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朱標看着楊憲,開口道:“楊卿,前些日子,有大臣提起大明開科取士的事情,父皇雖然還未答應,不過也有這個意思。”

不過這畢竟是大明開國第一屆科舉,在很多方面都經驗不足,因此朱標特意來揚州,就是爲了來這問一問他的意見。

“楊卿,在你看來,朝廷開科舉,應當以何取士?”朱標看着楊卿,試探着問道。“以四書五經爲主如何?”

將科舉制度的考覈選題,定在四書五經裡面,是不少大臣的意思,其中就包括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大學士。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

四書之名始於南宋朱熹,五經之名則早始於漢武帝之時。向爲歷代儒學子首要研學之書經。

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原時空,朱元璋在這些文官的勸說建議下,科舉考的內容正是四書五經。

甚至連四書五經的教材範圍也有硬性規定,四書必須得是以朱熹集註版本爲主。

明朝嚴格規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須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聖人的思想去寫文章,這個聖人是誰呢?是朱熹。

朱熹一貫主張天理爲本,要犧牲人慾,那句著名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他思想的體現。

他曾給四書寫過注,主要標註他個人的理解,然而這些理解被統治者看上,要求所有的學子必須按照朱聖人當年的思維來答題。

楊憲看了朱標一眼,臉上不動聲色,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微臣首先想知道陛下和殿下,舉辦科舉的目的是爲何?”

“自然是選拔有才之士,治理國家。”朱標不假思索回答道。

“科舉制度產生於隋,確立於唐,最初科舉制度的設立,是隋朝皇權對抗世家門閥的一種手段,可慢慢就變了味。殿下可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見到那些新考取的恩科進士從大殿魚貫而出的時候,說了什麼話?”楊憲開口問道。

“什麼話?”朱標開口問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楊憲話音落下,見朱標臉上神情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接着開口道:“恩科,所謂恩科,施恩於天下士子,結天下的讀書人的歡心。可對於之前歷朝歷代的君王,科舉的第一要義,既不是選才,也不是化育天下。”

“那是爲了什麼呢?”朱標追問道,事實上此時他心底裡已經隱隱有了一個答案。

楊憲開口笑道:“和唐太宗講的一樣,牢籠志士,讓天下的聰明人,全都進到科舉的牢籠裡,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這樣的話,這些人就不會異想天開了,也不容易被歪門邪道所惑。在那些帝王眼中,這些讀書人安定了,到時候天下即時還有人想造反,也不過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麼大事。”

聽了楊憲一番話,朱標臉上那是無比震撼。

因爲楊憲剛纔講的,在他看來是實實在在的帝王之術,果然之前我沒有想錯,楊卿可爲帝王師。

原時空,朱元璋就是這麼做的。

甚至將科舉推到了極致。

科舉制度產生於隋,確立於唐,漸盛於宋,完善於明!

正是朱元璋確立了傳說中的八股取士!

朱元璋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他哪裡會不知道,造反軍隊中讀書人的作用,當初他要不是在定遠招攬了李善長,他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如此快速發展。

沒有讀書人蔘加,單純農民起義隊伍,古往今來就沒有成功過,從陳勝吳廣起義,一直到後來的李自成無一不是如此。

因爲農民起義,天生帶有思想上的侷限性,對自身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對於革命無法提出正確的綱領。小農思想,也讓他們一邊容易滿足,另一邊則是取得一定成果後便急於品嚐勝利的果實,還未真正成功,便沉醉於酒色財氣之中。

這一點,朱元璋最後能夠從衆多起義軍之中,脫穎而出,他感受最深。 在朱元璋看來,沒了讀書人,泥腿子造反,就是一盤散沙。

因此他老朱,打從心底裡就防着讀書人呢。

後面清朝在繼承明朝八股取士的基礎上,更把控制讀書人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因爲這世上,並不是所有讀書人都會參加科舉,也會有那些不願意進入這張科舉牢籠的人,於是清朝便是搞了文字獄。

科舉配上文字獄,就是雙重保險了。

“因此如果是爲了這個目的的話,四書五經,確實是最佳的選擇。”楊憲開口道。

他今天之所以會對朱標說這麼多,按理來說,超出君臣分際的話,是想要試一種可能。

“楊卿也認同這個提議?”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開口笑道:“殿下,我方纔說了,如果咱們大明開辦科舉是爲了這個目的的話,確實如此。可要是開科舉的目的,是像你之前所說的,爲國家選拔一些真正可用的人才。”

“那麼,這種方式,微臣認爲有極大的問題!”

“以四書五經選拔人才,萬萬不可!”

另一邊,京城。

皇宮。

朱元璋手中看着的正是大學士宋濂的奏章,他桌上還擺放了一堆,這些奏章內容,和宋濂講的一樣。

都是建議朱元璋要儘快開設恩科,同時以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取士。

因爲在宋濂這些讀書人出身的文官看來,只有這樣才能選拔出真正忠君愛國的好官。

經過時代的變遷,儒家思想也早已變味。

尤其是經過程朱理學的荼毒之後,整個儒家體系,已經徹底淪爲封建王朝的統治人思想的工具。

用這些所謂的“儒家”思想約束一個人的精神,然後再以法家的手段,約束人的行爲。

至此整個天下,所有人都變成了一個個相似的“人”。

如果沒有外力干預的話,這樣的天下,確實十分穩定。

極個別思想覺醒的人跳出來,也只會被這個世界視爲異類。

他的吶喊無人聽見。

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自己纔是錯的錯覺。

帝王心術,深不可測。

朱元璋拿起御筆硃砂,正打算在上面畫一個圈時,忽然外面有太監有事來報,打斷了他的動作。

(本章完)

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55章 四則運算222.第221章 從未聽過如此無理的要求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195.第195章 大明第一個親王(4k)第138章 殘次品第86章 小區建設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第42章 父與女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42章 父與女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第74章 大功德第44章 腹黑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第49章 古代識字率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第44章 腹黑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299.第294章 外表溫文儒雅,內裡其實是個瘋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89.第286章 狗東西,你們也配說儒學?!(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94章 災民還算人嗎?180.第180章 神機營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64章 航海王(4k)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43章 應對盜版的三倆計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第140章 窮病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41章 大丫頭啊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56章 古董羹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37章 縮影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69章 神算第90章 算計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368章 做這個時代的太陽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273.第271章 局中局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162.第162章 報紙的威力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78.第276章 揚州烤鴨(4k)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41章 大丫頭啊197.第197章 救贖之道就在世界地圖之中(4k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第50章 鬼才藍玉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第24章 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