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第539章 改革春風吹滿地

當朝廷中樞的一道道法令宣佈出來擴散到大明的各個角落,這個東方的古老帝國就似乎在發生某種蛻變,新的秩序和規則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所有人都嘗試在這個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角色。

傳統以官府和士紳合作統御百姓的社會格局正在慢慢瓦解,在新法的作用之下,官府開始站在了士紳階層的對立面。

這樣的轉變對官府對士紳無疑都是十分痛苦的,這意味着官府要實現穩定的治理不能再依靠士紳階層,以後再也不能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了,大明的土地上不能再有官府權力的真空地帶,這要求官府必須更加高效更加強大。

而以前的官府是什麼樣子,人員希少效率低下,什麼都要管但什麼都管不好,大多數時候縣令也沒什麼事情做,地方上有大案子那就審一下,抓一抓每年的糧稅徭役,可以說日子過得悠閒得很。

但現在新法一推行,那可真是哪哪兒都要管,如今工商在各地都已經初具規模,那他們就要管人口流動,要管工人保障,勞工糾紛他們要審案,商品市場風氣不正他們要整肅,各個物價要保持穩定,就業率上不去他們要想方設法提供崗位,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那真的是弄得地方官府焦頭爛額。

還是以前舒服,只管農業穩定生產就可以了,哪兒像工業化之後這麼多屁事,官府連軸轉都忙不過來。

而且新法直接觸及到的就是地方士紳的利益,官府和地方士紳鬧僵了,很多事情也就不好辦了,畢竟以前到了鄉里實質上的統治者就是這些地方士紳,他們多半還和本地鄉民沾親帶故有些宗族關係,話語權遠比官府要來的直接。

官府各個事情都不好做,自然就對新法畏之如虎,只不過這是朝廷中樞的法令他們只能捏着鼻子推行,若是做不好到時候自己考成績效不達標,那可就和前程走遠了。

而對於鄉紳而言,新法就更是讓他們如鯁在喉,原本鄉紳就是地方鄉里的土皇帝,即便是官府要徵糧稅徭役多半也是要和自己商量着辦的,不然這些事情也沒那麼好做,所以很多時候官府與鄉紳都是合作的關係,只有百姓永遠是最底層被壓迫對象。

可是隨着新法推行,鄉紳突然發現官府的矛頭對準了自己,並且手越伸越長,這就讓他們相當不滿了。

這還是新法剛剛推行就已經這麼過分了,若是讓官府嚐到甜頭以後不得上天啊,如果現在就這麼認命了,那以後官府要提更過分的要求怎麼辦,難道就這麼一直退縮下去嗎?

新法雖然頒佈出來並且由官府開始落實,但是實際上究竟有多少鄉紳願意配合呢,這實際上是個很大的問題,再好的法令如果不能使人敬畏遵從,那也是形同虛設。

江南小縣的一處莊園裡,住着的是縣裡最有名望的士紳王老爺。

王老太爺從來都是縣裡的土皇帝,即便是縣太爺見了王老爺那也是要行禮問好的,這絕對不是因爲縣太爺尊重王老太爺的七十高齡,純粹是因爲王家在大明中樞有一個大靠山,正是王老太爺的長子。實際上王家能起勢成爲縣裡邊的望族,正是因爲家裡出了高官,所謂一人得道雞犬飛昇正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不然哪來那麼多人急迫腦袋要走仕途。

王家靠着王家長子的威風在縣裡邊那叫一個作威作福,什麼侵吞田產、低買高賣、放高利貸逼得人家賣兒賣女的勾當那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堆來,大明沒有工業化之前,王家就是縣裡田產最多的望門,大明工業化之後也是王家搭上了順風車,置辦了礦產工廠不知凡幾,到如今縣裡的百姓無不是仰仗王家鼻息生活。

江南本就是大明的富庶之地,即便是沒有工業化,這裡的手工業產業也非常發達,讓全世界都爲之着迷的絲綢秀錦,皆是出自江南的手工紡織,光是這一個產業就足以養肥整個江南,而這裡也確實多有富商豪紳,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明經濟重心。

當朝廷開始推行工業化和開海戰略之後,這更是讓江南的商會集團坐上東風,本身就是工商氛圍濃厚的地方,他們當然對工商興國的戰略持積極態度,所以從始至終他們都在迎合朝廷的工業化,於是一座座工廠、礦場、港口都跟着興建起來,王家自然也是其中一個受益者,這些年他們過得是越來越滋潤。

只是現在這種滋潤日子似乎也要發生變故了,遠在京城的王家長子早早就傳信回家說過新法的事情,他倒是個聰明人知道大勢不可逆,在信中多是勸導王老太爺要配合朝廷政策,哪怕吃點虧也不是不行,同時也暗示過王老太爺朝廷推行新法的態度是格外堅定的,萬萬不要逆着朝廷來。

這信王老太爺是認真看了的,至於聽不聽那就不是王家長子所能控制的了,就算他當了高官那也沒有兒子管老子的說法。

不過王老太爺也確實是對所謂的新法留了個心眼,直到許久過去這陣變法的風吹來了江南,王老太爺知道新法具體的內容之後,直接就坐不住了。

朝廷豈能頒發這樣的法令,那些苦哈哈哪裡值得朝廷如此照拂,能給他們一口飯吃那是老爺們的恩賜,憑什麼要給這又給那的?

王老太爺是不太懂朝廷抽了什麼風,這讓他聽話那是不可能聽的,自己的家業那都是祖祖輩輩勤勤懇懇一點攢下來的,怎麼可能拿來供養那些泥腿子,當真是分不清大小了。

或許是因爲王家在縣裡實力雄厚,所以即便是王家依然我行我素對無視新法,官府始終也沒有對王家採取什麼作爲。

但是隨着時間發酵,總會有人從新法上看到希望,嘗試着去掙脫一下,只不過這種掙脫讓王老太爺十分憤怒。

“你說你不想當我王家的義子了,要去外面廠子裡打工?”王老太爺看着堂下戰戰兢兢的小男孩,語氣十分之冷漠。

第65章 蒸!(求追讀!!!)572.第570章 小師弟第351章 屈才了544.第542章 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第125章 工業化能行?第438章 訴求第100章 新時代682.第680章 準備好了478.第476章 殺人的活兒第171章 這年輕人淨整大事!521.第519章 回京476.第474章 聖君第17章 理第296章 許良的聘禮第13章 感情你是要帶貨啊!510.第508章 最後的事第280章 自行車506.第504章 變化456.第454章 保鄭和473.第471章 投降第175章 名聲第107章 孤很欣慰第140章 危721.第719章 仙逝第26章 誠聘英才!第8章 老朱:你小子不老實?578.第576章 天朝不仗義第2章 今夜無風726.第724章 博物館559.第557章 成果第302章 議定第295章 臣反對!第353章 太子買單第58章 尋人啓事682.第680章 準備好了第233章 珍妮機第265章 俺會看三國水滸第151章 拾許良的牙慧第207章 徭役第415章 土著第250章 醫院是這麼開的?第410章 什麼叫高瞻遠矚第314章 關於倭寇第384章 示敵以弱第83章 古人勝今人?第151章 拾許良的牙慧第321章 文化武器629.第627章 陛下太委屈第388章 歷史該翻篇了第81章 他來了,他來了第173章 皇帝別開玩笑第362章 新的使命第419章 朱棣:我苦啊!第236章 搖錢樹第154章 新店開業第100章 新時代第136章 許良整的好活兒啊!721.第719章 仙逝690.第688章 孤軍深入第368章 試卷698.第696章 變天了第226章 小商品市場請假一天,明天補上第109章 冷第197章 自愧不如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520.第518章 起飛在即第168章 能救?第329章 雙簧479.第477章 兩廣648.第646章 開始了第78章 還愣着幹什麼?第11章 科學方法論713.第711章 專訪第90章 你坐着第242章 工業生產568.第566章 大世開幕第113章 詛咒480.第478章 不談公事689.第687章 繞道第166章 逼迫574.第572章 時代的速度第381章 爲長遠計614.第612章 西方聖人?581.第579章 漢人太可惡了!第355章 我全都要!第143章 成了?第373章 開學第10章 小小的科學震撼595.第593章 朱標再危第182章 怎麼賞?第346章 朱棣:什麼新聞?第439章 海盜和倭寇676.第674章 進退兩難660.第658章 知己知彼第340章 武器輕重626.第624章 漏洞第101章 善惡第255章 朱標:我成校長了?587.第585章 當狗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