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造體系

第410章 造體系

後來?

那人說道:“當時大家很震驚,不過並不相信他的話。”

“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衆人不禁點頭,開國皇帝打天下的時候,爲了拉攏人心都會給出一些許諾。

比如裂土封王啊,比如什麼共富貴啊之類的。

但這種公開的承諾,不可能沒有一點風聲傳出。

大家確實沒有聽到過任何此類傳聞。

大概率是那個人酒後吹牛不打草稿。

不過,敢吹這樣的牛,是真的找死啊。

那人繼續說道:“他酒醒之後,也說自己是酒後失言,還上書請罪。”

“幸好今上仁厚沒有治他的罪,只是罰了半年俸祿略作薄懲。”

敢公開宣稱要裂土封侯,這是妥妥的死罪。

只是罰俸確實是薄懲了。

他特意強調是今上,可見也是認爲,換成朱元璋在位,這個大嘴巴勳貴大概率是要沒。

衆人也都非常認同,不禁連連稱讚,皇上仁慈啊。

今上登基,真是天下人的福氣。

話題很快回到事情本身,那名勳貴被懲罰之後,關於分封的事兒也就沒什麼人提了。

後來倒是又出現過幾次傳言,但大家都認爲是那個大嘴巴勳貴酒後失言的後續。

前世信息爆炸時代,好多古早話題,都能被人翻出來二次炒作。

更何況是信息閉塞的古代,有人幾個月後才聽說這件事情,就當成新聞私下傳幾句很正常。

但這些傳言都沒有掀起什麼浪花。

當然,謠言之所以沒有傳開,很大一個原因是不敢傳。

別的謠言也就罷了,這種列土封疆的謠言,真要追究起來所有說過的都要受罰。

在皇權時代,尤其是在擁有錦衣衛的大明,沒人敢亂傳這一類信息。

此人並沒有說酒後失言的勳貴是誰,大家也沒有追問。

都是有志於科舉的士子,誰都不想還沒步入官場,先得罪一個位高權重的勳貴。

當然,大家自己私下去打聽,就和他無關了。

不過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當成趣事來聽的,沒人認爲太上皇曾經許諾過分封。

更沒人將這件事情,和報紙上刊載的文章聯繫在一起,只以爲是巧合罷了。

在八卦了一會兒之後,大家就繼續討論大華夏概念以及南洋分封。

畢竟這關乎他們的科舉成績。

就在衆人討論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只見樓上走下來幾個人,其中一個正是洛下書院的算學先生方廣津。

他對身邊的二十餘歲青年說道:“伯允,真不準備參加科舉了?”

其他人也紛紛勸道:

“學習這麼多年,不試一試你甘心嗎?”

“是啊,行與不行,試上一試又何妨。”

“至少對自己是個交代,以後回想起來也不至於後悔。”

酒樓其他人都詫異不已,聽對話好像是這個年輕人要放棄科舉,他的朋友都在勸他。

這……還剩下三個多月就考試了,人也已經到京城了,爲何不試一下?

大家倒也沒有輕視他,有資格參加京考的,那都是獲得舉人身份的。

舉人身份有出仕的資格,屬於已經完成了階級躍遷。

比如海瑞,就是舉人出身。

劉伯允倒是非常灑脫,說道:“謝方先生、諸位同窗的好意,然自家知自家事。”

“我的成績並不好,幾次預考都排在末尾,參加科舉不過是自尋煩惱。”

所謂預考,就是模擬考試。

古代有正經老師教的,一般都會拿歷屆真題做模擬考試。

方廣津說道:“預考和正式考試有很大區別,不能因此就蓋棺定論。”

“你去參加科舉,未嘗沒有勝算。”

一旁的吃瓜羣衆恍然大悟,原來是算學生。

然後有見多識廣的認出了方廣津的身份,讓在座的人都忍不住肅然起敬。

蓋因他不但是洛下書院的先生,還是算學研究班的核心成員。

衆所周知,科舉被理學把持,但算科除外。

這個科目是國子監算學班在負責,而算學班幾乎都是陳景恪算學圈子的成員。

相當於算學圈子掌握着算科考試。

以方廣津在算學圈子的地位,約等於算科士子都是他的門生。

計官羣體掌握着戶部、金鈔局,等於掌握着國家的錢袋子。

現在因爲改革,因爲量化管理,計官又開始掌握各個衙門的錢袋子。

隨着計官羣體的壯大,方廣津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雖然沒有出仕,但其影響力超過許多朝中大佬,誰見了他都得給幾分面子。

眼前的這羣考生,可不敢在他面前失禮,說話的聲音都壓低了許多。

同時大家也對劉伯允好奇不已,這位是什麼人?

讓方廣津如此重視,還要親自來勸。

對於自己成爲衆人目光中的焦點,劉伯允表現的非常淡定,說道:

“院長經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必要死磕科舉。”

“只要用心去做,不管做什麼都能發光發熱。”

見他把陳景恪都搬出來了,方廣津一時間有些無語。

院長那是爲了寬慰你們,不想你們有太大壓力,你怎麼還當真了?

不參加科舉你怎麼做官?

劉伯允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說道:“出仕的事情我已經想好了,我是舉人,可以直接出仕。”

“我老家是雲南的,那邊缺少人才,尤其缺懂算學的。”

“我家鄉縣的府君,得知我跟隨先生學習算學,且獲得了舉人身份,數次邀請我回去造福鄉里。”

“只是以前我學業不精,怕坑害了鄉里沒敢答應。”

“現在總算是勉強將先生教的東西學會了一二,自覺有能力擔當重任,所以決定回鄉。”

“府君可是許諾了我戶房主事之職,這起點比大多數進士都要高了。”

大明地方衙門的機構設置,模仿了中樞六部,設置了六房。

戶房掌管一縣的錢糧物資,類似於現在的財政局局長和倉儲部負責人。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起點不可謂不高。

大明科舉改制之後,進士有兩年的觀政期,在這期間他們只能幹最基層的工作。

就算兩年後吏部正式授予官職,一多半人也只能擔任鄉長一類的職務。

起點也遠不如他這個戶房主事。

但方廣津卻依然不滿意,說道:“舉人總歸低人一等,將來升遷也要看人臉色。”

“想邁過五品的門檻更是難上加難……”

一二三品爲高級官吏,布政使、六部侍郎、尚書等以上的職務,全都是這三個品級的官員擔任。

四五品爲中級官吏,中央各衙門的主要負責人,州府的知府、推官等,一般都是這個級別。

六七八九品就是低級官吏,鄉長、縣令、下等府的知府等等,都是這個級別。

上中下之間的門檻很高。

九品官靠熬資歷就有機會成爲六品,但沒有突出政績或者貴人相助,絕無可能跨過五品。

進士比非進士,更容易跨過這道門檻。

想成爲高級官吏更麻煩,不是光有政績就能辦到的。

目前默認,要麼是勳貴有功績在身,要麼是進士出身。

在這個前提下,還要有足夠的政績纔有可能。

方廣津勸他考進士,顯然是寄予厚望的。

劉伯允心下非常感動,但又有些好笑:

“我的先生啊,就算是進士出身的人,又有幾個能跨過五品門檻的?”

“有生之年能讓我摸一摸六品就滿足了。”

“況且當地方主官要求異地任職,這與我造福家鄉的意願不符。”

行政主官,如縣令、主簿、司法官等等,必須異地任職。

吏員或者副職,可以在本地任職,但想更進一步也必須遵守異地任職原則。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爲了防止士紳做大。

見方廣津還要勸,他正色道:“先生心意學生明白,非常感謝先生的器重,然我意已決。”

聞言,方廣津只能無奈的道:“罷了罷了,人各有志,既然你想通了,那就去吧。”

劉伯允躬身行禮道:“謝先生。”

然後他轉移話題道:“回鄉之後我會開辦書院,教授算學知識。”

“若是發現了有天賦的苗子,會推薦給書院,希望先生能給他們一個進學的機會。”

方廣津擺擺手說道:“說的什麼話,你的學生就是書院的再傳弟子,來書院進學理所應當。”

劉伯允臉上露出喜色,道:“我先代家鄉學子,謝過先生……”

說話間幾人就離開了酒樓,只留下鴉雀無聲的一衆士子。

聽聽人家說的話,舉人出身,起步就是戶房主事……

關鍵當先生的還不滿意。

一股酸味瀰漫,像是恰了檸檬。

要知道,他們這些考進士科的,四五萬人搶五百個名額。

好不容易搶到了,兩年觀政期要去基層部門磨鍊。

兩年後授官,大部分人也做不了戶房主事。

當然,進士自然也有優勢,前幾年只要不犯錯,升遷是很快的。

稍微出點成績,就能去縣裡擔任主官,踏上青雲路。

可正如劉伯允說的那樣,這五百個進士,能順利當上縣令的又有幾人?

考中進士就能擔任縣丞縣令的年代,早已經成爲歷史了。

這時,有人幽幽的說了一句:

“誰讓人家是學算學的呢。”

是啊,誰讓人家是學算學的呢。

再想想幾年前,衆人更覺得諷刺。

當年理學要和算學切割,理學生要把算學攆出國子監,科舉也不考算科了。

可是現在,隨着新政的推廣,計官越來越重要。

全國各個衙門,都急缺這方面的人才,算學人才成了香餑餑。

尤其是國子監和洛下書院培養出來的算學生,更是極爲搶手。

每天都有大把的人守在兩處的門口,徵募算學生去本地衙門就業。

起手都是主事級別的職務。

還別覺得高,不論是國子監還是洛下書院的學生,對此都不是很感冒。

他們想走的是科舉路線,這樣將來的路會更好走。

除非是確認科舉無望,纔會接受地方衙門的徵辟。

比如劉伯允就是這種情況。

說一千道一萬,現在學算學的就是高人一等。

不服氣伱可以和他競爭啊,他能做的工作,你要是也能做,你就可以取代他。

可惜,進士科就算不懂,蒙也能蒙一篇策論出來。

算學不懂就是不懂,蒙都蒙不了。

總不能參加工作之後,拿着一份表格閉着眼睛亂填吧。

真這麼幹了,頂頭上司怎麼想不知道。

傳到太上皇耳朵裡,大概率會認爲你在挑釁。

那後果……報紙頭版頭條上寫着呢。

所以即便心裡很酸,他們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現實。

倒是有人在朝堂上說過這事兒,認爲有違官吏選拔標準,長此以往會破壞官吏選拔晉升體系。

這個後果會非常嚴重。

朝廷倒也沒有諱疾忌醫,而是鄭重的開會討論,然後下令各地方衙門徵辟人才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不能讓濫竽充數的人混進來。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在現實的需求面前,地方官該徵辟人才的時候依然毫不猶豫。

人家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新政要求量化管理,可是我們這沒人懂這個啊。

向吏部打報告,要求調撥一名計官過來,吏部以人手不夠推諉。

我們能咋辦?總不能工作不做了吧?

只能自己徵辟計官。

然後這些人掉過頭就開始痛罵反對此事的官吏。

你們在京中享福享慣了,壓根就不知道基層的情況啊。

反對徵辟算學生沒問題,可我們面臨的問題,你倒是拿出解決辦法啊。

你們拿不出辦法,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你們又反對。

那要不咱們換換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朝中再也沒有人反對地方官徵辟算學人才了。

對於此事,陳景恪自然也知道。

別看他是算學圈子的領頭羊,但並不支持這種野蠻式的選拔官吏。

他是造系統的人,自然不願意有人破壞自己造出來的系統。

哪怕受益的是他自己派系內的人也不行。

可現實讓他不得不選擇妥協。

“先解決有無問題,再想辦法完善制度吧。”

“說白了,還是合格的算學人才太少導致的。”

“朝廷必須開設更多的算學書院,培養更多的算學人才。”

“如此才能解決目前面臨的難題。”

朱標和朱雄英也深以爲然,於是就下令在每個省建至少一座算學書院。

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內這些書院是指望不上的。

只能放任地方衙門違規徵辟算學人才。

不過總的來說,算學吃香算不上什麼大事兒。

目前真正的大事兒就是分封。

報紙上那兩篇文章,自然是在朱標的授意下發表的。

目的就是爲了給大分封做預熱。

事實上,關於大分封的事情,早就有風聲傳出去了。

知道此事的人不算多,但也絕對不算少。

秘密一旦被多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了。

期間難免會有人透露出去。

比如醉酒說大話,比如去青樓瀟灑玩的高興了故意炫耀。

不過還好,大家並不相信他們的話。

而且一旦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都不用朱元璋和朱標出手,勳貴集團自己就會把事兒解決了。

這話你也敢往外說?

你丫的不想活了是吧。

自己不想要封國了,也別禍害我們。

在勳貴集團自己的努力下,每次有消息泄露,都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但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總會被有心人記下來。

陳景恪看着報紙,說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用這兩篇文章,把被壓下去的‘謠言’重新炒熱。”

朱雄英說道:“光靠這兩篇文章恐怕還不夠吧,讓錦衣衛也去推波助瀾一下。”

陳景恪點點頭,對徐允恭說道:“給魏國公和樑國公傳個話。”

“警告勳貴們,最近一定要沉得住氣,誰敢亂說話後果自負。”

第391章 你是什麼人第394章 一國兩分治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177.第176章 異常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229.第228章 萬物之理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439章 無題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154.第153章 這畫面不對啊第420章 官146.第145章 老朱你竟然和我搶女婿第372章 永絕後患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7章 貨幣第393章 新大陸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416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137.第137章 朱標釀成的惡果(求月票)第414章 穢亂宮闈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36章 我去128.第128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271章 進退有據222.第221章 太簡單了沒意思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263章 無名宰相第420章 官第266章 破王廷第346章 血187.第186章 定黃第343章 火燒錦衣衛衙門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260章 無題第7章 將計就計第20章 聽你爹我的第392章 徐允恭的見聞第415章 最後一塊死角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75章 竹書紀年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86.第86章 我能治啊86.第86章 我能治啊第294章 又一新課程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319章 天竺攻略第24章 奇藥163.第162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45章 葬禮?秀場!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15章 太孫伴讀第300章 閃電戰第76章 因時而變第323章 安置成年親王第439章 無題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100.第100章 廷議第351章 無題第54章 目標,倭國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6章 回家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309章 那啥無題第24章 奇藥160.第159章 陳大師教我生兒子吧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355章 公平交易187.第186章 定黃第364章 高,太高了。210.第209章 陽謀第300章 閃電戰143.第142章 新都暢想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383章 傳統技能發動第276章 朱標要強化內閣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45章 葬禮?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