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豐收

六月中旬,正是早稻成熟之時,正當老百姓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平陽縣所有里正突然接到縣令大人命令:六月十五巳時,帶上指定的農戶,到東門山集合。

縣令大人指定的農戶都是兩個,一個是裡甲裡面最窮的佃農,一個是裡甲裡面最窮的平農。

縣令大人這是要幹嘛呢,難道是催人交稅?

雖然心中疑惑,所有里正還是帶着兩個指定的農戶,按時前往東門山,不爲別的,就因爲傳達縣令大人命令的是他們各自頭頂的鄉紳。

縣令大人的命令有時候還能含糊一下,畢竟山高皇帝遠,縣令大人也不可能爲點小事專門跑來收拾你,再說縣令任期也就三年,三年過後,拍拍屁股就走了,就算他記仇都沒用。

他們頭上的鄉紳可就不一樣,鄉紳可是鄉里最有威望的人,而且人家也不會離開,得罪了,絕對弄得你欲仙欲死。

所以,沒有哪個里正敢不來,再遠他們也不敢遲到。

這天東門山可就熱鬧的,一百多個里正,沒人帶兩個農戶代表,總共差不多有四百來人,這麼一大堆人站一起,光是說話聲都能把屋頂都掀翻了。

當然,張斌叫他們來並不是坐哪個屋裡開會,東門山也沒這麼大房子,這些人一來到村口就會被人領到後山指定的地方,愛站着就站着,想坐就坐地上,凳子是沒有的。

這地方就是八畝試驗田四周的山坡,來到這裡之後,他們無不驚歎不已,這東門山村還真不簡單啊,竟然在荒山上開出這麼大幾塊地,而且還種了東西,那一片花花綠綠的長勢明顯很好。

這地裡種的到底是什麼呢,來到這裡的人都忍不住議論起來。

臨近巳時,張斌和湯顯有說有笑的從山下走來,他們後面跟了一大堆人,有趙穆、徐輝等鄉紳,有謝正剛、吳士琦帶着幾個衙役和捕快,還有趙彥帶着幾十個勞力,他們手裡竹筐、鋤頭、耙頭、桿秤等一應俱全。

原本山裡面議論聲就很大,這一幫人一出現,議論的聲音更大了,簡直就跟炸了鍋一樣。

他們大多數人都在討論,跟湯顯湯老員外走一起是不是縣令大人,畢竟張斌很少去鄉里,見過他的里正都沒幾個,更別說普通平民百姓了。

當然,如果他穿着官服大家也不會認不出他是縣令大人,問題他今天並沒有穿官服,畢竟要在山裡走上走下,還要到地裡去,穿着官服,極不方便。

他不穿官服,還真沒人會把他和縣令大人聯繫到一起,因爲他太年輕了,再配合丰神俊朗的外貌,看上去實在不像是個縣令,倒像是個富家公子。

張斌並不知道大家在討論他,畢竟這麼多人說話,聲音太嘈雜,就更悶雷一樣,誰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不過,他卻不大喜歡這麼嘈雜的環境,特別是來到試驗田裡準備說話的時候,他臉都有點綠了,這些人這麼吵,他說話誰能聽的見!

湯顯見他皺眉的樣子,立馬轉頭對徐輝道:“孟仲,讓他們安靜點,這樣子成何體統。”

徐輝聞言,臉上的肥肉一抖,握拳大吼道:“都給我閉嘴。”

臥槽,張斌被他這忽如其來的一嗓子吼的耳膜都快破了,雙耳就跟被雷轟了一樣,嗡嗡直響。

他忍不住用小手指使勁掏了掏耳朵,耳中的嗡嗡聲這才慢慢消失。

咦,怎麼這麼安靜,他擡頭看了看四周,山坡上的人竟然都滿臉恐懼的站在那裡,不敢說話了。

張斌不由轉頭看了看徐輝,這傢伙,當真是平陽有名的惡霸地主啊!

看到徐輝那滿臉得意的樣子,張斌忍着心中的憎惡,朝他微笑着點了點頭,以示謝意,隨後,轉過頭來,朗聲道:“諸位,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想讓大家看看這地裡的土豆和紅薯,等下,本官會命人挖出來,稱一下重量,讓大家看看,一畝地的產量是多少。”

說罷,他便向旁邊的趙彥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趙彥連忙指揮着手下的村民在田裡分散開來,他們昨天都已經在陳盈盈家那兩塊地裡操練過了,這會兒收起土豆和紅薯來熟練的很。

他們基本是四個人一組,分成前後兩排,前面的只管用鋤頭和耙頭將土豆和紅薯苗兩邊鎬鬆,後面的則用手把地裡的土豆和紅薯翻出來,抖乾淨土,揪掉莖葉,裝竹筐裡。

很快,一筐筐土豆和紅薯便被擡到拿着桿秤的村民那裡,逐一稱重,而趙彥則拿着一個賬本將重量記下來。

不到一個時辰,地裡的土豆和紅薯便全部翻出來了,足足裝了將近兩百筐。

趙彥記錄完之後,立馬用算盤計算起來,過了一會兒,他便興奮的大喊道:“啓稟縣令大人,土豆總共約八千五百斤,紅薯總共約八千四百斤,八畝地,每畝產量大約爲兩千一百斤。”

他的話剛一落音,整個山谷再次炸開了鍋,驚歎聲此起彼伏。

一畝兩千多斤,怎麼可能!

這土豆和紅薯到底是什麼東西,能吃嗎?

待衆人議論了一陣,張斌這才舉起手來,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安靜。

這會兒所有人都知道這年輕的不像話的公子哥就是縣令大人了,當着所有鄉紳的面,縣令大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張斌的手一落下,山谷中便慢慢安靜下來。

緊接着,張斌又朗聲道:“諸位,土豆和紅薯的產量大家已經親眼目睹了,等下,東門山的村民將帶大家去嚐嚐土豆和紅薯的味道,吃完,本官還將給每個人發本書,書裡面介紹的就是土豆和紅薯的種植方法。大家回去以後,按書上說的,找個荒山開快地,待早稻收割結束,本官將免費給平陽所有百姓每戶發放一百斤土豆和紅薯種子。”

他這話一落音,整個山谷再次炸鍋了,每戶免費發放一百斤種子,那得多少斤,那得多少錢啊!

這次,張斌沒有再解釋了,他已經帶着一衆鄉紳離開了。

而這些里正和鄉民則被東門山的村民分散領到家裡,這會兒整個東門山村都飄蕩着紅薯飯的香味,每家每戶都煮了一大鍋紅薯飯。

光有飯,沒有菜自然不行,光吃紅薯,不吃土豆自然也不行。

張斌已經讓趙彥煮了好幾鍋土豆燉雞塊,當然,每個鍋裡,雞隻有一隻,八角和桂皮等香料只放了一點,土豆卻放了一大鍋。

東門山的村民家裡,每家都免費發了一臉盆土豆燉雞塊。

那金黃色的土豆汁倒在紅薯飯上面,別提多香了。

那些一年到頭喝稀飯佃農和平農,吃的是連舌頭都快吞進去了,就連那些天天吃米飯的里正也吃的讚歎不已,這土豆和紅薯簡直太好吃了!

第四十三章 海盜要來了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七十九章 崇禎上鉤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五六章 這是個好機會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一九三章 復社尋死第四十九章 選拔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會停止進攻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四章 糊弄第二十八章 奸計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十五章 俞龍戚虎第六十五章 打撈第九十五章 奪情第五十六章 多多益善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見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十七章 匠戶慘第二十七章 商鋪第七章 奇葩第二十六章 用刑第二一九章 內禪第一五二章 兔死狗烹第六十一章 見鬼了第六十二章 測試槍炮第八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十五章 鴻門宴(下)第八十八章 請尚方寶劍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陣第一章 籌備歸京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六十四章 溫體仁慌了神第三十六章 榮歸第二五三章 來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三十五章 責任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二五九章 同盟協議第十五章 畢自嚴告狀第三十一章 帶你們回大明(上)第七十一章 宮廷三大案的疑雲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二七八章 大明帝國不好惹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十一章 強盜邏輯(上)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二八六章 復興的希望第四十八章 防禦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國的援軍第四十三章 缺銅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六章 這傢伙吹牛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一九〇章 再探詔獄第二十二章 傷離別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七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二十九章 醫藥產業化第十七章 吃了個癟第四十章 狀元郎對奸相第二十四章 誣陷我也會玩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決定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三十四章 戰術運用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給他們一點教訓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六十二章 意難平第八十二章 治國之道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賓第一章 一夢四百年第五十三章 貪官污吏一掃而光第八十五章 張香進宮第一二八章 玩騎兵過時了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六十四章 列強嚇到了第二六六章 誘人的果實第一章 密議第九十章 皇太極傻眼第四十七章 親自上陣第三十三章 挺進關中第十八章 怨氣沖天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四十一章 書成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十七章 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