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漢高祖 宋太祖,皆不如我藍玉!
老朱這話說出,即使是這一幫素來認爲天老大、地老二,老朱老三,他們就是老四的淮西勳貴們,也不免聽得有些心驚肉跳。
鯨吞天下萬國,好大的氣魄!
他們被嚇住了。
馮勝、鄧愈等幾個文化水平高些的勳貴,更是聽出了不同的言外之意。鄧愈嚥了口吐沫,糾結了一會,方纔小心翼翼的抱拳道:“敢問上位。”
“您方纔說開國之功,不過如此,該當在海外建邦……”
“不知,這建邦是指?”
“這有什麼好問的。”老朱道。“能在海外建邦的,除了你們這羣熟稔軍務的悍將,又有誰能夠站得住腳?”
老朱如此明言,勳貴羣中,更是如炸了鍋一般,鄧愈竟是被驚的倒退了三步,猶不敢置信道:“上……上位,您……”
“您允准我們在海外建邦?”
“有何不可?”老朱反問,再次得到確認的鄧愈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自古以來,皇帝最忌諱有人臣分他權勢。上位素來也是大權獨攬,從不願與人分權的。怎麼可能允許他們這些驕兵悍將稱制建邦?
“你莫把咱的胸襟想得小了。”似是猜到了鄧愈的心聲,老朱上前拍了拍鄧愈的肩膀。“沒得到這張圖之前,咱和那些腐儒一樣,都只是井底之蛙。”
“滿心以爲這天下除了華夏之地,其他地方,皆是佔之無用的蠻荒之地。卻不知道這天底下,還有這麼多的好地方。”
說到這,老朱眼睛裡放出了極爲霸道的光芒。
“這些土地,放在蠻夷的手上,也是浪費。不如用來分封你們這些老兄弟,給你們這些武人尋一條新路子。”
“馮勝,鄧愈,咱知道,你們這些已經封了國公的,心裡都不穩當,總擔心咱學漢高祖、宋太祖那般,等到天下平定,就要弄一出狡兔死、走狗烹的戲碼。”
“方纔咱繳了你們的鐵券,又收了你們的兵符,按你們的性子,怕不是以爲咱要對你們武人下手了,對不對?”
“臣……臣不敢!”馮勝和鄧愈聞言,立刻跪在了地上。老朱哈哈大笑,將兩人扶起。“無妨,無妨,你們生性謹慎,咱斷然沒有不快的道理。”
“只是咱要告訴你們,咱不是那短視的漢高祖、宋太宗,咱是真心想和你們這些老兄弟們共富貴!”
“你們建功立業,咱也不吝嗇分封之名。只要你們能銳意精進,便是做那一國之主,又能如何?”
“你們也都是華夏一脈,也算咱們華夏,自此開枝散葉,不再只守着祖宗故地的這三瓜兩棗,而是真正的建立出了功業,告慰祖宗了!”
老朱一邊說,許多勳貴們的眼睛也慢慢變得炙熱,但仍自有人將信將疑,稱制建邦……這根胡蘿蔔也太大了些。
而且這事兒,靠譜嘛?
鞏昌候郭興猶疑道:“陛下,這番邦之地,終究不比華夏。而且建邦番地……終究終究不曾有過先例……”
老朱皺了皺眉,眼神看向朱標,朱標會意,接着說道:“此事是有先例的。”
“昔日周時,周王室僅僅具有中原京畿之地。那時周公分封諸侯,第一代被分封的諸侯們被分封的去處,還不就是蠻夷之地?”
“周時這應天府、江南諸城,那都是地處吳越,是有名的僻壤窮鄉。如今還不是豐裕富饒,更甚中原?如今江南數省財賦,足佔天下之半!”
“是我等華夏先祖,篳路藍縷,開拓進取,將諸多原先的蠻夷之地,一代一代的耕耘成了魚米之鄉。之後更是與中原一起,並稱華夏,成爲了我華夏的祖地。”
“既然祖先能將華夏從區區的中原一地,開拓成如今的數省之地,那麼先祖做得,我們後人爲何做不得?”
“千百年後,讓這日月所照之地,皆稱華夏故土,若能做成這樣的事業,我等方能算是真正的繼承先祖之志、爲後人謀萬世呢!”
讓日月所照之地,皆稱華夏故土!朱標這話說的,讓藍玉、常茂等有心進取的勳貴熱血沸騰。藍玉更是一把將郭興扯到身後,大聲道:“太子殿下說的不錯!”
“既然祖宗都是這麼做的,咱們做後世子孫的,是沒了祖宗的志氣,還是比祖宗少生了兩顆卵子?”
“什麼漢高祖,宋太祖。我看,這千百年來的那些所謂的英雄豪傑,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再英雄也不過就是在這一畝三分地裡爭權奪利,和自己人內鬥!”
“就盯着祖宗留下的產業爭搶,那是敗家子才幹的事!有能耐的,正該自己殺出去,創下一番自己的大事業!”
“郭興,你不捨離了這祖宗留下的享樂之地,我藍玉捨得!我藍玉,正要讓華夏的後世子孫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英豪!”
狂妄!絕頂的狂妄!漢高祖和宋太祖都是開國的皇帝,老朱罵得,他藍玉卻是罵不得。可他又偏偏就罵了,還罵的理直氣壯,罵的豪情萬丈!
是啊,你宋太祖漢高祖再英雄,那也不過是內鬥的英豪,重拾了祖宗的基業而已。甚至於那宋太祖趙大,連祖宗的基業也沒收個全乎,也好意思建國稱制,自居華夏之主!
我藍玉若是能爲後世子孫,創下一份新的基業,自然比他趙大要更加英雄!
一羣勳貴鬥志昂揚,就連老朱,都沒有見責藍玉的僭越之言。郭興面色漲紅,紅着脖子道:“誰說我不捨得了?只是對外動兵,豈是難麼容易的,哪一回動兵,不得讓我大明傷筋動骨?”
“我也是爲大明着想!”說着徵詢的眼光看向朱標。
朱標回看老朱一眼,見老朱點點頭,便解答道:“鞏昌候此言亦是有理。所謂兵者,國之重器,自然是不能輕動的。”
“因此,我大明才更加需要上下一心,萬不可內鬥生隙,也不該殘害平民。如此一來,憑藉我華夏富庶,自然能成爲各個分封在外的邦國最爲堅實的後盾。”
“昔日周朝以區區京畿之地,尚能建成諸夏,開闢出數倍於其身的疆土。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國,諸位又皆是千古難遇的名將,何愁不能在番邦站穩腳跟,廣播我華夏文明於四夷乎?”
衆勳貴對視幾眼,都覺得頗有道理。郭興更是詞窮,只得俯身拜道:“太子所言,合情合理。”
“我等受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