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書局

第二日天氣着實不湊巧,飄起了濛濛細雨,要說這天也怪了,都已經到了盛夏,北平還能下小雨,一般不都是暴雨嗎?

何秋心裡暗自稀奇,難不成現在就到了網傳的小冰河期?

何秋難得的又起了個早,又不想再回去睡回籠覺,只得換身便裝和徒弟陳四維一起打着油紙傘出了王府。

身邊還跟着一個王府的小廝,何能,據王府管事所言,這小子最清楚北平城裡的事了,也算是個包打聽。

出門前,何秋審視了幾眼這個叫何能的小廝,這小廝看着極爲機靈,不過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怕他太機靈。

何秋嚴肅的給何能說:“咱們今天約法三章。”

何能點頭,“好嘞,先生您說。”

“第一,萬事不能報出我的名字。”

“嗯。”

“第二,萬事不能報出我的名字。”

“嗯。嗯?”

“第三,還是萬事不能報出我的名字!”

何能摸不着腦袋,“先生說的不是一件事嗎?”

何秋認真的點了點頭,“對,但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何能懂事的應下了,拍拍胸脯保證,今天的事絕對不會透露出去。

何秋鬆了口氣,這纔講明今天要去做的事,其實也不難,就是找槍手。

不過寫的內容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問題,這槍手不一定能找到。

講明瞭自己的要求,何能的臉色有些詭異,不過也沒多說什麼。

領着他們一路往北城區走,邊走邊介紹,那邊的書局更多主打地下市場,適合傳播一些風月小說。

沒錯,這次出來,何秋不僅要把《紅樓夢》給刊印了,還打算找個人把《金瓶梅》寫了,何秋友情提供大綱。

之所以先來這,就是因爲大書局壓根不用費心思找,自己上門後,有王府的背景,《紅樓夢》的質量還在那擺着,不怕沒人出版。

但這本《金瓶梅》就不好弄了,風月小說畢竟過於低端、豔俗,涉足這行的文人本就不多,若是沒有何能這種熟門熟路的人,怕是連面都見不到。

說起來熟門熟路,何秋心裡也暗暗唾棄何能,這小子看起來一臉正經,不想私底下還是個常看風月小說的悶騷貨。

北城區這裡,相比於王府所在的地方,市井氣息更爲濃郁,一路走來,吆喝聲不絕於耳,陳四維看着街面上賣的東西,極爲好奇。

何秋看出來了,不由分說的拉着他先買了三串冰糖葫蘆,三人一人一串,又給他買了兩個小玩物,讓他拿在手裡玩。

陳四維看起來不好意思極了,只能認真的向何秋道了謝。

何能先到了一個看起來破破爛爛的書局門口,打聽了一圈,私底下找到書局的老闆,使了點銀子,問出了常來這供稿的人裡誰的文筆最好。

老闆給了個地址,就在附近一家小廟裡,那位窮書生姓趙,自稱是趙宋後裔,祖上還闊過,不過現在多在市面上畫些春宮圖,寫點小說,靠這個維持生計。

何能回來給何秋一說,何秋心想這不正是我要找的人才嗎!

立刻讓何能領着到那家小寺廟裡,找人去。何秋和陳四維就站在外面等着,這事反正他不出面,價錢可以開高點。

何能進了寺廟,找上那位趙宋後裔,這位老趙也就三十來歲,看上去一團和氣,卻想不到一手風月小說寫的極妙。

說起來,何能還看過老趙寫的文章呢,想起來這個,何能的心裡就有些騷動。

何能先是跟這位老趙聊了聊他之前寫的風月小說,吹捧了幾句,老趙頓時把他引爲知己。

等到何能把何秋給的大綱交給老趙時,老趙更是拍案叫絕。這麼精彩的一個故事找上門來,要是不答應,簡直對不起自己。

當即直言希望能由自己全程創作,既然份屬同道中人,他還可以免費提供插畫,不過這潤筆費,他不願意要買斷,想要拿分成。

老趙提到的這個,何能當面可做不了主,猶豫了幾番,跟老趙說聲稍等,出來寺廟,找上何秋,細說了這個事。

何秋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的,他也不缺這麼點銀子,只是圖個樂子,若是能激起其他人的創作慾望,添幾本前世沒有的著作,那更好。

何秋也給出了自己的條件,“你先讓他寫出來前兩回,讓我看看稿子,若是可以的話,後面就都交給他,這些條件也一併答應了。”

何能轉身回了寺廟,把何秋給出的條件和老趙說了,如果過稿,利潤雙方五五分成,老趙慨然應下,何能就把前兩回的大綱給他留下了。

聽到老趙如此自信,何秋甚爲滿意,想到不久後可能就能欣賞到這本著名的世情小說,不由得對自己的機智行爲點了個贊。

剩下的事就簡單多了,讓何能帶着何秋兩人跑到北平最大的書局,把抄錄好的《紅樓夢》和燕王府的名帖遞上去,這點小事,讓何能自己去談就好了,肯定是吃不了虧的。

何秋自己則和陳四維興致盎然的逛起了前面的書鋪,何秋先跑到雜書這塊,看了看,簡直大失所望,連連搖頭。

這個北平最大的書鋪,裡面的雜書照樣很少,要麼是《三言二拍》、《竇娥冤》這些陳舊小說話本,要麼就是佛教、道教的經典,至於近年來的文學作品,水平嘛,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

倒是邊上放的科舉範文多如牛毛,不止是北平一帶的,江南等地的鄉試範文也能在這裡看到,還都是三年以內的。

印刷質量也極好,紙質是上乘的宣紙,用料紮實。

何秋幫着陳四維挑挑揀揀拿了幾本,他雖不懂科舉的制文,但曉得看別人挑什麼,就他觀察到的,這邊的士子們買最多的是江南一帶的文集。

看來江南一帶的學風和學子質量確實要高出別地不少啊,連北平的學子都喜好那邊的時文,要知道各地的鄉試可都是分別獨自命題的。

若是真的一門心思只想考試,完全不用看江南的文章。

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289章 鬱新入滇第268章 藍玉的教誨第342章 重建西苑第95章《新貴妃醉酒》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62章 心涼的鬱新第73章 逛青樓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26章 背後的大魚第41章 朱棣的表演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172章 有喜第172章 有喜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143章 知行書院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167章 大軍北伐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6章:徵虜左副將軍藍玉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178章 治療第294章 爲難的朱棣第333章 審覈第40章 肖景騰第4章:mi汁烤野豬腿第175章 後勤事(上)第80章 明教中人第111章 蘿莉養成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305章 遵化(上)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90章 玫瑰香水105章 藍玉的殺心第150章 大動作(下)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257章 未來可期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137章 蠟印機第349章 陰私手段第256章 變法的好處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76章 公子請進第203章 相顧無言第215章 狀告晉王(下)第36章 求雨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209章 書院裡的衝突第230章 指點太孫第92章 順天府十大美女排行榜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201章 皇太孫第117章 老臉一紅第254章 太孫的小手段第306章 遵化(下)第227章 改革諸策第174章 藍玉的苦心第172章 有喜第7章:尋找麥芽釀造啤酒第93章 不服來辯第106章 讓我送你們上路吧第178章 治療第279章 至昆明第37章 一香五兩第91章 永安公主第253章 朱權上門第279章 至昆明第132章 籌備書院(下)第261章 太倉出事第58章 二十萬斤生鐵第24章 紅薯面世第15章:朱高煦也難逃真香定律第299章 祭拜第37章 一香五兩第100章 大明第一IP第340章 大航海第172章 有喜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144章 賞菊第136章 到北平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39章 霸道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156章 鹽場已成第17章:推廣泡麪啤酒第222章 朱元璋的擔憂(上)第43章 批命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30章 鋼鐵俠戰甲第151章 修路第25章 教育熊孩子第351章 紀綱暴露第183章 有心機的藍玉第152章 安全演練第23章 天子守國門第311章 蒙漢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