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國子監之辯(1)

朱由校特設的廉政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京廣撒駕帖傳喚,這場名爲傳喚,實爲逮捕的行動,鬧的那叫一滿城風雨。

只是卻很少有人知曉,廉政院尚書崔呈秀頂着巨壓,進行逮捕的那批人之中,有部分與倉場一案無關,則與先前的保定鬧餉相關,這批人被抓進廉政院衙署沒多久,便被另一批人提押帶走了。

崔呈秀很識趣的沒有過問。

而在廉政院大張旗鼓傳喚的背景下,更不會有人知曉,尚有一批無需亮明駕帖,卻被集中逮捕的羣體。

牽扯到順天府衙、大興和宛平兩依郭京縣、五城兵馬司、在京諸倉、駐通州坐糧廳、通州諸倉等衙署。

胥吏,這個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的特殊且龐大羣體,捧的都不是鐵飯碗了。

而是他孃的鑲金碗。

在朱由校的眼裡,明初定下的戶籍制度和衛所制,是符合明初特殊背景的良策,切實穩定了地方秩序,尤其是從元韃手裡收復的北方舊土,讓神州再度一統,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卻也成了破壞統治的糟粕!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項制度或政策,是可以做到一勞永逸的,社會在發展,就必須審時度勢的調整,不然良政終將變成惡政。

最讓朱由校厭惡的,莫過於所謂的守舊思維。

這絕非儒家思想的事!

而是自幼修習聖賢之道,繼而在科考逆天改命的羣體,真正躋身仕途後,跟更龐大的羣體相互妥協,繼而進行逐步篡改,因爲不變則代表利益永存,變則代表利益受損。

能文能武的孔老夫子,要是知道儒家是現在這副德行,丫,能從棺材裡氣的跳出來,一刀一刀把那些自詡儒家門生全砍了。

胥吏。

對於掌握權力和享有特權的羣體,平日連看都不會多看一眼,這就是一羣穿着所謂官家衣,拿着微薄錢糧的打雜人,負責跑跑腿,做做事,應付人等雜事。

可是對於無權無勢的底層百姓,他們卻是最大的官啊,因爲更大的官,又豈是平頭百姓能夠接觸到的?

閻王好惹,小鬼難纏。

這在民間廣爲流傳的寥寥幾字,卻也道盡了血與淚。

皇權不下鄉,從某種意義上也就註定了,在大明下轄的兩京一十三省,無時無刻都可能發生着冤屈,或者已經發生。

可皇權想要下鄉,又是何等的困難啊。

無爲而治,對於上層而言,少去折騰些事情,這反而是給底層減負擔。

因爲具體去做事的,不是上層啊,而是統治一環的中底層,一旦其中的政策被有意曲解,那罪全都是底層遭的。

也恰恰是這樣,自朱由校御極登基以來,就極少直接插手地方事務,或者發表什麼看法或言論。

一個廢除遼餉。

一個永不加賦。

這都能切實爲底層減負,所以朱由校纔去做的,可即便是這樣,依舊被一些人妄加揣摩起來。

這就是人心啊。

這就是人性啊。

只是想統治好大明,想實現撥亂反正,又必須要插手地方,所以朱由校在蓄勢,在謀勢,圍繞他爲核心主導,逐步增強對於地方掌控力度,繼而再審時度勢的擇機推行新政。

新政,是新舊之爭,是皇權與臣權之爭,是中樞與地方之爭,是汰舊捧新之爭……

“崔呈秀,你他孃的不得好死!”

“放本官出去啊!”

“崔呈秀,本官定要彈劾你!”

“小的招了,小的全招了!”

“啊!!!”

廉政院衙署,各種聲音交替不絕,從一批批人被逮捕進廉政院,以往的平靜就沒了,取而代之的便是嘈雜。

“廉憲,您說負責提押的那批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李夔龍跟在崔呈秀身旁,想起前兩日的事,講出心中所疑:“莫非跟英國公有關嗎?當初保定出現鬧餉,這在朝野間引起的風波……”

“不該問的別問, 不該想的別想。”

崔呈秀停下腳步,皺眉看向李夔龍,語氣低沉道:“廉政院的差事是都辦完了?你還有別的心思,去琢磨這些?”

“不是。”

李夔龍忙出言解釋:“下官就是覺得奇怪,像英國公何時歸京的,京城知曉者甚少,保定那邊,下官可是聽說死了不少人,被抓進京城的人也不少。”

“做好份內事吧。”

崔呈秀卻道:“那批沒扛住的人,全都提押出來,單獨進行審訊,留給咱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是。”

李夔龍忙低首道。

看起來在廠衛之外,在廉政院之外,天子還特設有別的衙署啊。

看着李夔龍離去的背影,崔呈秀雙眼微眯,心裡卻暗暗思量起來。

其實李夔龍所疑的這些,崔呈秀也在想,甚至想的更多,而這也讓崔呈秀心底生出緊迫感。

第330章 驚滿堂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41章 各顯神通第210章 保定風雲第157章 意外驚喜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108章 廷推(2)第348章 新世界(3)第40章 紫禁之巔(2)第358章 鹽改受阻第57章 西緝事廠第260章 遼左奏捷第114章 造個閹黨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344章 秋闈第210章 保定風雲第360章 督撫定權第229章 獨夫!暴君!第236章 康莊大道第97章 君威第190章 願天下大同第101章 武威第43章 態(3)第238章 後宮(1)第193章 一場大火第43章 態(3)第120章 奪爵第1章 帝國的黎明第275章 放權第89章 敢爲天下先第87章 另起爐竈第321章 君威浩蕩第210章 保定風雲第276章 不!是集權第111章 薊遼總督第55章 諸卿欲反乎?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200章 遼南血第286章 少府舉債第364章 廉政蓄勢第174章 風起遼西第15章 新君之威第366章 聯合緝私第112章 君臣奏對第154章 二書房第279章 諸事(1)第178章 殺他個朗朗乾坤第366章 聯合緝私第360章 督撫定權第189章 展望第195章 東林決斷第216章 殺!殺!殺!第334章 技高一籌第89章 敢爲天下先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117章 論道西南第51章 知罪否?第33章 詔修實錄!翰林諸官第233章 再議海河第238章 後宮(1)第207章 天子大婚第15章 新君之威第132章 山東巡撫第196章 攪吧,攪吧!第292章 體統能當飯吃?第146章 黑!真黑!!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365章 東江鎮第45章 上醫醫國第98章 白杆抄家,威武之師第109章 大明財相第295章 差事第133章 風起第324章 衣冠禽獸第254章 諸黨(2)第281章 驛傳第199章 勳貴楷模第365章 東江鎮第2章 朝會暗涌第159章 清查虧空第257章 文鬥(1)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3章 詔修實錄!翰林諸官第249章 天津口岸第153章 京城之動第96章 立威第53章 案中案!那就殺吧!第132章 山東巡撫第191章 擎天一柱第323章 顫抖吧!第344章 秋闈第262章 敕爵厚賞第328章 無題第118章 大明之擎天柱!第359章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第141章 白綾了恩仇第339章 盡誅之第147章 西苑聚將第190章 願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