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

第516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

堺港一戰,一萬餘倭軍四散,所引發的餘波,還要更超過朱肅的預料。

倭國但凡用兵,除了武士老爺們外,向來有徵兆大量農民爲“足輕”的傳統。這些人大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平日裡在土地裡刨食,打仗的時候則在各處被武士老爺們作爲壯丁。楠木則虎與大量的武士老爺們死於堺港城下,這些人失了組織,第一反應自然是趕緊逃難回老家之中。

隨着他們的逃散,明軍如何強大的消息,也以極快的速度,被添油加醋的擴散到了南朝統治範圍內的各個角落。一時之間,諸多武士大名們盡皆戰慄:幾日之內蓋起堅城,還有那個神秘的冒着火的,有着火山噴發一般的聲勢的武器,這樣的明軍,南朝又有哪位大名能夠匹敵?

而且這些明軍……是被天皇陛下請來的?

一時之間,懷良親王與麾下的大名們,開始貌合神離:懷良親王已經失去了楠木則虎這個死忠,等同於斷了一臂。這個時候再和此人站在一起,與天皇作對,誰知道未來會有怎樣的下場?

甚至有大明對長慶天皇,以及與大明親近的公卿藤原家秘密送上了降書。長慶天皇本來已經是一條砧板上的鮎魚,經此一役之後,竟然又有了死灰復燃之勢。這讓懷良親王氣的七竅生煙,幾天之內,已經虐殺了三名小姓(在倭國指侍童)。

“親王殿下,明國人的‘國崩’雖然厲害,但終究還是隻有五千人。”懷良手下的家老,爲其出謀劃策道。

他口中的“國崩”,指的就是大明的“虎蹲炮”。要不怎麼說倭國人多少都有些中二的潛質呢?虎蹲炮的威力經過了這幾日間的以訛傳訛,本就可怕的威力被進一步的加以誇大,認爲其威力足以使“一國崩毀”,故名國崩。

“而且那‘國崩’一定也有弱點,或許只能用於防禦,無法離開城牆。要不然這幾日時間裡,明國人早就包圍殿下的居城了。”

聽到自己的居城可能被“國崩”包圍,饒是隻是假設,還是將懷良親王給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趕緊坐直了身子,將身下正默默流淚的第四任小姓給踢到了一邊。“說,繼續說下去。”

“哈依。”小姓抱着衣服抹着淚離開了,家老則跪坐着往前挪了幾步。“殿下不如,尋求北朝幕府將軍的幫助……北朝的兵力遠勝於我們南朝,就算有了國崩的明國人能以一當十,但這大和國終究不是大明,人生地不熟,又遠渡重洋、後勤乏力,他們絕不會是幕府將軍的敵手。”

“親王殿下始終希望南北兩朝可以安泰的合併,若是殿下您有困難,幕府將軍想必也不會坐視不理。”

“畢竟,要是讓長慶天皇陛下重新掌權,幕府這數十年來的付出,或許就要功虧一簣了呢。”

“……好法子!”一邊聽着,懷良的眼睛一面亮了起來。尋求幕府的幫助,無疑是破局的最好辦法!

只要幕府願意站在自己這邊,那些暫時倒向懷良的牆頭草大名,必定也會掂量掂量。

畢竟大明再強,那也始終是外面的力量。他們要是隻是倭國能俯首稱臣,等達到了目的,明軍就會退去。

他們現在連大元都還沒徹底擊敗,明國國內也是百廢待興。難道這些明國人,還能有吞下倭國的胃口不成?

“快,給我紙筆!”懷良親王急忙道。“我要馬上寫信,上書給京都的足利將軍!”

…… 懷良的書信,很快送到了平安京的足利室町幕府之中。收到了信件之後,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家老、譜代、守護等各階家臣,展開了議論。

“明國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大明的吳王朱肅,響應南朝長慶天皇的號召,登陸了吉野。”足利義滿虎背熊腰,面貌狠辣,其身形在倭人之中,可稱得上是猛將巨漢。他一身由明國綢緞縫製而成的常服,頸上腕上,卻都懸着由上好檀木所製成的佛珠。他自幼便喜禮佛,此時手中的佛珠也是在一刻不停的轉動。只是腰間的那把造下累累殺孽的祖傳名刀“大典太光世”,以及他自身眼中流露出的冷漠與陰毒,卻又和佛門格格不入。

左手持念珠,右手揮太刀。這個時代的倭國武士們,大抵都是如此。

“南朝懷良親王希望我們能夠動兵,牽制住這支大明的軍隊,諸君,你們怎麼看?”

“將軍大人,明國人膽敢協助南朝,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幕府的厲害!”有武士立即道。

“不可!來人是大明的皇子,要是傷了他,激怒了大明的皇帝怎麼辦?”有家老反對道。“依我看,應該徐徐圖之!”

“大明又怎麼樣?”有武士不滿道。“我們有神風庇佑,我幕府天下無敵!”

“神風已經庇佑了我們兩次,難道還次次都會庇佑我們嗎?”又有人大聲駁斥道。“大明已經驅逐了大元,絕對不能輕視。誰知道他會不會是下一個大唐?”

一羣家臣爭吵起來,久久不能決斷,足利義滿心煩意亂。其實北朝現在也沒有多好過,南朝內亂,北朝卻也有自己的國情。幕府終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統合大名,就像春秋戰國的周王室與各路諸侯一般,面對這些實力強勁的大名,雖然足利義滿是幕府將軍,也沒有太高的約束力。

現如今,幕府麾下的大名就已經分成了兩派互相攻伐。現在兩方明顯已經上頭,等他們爭出個結果來,還不知道會爭論到猴年馬月。

於是足利義滿乾脆直接扭過頭,看向那個正隱在牆角陰影處,始終閉目打坐唸經的,身穿黑色僧袍的高大和尚:“道衍大師,您可有高見?”

那個正在打坐唸經的身形一頓,隨即緩緩睜開了眼睛。這麼高大的和尚很明顯不是倭人,他的眼神極爲犀利,在黑暗之中,彷彿名刀的反光一般,讓屋子裡幕府的諸多大名家臣們都不自覺安靜了下來。只聽這位叫做道衍的和尚慢慢宣了一個佛號,隨即用十分流利的倭語道:“阿彌陀佛,將軍大人,貧僧確實有一拙見,各位且試聽之。”

“大師有辦法?”足利義滿面上一喜,坐姿也不禁放鬆了許多。“您想到的計謀,一定是極爲高超的謀略,快說與本將軍聽聽!”

(本章完)

第413章 明哲保身劉伯溫第958章 叛亂生第20章 咱要創造一個萬世不易的大明!第440章 李善長的野心第164章 宇宙舔狗第615章 接觸土著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887章 小事化大第946章 鬼力赤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586章 船隊出發第515章 朱肅的謀算第970章 兵變第844章 朱肅南下第722章 當斷則斷第653章 探索復興,勢在必行第737章 顛倒黑白之計第172章 勝負已分!第574章 李善長之志第529章 你們這些大名,也就是個村長罷了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430章 李善長的打算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878章 高麗終並第962章 欲訪泰寧第319章 不願返鄉第738章 積毀銷骨,衆口鑠金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308章 出海剿倭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582章 成親之日第145章 帝王之術,皆在這一句話之中第983章 攻營第157章 突如其來的相親第429章 李善長:臣有良法,可解國庫之困第94章 議定婚約第458章 愣頭青藍玉第654章 賭約第218章 朱肅賑災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355章 張定邊的消息第234章 謀算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123章 拜師第468章 把這個刺客給本王拿下!第153章 胡惟庸的蠱惑第755章 天家血脈第558章 空軍轟炸!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229章 御前奏對第471章 百姓自會選擇第795章 黃雀在後第421章 左司郎中呂本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635章 能將幾何第182章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搶第242章 誠王死士第566章 蒙古大汗!第582章 成親之日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600章 拔除荊棘第681章 萬事俱備第981章 內鬥第987章 敗勢第1007章 範淮是誰第405章 朱標的蛻變第705章 兄弟匯合第437章 寶鈔之弊第562章 朱棣奔襲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257章 備倭!第772章 敗絮其中第163章 高麗學子第865章第144章 何爲帝王第239章 亂事將起第434章 大明的第一爐鋼鐵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1003章 如何收服第374章 張赫歸來第674章 一觸即發第149章 財源廣進第230章 殿中奏對(下)第1005章 洪武妙策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772章 敗絮其中第766章 混入其中第896章 說服水東第440章 李善長的野心第748章 帖木兒之死第890章 狼子野心第303章 你國貴人,皆是我天朝之後!第253章 攻心爲上第316章 赴倭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