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要麼忍,要麼狠

朱見深:“張敏說的有理,眼下正是荊襄叛亂狂躁之時,朝中有李卿和商卿,願兩位卿家替朕處理朝中瑣事。”

聞言,站在殿外的李賢便直截了當地回絕:“臣以爲,荊襄叛亂,朝廷大軍終可平復。

爲防止出現其他差錯,陛下還是坐在京師等候佳音。

若陛下讓臣與商學士理政,臣便告老還鄉。”

朱見深知道李賢不會告老還鄉的。

荊襄流民只是時間問題。

連連點頭:“既然李學士提出要告老還鄉,那你覺得商學士擔大任,是否合適。”

這……陛下意思是讓商輅來頂自己的位置,做首輔!

李賢此刻有些遲疑。

陛下難道不該挽留自己,這怎麼不是自己所想。

李賢無奈,只好將當初朱祁鎮執意親征,太監王振盲目支持,導致京師之危的所有事情敘述一遍。

最後道:“臣並不眷戀功名,任職內閣只求報效陛下皇恩,先帝臨終時託臣輔佐陛下,臣不敢忘記。

朝政大事,陛下自有定奪,只是親征荊襄之事,臣擅自議論,此行實乃昏庸之舉。

因此臣問陛下,爲何明知土木堡之變,還要親征荊襄?”

朱見深明白了李賢的意思。

意思是我奉先帝之囑託,親自輔佐陛下,不會離去,但是陛下明知道都有土木堡的危害,還不長腦子的要跑去荊襄,到底是爲了什麼。

朱見深故意看眼張敏,這眼神被周太后和錢太后,萬貞兒,以及王皇后四人看到。

都以爲張敏在挑唆。

周太后看向王皇后道:“皇后就是這般縱容你宮裡的人蠱惑陛下?御駕親征可是大忌諱。”

“臣媳有失。”王皇后平平靜靜地回答。

懷恩連連點頭,“太后娘娘所言奴婢贊同,張公公,陛下縱然喜歡排兵佈陣,但你也不能挑唆御駕親征。”

張敏沒有吭聲。

眼角餘光瞥了眼懷恩,心裡琢磨着想,閹人懷恩,竟然趁機會在我前面捅刀子,輪到我做好人那天,有你受的。

朱見深良久不說話。

商輅上前一步在殿外道:“今天滿朝文武都來勸陛下不要親征,紛紛跪在外面,陛下到底爲何要親征,也得告訴我們原因。”

幹清宮殿前廣場。

幹清門外的宮道,今天都是跪滿大臣。

商輅召集傳播消息的速度,朱見深猜的很準。

白圭沒有勸諫,他昨晚被李賢一番話教訓後,一直在悟道理。

李賢和商輅昨晚告訴他,陛下是九五之尊,雖說有些法子不靠譜,但只能勸說引導,而不能忤逆。

只要陛下高興,大明的事情那就好辦的多,事情好辦,百姓就好,天下就好。

他們的官兒就做的穩,只要不涉及利益,陛下怎麼鬧,他們都可以寬容對待。

有些事,不必要辯個公正,不必辯個黑白分明,等白圭上了年紀,就知道了。

白圭一直在回想這些話,以至於這會兒站在商輅和李賢身後,也沒想好勸說措辭。

朱見深道:“既然李學士和商學士如此誠懇,那朕也說說。

朕想去荊襄一來是爲了流民,二來是朕近來很累,想要體驗下朕之前總結的戰術,所以纔想親征荊襄。

若是你們能替朕解決這個問題,朕願意打消親征荊襄的念頭。”

聞言,李賢心裡一鬆,原來是因爲這個,第一件事勸說就好,

擔心流民叛亂是正常的。

第二個要找地方實踐戰術……倒是有些難度。

商輅站在殿外想着,只要陛下不親征,那就什麼都好說。

滿朝文武,真的是怕了當年的土木堡之變。

若是他們的陛下被荊襄流民抓去。

那大明怎麼辦。

難道又要找個王爺來?

這絕對不行,太傷大明氣運。

見李賢和商輅不言語,朱見深便說道:“若是沒有辦法,那朕……還是要去荊襄親征的。”

白圭道:“陛下,不然臣讓兵部在京師校場演練,模仿敵寇和大軍作戰如何?如此一來,陛下便有了可以實踐戰術之地。”

“不妥。”張敏搖頭:“京師校場近來在挑選精銳,陛下怎能佔據,再說陛下不能天天去京師校場。”

懷恩道:“陛下,奴婢有個辦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商輅與李賢同時看向懷恩。

只盼他能說句人話出來。

“陛下,可以在西直門外建一個演武堂,容納八九百人,平日裡可以再此處實踐戰術,如何?

或者在武試的大殿,御苑也可,太宗當初也再那裡騎馬射箭過。”

懷恩說完,衆人並沒有說話。

商輅和李賢看着懷恩。

他們在懷疑,這是不是陛下自己設的局,跟懷恩在演戲。

因此一時半刻,並沒有贊同,也沒有什麼否認,而是觀察起來。

朱見深看了眼商輅和李賢。

這兩個傢伙在懷疑。

懷疑是不是自己跟懷恩演戲,故意讓懷恩說出這個。

畢竟在西直門建演武堂,也是需要兩三年的,甚至需要一筆銀子……

朱見深繼續說道:“懷恩此法固然好,但是朕不願意,親征而已,流民朕隨意便可以掃平,就不要再勸!幾位愛卿退下。”

這時張敏道:“陛下,早膳都快要涼了,先用膳吧。”

商輅和李賢幾人只好道:“請陛下先用膳,臣暫退。”

朱見深道:“你們好好考慮考慮朕親征的事,下去吧。”

看到坐在殿內的周太后和錢太后兩人, 朱見深道:“母后,朕也爲你們與皇后準備了早膳。”

說完也不管周太后她們吃不吃。

示意內侍傳膳。

錢太后嚴肅:“皇帝,哀家不願過問朝政,咱們就來說說家事,你若是喜歡軍務,大可在京內,爲了你的戰術而親征,這有些說不過去吧。”

“阿深,母后知道王臣的事情,母后做的不對,但是你該想想,你子嗣單薄,一旦親自去荊襄,萬一……被叛民抓去,皇位不保!”

當年天順帝做的糊塗事,她斷不能讓這事在兒子身上重蹈覆轍。

朱見深不說話,只是接過王皇后的粥,隨後低頭喝着。

關鍵是他也想順坡下驢,但商輅和李賢實在是不鬆口。

畢竟是懷恩提的法子。

平日裡懷恩可是自己的人。

商輅和李賢懷疑這事兒。

周太后看了眼站坐在那裡安靜平和的王皇后,沒了半點用膳的心思,心裡有火。

“本宮說說家事吧,若是放在百姓家中,妻子小妾那是要規勸自家夫君做事的,皇后的賢惠,本宮是一點兒也沒有看到。”

朱見深看眼王皇后。

她從一開始只是附和着安慰了周太后幾句,但一直沒有勸說朱見深任何關於親征的事。

朱見深還以爲張敏把這件事的緣由告訴她了。

但張敏的眼神又告訴自己,這事沒有告訴任何人。

到了這會兒,也不重要了。

只希望懷恩在文淵閣能說動商輅和李賢,打消他們的疑慮。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41章.他們會求着練兵的!第53章.陶俑案(三)第37章.該立誰爲皇后第29章.奏事第1章.姐弟戀皇帝是我自己?第11章.先帝朝的三個弊第14章.閣臣的另一面第29章.奏事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第33章.朱見深有很多種方法弄死孔弘緒第51章.陶俑案(一)79.商輅:你們都猜錯了第26章.衍聖公禽獸不如第53章.陶俑案(三)第43章.素手調羹第26章.衍聖公禽獸不如77.皇后,王石頭是誰?74.候朝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第41章.他們會求着練兵的!60.(謝朕躬10000歲的打賞)89.陛下喜歡誰,誰就最大!第42章.好多山賊啊!第26章.衍聖公禽獸不如88.賜飛魚服!第34章.京城姓毆人事件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63.滾出去!(3000字)94.事情越激化越好64.要習慣第19章.以狗制狗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89.陛下喜歡誰,誰就最大!94.事情越激化越好80.白圭:文官沒位置了!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第44章.衆臣不信第51章.陶俑案(一)第18章.爲什麼要整頓太監第24章.拉文臣一起64.要習慣72.朱見深:他們有什麼不敢!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第45章.朝廷該給補償85.大明武力第3章.朕的助手在何處81.從戰術開始第5章.萬貞兒第51章.陶俑案(一)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第40章.冊皇后第39章.年年歲歲割韭菜73.悲劇的開始58.周壽:不,我不出去!81.從戰術開始85.大明武力第47章.菜的門道61.大明朝朕說了算第1章.姐弟戀皇帝是我自己?第34章.京城姓毆人事件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69.都不相信啊第46章.菜裡沒有一滴油第21章.陛下可能有大病第23章.將士們,要老婆不要第5章.萬貞兒95.懷恩:雜家有個法子第16章.御馬監又來騙了80.白圭:文官沒位置了!62.一碼歸一碼第10章.王振的祠堂炸了91.商學士何故落水?第17章.午睡88.賜飛魚服!第33章.朱見深有很多種方法弄死孔弘緒57.樸實無華的人身毀滅最佳80.白圭:文官沒位置了!第26章.衍聖公禽獸不如70.大明皇帝多短命第27章.陛下很合格第41章.他們會求着練兵的!第19章.以狗制狗第12章.讓大明瓦解的是流民第7章.再有下次,準備棺材吧93.忙碌的商輅59.周壽認罪59.周壽認罪第24章.拉文臣一起75.白圭請求去荊襄第49章.朕來爲牛點睛91.商學士何故落水?第5章.萬貞兒73.悲劇的開始58.周壽:不,我不出去!第53章.陶俑案(三)第9章.柏氏83.成仙武大明瞭是吧!84.妖言惑衆者,必死74.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