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

第118章 君臣之道

“好字。”

看着眼前的這幅字,陳景恪脫口而出。

因爲小時候沒讀過書,後來又是當和尚又是討飯,最後又當兵打仗。

很多人都下意識的認爲,朱元璋的字也就是一般。

事實上並非如此,他的字寫的非常好。

不亞於許多書法家。

“筆鋒犀利、骨力遒勁,這字當成傳家寶都足夠了。”

“只可惜……要是有陛下的落款和印信就好了。”

看着品頭論足的陳景恪,朱雄英嘴巴張了又張。

這明顯是皇爺爺用來敲打你的,你心中就沒有一點芥蒂?

咱們上午纔在酒樓見過方孝孺,皇爺爺下午就寫下了這四個字。

說明他在時刻監視你,伱竟然也不生氣?

朱雄英真的有些看不懂了,他都替陳景恪不平。

救了你的孫子,又救你媳婦,還給你全家治病,還毫無私心的將學識傳授出去。

結果就換來了你的懷疑和監視?

只是嘗試換位思考,他都覺得自己受不了了。

陳景恪竟然還能和沒事人一樣,實在看不懂。

看着怏怏不樂的朱雄英,陳景恪放下那幅字,笑道:

“想不通?”

朱雄英直接說道:“想不通,別人被這樣對待,會出於無奈假裝無所謂。”

“但我能看的出來,你是真的毫不在乎,甚至樂在其中,我想不通。”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大家都恪守其道,方能長久。”

朱雄英眉頭緊皺,君主就能隨意懷疑臣子,監視臣子嗎?

這也不符合爲君之道吧。

陳景恪有些頭疼,這事兒還真不好解釋。

再三斟酌之後,纔開口說道:

“衡量一個君主是否優秀,看的從來都不是私德,而是他的政績。”

“漢景帝性格暴躁兇厲,因爲下棋發怒,就砸死了吳王太子,依然不影響大家對他的評價。”

“唐太宗也有弒兄殺弟囚父的行爲,依然不妨礙他是明君典範。”

“秦皇漢武有着諸多暴行,大家依然稱他們是有爲之君。”

朱雄英頭腦一片混亂,不對啊,不對啊,葉先生不是這麼說的。

我看的史書上也不是這麼說的啊。

可是,我爲什麼又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呢?

陳景恪知道他爲何會如此,或者說找大儒當老師,這是必然的結果。

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

他決定,趁此機會好好的給朱雄英講一講,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免得他也成爲儒家口中的仁君。

“做人的標準和爲君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做人,我們不能隨便惡意揣測他人。”

“可是一名優秀的君主,從不會把臣子的忠誠,寄託在個人操守上。”

“在權力面前,人心是最靠不住的東西。”

“一旦品嚐過權力的滋味,就很少有人能再保持不變。”

“所以一名優秀的君主,不是用人不疑,而是不給臣子背叛的機會。”

“有時候你越是器重一個人,就越是不能給他犯錯的機會。”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確實有那麼點道理啊。

就好像邊軍,後勤絕對不能掌握在邊軍將領手裡。

難道是朝廷不信任將領嗎?或許有。

但真正的目的,就是不給將領造反的機會。

這是一種雙向保護。

既保護了國家安全,也保護了將領。

“我自大一點說,我擁有的知識獨步天下。”

“換成任何君主,都會懷疑我,害怕我造反。”

“不懷疑我的君主,反而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 “這個時候,派人監視我就成了必然。”

“而我知道有人在監視,就不會去做有違臣道之事,從而保全自己。”

“所以陛下派人監視我,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呢?”

朱雄英情不自禁的點頭,可……爲何總覺得怪怪的呢。

“你認爲陛下送這幅字,是爲了敲打我,但我認爲是陛下給我的定心丸。”

“君子慎獨,只要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可高枕無憂。”

最後這句話算是昧良心說的,可在朱元璋的監視下,還當着朱雄英的面,他能怎麼說呢?

總不能直接說,你爺爺老陰謀論玩家了,從來不信任人。

那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當然,他上面這番話也不算是胡扯。

不是他有奴性什麼的。

既然到了皇權社會,就要遵守這個時代的規則。

給皇帝講人權,那不是不屈,那是傻缺。

讓朱雄英成爲一個務實的皇帝,比讓他成爲所謂的仁君,要強的多。

宋朝的仁君多,可宋朝什麼樣子大家都清楚。

明朝後來也出過幾個仁君,然後他們仁慈的後果有多嚴重,大家也都看到了。

朱雄英終於被他說服,重重點頭道:

“原來如此,景恪你放心,我一定不會給你犯錯的機會的。”

???

陳景恪一臉問號,我給你說這麼多,合着是讓你來對付我的是吧?

這一番對話,自然也毫不意外的,落入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他很是滿意。

他滿意的結果就是,馬皇后邀請陳景恪的母親馮氏入宮敘話。

然後馬皇后非常喜歡馮氏,特意賜下一座宅院。

如果是朱元璋或者朱標這麼做,肯定會引起羣臣反對。

沒有功勞豈能隨意賞賜。

可是馬皇后這麼做,羣臣只會樂呵呵的稱讚皇后娘娘仁慈啊。

然後羨慕馮氏,運氣真好。

陳景恪得知此事,分別去了幹清宮和坤寧宮謝恩。

他自然知道爲何會賜這座宅院,不是因爲自己母親討馬皇后喜歡,而是獎勵給自己的。

雖然一處宅子,遠遠抵不上自己立下的功勞,可這也是一種表態。

我們沒有忘記你的功勞,只是一時間確實不太好封賞。

想想還真是難爲老朱了,在不能封官封爵的情況下,想到用這種辦法來解決。

新宅院就在皇城邊上,地勢可以說是應天府一等一的好,離他們家的醫館還很近。

說起來他們家也確實需要一個新住宅了。

之前的老宅子面積並不大,馮氏被封誥命,就顯得寒酸了些。

只是應天城的房價寸土寸金,好的他們買不起,差的又不想買,就這樣耽擱了。

老朱此舉也算是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搬家就很簡單了,用馮氏的話來說就是,新宅子是給陳景恪結婚用的。

他們夫妻平時還住在老宅子,只有逢年過節需要應酬,纔會去新宅子住幾天。

所以也不用怎麼搬,帶一些常用物品過去就可以了。

不過即便如此,陳景恪也辦了一場喬遷宴,邀請了自己的一衆好友。

就在他喬遷新居的時候,朝廷展開了接二連三的大動作。

引的朝野沸騰。

(本章完)

第71章 自古以來第33章 學問哪來的?221.第220章 啥條件我們都答應第355章 公平交易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264章 動起來的大名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342章 無題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132.第132章 因爲尊重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75章 竹書紀年第242章 新羅婢第57章 實踐96.第96章 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大明藩王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140.第139章 唐高宗就是這種病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102.第102章 假鈔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88.第88章 我徐達同意他做伴讀第296章 博望侯第307章 一剎那的英雄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100.第100章 廷議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78.第177章 獨眼石人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228.第227章 力學第286章 意外之喜第304章 氣運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第246章 是的,我們滅了一個國家第8章 御下第254章 何爲盛世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30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第13章 思烹狗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91.第91章 大明二代目第一人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13章 思烹狗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7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239章 下次一定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236章 我去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第268章 無題第73章 皇恩浩蕩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15章 太孫伴讀第293章 外面的世界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269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76章 因時而變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84章 徐達還朝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第243章 呂宋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231.第230章 無題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第80章 發個單章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