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中興大明從抄家開始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這高中進士原本是人生中最值得慶賀的大喜事之一,但是,這一年,金榜提名的新科進士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至少從中進士開始到現在,他們還高興不起來,因爲他們還沒接到吏部的派官行文呢,一個都沒有。

這一屆進士可以說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倒黴的一屆了,這會試還沒開始,中都鳳陽府便天降異象,什麼《推背圖》、《燒餅歌》全冒出來了,上天貌似對他們的皇上崇禎意見很大,所以撒下漫天的紙錢警示世人,崇禎再瞎搞下去,大明就要完了!

尼瑪,我這還沒開考呢,上天就說大明要完了,這會試還要不要考了?

從那時候開始,所有趕考的學子便憂心忡忡,他們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前途,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大明還能不能延續下去,如果大明都亡了,他們考取的功名還有什麼用!

會試最終還是如期舉行了,但是,會試過去沒多久,主考官之一,內閣首輔周延儒便涉嫌謀逆,被皇上打進了詔獄!

這倒黴催的,剛攤上個首輔座師,一衆考生還沒來得及巴結呢,沒了!

這還不是最倒黴的,緊接着京城又突然間冒出無數的《崇禎邸報》,上面寫的,他們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不過,他們都知道“崇禎無德,上幹天怒。”這點的確沒錯,因爲大明的確天災不斷,人禍延綿,這一切如果真要歸咎與一個人,那這個人非皇上崇禎莫屬,後面那一句“順應天意,革故鼎新。”再次讓他們心裡充滿了陰霾,這傢伙,皇上都要被革故鼎新了,這殿試還要不要搞了?

殿試最終也如期舉行了,但是,殿試過去沒多久,他們的皇上貌似就完了,京城各處都傳的沸沸揚揚,有說皇上病了的,有說皇上被害了的,還有說皇上被太子太師張斌軟禁了的。

這考生一般都是最容易被鼓動的,因爲他們大多涉世未深,都是純純的愣頭青,如果有人出頭,組織大家去營救皇上,估計金榜提名的三百多考生不去的可能沒有,因爲他們都算是天子門生啊,天子都被軟禁了,他們怎麼能不去救。

不過,這次還真沒人去救,因爲他們都看了《崇禎邸報》,這麼個昏君,他們實在找不出什麼理由去救,把他救出來繼續害人嗎?

所以,皇上被軟禁,真沒幾個考生想去救,這樣的昏君,被關起來也好,他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前程,吏部會給自己派什麼官呢?

結果,吏部一直都沒給他們派官,他們等啊等,等到花兒都快謝了,等到盤纏都快用光了,這吏部行文還是沒有來!

話說這崇禎被軟禁之後,太子朱慈烺不是很快就親政了嗎,而且他很快就組織廷推,將孫傳庭提爲吏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以孫傳庭的能幹,安排幾百個考生還不是小菜一疊,爲什麼這吏部一直不下公文呢。

這個自然是張斌的意思,因爲他想把這些考生留在京城,讓他們看一場大戲,一場京察的大戲,他想讓這些考生看看,貪官污吏的結局是什麼,看你們這些人以後當了官還敢不敢貪了!

怎麼中興大明,這個張斌已經考慮了很久了,他自然早有計劃。

這會兒大明內部千瘡百孔,大明外部一團亂麻,到底從那裡開始中興大明呢?

很簡單,從抄家開始!

因爲中興大明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的錢,他雖然有很多錢,但是要讓上億黎民百姓在短時間內過上好日子,這錢他還真拿不出來,一人貼一兩那就是上億兩啊,他哪有這麼多錢,當然,也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要救助,這錢也不一定要發給老百姓,但是,按他的計劃,中興大明的啓動資金不說多了,四五千萬兩是要的。

那麼,這錢從哪裡來呢?

再加徵三餉嗎?

開玩笑,老百姓本來就窮的揭不開鍋了,還加徵稅賦,那是飲鴆止渴,只會讓農民起義愈演愈烈,他還沒崇禎那麼蠢。

讓東盛堂來出嗎?

這也不現實,不是說東盛堂沒這麼多錢,問題這麼多錢一拿出來,東盛堂就要奄奄一息了,這對他來說同樣屬於飲鴆止渴,不可取。

這錢,只能從貪官污吏身上抄出來!

因爲大明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們要負很大的責任,而且,他們有錢,歷史上李自成進京的時候都能從他們身上榨出七千多萬兩白銀,他抄四五千萬兩出來很難嗎?

吳昌時被拿下了,這京察大計終於可以開始了,這個時候,張斌並沒有急着提拔自己的親信和清正廉潔的官員,因爲沒坑啊,蘿蔔提上來也沒處塞。

這坑要空出來也很簡單,因爲自魏忠賢當權開始大明的吏治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官場提倡的不再是清正廉潔,而是行賄受賄,拉關係,走後門,甚至認人當乾爹,幹爺爺!

在魏忠賢的推動下,貪腐已經成爲一種潮流,一種時尚,整個朝堂上下不貪不腐的官員很少,很少,他真要發狠,擼掉九成都不爲過!

當然,他不會這麼幹,要真這麼幹,那這朝廷就沒法運轉了,光是京城各衙門的官員都有上千,他擼掉九成,那就是九百多,他上哪找這麼多蘿蔔來填坑啊!

這貪官污吏到底怎麼整治,這錢到底怎麼榨出來,他早就有周祥的計劃,京察一開始,京官們剛把自陳書交上來,他便開始行動了。

最先出動的是錦衣衛和京營,他們就如同發瘋了一般,圍了上百京官的府邸,二話不說,就是一頓抄!

這下,整個京城又炸鍋了,首輔大人這是瘋了還是怎麼了,就算想排除異己,也沒這麼搞的吧,你好歹假假意思審訊一下,給人安個罪名再把人家擼了啊,你這什麼都不問,直接派人抄家,腦袋被門夾了吧!

很多別有用心的官員甚至是正直的官員都開始串聯了,他們必須阻止張斌這種瘋狂的行爲,如果讓張斌這麼無法無天亂搞下去,大明就真的要完了。

但是,他們很快便停止了行動,因爲錦衣衛很快就開始向皇城裡的內庫運銀子了,而且場面壯觀的嚇人,那運銀子的馬車都快把東長安街和西長安街給塞滿了!

這次張斌足足準備了上千輛馬車,每個貪官府邸派多少馬車,由多少錦衣衛負責抄,由多少錦衣衛負責運,由多少京營屯衛負責警戒他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因爲這些貪官貪了多少錢他事先查清楚了,而且他們的銀子藏在哪裡他都查探的差不多了,錦衣衛的效率自然是高的驚人,不到半天時間,這上百貪官污吏貪腐的銀子幾乎全抄出來了!

上千輛馬車運銀子是什麼概念?

那最少也是上千萬兩啊,上百官員家裡抄出上千萬兩白銀還有其他黃金珠寶無算,他們能是好人嗎?絕對是大貪官啊!

一次就抄出千多萬兩,再加上原來崇禎從薛國觀等貪官家裡抄出來的,大明的內庫存銀數量很快就超過了兩千萬兩,幾十年了,大明內庫幾十年沒有這麼充盈過了,這首輔大人厲害啊,竟然一抓一個準,這麼段時間內就查出這麼多鉅貪,而且還能抄出這麼多銀子!

這個時候,大多數官員都認爲,這位首輔大人應該收手了,因爲銀子已經夠多了,人也抓的夠多了,接下來就要好好想想怎麼用這些銀子來中興大明瞭。

這就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張斌的目標可是四五千萬兩,這纔剛剛開始呢!

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一三章 城牆還可以用炸的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誰利用誰第七十六章 圍攻熱蘭遮城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一〇二章 崇禎傻眼了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十八章 息事寧人第二十六章 反賊爲什麼要造反第一〇九章 圍點打援第二三五章 國公力壓親王第一三一章 斷建奴根基第二九八章 攪亂歐陸格局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五十九章 皇太極的連環計第七章 這傢伙好毒第四十七章 再見伊人第七十六章 下一盤棋第一五六章 鉅貪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十二章 京城內鬼(下)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五十二章 兵書第一二四章 齊聚鞍山之地第一八七章 弒君否第十四章 不歸路第六十一章 堅船利炮第十二章 楊鶴論罪第二十五章 霸臨平戶藩第二十七章 佈下棋子第一九五章 氣勢洶洶來吃個癟第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第一〇五章 炮火轟鳴建奴驚第一一〇章 曠世大戰第四十七章 交換第五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爺第四十三章 撤職查辦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詞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八章 又一場大清洗第二二五章 東瀛被打到集體自閉第六十三章 滿江紅第五十三章 收復河山第七十四章 將紅毛番給朕滅了第二八〇章 專治各種無賴第八十五章 毛文龍偷人第十五章 稱兄道弟第二章 門生第六十一章 進讒言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九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四十一章 門牙給你敲掉第四十四章 撿到寶了第三十一章 糧食問題第四章 糊弄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六十一章 陰死你們第十三章 半個下馬威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軍閥第二十三章 作死第一五一章 復遼東第十四章 你偷襲京城我偷襲遼東第七十三章 我連你們一起幹趴第四章 與皇太極博弈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會跳牆的第二十八章 東門山第七十八章 黨爭禍國第五十一章 歷史的教訓第六十八章 好戲上演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第五十章 科舉之爭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八十五章 齊黨盡去第二章 瘋狂的計劃第十三章 進京勤王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二四七章 好日子與窮親戚第四章 招撫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二七三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三一二章 戰東籲第四十五章 積木第五十五章 暗夜偷襲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賢宦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七十二章 荷蘭人來干涉了第一四三章 亡國之兆第二〇九章 斬首第二〇〇章 東林不足與謀第二十二章 鴛鴦陣之威第十二章 混蛋相親第二二四章 瘋狂的國公第九十四章 裝病第二十九章 權欲熏天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一七三章 崇禎無德第一二〇章 重組關寧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