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細菌病理說》
楊士奇和解縉面面相覷,他們剛剛正在討論學習農事的一些心得體會,任何一門技術往深入了去學習,那都有很多門道在其中,種田這事兒自然也是一樣的。
最基本的時令節氣,施水漚肥,糧食要種多深,多久除一次草,怎麼避免蟲害等等東西,都是需要慢慢在實踐中去摸索的,眼下的楊士奇和解縉兩個人都還在很初級的階段。
就在西安城外他們倆已經合夥盤下來幾塊田,不算很大,太大了他們也打理不過來,隨後就請教了一些老農種田的經驗。
現在還沒到播種的季節,所以現在他們倒也不用怎麼花費時間,兩人聚在一起,更多的是交流經驗,討論糧食性狀差異有可能的原理。
今天他們聊的正興起,就見到許公式火急火燎的衝進來,一下就把這稿子拍在桌上,來了一句誰贊同誰反對。
老實說他們倆是有點愣住的,都半個月沒見到許良師徒三人了,今日許公式突然跑回來,還真有點稀客的感覺。
解縉隨手拿起這篇稿子,就見到題目是《細菌病理說》五個大字,署名不僅有許良這個社長,而且還有許公式許定律兩個大弟子。
細菌,病理?
病理解縉能理解,但是細菌是個什麼東西?
解縉不明所以往下看去,而楊士奇也好奇湊過來,想看看讓許公式這麼嘚瑟的東西究竟是個什麼。
許公式好整以暇的坐在一邊,自顧自的給自己倒杯茶喝着,他有自信他們師徒三人的這個發現,一定能刷新世人對這個世界很多東西的認知。
顯微鏡的意義對很多學科都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例如醫學,生物學,化學等等學科的很多研究,都需要用到這個儀器。
微觀世界能發覺的學術成果實在太多,而現在的《細菌病理說》,只是他們師徒三人拋出來的一小部分成果。
許良發表這個,只想起一個拋磚引玉的效果,他只是藉此幫助世人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讓他們自己在這個世界進行科學探索,這遠比自己一個人把所有東西全都倒出來更有意義。
而現在這篇論文首先的讀者解縉和楊士奇兩人,就已經被許良打開的微觀世界所震撼。
顯微鏡能夠突破目力極限,放大視物幾百倍的觀像,他許良看到了生物的基本細胞組織,就是這樣一個個細胞組成了世間各類各樣的植物動物?
許良通過健康人和病人之間的取樣對比,發現從病人身上取樣的組織能看到數量很多的一種特別的東西,而各種不同病症之間多出的這種東西外觀形態都各有差異,他懷疑這種東西很可能就是很多病症的致病因素,而他把這種東西命名爲細菌。
隨着研究的深入,他不斷的加大樣本進行比對研究,最終可以確定人體內天然就存在各種各樣的細菌,但是這些細菌和人體形成一個穩定的狀態,並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病症和傷害。
但是有一些細菌是原本身體所沒有的,當它們進入人體,就容易引起誘發各種疾病,而這種細菌,他又命名爲病菌。
整篇論文許良給出全部的實驗樣本記錄,各類病症對應的病菌形態都有描述,甚至他還手繪了出來大致的外觀,然後列出表格進行歸納整理。
足夠多的樣本數量,構成了強大的說服力,一切論點都有實驗樣本的結果進行支撐,不管是誰來看,都根本找不出任何毛病來。
花了好一陣兒,解縉和楊士奇才算把這個文章完完整整的看完了,他們都是不約而同的輕呼出一口氣,然後相視一眼,都有種莫名的震撼。
這個論文的學術發現,該如何評價呢,他們想來想去,也覺得只有石破天驚纔好作爲合適的形容詞。
微觀世界真的就這樣被驗證出來了?
許良在論文的最後,把顯微鏡的原理也公佈出來,如果世人有條件,可以根據這個原理自行製作顯微鏡,只不過真要做成功的話肯定很難就是了。
倒也不是許良無私,只是要促進科學發展,這種科研儀器那一定是越普及越好的。
如果世人做不出來也沒有關係,許良已經打算再批量生產顯微鏡了,只是這種相對複雜儀器的售價肯定低不了,一般的士子書生只怕是很難玩得起。
楊士奇和解縉看完之後,都是起了心思想着是不是要弄來一臺見識一下微觀世界。
那可是一個真正的全新世界,只看文字描述,他們就已經不勝嚮往之了,若是能真的親眼看看,那又該是如何玄妙?
“一滴水裡,真的有各種活物共同存活?”解縉端起茶杯瞪大眼睛看了起來,茶色的水清澈潔淨,他實在無法想象這裡面還活着無數的活物。 一聽到解縉這麼高傲的人都向自己求問,許公式的嘚瑟根本就掩飾不住,一下子就把頭翹了起來。
先是清了清嗓子之後,他才得意的解答起來:“那可不,這可是俺親眼所見的,這些活物都能動彈,還能看到具體模樣,千奇百怪的,這類活物俺師傅都歸類命名爲微生物,而那細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種,一滴水裡的微生物數量根本無法計量,大概就是你們說的那什麼.什麼來着?”
許公式撓頭想了一陣沒想起來那句話,最後還是解縉提醒他:“是一花一世界。”
“對對對!就是這句話,那就是微觀世界,一個真正的世界,一滴水裡活着無數的微生物,裡面有很多就是致病的病菌,這也是許多病人染病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所謂的病從口入。”許公式說罷,就舉起茶杯滋溜和一口。
解縉和楊士奇都是無言以對,他們各自看着自己面前的茶,一時有些惡寒,突然就有點無法再直視水這個東西了。
一滴水裡就有許多的病菌,那一杯水裡該有多少,若是天天喝怎麼能不染病?
不過他們回頭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對,楊士奇皺眉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人人都要時常染病,畢竟人不能不喝水。”
許公式嘿嘿笑道:“不要怕,俺師傅觀察過沸水裡的情況,他發現絕大多數微生物都無法在沸水的高溫下生存,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病菌,所以只要喝燒沸過的水就不用擔心染病了。”
解縉楊士奇這才恍然,原來是這麼個道理,這樣一來他們看茶水的眼光纔算正常了一點。
而這時候許公式也補充了一句:“俺師傅說了,喝熱水,吃熟食,多洗手,這就能夠杜絕大部分的疾病了,如果咱們能在普通百姓當中慢慢普及這個習慣,這也算是一件利民的功德事兒。”
事實上古代的普通百姓還真沒有喝熱水的習慣,燒水看似簡單,但對普通人來說一來麻煩,二來燒柴也是生活成本,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都是直接喝河水井水。
反而是士紳商人追求生活品質有泡茶的需求,是一直喝熱水。
如果真的能把喝開水的習慣徹底普及,這小小的一個舉措實際上不知道就能挽救多少人命了,不過要推行這樣的舉措不能憑空來,最起碼你得讓人家知道爲什麼要喝熱水。
如今許良把其中的道理揭示出來,世人就會明白,原來生水裡有很多不好的東西,喝生水是很多疾病的來源,病從口入這句話是真的,如此,普通人或許寧願麻煩點,也會慢慢更改習慣。
聽到這樣的提倡,楊士奇和解縉也是深以爲然,如果許良的這個說法是真的,那這的確是一件利民大事。
“我覺得可以專門寫一篇關於這個的文章,讓咱們的讀者向身邊人宣揚這個事情,慢慢的這個道理一定能夠普及出去,遲早也會被普通老百姓們知道,或許以後大家真的就慢慢都開始喝熱水了。”
解縉覺得這件事情很值得做,說完之後立刻就表態要自己親自撰寫這篇文章,有利於天下生民的事情,他是一定願意去做的。
許公式見到他們的反應雖然很得意,但也沒有忘了正事兒,他之所以特意跑來,就是要給報社送稿子來。
“俺師傅說了,這篇論文可以作爲《自然》期刊的開刊之作,也算是給天人都打了個樣板,一個合格的學術論文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用什麼樣的具體方法才能得出真正客觀的結論。”
“我知道了,這樣的文章若是不符合標準,那天下就沒有符合標準的了,下期報紙我會安排增加一個《自然》版面,專門刊登這個論文。”
楊士奇對這個論文是服氣的,他現在真的很想見識一下所謂的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
而一旁的解縉思考的東西則更加深入,以許良這篇論文的嚴謹程度而言,解縉意識到自己對科學方法論的認識還是不夠,搞自然問題的研究,實際上是一個相當細緻繁瑣的事情。
這並沒有讓解縉對自然研究而退縮,反而更加覺得驚喜,原本他對研究糧食問題還比較迷茫,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開展研究,如今看到了這篇論文,他頓時獲得了一些啓發,一時間還真的有點頭緒了。
而這正是許良發表這個論文想要起到的效果,科學研究也有具體方法,而聰明者一定能在這篇論文裡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