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

次日一早,燕王便率兵離開了永平城。

大軍陸續從劉家口越過長城,沿着山脈間的一條山路,直奔大寧城方向。此時山中的草木都枯黃,風中盡是一片蕭殺之氣。

走了五六百里路,燕王帶兵到達了大寧城城下。

大寧城門緊閉。燕王坐在馬上仰頭觀望,見城牆上刀兵林立,四處都插着旌旗,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上面一個穿着紅色袍服的人十分顯眼。

燕王制止左右,單騎靠近城樓,細看之下,那個穿着紅色團龍袍的年輕人,不是寧王朱權是誰?

朱權也看到單騎前來的燕王了,他的臉正朝着這邊,在上面喊道:“四哥率軍前來,是要打我麼?”

燕王喊道:“十七弟,俺是四哥!俺已被聖上逼得走投無路了,哪是來打你啊?!”燕王說着說着,聲音也哽咽了,簡直是聲淚俱下,“俺沒想到竟會落到這般田地,聖上非得說俺造反……”

朱權的聲音道:“敢情四哥沒反?”

燕王哭道:“俺哪敢啊,那是被逼的!朝中定有奸臣讒言。俺真是沒辦法……十七弟,四哥求你件事兒,你快給聖上上書,替四哥說說情……”

朱權喊道:“四哥放心回去罷,我一定幫你求求聖上。”

燕王道:“俺回哪去哩?現在藩國都快沒了,實在無處可去。十七弟,先收留四哥一陣子何如?等聖上免了俺的罪,俺就回北平。”

他又喊道:“十七弟,你叫人開開門!”

朱權道:“我不能開門,四哥還是回北平罷!”說罷轉身離開了城頭。

燕王哽咽着大喊:“十七弟留步,十七弟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然而朱權那紅色的袍服已經看不見了。燕王納悶地站在那裡,等了許久。

就在這時,忽然城門“嘎……”地一聲,緩緩開啓了一條門縫。

……

燕王離開的當天,朱高煦也從永平城出發,只留下幾百人給府衙,別的步騎都帶走去北平了。

朱高煦回到郡王府,先安頓了軍隊。卸下盔甲,他便直奔燕王府,先去見徐王妃,估摸着世子可能也在燕王府……這會兒李景隆的幾十萬大軍快到北平了!

果不出所料,朱高煦被宦官帶到一間廳堂時,徐王妃和世子都在。

徐王妃站起來高興地說道:“高煦,你回來便最好了!”

朱高煦忙上前見禮:“母妃,大哥。”

世子聽到徐王妃剛纔的話,似乎有點不高興……在母妃心裡,遇到事兒的時候,三個兒子中可能還是覺得朱高煦最有用。

三人顧不得噓寒問暖,很快就說起了防守北平的事。燕王臨走時,已經嚴令世子和諸將只可死守、不得出城,安排好了各城守軍,又叫姚廣孝和世子掌兵權調兵遣將。

朱高煦道:“馬上到十月了,天氣越來越冷。兒臣從軍中有經驗的將領那裡聽說,只要等寒氣再冷一些,頭晚上潑水到城上、一夜就能結冰,官軍攻城會更加艱難。”

徐王妃聽罷微微點頭,眉毛一挑頗有幾分英氣:“只要堅守旬月,等你們父王揮軍歸來,我們便殺出去接應王爺!”

……沒兩天李景隆的大軍已陸續兵臨城下。徐王妃帶着世子、朱高煦到城樓上,臨陣鼓舞士氣!

朱高煦剛一爬上城樓,看到城外的光景就愣了一下!

與此時北平城外的人馬壯闊景象相比,之前朱高煦在永平城見識的圍攻,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正道是剛離狼穴、又進虎窩,看來朱高煦是又被圍死了!

在一瞬間,他便有點懷疑:北平真的那麼容易守住?

北平是個大城重鎮,城牆確實是又高又厚,但是任何城池都不是光靠牆守住的,必須要有充足的兵力,特別是這種大城,兵力更分散,需要的人就更多!

燕軍一共纔不到十萬人,燕王還帶走了主力,此時的北平守軍,兵力恐怕有點捉襟見肘。

李景隆雖然被燕王看不起,但如果他像江陰侯吳高一樣,上來二話不說就修工事圍城,然後硬懟,怎麼辦?

四面圍住,用各種重型器械蟻附攻城,加上遠程兵器猛揍,辦法是笨了點,但幾乎不需要任何才能,李景隆大概也是可以的,他有完全足夠的兵力!

何況官軍中不是所有武將都是李景隆,諸如盛庸、平安者,朱高煦在真定也差點被打得全軍覆沒……

眼下北平這座城,防守下來確實有可能,但是風險同樣不小。

“王妃!”“拜見王妃、世子、高陽王……”衆將軍的聲音在四處傳來。

朱高煦看了一眼母妃,她雖然年近四十了,但本來就長得漂亮,今天她穿了一身團領袍服更顯得英姿颯爽。

母妃這樣的一面,朱高煦還是第一次見到。

她迎風而立,大聲道:“燕王平素待將士們不薄,而今大敵當前,望諸位勉力,奮勇殺敵!”

衆將紛紛抱拳道:“末將等誓死效力!”“末將等身負重任,定保王妃、世子、高陽王等無虞……”

朱高煦沒吭聲,只跟着徐王妃,聽着她每到一處、就不斷鼓舞士氣……很多武將都言稱要保衛燕王的妻兒。

突然之間,朱高煦感覺身上一冷!

記得在永平迎接燕王時,三弟高燧也在燕王軍中。當時朱高煦沒多想,現在猛然間有個大膽的猜測:萬一北平被攻陷了,燕王總還剩一個兒子,那便是跟着他的高燧!?

燕王也覺得北平有可能被攻破吧?

朱高煦越想,越覺得自己沒猜錯。不然那三弟高燧在戰場上啥都不會,燕王帶着他有甚麼用?

他又看了一眼前面不遠處徐王妃、白胖的世子,心裡頓時五味雜陳……或許自己真的想多了。

“轟!”突如其來地傳來一聲炮響,把走神的朱高煦嚇了一大跳,彷彿醍醐灌頂!

衆將紛紛勸道:“王妃當心,諸位快下城去,南軍放炮了!”

徐王妃卻面無懼色,依舊堅持在城牆上巡視。朱高煦也暗自有點佩服,母妃常年在王府內院,但畢竟是大將徐達的長女,外柔內剛的性子,一般陣仗根本嚇不住她!

朱高煦瞧城外的大軍營地時,看到人海中有一團白煙未散,剛纔那一炮應該就是那邊放的。這官軍也是奇怪,放了一炮就不放了。

……曹國公李景隆和江陰侯吳高的套路,完全不是一回事。李景隆壓根就不修工事,第二天一早就放起炮來,四面都在開火。

北平城牆上的碗口銃、洪武大炮也陸續開火還擊。一時間整座城池都在響炮,城牆上下,硝煙瀰漫。霧沉沉的地面上,時不時閃起無數的亮光,就好像雲層裡的閃電一樣。

不知從哪裡運來的雲梯木件,已經組裝好一部分了。硝煙吹散,便見城牆下無數的步卒拿着盾牌和各種兵器瀰漫過來,如潮水一般推涌着高大的雲梯緩緩靠近。

“轟轟轟……”火炮似乎一刻都沒停過。

朱高煦又被遠處的熊熊大火吸引了目光,有一架靠近城牆的雲梯上方着火了,黑煙滾滾,隱約有不少士卒從煙霧中往下跳。那黑煙太濃了,根本不是木料或普通植物油能燒出來的,朱高煦估摸着是存放在城中的“猛火油”……其實就是從地裡挖出來的石油。

“咚!”忽然傳來一聲巨響,一坨圓石頭砸到了附近的牆垛上,頓時磚石亂飛,一個士卒倒在地上大聲慘叫起來。

朱高煦轉頭看去,見那士卒的半邊臉全是血肉,他伸出手在臉龐邊顫抖,卻不敢按下去,只顧“啊!啊……”地大叫。

硝煙瀰漫中,細長的黑影晃動,那是箭矢在空中亂飛。周圍的軍士們從箭壺抽出箭羽,張弓搭箭,根本不瞄準,大概對着下面就“砰”地一聲放箭。

不多時,城牆上也有箭矢飛上來了。一個士卒的胸口中箭,已經丟掉了弓,坐在牆垛後伸手抓着那根箭矢叫喚。

朱高煦按着刀柄,拖着“叮哐”響的重甲,便往城樓裡面走。這樣的仗,武力幾乎沒用,死不死全看運氣,朱高煦並不想杵在那兒。

不多時,王斌、韋達、劉瑛等人也跟了進來,大夥兒無話可說。

官軍第一天的進攻並不猛烈,雲梯太少,主要靠火炮弓箭向城上投射火力,步軍進攻時斷時續,沒什麼規律。但朱高煦估摸着,等李景隆把更多的重型器械運過來後,戰鬥會更加殘酷。

第七章 插翅難飛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精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四百五十八章 論講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嵐(3)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四百九十六章 窗戶紙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七十三章 無恥小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痛快的敵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做個交易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六百一十九章 是真的嗎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染的橋(2)第二百零二章 痛在心裡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便宜第一百五十九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馬後炮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五十九章 通間的婦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八十八章 東昌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七百三十三章 武德通寶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見天日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怕蝨子多第二百三十章 吃不完兜着走第三百六十章 母儀之風第六百六十六章 往日小黃貓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七百八十五章 變法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八十三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法否認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四百一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二百三十章 吃不完兜着走第五百一十七章 習慣違令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五十二章 大丈夫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一百八十章 說容易做難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二百零二章 痛在心裡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六十章 總是被圍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中的炮聲第七百七十四章 破寨第三百三十九章 怕後悔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二百五十八章 平靜的年關第三百七十章 和談第六百七十五章 人心不古第一百六十四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四十七章 角度與結果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五十章 朋黨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聯姻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七百一十二章 國家道德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姓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誤入裡屋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八百九十二章 荊棘之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勝敗論英雄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