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天子大婚

“李太妃坐吧。”

朱由校面露笑意,看向神情有疑的李太妃,伸手示意道:“說起來,朕是有愧的,朕自御極以來,就很少去後宮,這諸事皆靠李太妃打理。”

“能爲陛下分憂,乃是妾身的本分。”

李太妃哪裡敢託大,當即回道:“陛下乃一國之君,心憂社稷,心念天下,處理的都是軍國大事,後宮諸事雖繁瑣了些,不過也沒什麼大事。”

這就叫懂分寸啊。

朱由校露出讚許的神色,心裡對這位李太妃高看幾眼。

別看朱由校沒有去過後宮,不過後宮的那些妃嬪,嗯,準確的來講,是萬曆、泰昌兩帝的妃嬪,一個個心底都很敬畏朱由校,甚至是懼怕。

無他。

鄭貴妃、李選侍的暴斃,這對萬曆帝一系的妃嬪,對泰昌帝一系的妃嬪,震動都是極大的。

上述這兩位主,哪個簡單?

都不簡單!

靠着寵信,那地位和權勢都大的沒邊。

可是結果呢?

不都暴斃了?

可千萬別小看後宮,看起來就是一幫女人組成,一個爭寵,就可以折騰出很多事,甚至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到外朝的秩序。

暫且不提別的,就說天家子嗣早夭,意外薨逝,固然說有醫術方面的問題,但要全歸咎於醫術,朱由校可不相信。

母憑子貴嘛。

牽扯到一些事情,不是你不想爭,就可以遠離旋渦的。

這就是人心。

這就是人性。

誰都免不了俗。

“陛下,選秀一事初定,妾身選定一批秀女。”

見天子不言,李太妃作揖行禮道:“禮部等有司也言,後宮不可一日無主,如何選定,如何裁決,還請陛下決斷。”

在說到這裡時,在殿外候着的諸太監宦官,一個個低着腦袋走進,手裡捧着卷宗和畫卷。

做天子就是這點好,不管什麼事,總是有一批人圍着你轉,甚至無需你多費心,底下人就能幫伱辦好。

別看李太妃暫管後宮事,然而涉及到選秀一事,天子大撒手,整日待在幹清宮,忙着處理軍國大事,對於選秀問都不問,越是這樣,就越叫李太妃小心謹慎。

她是太妃不假,但終究不是太后。

一字之差,天地之別。

而朱由校恰恰最看重的,就是李太妃小心謹慎。

說起來朱由校是幸運的,儘管面對的是一堆爛攤子,可是頭上畢竟沒有太后壓着,再或太皇太后壓着,不然就他御極之初,去做的那些事,想要這樣順利的去推動,不說很難吧,至少也會遇到些坎坷。

“底子都乾淨吧?”

朱由校看着御案上所擺卷宗和畫卷,沒有着急去看,反看向李太妃道。

“都乾淨。”

李太妃回道:“這些秀女的籍貫、出身、家境、父族、母族等,內廷與外朝有司都進行嚴格篩查,妾身也都逐一看過,入選的這三十位秀女,都沒有任何問題。”

“那就好。”

朱由校言簡意賅道。

開玩笑。

天子要進行選秀,甚至要從中選一位皇后,暫且不說選秀制度有多嚴吧,就說要經歷諸多流程,每道流程皆有人經手把關,誰要真敢在其中摻沙子,玩貓膩,你不怕死,我還怕死呢。

要說有些私心,這正常。

畢竟誰能進了後宮,不管是父族,母族,亦或是推舉的人,都或多或少沾點好處,人之常情嘛。

可要誰藏着別的壞心思,那多半是沒人敢的。

更別說朱由校御極登基後,做的太多事情都是乾綱獨斷,不按着套路去出牌,

這讓很多人都摸不透他的脾性。

選秀是從中樞發起不假,不過也是從民間進行篩選,要經地方有司先初選,即便中樞和地方有聯繫,可對吃不透的事情,秉承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太妃靜靜的站着,站在一旁的朱由檢,能夠瞧出李太妃的緊張,不過朱由檢也沒有多說其他。

畢竟眼下的事情,牽扯到了選秀,牽扯到了後宮,這不是他能去插嘴多說的。

“就選這幾位吧。”

不知過了多久,朱由校拿起硃筆,在幾張畫卷上圈閱,“至於皇后人選,等朕見過她們本人,再定吧。”

“是。”

儘管朱由校所言,多少有些不合禮制,不過李太妃也沒多說其他,只要能選定就好,畢竟後宮不可一日無主。

早定皇后人選,她這個太妃也該退下了。

規矩就是規矩。

禮制就是禮制。

她是先帝的妃嬪不假, 但眼下新君繼位,也已經進行了選秀,這後宮就不該由她繼續管着。

“涉及到大婚諸事,還要勞煩李太妃多多操心。”

朱由校將硃筆放下,笑着看向李太妃道:“朕有國事要處置,該怎樣辦,定哪個日子,就由李太妃跟有司商榷吧。”

“妾身遵旨。”

李太妃作揖道。

天子選秀是有諸多規矩的,就像所選秀女,不能全都納進後宮,而天子大婚,這其中規矩就更多了。

就當前這種形勢,朱由校沒心思去管,他只要能定皇后,納妃嬪就行,從御極登基之初就保持鍛鍊,一個是確保自身健康,一個是爲今後能多生子嗣。

皇帝沒有子嗣,那就是扯淡。

“陛下,妾身還有一言。”

李太妃躊躇剎那,看了眼身旁的朱由檢,向朱由校作揖道:“待到陛下大婚後,後宮諸事,肯定要交由皇后總管,五殿下雖未……”

別看李太妃講的很隱晦,不過朱由校卻聽懂何意了。

“這點李太妃就不必多慮。”

朱由校微微一笑道:“到時朕自有安排。”

“是。”

李太妃忙回道。

在朱由檢沒有及冠成年前,朱由校絕不會讓其離開視線,開玩笑,真要離開了,誰知道會有哪些魑魅魍魎,私底下聚到朱由檢身邊,一個人的思想和觀念,是會受外界因素影響的,自己沒有誕下皇嗣前,朱由校絕不允許任何隱患發生!

今後牽扯到皇室的教育,朱由校可不會獨聽文官羣體的,該學些什麼,該會些什麼,不能獨侷限於某一類,治理天下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第47章 帝王心術第75章 京營(2)第20章 外朝風起第317章 直隸之亂(3)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316章 直隸之亂(2)第156章 傳教士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77章 思變(1)第161章 整軍出海第88章 軍工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65章 東江鎮第204章 風骨第52章 談兵第48章 新君VS顧命第208章 再殺第280章 諸事(2)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247章 天津一十三行(1)第345章 諸院第50章 協理京營戎政第309章 楊漣之怒第103章 明君與暴君(1)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245章 諸巡河御史第360章 督撫定權第316章 直隸之亂(2)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281章 驛傳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75章 京營(2)第119章 功是功,過是過第101章 武威第29章 大朝會(3)第248章 天津一十三行(2)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165章 魑魅魍魎第108章 廷推(2)第332章 重大變革第154章 二書房第337章 在變革中求發展第34章 諫臣楊漣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199章 勳貴楷模第303章 反對!第275章 放權第192章 大明武運第213章 行路難(2)第81章 騾馬化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133章 風起第235章 撞擊式燧發槍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326章 風波之後第2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00章 搶購潮第361章 再出手第125章 天啓(5)第282章 自負盈虧第116章 巾幗英雄第32章 孫承宗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110章 水太涼!第362章 治遼策第64章 觸目驚心第67章 對遼戰略第224章 路,是走出來的第93章 劍指京營第4章 這大明是朕的!第187章 勵精圖治第140章 大明,是怎麼了第14章 朕的內廷,朕說的不算?!第260章 遼左奏捷第83章 文與武(2)第29章 大朝會(3)第99章 罪卒營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318章 直隸之亂(4)第16章 大明勳貴!與國同休否?第5章 駱思恭第181章 對弈第34章 諫臣楊漣第16章 大明勳貴!與國同休否?第107章 廷推(1)第39章 紫禁之巔(1)第251章 祖制?那就辯法吧!第134章 那就抓!第350章 一封密信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45章 上醫醫國第145章 傳奉官!官場大震第227章 大明之恥第162章 漕糧也敢動?第356章 敢叛必鎮!第148章 議遼會晤第297章 集約發展(2)第150章 打得一拳開第4章 這大明是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