲吳王殿下賀,爲陛下賀,爲大明賀!”

老朱只擺了擺手,不可置否,臉上依舊是波瀾不驚的模樣。只有離得近的朱肅看到了他微微往下壓了壓的嘴角。

“既然是神人相授,那麼想來必有其獨到之處。老臣想問問殿下,究竟從老者處得了什麼樣的學問?能否直言告之?”茹太素問道。有皇帝維護,想繼續彈劾已經不可爲了。如今只好繼續堅持拿殿下本身的學問做文章。

若能讓其繼續回宮中讀書去,那麼,那些意圖攀附的逆黨便會失去唯一一個可能的庇護,朝廷與太子殿下也能更加安泰。

每個人都認爲這位殿下年紀尚幼,沒有人發現陛下對他異樣的寵愛與驕縱。如今陛下親自出面爲這位殿下弄出這麼大的名頭那更是退不得了。茹太素覺得自己就是第一個敲響警鐘的人,一個神聖的殉道者。他幾乎是頂着老朱的全部壓力,繼續對着朱肅咄咄逼人。

朱肅眼神一凝。這位茹御史對自己的敵意實在是莫名其妙,抓住了一個跟腳便迫不及待的對自己發起了參劾。此前自己明明分毫沒有得罪這一名頗有正直之名的老御史。

現在連皇帝都下場保着自己了,他竟然還在咬着自己不放?而且所求的,竟然只有讓自己重入大本堂?

對自己來說大本堂是絕不想涉足第二次的地獄,可對這位老御史來說,讓自己回大本堂應該是連懲罰都算不上纔對。

甚至對朝中官員來說,能將子侄送入大本堂陪讀,拜在大儒宋濂的門下,乃是無上的幸運與尊榮。

這廝這麼想讓自己回大本堂,總不會只是想噁心我一下吧?

“你在懷疑老五的學問?”老朱雙目如刀,直視茹太素。

“老臣不敢……只是老臣曾經聽聞,殿下作過‘掄語’扭曲先人之言……”

“老臣實在想不到,殿下會承繼了什麼高深的學問。”

“老臣依舊認爲,即使已有異人爲師,殿下也當繼續於大本堂中進修,學習聖人微言大義。”茹太素硬着頭皮。

若是這位殿下,能知道進退的話……思及此,老人家看向朱肅的眼神竟帶上了一抹激憤。

聽他諷刺,朱肅正想反口相譏,卻發現老朱竟跨前一步,站到身前將他護了個嚴嚴實實。

“茹太素。你找死!”老朱目中兇光連閃,殺意炙然。茹太素看着老五那一抹帶着憤恨的眼神,他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他是皇帝,言出法隨,出口成憲。便是沒有那個什麼黃衣人,當他說有了的那一刻,那便是有。縱然這世間沒有仙,他說有的那一刻,這天下就必定有仙!

區區一茹太素,也敢在這對咱說的話陰陽怪氣?

還敢對咱的兒子心懷憤恨?

不死,何爲!

老朱正要教人拿下茹太素,朝班之中,有一人急急出列:

“茹太素!你好大的膽子!私自揣測妄論天家,也是你作臣子所能做得的?”

“汝乃御史,乃朝廷之耳目也,汝等御史若閉塞耳目,單憑猜測,朝廷如何行事?”

“殿下才具天授,早有徵兆!那一闕《臨江仙》自不必說,豈不聞宋公最爲得意的高徒方希直,亦拜入了吳王殿下之門下?”

“甚至魏國公之世子,以及曹國公府嫡長、靖江王三人,亦皆在皇莊與吳王殿下共學。”

“且魏國公、曹國公等皆曾在宴上稱讚吳王殿下軍略過人。魏國公此時正在此處,汝若不信,大可親自問之!何故鄙薄於殿下!”

(本章完)

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636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30章 請個假第8章 爲何不再問問肅兒?第213章 茹大人竟如此無畏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303章 你國貴人,皆是我天朝之後!第317章 姚廣孝的囑咐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371章 隨軍護士第852章 本王有錢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323章 烽火遼東(衆)第158章 四大案,誅連者甚重啊!第632章 哈密圍城第596章 小小孩童的心胸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530章 目標,平安京!第136章 修莊第917章 不知者無畏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139章 咱其實,遇見過仙人第99章 科學之於國第154章 送上門的冤大頭第31章 均役第356章 張玉起事!第93章 犁庭已畢第84章 醒轉第263章 武德?不存在的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639章 大汗避讓第21章 汝等,可知道建州女真!第941章 大寧都司第369章 奪權第540章 逼宮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483章 朱棣公審第406章 奉旨挖儒第79章 毛驤!第159章 奉旨泡妞?第29章 猶疑第663章 鴻臚寺第152章 吉安侯陸仲亨第599章 大開殺戒第1001章 大唐故地第69章 騙子來意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723章 牽制第842章 蠻族作亂第695章 教派抉擇第655章 出海大勢第26章 小冰河第576章 李善長的降維打擊第541章 窮兵黷武,禍國殃民第175章 老胡你個老六!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118章 黑衣僧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116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211章 本王要你的兵符印信第448章 戶部安敢如此欺朕!第624章 大漠孤煙直第127章 英雄血淚第799章 黃雀出動第945章 戲子難尋第243章 竟然還有伏兵?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851章 後發制人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505章 想做個好兒子?呵呵,晚啦第345章 華夏子民纔有飯吃第363章 火力不足恐懼症第221章 負荊請罪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508章 倭國諸事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892章 大戰將起第401章 越權擅爲之罪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58章 進水放水第706章 破敵之策第592章 雄英染病第396章 應天宮中第326章 一千攆一萬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679章 出兵南洋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672章 西征亦力把裡第249章 朱棡鍊鋼第91章 擎天玉柱於少保第326章 一千攆一萬第148章 開業大吉第340章 奪關之後第660章 玉米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