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3章 鄉村振興計劃

雖然如今大明,三省六部中,工部地位最低。

可在楊憲看來這卻是最爲重要的部門,工部關乎着整個國家的發展。

要知道如果放在後世,工部又可以被稱爲科技部、國防科工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水利部幾乎每個部門都在國家發展層面,佔據重要的位置。

劉鏈這幾年在工部,也給他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一番溝通後,曾經的工部主事劉鏈,搖身一變,成爲明記商行,養殖部的部長。

而在成爲養殖部的部長後,劉鏈接到的第一個任務那就是回青田老家搞養殖。

楊憲爲此專門爲劉鏈制定了一個計劃,鄉村振興計劃。

三天後,劉伯溫父子終於踏上了回青田老家的旅途。

與之一起的,還有明記商行的一支專業施工團隊。

回到青田老家後,劉伯溫在大口呼吸着家鄉的新鮮空氣,感慨着如今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好。

一旁的劉鏈卻已經帶着施工隊伍,開始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首先要做的就是選好場地。

好在青田這邊別的不多,就是山裡荒地多,這些荒地貧瘠,開墾難度大,因此價值很低。

再加上劉伯溫的面子,劉鏈幾乎沒花多少錢,便是拿下。

然後便是按照楊憲給的設計圖,開始建造三個龐大的養殖場,也就是雞舍、鴨舍、豬舍!

劉鏈本身就有督造大型施工的經驗,再加上從明記拉出來的這支施工隊伍,也都是老人了。

因此即便他們將要建造的事物,就連他們自己也沒看過。

可並不妨礙,他們在有施工設計圖的情況下,完美完成手頭的工作。

趁着施工的這段期間,劉鏈開始大肆收購小雞仔,小鴨子,以及小豬仔。

用比市面上,高出一成甚至兩成的價格,幾乎預定了青田周遭府縣所有的這些養殖所需的幼崽。

只等着幾個養殖場建設完畢,便可以將它們全部送進去。

有了這第一次,後面就可以自己搞孵化,不用如此麻煩。

然後就是招工。

養殖人員要求不高,只需要肯吃苦就行,而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的鄉下,一抓一大把。

明記給的待遇如此之高,青田周遭十里八鄉的百姓們擠破腦袋了也想進來。

劉鏈對他們進行了一次簡單的篩選,然後就是崗前培訓。

前前後後,忙了兩三月時間,終於是養殖場建成前完成了工作。

預定好的幼崽,以及養殖所需的各類飼料,源源不斷送進養殖場。

那些招工進來的鄉親們,只知道來這裡是養雞、養鴨、養豬的,可當他們第一天上崗,正式走進養殖場時,眼睛都看直了。

雞舍裡面,密密麻麻,足足有上萬只小雞仔,養殖工人們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小雞仔啊。

被分配達到養鴨場,以及豬舍的養殖工人們反應也都是大同小異。

先拋去規模不談。古代傳統養殖方法是基於自然環境和經驗傳承,養殖場所一般都在戶外,完全依賴於天然的氣候條件和地域特點。

這種方式有極大可能會受到季節變化、氣候災害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而眼下這套由楊憲設計,劉鏈去落地實施的現代養殖技術,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因爲它採取的是封閉式養殖。完全可以通過溫度、溼度控制設備等手段來調整養殖環境。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養殖業也仍然可以正常進行,從而保證了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比如,如果是在夏天高溫暴曬的情況下,就可以使用楊憲設計的簡單空調進行控制溫度,防止養殖的雞鴨豬,因爲過熱而出現死亡的情形。

然後就是效率問題。

現代化養殖,首先充分利用場所,將養殖密度做到了最大化。

在楊憲的設計裡,不說豬,就連每一隻坤坤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一個小家。

接着便是餵養的時候,集中餵養,能夠減少糧食的浪費。

楊憲給的三種飼料配方,都是經過系統優化的,可以說是最適合這三種動物吃的食物。

而且原材料也都不難獲取,成本也不高。

唯一困難的點,就是養殖行業員工是真的辛苦,尤其是養豬。

好在大明百姓吃苦耐勞。

再加上明記的高薪酬,再辛苦的活,前來報名準備進豬場的人也都源源不斷。

豬場的工資,要比養雞、養鴨兩個廠高出一倍。

爲了能夠更好運輸,楊憲以揚州知府的身份出面,連同朝廷列車局,還有紡織廠所在的江寧,以及養殖場所在的青田,兩地衙門官員,做了一次四方溝通會晤。

四個衙門一起出錢、出人,修一條連通三地的軌道列車的木軌。

日後軌道列車運行後,賺取的銀錢,刨去日常維護費用後,四方衙門按投資比例進行均分。

要知道如今的揚州,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大明的經濟中心。

能夠修建一條軌道列車與之直接連通,無論是對於青田還是江寧,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當地衙門的主政官員沒有理由會拒絕。

軌道修通之後,就能夠快速發展當地經濟,到時候做出政績來,升官就有希望了。

期間軌道所經過的各地州府,如果要設立停靠站點的話,都需要參與投資。

不願意出錢的也沒有關係,揚州這邊可以全部幫他們出了,當然這樣一來日後的使用權也全都歸屬揚州這邊。

這件事情,幾乎是當時劉伯溫父子前腳離開揚州,後腳楊憲便已經開始落實。

不然等到養殖場的雞鴨豬這些養大了,進行買賣的時候,會有不小的麻煩。

青田不比江寧是大城市,即便沒有這條軌道,對於紡織廠來說,會有一些影響,但不大。

青田就完全不同了,地處偏僻,沒有任何交通基礎。

而且這些雞鴨豬,又不像布匹一樣是死物,只要倉庫夠大,放多久都行。

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178.第178章 洪武步槍第29章 稻香粥275.第273章 禮物第326章 兄弟們啊,上位呀,還是對咱們親(第63章 失利!267.第265章 論情報的重要性第12章 成天平地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7章 神秘小瓶第70章 且聽龍吟第75章 有些相遇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359章 你看過死亡的顏色嗎?(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120章 未開封的考題第56章 古董羹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01.請病假一天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66.第166章 草原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55章 四則運算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39章 種菜184.第184章 北伐(4k)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專利侵權案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99章 仰望星空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90章 算計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369章 討萬國檄文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151.第151章 天價代理費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第133章 意外驚喜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記恨上了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38章 殘次品第138章 殘次品第73章 說話!第102章 你是好人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14章 飲鴆止渴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第36章 民風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157.第157章 壽宴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09章 畜力軌道公共運輸系統第13章 奇貨可居第309章 狗鏈(4k)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着點(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236.第234章 少女當家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