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

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

看着這張主體呈紫色的一貫寶鈔,陳景恪驚訝不已。

這麼快就將雕版弄出來了?

他給朱標的可是凹版印刷教程,在大明這玩意兒還屬於新鮮物。

不過想到前世學過的課文《核舟記》,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微雕古已有之,技藝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皇家最不缺的就是這種頂級工匠。

多找幾個過來,將雕版弄出來並不意外。

凹印最早出現在十五世紀,優點是墨層厚,有立體感,層次豐富,色彩飽滿,本身就自帶防僞屬性。

wWW⊙тт κan⊙co

而且使用壽命比一般的印版要長很多,不用頻繁的更換印版。

缺點是印版製作週期長成本大,對油墨的消耗量更大等。

前世大批量印刷的圖案,比如商品外包裝等,很多用的都是凹印。

印鈔使用的,同樣是凹印技術。

既然把無酸紙和變色油墨都弄出來了,自然不能錯過凹版印刷。

拿起那張新版寶鈔,用手摸了一下,只覺帶墨跡的地方凹凸不平。

沒錯了,就是凹印的特色。

又翻了一下手中的書,果然在後面看到了其它面額的紙幣,也全是凹版印刷。

借鑑了前世的經驗,不同面額採用了不同的主體顏色。

一貫的是紫色,一百文是紅色,五十文是綠色,二十文是青色,十文是棕色,五文是灰色。

就樣式來說,和前世的鈔票幾乎沒太大區別。

就是上面的圖案和紋路,不如前世的精細。

畢竟前世可以電腦構圖,各種精密機器雕刻,細節方面可以做到極致。

但就目前來說,這一版寶鈔絕對是領先全球數百年,百年內沒人能仿製。

朱元璋很滿意他的表情,大笑道:“哈哈,現在萬事俱備,就等你的鈔紙了。”

陳景恪也開心的道:“恭喜陛下,大明將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朱元璋特別喜歡聽這句話,高興的眼睛都眯起來了:

“嘿嘿,此事能成你居功至偉,咱要好好想想,該如何獎賞你。”

陳景恪謙虛的道:“爲陛下效力,乃臣分內之事,不敢要賞。”

朱元璋很滿意他的態度,道:“咱賞罰分明……伱先下去歇息幾天,咱和太子好好商量一下該如何獎賞你。”

陳景恪識趣的道:“是,臣告退。”

說着就退出幹清宮,前往自己的住所。

等他離開,朱元璋拿起無酸紙,不停地撫摸,臉上還露出癡漢一般的表情。

真好,再也不怕有人造假鈔了。

只是可惜,以後咱也不能隨便發行寶鈔了。

發多少,怎麼發,要聽金鈔局的意見。

不過這樣也好,可以避免寶鈔氾濫貶值……

嗯,叫什麼來着,通貨膨脹。

嘖,真不知道這是誰想到的詞,真形象。

咱要在《皇明祖訓》裡立下規矩,後世子孫不得濫發寶鈔,違者死後不得入太廟。

嗯……不得入太廟懲罰有點嚴重了,估計後世子孫會以孝道爲名,違反這條規定。

那就不得取廟號,這個懲罰不大也不小。

而且這還是漢朝的規矩,有功於世的皇帝才能起廟號,有惡政的則無廟號只有諡號。

文官有時候雖然很討厭,但他們最喜歡拿禮法壓人。

要真有後世子孫不尊祖訓,他們定然會拿着《皇明祖訓》來說事的。

後世子孫就算再不屑,爲了身後名考慮,也不會輕易濫發寶鈔。

只是一會兒的功夫,《皇明祖訓》就又多了一條規定。 就是不知道能起多大的作用。

還有陳景恪,這次也是首功,該怎麼封賞他呢。

要是他年齡再大幾歲就好了,咱大不了破個例,讓他娶個公主回家當媳婦。

可他才十四歲,娶妻還太早了點。

倒是可以繼續推恩給他父母,可寶鈔事關重大,一旦消息走漏恐怕會有人盯上他父母。

所以這個功勞還不能明着封……

哎,真麻煩。

算了不管了,咱老了,想不了這麼複雜的事情了。

標兒正當年,就交給他去考慮吧。

想到這裡,他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海闊天空。

世上再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煩惱的。

再次拿起鈔紙,放在耳邊輕輕抖動。

“嘩啦啦……”清脆的聲音響起,猶如世間最美妙的音樂。

——

陳景恪回到偏殿,發現院子裡聚了好些人。

寧王朱權、朱高熾、朱允炆、朱允熥、朱詩語、朱詩韻等人,在花園裡玩耍。

朱雄英、蜀王朱椿、湘王朱柏、朱濟熺等人,坐在走廊裡閒聊。

朱雄英先看到他,驚喜的道:“景恪,你回來了?”

其他人也都看了過來,紛紛打招呼。

大家早就是熟人了。

陳景恪先是給幾人見禮,然後才說道:“今日大本堂歇息嗎?”

朱雄英說道:“嗯,你那邊的事情忙完了?”

“嗯,忙完了。”

陳景恪不想多說,只是簡單回了一句,就轉而問道:

“你們在聊什麼呢?”

朱濟熺有些八卦的道:“聊翰林院編修方孝孺呢。”

陳景恪眉頭一挑:“哦,他怎麼了?”

朱濟熺笑道:“聽說他瘋了。”

“啊?”陳景恪驚呼出聲,目光看向其他人,想要確定是否真的如此。

朱椿點點頭,惋惜的道:“聽說他是個大才,可惜了……”

朱柏解釋道:“倒也不能說瘋了吧,就是和變了個人一樣,很狂,很邋遢。”

我去,不會給這傢伙說出心魔了吧。

陳景恪心下不禁犯起了嘀咕,追問道:“具體是怎麼回事兒,你們知道嗎?”

朱雄英就將事情講了一下:“……他去了翰林院之後,就開始收集《竹書紀年》,別人問原因他也不說。”

“半個月前就開始變得不正常了,瘋瘋癲癲的。”

“說什麼都是假的,我們都被古人給騙了,還說了很多先賢不好的話……”

“還大言不慚,說他要開創一個新時代什麼的……”

得了,還真是被自己給說出心魔了。

陳景恪心下很是無語。

我特麼給你說那麼多,就是爲了教你這個?

真是浪費我的口水。

不過一想到他變成這樣,皆是因爲自己,他又覺得有些內疚。

不行,要去見一見他,好好和他談一談。

不管能不能將他引回正途,至少自己嘗試過,也能減少一些愧疚感。

(本章完)

170.第169章 江南重稅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65章 組建海軍181.第180章 培養聖人?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342章 無題第65章 組建海軍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第241章 漢四郡187.第186章 定黃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79章 擴招的緣由第242章 新羅婢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第58章 唯儒獨尊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90.第189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第54章 目標,倭國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第80章 發個單章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34章 新篇章第268章 無題第23章 再出手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禪位大典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第13章 思烹狗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199.第198章 封王建制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91.第190章 海貿啊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103.第103章 我搞定無酸紙231.第230章 無題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354章 無題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297章 建文?嘉文?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35章 大本堂開課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60章 無題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300章 閃電戰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80.第179章 藍玉竟成嘴替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114.第114章 歷史沒有立場第258章 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