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天賜良機

第519章 天賜良機

“什麼?”朱肅、高啓等皆是一愣。讓懷良發動政變?

“懷良親王並非單純的魯莽之人,而且如今,長慶天皇的背後還有我大明在後撐腰,他想來不會聽從。”高啓斟酌道。他在倭國也有年餘,深知懷良的優柔寡斷。若是懷良有如此果斷,早幾年獨攬大權之時,早就該威逼長慶天皇退位了。

畢竟長慶天皇亦非泛泛之輩,雖然被懷良架空,然其背後的小動作也是一刻未止。絕非會配合長慶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策的角色。

若是長慶乖乖聽話,也不至於被高啓和藤原鑽到空子,送出了請大明馳援的國書了。

“此事道衍師父亦有預料。”惠如和尚道。“故而,道衍師父建議殿下,與懷良親王接觸。”

“讓本王,接觸懷良親王?”朱肅眯了眯眼睛。

“是。”惠如點點頭。“懷良本欲讓幕府進攻殿下,但被師尊所阻止,引動懷良政變,亦是師尊說給幕府的謀劃。”

“師尊身處幕府,能帶出的話不多。不過其讓我告知殿下,‘懷良無決寡斷,長慶卻嘗懷潛龍之志’。”

“‘可借懷良之手,剷除長慶。’。”

“‘大明只需坐山觀虎,可成大事’。”

“坐山觀虎?”高啓皺眉:“懷良妄自尊大,昔年便曾冒稱倭國國王,矇騙我大明天子。”

“若任其坐大,我大明失去了天皇國書請援的大義,必然爲懷良所逐。”

“借懷良之手鏟除長慶,又該如何剷除懷良?”

“想來,道衍和尚的意思是,只有我們願意倒戈襄助懷良,懷良纔有可能鼓足勇氣,發動政變。”朱肅摸着下巴思考着。“不過高先生你說的也對,等長慶被剷除後,我們又該怎麼解決懷良,難道要再次倒戈一擊,將懷良解決?”

“先不說懷良必定對我等有所防備。就說如此兩番倒戈,我大明今後,必定會被倭國諸大明所戒。日後縱使許下高官厚祿,只怕也難有大名願意爲我大明招攬。”

“這分明就是引鳩止渴之舉……道衍可有其他言語?”朱肅問惠如和尚道。

“師父言止於此。”惠如和尚搖搖頭。

朱肅起身踱步,這姚廣孝,說話老是喜歡只說一半。當然也可能真如惠如所說,在幕府將軍的眼線下無法帶出太多的話來。他仔細思考,懷良現在已經被逼到了絕境,自己特意將堺港之戰的慘狀傳揚出去,再不有所行動,懷良對南朝的掌控只會越發羸弱。

自己本來就是準備等着懷良先有動作,纔好見招拆招。但道衍認爲懷良並無發動政變的決斷,只有有了大明襄助,纔有可能行險政變。

那麼也就是說道衍認爲,懷良現在其實也只有發動政變這一途。但他現在忌憚的,其實就是大明,或者說,是皇居內的五百明軍……

“或許,我們不需要擺明車馬的倒戈懷良。”朱肅開口道。“只要,能讓懷良知道我們已召回皇居之中的護衛……”

“召回西平侯?”高啓問道。“我等已與長慶約定,要如何能做的名正言順?”

“……或許,這需要高先生您,冒險出使一趟懷良親王府上……”朱肅摸了摸下巴。

……

“明國的高大人,來尋本親王又有何貴幹?”懷良府,雖將高啓迎了進來,但出於對大明與這位高夫子的厭惡,懷良並未按照禮節讓人給高啓看茶。便是他自己,也是隨意的穿着個木屐,袒露上身,歪歪扭扭的坐着。 似想激怒高啓這個從明國而來的謙謙君子。

“親王事務繁忙,本不該冒昧叨擾。”高啓不卑不亢,臉上掛着高雅且隨和的笑容。“是有一樁事務,欲求問親王。”

“大明?有事求問本親王?”懷良彷彿聽到了什麼天大的笑話。“你們明國的朱肅殿下,一來便與本親王結下了樑子,他竟會派了你來,讓你來求本親王?”他哈哈大笑,語氣裡卻滿是懷疑。

“說罷,早知道你們明國人狡猾。本親王這就聽聽,你們準備在暗地裡耍些什麼樣的手段!”

高啓仍不生氣,只是說道:“並非是求,而是問。”

“我大明與倭國立下協定,由大明借兵於倭國天皇,保護天皇安全,剷除幕府叛逆。而倭國天皇,則將堺港之地租借予我大明駐軍,且承擔我大明駐軍期間,所耗用的糧秣輜重等費用。”

“然則這數日,本該交割予我大明的糧草,已逾期三日,未有交割。”

“我等已遣使節詢問長慶天皇,然而長慶天皇託言稱病,並不接見。聞說你國大政,很大一部分皆由親王你來掌總。”

“因此吳王殿下遣我來問親王:我大明的糧秣,到底要何時才能交割?”

“你們要糧,居然要到了本親王的頭上?”懷良額上的太陽穴突突直跳。本以爲這些明國人是在長慶那兒碰了釘子,準備轉而支持自己,沒想到竟然是因爲缺糧,跑到自己面前來興師問罪了。他惡狠狠瞪着高啓,磨着牙道:“你們明國人全都餓死,本親王也只有彈冠相慶的份!”

“想要本親王援助你等?做夢!”

“趕緊離開我們大和的土地!否則,本親王必聯合我大和國上下大名,將你們這些明國人剷除!”

“親王可要想清楚了。”面對懷良的憤怒,高啓亦是面容轉冷。“我大明千里迢迢,派遣皇子與軍兵前來,是爲了援助弱藩。若倭國先撕毀協定,此舉無異於決定與我大明作對。”

“吳王殿下知道,自前日堺港之戰後,你等便在堺港外設置了許多崗哨,時時在外防備監視我軍。”

“可你們莫忘了,我大明,可還有另一支軍隊。”

“若你倭人在三日之內,不願按約送糧,三日之後,我等必然自己去取!”

“勿謂言之不預!”

說完,高啓也不待懷良反應,直接拂袖而去。

懷良氣的七竅生煙,眼見高啓重重摔了拉門,更是轉身去尋倭刀,要殺了高啓。斜刺裡那懷良的親信突然衝了出來,保住懷良的腰:“主上,主上,不能殺他!”

“您且冷靜一些,大明想要奪糧,這對我們來說,乃是大大的好事!”

“這分明是天賜的良機呀!”

(本章完)

第717章 燕王死戰第120章 誰敢攪和,我就殺誰!你可明白了,第831章 大難臨頭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349章 元軍攻城第786章 白蓮餘孽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247章 大局落定第911章 朝會對峙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899章 不讓鬚眉第470章 百姓出題,考較學識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617章 神明之城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錢!第279章 夜間襲城第869章 欲加之罪第153章 胡惟庸的蠱惑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597章 種痘成功第759章 司馬倫第885章 劍拔弩張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957章 人心不足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262章 兵臨城下第540章 逼宮第691章 考神降臨第881章 暗潮洶涌第43章 變革之始第369章 奪權第341章 趁機海運第121章 搞錢第395章 收復遼東第918章 愚者愚行第855章 口子已開第320章 風暴!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1010章 此人是我生死大敵!第255章 倭寇!!第98章 論高麗將亂與安南之隙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170章 讓你看看什麼叫做後臺第983章 攻營第991章 攻成之後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408章 秦淮悟道第908章 被迫仁義第748章 帖木兒之死第725章 帝國黑纛第133章 鉅商歸附第867章 不教而誅第538章 東施效顰第838章 榮耀背後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74章 陰雲遮月第369章 奪權第175章 老胡你個老六!第267章 揮筆作詩第61章 休養生息,亦或是開拓進取?第262章 兵臨城下第690章 不擇手段,亦可稱聖賢第50章 朱老五憨憨不知危第365章 鞏昌候的覺悟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515章 朱肅的謀算第69章 騙子來意第880章 雌鳳隕第25章 天道輪迴第518章 京都來僧第988章 察罕的心思第697章 杖責立威第1章 一本論語,愣是被你解釋成掄語了?第864章 順勢而爲第940章 韃靼第76章 字輩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304章 原來我真是華夏苗裔?第729章 反攻之時第694章 進駐德里第628章 羊圈第578章 高麗分裂第87章 孤家寡人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785章 西夷的窘境第403章 九族警告第725章 帝國黑纛第329章 定遼衛指揮使葉旺第46章 狗兒第438章 要不,咱先去把倭國端了?第969章 臨陣唱戲第285章 戰後諸事第783章 西夷作亂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298章 天下還有這樣的賤皮子?第500章 能打倭國,頭香都是我的!第794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