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態(2)

王在晉的臉色微變,不過並非是懼怕,而是爲激動,天子此次召他進宮,竟是爲了巡查薊密永三協,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卻受國朝多變朝局的影響,而遲遲未能去做的。

此前在就任山東巡撫一職時,在得知大明慘敗給建虜的消息,王在晉是震驚的,是難以置信的,建虜縱使再強,如何能取得最終勝利啊。

畢竟出戰的大明軍隊,多數是從各地各鎮抽調的精銳啊。

爲了征討建虜這一戰,王在晉就任山東巡撫期間,可是奉朝廷明確下來的政令,沒少通過海路向遼前輸送一些緊缺所需。

但縱使是這樣又如何?

該慘敗是慘敗。

即便是薩爾滸之戰慘敗造成的風波和影響再大,該向前看時還是要向前,畢竟時下的遼地已然不可避免的出現逆轉,倘若不能穩定住遼前秩序,真叫建虜抓住機會,威脅到其他地方,情況只會變得越老越糟糕。

“陛下,臣有話要說。”

“王卿但說無妨。”

看着神態有變的王在晉,朱由校擺擺手道:“朕喜歡聽的就是真話,是站在事實去考量問題,而非爲了某些蠅頭小利,去做一些欺上壓下之事。”

“陛下想讓臣巡查薊密永三協,臣斗膽想問”

王在晉想了想,擡手作揖道:“臣究竟是需要真查呢?還是裝模作樣的假查?畢竟現在朝堂是非不斷,萬一受薊密永三協的影響和顛簸,而導致京畿治下的安穩出現問題,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朝中時局究竟怎樣,王卿完全沒有必要過多理會。”

朱由校笑笑,上下打量着王在晉,語氣鏗鏘道:“要是隻爲裝模作樣的假查,朕就不會召王卿進宮來見朕。

既然朕想讓卿家負責此事,就是要好好的去查去看,朕想知道薊密永三協的真實情況,而非各種虛假情況,畢竟該區域是拱衛京畿絕對安穩的命門所在。

朕希望卿家離京前去巡查時,不要過早撥動某些人敏感的神經,而是要先摸清各地的駐防、武備、兵額、操練、城防等各種情況,卿家可定期向朕呈遞密奏,但不要寫奏疏經有司呈遞至京城來,明白嗎?”

王在晉眉頭微挑,天子將話講到這份上,他要還是沒聽懂的話,那這個兵部左侍郎就算做到頭了。

“臣遵旨。”

王在晉當即作揖道:“請陛下放心,臣定會將此事妥善解決,確保陛下所想所期,一定會萬無一失的做好。”

朱由校露出滿意的笑容。

薊密永三協這處區域軍事防線,是拱衛大明京畿的命門所在,西邊與宣府鎮等處聯繫緊密,東邊和山海關、遼西走廊等處連接頗深。

倘若此地敢出現任何意外狀況,對大明造成的影響和混亂,必將是難以估量的,同時也會讓大明陷入到更被動的境遇。

想要真正改變大明,就必須先摸清楚最真實的大明,到底是什麼模樣的,這不是奏疏上寫的那些漂亮話,而是要看被藏起來的真實反饋。

就當前這種特殊情況下,唯有數據是不會騙人的,朱由校想讓一批批務實求真的羣體,去探明各領域的真實情況,從而能達到有針對性的對症下藥。

朱由校想要調整薊密永三協駐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朱由校的眼裡,負責拱衛京畿的那套駐防體系,根本就沒有側重點,更沒有逐次阻敵的實際,最關鍵的是各處衛所糜爛嚴重,基本盤都快成空架子了,

如何能挑起大梁來?

最爲簡單的例子,在薩爾滸之戰籌備前期階段,遼東前線各項所需轉運遼前時,倘若薊密永三協能有效組織起來,就不會造成形式上的浪費空耗,從而讓大明寶貴的戰爭潛力被消耗掉。

朱由校今後想要干預和調整遼事,避免遼前的局勢繼續糜爛,如此不僅要對軍事力量進行調整,更要設法構建起一套組織有效、運輸得當、多線並進的軍需轉運體系,以確保前線奮戰的大明健兒,不會被軍需輜重是否貽誤而分神。

“王卿,就眼下遼事的多變,你可有什麼看法?”

交代完最重要的事情,朱由校看着王在晉說道:“對待遼東經略熊廷弼,王卿覺得他能否扛起穩定遼東的重擔?最近朕每每看到此前遼東的奏疏案牘,就有些憂心忡忡啊。”

王在晉眉頭一皺道:“陛下,遼事之所以會出現當前情況,絕非朝夕間就能促成的,臣此前一直在思量此事。

倘若國朝當初在選帥擇將方面可以更謹慎些,在籌備戰前各項所需時可以更積極些,針對遼地本土既存的情況可以更果決些,或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至於說遼東經略熊廷弼,在坐鎮遼東期間,可以將混亂秩序逐步穩定,可以確保遼前守備的安穩,臣覺得是有功勞的。

只是遼東經略在任期間,其脾性太過於火爆,甚至所講言論頗爲不當,有些事情就算是知曉,但也只能暫時藏在心裡,而非是什麼都張布出來。”

或許這就是熊廷弼被拉下來的原因。

朱由校神情凝重,心裡想起一件事情,有很多人想將熊廷弼拉下馬,恐不只是熊廷弼是楚黨巨擘那麼簡單,還與熊廷弼說過的言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遼地事不宜用遼人。

熊廷弼在赴任遼東經略期間,必然是發現了什麼,否則其斷不會將此等言論,恰恰也是這樣,使得遼東的某些羣體坐不住,害怕有些事情暴露,所以在背地裡搞起小動作來。

遼東將門勢力,這是不容忽視的一支地域性勢力。

“卿家說的很是客觀。”

朱由校收斂心神,神情感慨道:“其實不管怎樣去說,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如果不能從過去吸取經驗教訓,那麼想要確保遼地的安穩,無疑是癡人說夢的事情,算了,不提這些事情了,卿家還是先將朕所言之事,都儘快落實下來吧。”

第220章 死戰!死戰!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53章 諸黨(1)第307章 鹽改第135章 午門叩闕第303章 反對!第30章 大朝會(4)第34章 諫臣楊漣第149章 一種可能第217章 白杆揚威第288章 民心民意第35章 只爭朝夕第28章 大朝會(2)第208章 再殺第231章 國子監之辯(2)第320章 逼宮而已第345章 諸院第66章 天津兵備道第91章 京城血第122章 天啓(2)第25章 母族外戚第257章 文鬥(1)第147章 西苑聚將第82章 文與武(1)第105章 變數第271章 問責追責第138章 一出好戲第225章 葉向高進京第318章 直隸之亂(4)第56章 罷職奪籍!第169章 關門!放崔呈秀第202章 怒第68章 猛將進京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第64章 觸目驚心第95章 殺!碩鼠當誅!第240章 八仙過海第337章 在變革中求發展第194章 諸黨合流第255章 諸黨(3)第232章 書生之見第35章 只爭朝夕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163章 哄擡糧價第252章 奸佞錄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295章 差事第124章 天啓(4)第134章 那就抓!第14章 朕的內廷,朕說的不算?!第367章 暗涌(1)第272章 袁世振第184章 老奴的野望第174章 風起遼西第187章 勵精圖治第52章 談兵第317章 直隸之亂(3)第228章 駕帖遍京城第70章 豐臺與西山第168章 抽絲剝繭第2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6章 巾幗英雄第170章 打蛇七寸第310章 津門變局(1)第137章 粉墨登場第49章 如此顧命第64章 觸目驚心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45章 上醫醫國第126章 天啓(6)第342章 萬民歌頌第309章 楊漣之怒第187章 勵精圖治第100章 巡視豐臺第335章 糧食豐產第135章 午門叩闕第328章 無題第198章 這就是政治第261章 這不可能第247章 天津一十三行(1)第60章 洪承疇揮拳,袁可立舞劍第33章 詔修實錄!翰林諸官第20章 外朝風起第365章 東江鎮第30章 大朝會(4)第186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189章 展望第164章 給朕查!第292章 體統能當飯吃?第366章 聯合緝私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129章 遼東無戰事第212章 行路難(1)第354章 帝黨崛起第363章 巡按第164章 給朕查!第128章 天啓(8)第229章 獨夫!暴君!第168章 抽絲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