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序章 天啓的恩怨情仇

天啓帝可以說是一個很倒黴的皇帝,從出生開始,他就很倒黴。

他爺爺明神宗萬曆皇帝寵信福王生母鄭貴妃,不喜歡他奶奶王恭妃,欲廢長立幼,立福王爲太子,造成了萬曆朝有名的國本之爭。

他父親朱常洛最後雖然被封爲太子,卻一直不受他爺爺待見,甚至出現了鄭貴妃指使人闖入太子居住的慈慶宮,持棍要打太子朱常洛的稀奇事,這也就是明末有名的梃擊案。

他父親都過的這麼悽慘,他這個皇太孫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更爲倒黴的是,他母親王選侍也不受他父親朱常洛的待見,最後甚至被他父親的寵妃李選侍毆打凌辱至死!

他的苦難還沒結束,尤爲悽慘的是,他還被明神宗指定給殺母仇人李選侍撫養!

他童年和少年時期過的日子之悽慘可想而知,這就使得他特別依賴他的乳母客氏,因爲整個皇宮,就客氏對他好。

悽慘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總算熬過去了,他父親明光宗也繼位了,他也成了皇太子,貌似幸福的日子就要開始了。

但是,倒黴催的,他父親才繼位一個月,就被鄭貴妃聯合浙黨,先是一通瀉藥下去,讓他拉了個半死,然後一顆紅丸下去,直接要了他的命,這就是明末有名的紅丸案。

他父親去世了,他這個年僅十五歲的懵懂少年就要繼位當皇帝了,貌似這下他總算是熬出頭了。

可惜,他父親剛一去世,李選侍便勾結鄭貴妃,移居乾清宮,把他捏在手裡,想要垂簾聽政!

還好,這個時候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等挺身而出,促請羣臣闖進乾清宮將他救出來正位登基,並將李選侍趕出了乾清宮,這就是明末有名的移宮案。

他繼位之後,感念東林黨的擁立之情,提拔了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等從龍的功臣,許多正直之士也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方從哲等奸臣則逐漸被排擠出去。

而後,他又在東林黨的建議下,迅速提拔了孫承宗、袁可立、袁崇煥等人駐防遼東一線,抵禦後金進攻。

天啓初年,可以說是衆正盈朝,內外一心,吏治清明,百廢待興,大明又漸漸顯露出中興之姿,他很有望成爲一位中興之主。

但是,這個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太監抓住時機,迅速竄起,最終,獲取了他的信任,並利用他的信任逐漸掌控了朝堂的大權,原本中興有望的大明又掉入了深淵。

這個太監就是魏忠賢,他原本只是個目不識丁的市井無奈,因好賭成性,輸的還不起賭債,閹了自己,混進宮中。

他先是通過引薦自己進宮的恩人魏朝,拜入當時的大太監王安門下,騙取了王安的信任,然後利用王安的信任搶了與魏朝對食的假妻客氏,將魏朝放逐到鳳陽,而後,他又利用客氏在天啓面前的恩寵,一把掀翻了大太監王安,將他害死,從此獨掌宮中大權!

客氏和魏忠賢對他溫柔體貼、關懷備至,還爲他出謀劃策,協理朝政,天啓自然對他們言聽計從,信任有佳。

但是,正因爲他太過於信任客氏和魏忠賢,東林黨有意見了,當然,這個有意見並不是爭寵什麼的,主要是因爲,歷朝歷代無數血的教訓,婦寺干政,天下必亂!

於是,東林黨建議天啓按例將客氏趕出皇宮。

於是,客氏與魏忠賢狼狽爲奸,開始反擊東林黨人。

這個時候,天啓做出了選擇,他,選擇,繼續信任客氏和魏忠賢!

封建皇朝就是這樣,有了皇帝的信任,就有一切,最後,自然是魏忠賢和客氏勝出,東林黨人幾乎被他殺了個精光,東林書院也被他搗毀了,滿朝文武都換上了他的乾兒子、幹孫子等閹黨中堅。

天啓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呢?

先看看他自己和他的家人過的怎麼樣。

首先是後宮,後宮之主並不是溫柔賢惠的皇后張嫣,而是他的乳母客氏。

客氏和魏忠賢狼狽爲奸,霸臨後宮,欺凌皇后,虐殺妃子,恣意作威施虐。

裕妃張氏不聽話還懷了身孕,客氏將她殺了。

成妃李氏不聽話,客氏將她封號革了。

馮貴人,選侍趙氏等不聽話的嬪妃,統統虐殺。

皇后張氏懷孕了,客氏施計把墮胎藥放進飯食中,給她吃了,直接讓未出生的皇太子胎死腹中!

總之,做天啓的皇后和妃子簡直就是一種悲哀,她們沒有應有的待遇不說,還要天天提心吊膽小心自己的小命。

然後說他的後代,這個真沒什麼好說的,天啓總共三個皇子,全部莫名其妙的夭折了。

然後說他自己,和魏忠賢客氏去遊玩,不幸落水,然後,魏忠賢的親信霍維華進獻仙藥靈露飲,吃的他渾身膨脹而死!

天啓的一生就這麼莫名其妙的結束了,那麼他留下了什麼呢?

歷史在這個時候混亂不堪,留下的大多是傳聞。

不過,傳聞大多不是他的,而是九千歲魏忠賢的,沒辦法,天啓一朝,世人只知有九千歲,不知有皇上,他這個皇上的存在感還真沒魏忠賢強。

傳聞,魏公公對外敵十分厲害,魏公公在日,大明打的後金擡不起頭來!

事實呢?

萬曆四十七年,明軍在薩爾滸大敗,丟失了撫順衛和鐵嶺衛,直到萬曆朝結束,後金再未寸進。

撫順衛和鐵嶺衛這兩個小地方大概佔遼東不到一成的面積,這裡就算萬曆朝遼東丟了一成的土地。

天啓一朝,總共七年,大明丟失了瀋陽中衛,定遼前、後、中、左衛,定遼右衛,海州衛,蓋州衛,復州衛,金州衛,廣寧中、左、右衛,義州衛,廣寧右屯衛,廣寧後屯衛,廣寧中、左屯衛等,總計八成以上的地方!

崇禎一朝,總共十七年,直到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大明緊守山海關,後金總共才佔領了寧遠衛一處,佔整個遼東不到一成的土地!

這就是魏公公打的後金擡不起頭來,事實上卻是,天啓一朝丟了遼東八成多的土地,萬曆和崇禎兩朝加起來丟的土地不到兩成!

這個時候,有人肯定要說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了,這是魏忠賢的功勞嗎?

關寧錦防線是孫承宗建的,魏忠賢把他擼了,換上了一個不知所謂的閹黨高第!

後金打過來了,高第嚇得直接退守山海關,袁崇煥抗命不退,然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

袁崇煥跟魏忠賢什麼關係,他是東林黨人侯恂提拔的,而後又得到了東林黨人孫承宗的重用,當然,他知道魏公公權勢熏天,所以給魏公公建了生祠。

但是,魏公公領情嗎?

大捷之後,魏公公給袁崇煥提了一小級,他的侄子侄孫連戰場在哪裡都不知道,卻紛紛因戰功加官進爵,氣得袁崇煥直接辭官返鄉去了。

沒辦法,誰叫他是東林黨人培養出來的,再建生祠,魏公公也不會重用他!

當然,天啓朝還有一個有名的澎湖海戰,大明水師在巡撫南居益的帶領下擊敗了荷蘭海軍。

這個,跟魏忠賢有關係嗎?功臣南居益的結局是什麼?

因爲南居益敘功的時候沒有提到魏公公,魏公公直接令給事中黃承昊彈劾南居益,將南居益削籍去!

天啓朝還有一場大戰,就是西南的奢崇明、安邦彥反叛。

這場大戰,本來打的好好的,東林在日,後勤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奢崇明很快被擊潰,雲貴及湖廣總督蔡復一親自領軍,大戰七場,殲敵近萬,將安邦彥打的抱頭鼠竄,眼看勝利在望。

但是,魏公公發威了,他把朝堂的東林黨人全擼了,而後又一個個抓回來,殺了個痛快!

這下好了,西南的事情沒人管了,軍餉沒有也就算了,甚至糧草都不給了。

結果,將士乏餉缺糧逃竄,猛將魯欽戰敗自刎而死,蔡復一直接被魏忠賢給擼了。

擼了就擼了吧,問題擼完魏忠賢就不管西南戰事了,也沒再重新派人,也沒組織反攻,就這麼聽之任之!

蔡復一不顧疾病纏身,以“一息尚存,豈可貽君父憂”爲念,仍領軍作戰,兩戰連破數十寨,斃叛軍三千餘人,最後病死於軍中。

西南的戰事,魏忠賢就這麼撇下不管了,直到崇禎元年六月,朝廷起用朱燮元爲兵部尚書,總督雲、貴、川、湖、廣西軍務兼貴州巡撫,歷經一年苦戰才最終平定了安邦彥、奢崇明叛亂!

這就是魏公公的英勇善戰,幹功臣,搶軍功他的確厲害,對敵,對不起,他還從來沒面對過外敵!

傳聞,魏公公收稅厲害,大明的稅收就靠魏公公了,沒了魏公公,崇禎就沒錢。

這個,先看具體數據。

天啓年間,稅賦最高的一年爲天啓六年,加上遼餉,全年稅賦收入總計伍佰五十八萬七千四百二十兩;

崇禎四年,遼餉加至一分二釐,全年稅賦共計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

崇禎十年,再加剿餉,全年稅賦共計一千零八十一萬一千三百六十兩;

崇禎十二年,再加練餉,全年稅賦共計一千七百餘萬兩。

可見,崇禎朝並不是收不上稅,爲什麼沒錢,不但要看收入,還要看支出。

天啓年間,最費錢的也就一個打後金,一年支出最多的時候達到四百餘萬兩。

崇禎年間,既要打後金,又要鎮壓農民起義,還要賑災,支出最大的崇禎十一年,一年就支出一千九百餘萬兩。

四百餘萬兩對一千九百餘萬兩,崇禎朝支出最多的一年比天啓朝支出最多的一年,多支出一千五百餘萬兩,將近五倍的支出,這纔是崇禎朝沒錢的原因。

天啓朝也不是國庫充盈,據《明史》畢自嚴傳記載,魏忠賢集團被清除,畢自嚴被召拜戶部尚書,畢自嚴到任時,大明國庫早被魏忠賢侵吞揮霍一空,國家每年赤字達一百三十餘萬兩白銀,財政幾近崩潰!

那麼天啓一朝到底留下了一些什麼呢?

除了滿朝閹黨,貌似別無它物。

魏忠賢親族計有,魏忠賢侄,太師寧國公魏良卿、太子太保東安候魏良棟,魏忠賢侄孫,太子少師安平伯魏鵬翼等等共計十七人。

魏忠賢乾兒子,幹孫子及閹黨中堅,數不勝數。

少傅、太子太師、大學士、內閣首輔顧秉謙

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魏廣微

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馮銓

都察院左督御史、兵部尚書崔呈秀;

吏部尚書周應秋;

兵部尚書霍維華;

工部尚書吳淳夫;

刑部尚書潘汝禎;

工部尚書徐大化;

兵部尚書田吉;

兵部尚書)閻鳴泰;

禮部尚書張瑞圖;

吏部尚書王紹徽;

戶部尚書郭允厚;

錦衣衛指揮使左都督田爾耕

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許顯純

錦衣衛僉事楊寰

等等等等,這裡面兵部、工部、戶部什麼的都有好幾個尚書,好像有點荒唐,魏忠賢就要這麼亂來,誰也沒辦法。

要說這天啓崇禎之交的時候,正可謂:

天啓落幕,東林殉難,恩怨情仇未了。

崇禎初始,閹黨盈朝,內憂外患不斷。

崇禎皇帝面對這副爛攤子該如何是好呢?

天啓對他說那句話倒沒錯,“吾弟當爲堯舜。”

是啊,哥留下的這副爛攤子,沒有堯舜之能,你怕是收拾不了啊!

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險第七章 連升三級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四十六章 幫忙第三十六章 收穫不小第八十章 請移遼東平民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七十二章 動手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八十四章 又一個朝廷重臣栽了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十二章 誰人能評說第二四八章 都想當包工頭第五十九章 寧遠祖家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將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二十章 人贓並獲第三十四章 陣營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五十四章 大敗荷蘭第十章 陷害忠良第五章 驚天大案第八十三章 接連落馬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九十一章 安置試點第四十三章 梳櫳之資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腳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一八九章 張斌掌權第二五七章 主動權在大明手中第二十五章 崇禎暴怒第六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三十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三一五章 永興盛世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八章 下金陵第三十章 感動第三十二章 做回惡人又何妨第二十七章 內閣大學士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十四章 驚天逆轉第六十三章 準備開戰第一章 招張斌回京第一章 瘋狂的閣部第二七一章 荷蘭人望風而逃第六章 領先一步第十三章 囂張無比第二十九章 擊鼓鳴冤第二五八章 開放所有殖民地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一一三章 誰的贏面更大第三十五章 官兵兇猛第六章 縣衙有內奸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二十八章 東番第三十五章 三妻四妾第二十六章 崇禎教子第一二六章 炮彈的滋味第三十八章 閉門羹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四十四章 圍殲建奴第十七章 荷蘭總督的無奈第一三四章 要麼投降要麼死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一六一章 啓復社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離第十七章 離別總有時第二二九章 東瀛最後的希望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親終屈服第四十八章 要變天了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後是大劫第二十三章 藥聖之後第七章 安排第四十六章 拉開序幕第九章 建奴又來了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六十七章 升堂審案第二六一章 堅定的走出去第六十二章 投降第四章 招撫第十六章 崇禎的懷疑第五十四章 亂世紜紛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四十六章 只爲伊人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門口第六十七章 修築要塞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