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

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

李善長等人面面面相覷,即便老朱親自開口,他們依然不敢相信。

實在是此事太過玄乎了。

關鍵是,從來都沒有人提過。

現在突然有人說,哪怕部分證據擺在眼前,他們也會懷疑。

陳景恪能猜到他們在想什麼,對此他能理解。

既然老朱決定攤牌,他也沒什麼顧慮了,主動站出來說道:

“我知道諸位一時間很難接受此事,但真相就是如此。”

“在天地面前,人類和夏蟲沒有區別。”

邱廣安一臉難色:“陳侯,不是我不願意相信,實在是……”

陳景恪微笑道:“我知道,換成誰都會如此。”

李善長深吸口氣,穩住心神,說道:

“上位,請恕臣不敬之罪,可還有別的證據?”

言外之意就是,僅憑這些證據很難說服人。

老朱也沒有生氣,而是說道:“此事乃景恪所發現,讓最爲了解,就讓他爲你們解釋吧。”

對此衆人都絲毫不覺得意外。

陳景恪一身所學神秘莫測,當世也只有他能提出這樣震驚世人的發現。

關鍵是還能說服以固執著稱的老朱。

陳景恪已經不是第一次論證小冰河期的存在了,而且這些年他也一直在蒐集相關信息。

此時對這一套論證模式已經嫺熟於心,而且證據也更加齊全更有說服力。

當即,他就從頭到尾詳詳細細的,爲大家講解了一遍。

先講了溫暖期和寒冷期的差異,從氣候到動植物佈局等等方面,全方位解釋。

以此讓他們瞭解,什麼叫溫寒變。

然後又按照時間線,將從夏商周時期到目前的氣候、動植物分佈記錄,全部羅列出來。

證據可以說非常詳實了。

甚至具體到了,某一條證據來自某本書某一篇記錄。

不只是用嘴說,他還找來紙筆,劃出了一條曲線。

用曲線直觀的展現了氣候變化規律。

等曲線到達大明時間節點的時候,正好處在溫度下降的大滑坡上。

“大約五十年後,氣候將進入溫寒變交替時期,極端氣候會頻繁發生。”

“這個極端氣候期將會持續五十年左右。”

“大約百年後,大明將正式進入寒冷期。”

衆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陳景恪講的很詳細,他們終於聽懂這個溫寒變是怎麼回事兒。

且不論真假……假設是真的。

最危險的並不是寒冷期,而是冷暖交替時期。

雖然寒冷期氣溫偏低,氣候災害頻發,但至少還會給人喘氣兒的機會。

而冷暖交替時期,氣候災害已經不是多那麼簡單了,而是時時發生。

動輒長達半年乃至數年,是真的連喘氣兒的機會都不給。

而且這樣的極端氣候將會持續數十年。

再厚的家底,都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很不巧的是,大明即將進入這個時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按照以往大一統朝代的規律來看,五十年到一百年正好是王朝盛世時期。

大明是可以熬過這段困難時期的。

可是……代價是什麼呢?

最強盛的時期,卻要面對這樣的災難……

而且熬過災難,面臨的不是否極泰來,而是整個大氣候環境的惡化。

那就真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恐怕東漢末年的慘劇就要重演。

但……還是那句話,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

儘管陳景恪的證據看起來很全面,也很有可信度。

可這麼大的事情,大家又怎麼會因爲他的一面之詞就相信。

只有經過自己的詳細調查,並實地考察,結合種種證據,才能確定真僞。

當初老朱也是多方求證,才相信了溫寒變的事情。

但很顯然,這次留給羣臣求證的時間不多了。

一口氣說了將近一個時辰,總算是將溫寒變的事情講清楚。

末了陳景恪鄭重的道:“我知道這麼大的事情,諸位謹慎一些是應該的,但東南百姓等不了了。”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時,尚羲韶忽然問道:“陝北和河套種草植樹,不只是爲了治黃吧?”

他是從御史大夫入閣的,日常工作也主要偏向於監察方面。

是反對陝北和河套種樹的主力。

他也不是完全反對種樹,而是認爲沒必要投入那麼大的資源。

每年幾百萬貫,這些錢用來做什麼,不比在那邊種樹收益大?

這也是他對當今朝政最不滿的一塊。

別的都好說,哪怕是一些激進政策,至少能看到一些好處。

唯獨在那邊種樹,他看不懂。

所以他一直盯着這一塊,並收集各種證據,試圖證明這麼做不合理。

其中就包括監管這些錢財的流向。

有多少被侵吞了,有多少落到實處等等。

朱標之所以留着他,恰恰是要利用這一點。

那麼多錢撒下去,如果監管不嚴,恐怕沒幾個能落到實處。

有他這個內閣學士盯着挑刺,下面的人就不敢貪的太過分。

聽完溫寒變理論,他終於明白了朝廷的目的。

不過他還是需要一個肯定的答案,所以纔有此一問。

陳景恪正準備開口,老朱卻先一步回道:

“對,治黃只是其一,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應對寒冷期的到來。”

“寒冷期西北降雨會減少,如果現在不能恢復植被,以後將再沒有機會恢復。”

“百年後大明將要面對的,是徹底荒漠化的大西北。”

“那個後果有多嚴重,你們應該能想的到。”

“現在咱們多種活一棵樹,子孫就能少一些壓力。”

西北全面荒漠化的後果,大家可太清楚了。

那裡不但是邊防要地,更是主要養馬場。

一旦荒漠化,邊軍的糧草無法就地解決,只能從中原和南方調運。

光運輸成本就能拖垮國家財政。

草場減少戰馬不足,朝廷只能推行馬政,讓百姓負擔養馬的成本。

馬政自古以來就是惡政。

細數歷朝歷代的馬政,一行行字眼下面掩蓋的,是百姓的血淚。

而擁有河套等養馬地的朝代,馬政往往相對寬鬆一些,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不少。

大明的馬政也是最近五六年纔好轉的。

隨着朝廷奪回河套以及河西地區,擁有了穩定的戰馬來源。

不需要百姓來承擔這部分責任了。

之前的幾次改革,就有關於馬政的。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重建幾大馬場,將百姓負擔的那一部分廢除了。

因爲這件事情,幾位當政的內閣學士沒少被誇讚。

僅憑這一項政策,他們就足以名垂青史。

可是,一旦西北環境惡化,勢必要重啓馬政。

雖然到那時候他們已經死了,要罵也罵不到他們頭上。

但作爲大明初期的內閣學士,他們並不缺爲國爲民的理想抱負。

不願意見到這種惡政被重啓。

所以趁着寒冷期到來前的這段時間,儘可能的恢復陝北、河套植被,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老朱繼續說道:“西北種樹,開海,開發南洋,大分封……”

“都是爲了給子孫多積累一些家底。”

“到時候就算子孫不肖敗家,也能多敗幾年。”

“用軍隊抗災救民,也是爲了開一個先河定下新規則。”

“將來後人面對極端天氣,就可以出動軍隊,減少損失。”

這算是掏心窩子話了,平時是沒機會聽到的。

衆人很感動,但……他們依然保持謹慎。

溫寒變的真僞還需要印證,不能輕易就出動軍隊。

最終衆人的目光都看向李善長,你這個首輔背鍋的時候到了。

李善長苦笑不已,不過還是說道:

“上位,非是我們不相信您,實在是事情太過驚人,大家還需要仔細求證。”

“出動軍隊抗災不急於一時。”

“先讓大家證實溫寒變的真僞,再商議是否需要出動軍隊也不遲。”

“而且就算要出動軍隊,也需要提前做準備方可,現在太倉促了。”

這其實是老成持重之言,老朱不禁微微點頭。

主要突然出動軍隊去抗災,實在太突然了。

不但得不到羣臣的支持,很多前期準備都來不及做。

就連朱雄英都有些意動了。

陳景恪卻着急了,說道:“陛下,諸位閣部,東南百姓可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呢。”

李善長嘆息一聲,說道:“陳侯,我等知你素來心懷萬民。”

“換成別的事情,我必然支持你,可此事事關重大。”

“我身爲內閣首輔,必須要社稷安危考慮。”

其他人也紛紛勸說,就連邱廣安、藍玉這兩個鐵桿,都站出來勸他冷靜。

陳景恪沒有理會他們,而是將目光看向朱元璋,見他依然保持沉默,就已經知道了他的選擇。

對此,他並沒有特別憤怒。

其實這個結果他早就預料到了。

皇權社會,大家首先考慮的是江山社稷,其次纔是其他。

之前能說服老朱,也是利用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加上馬娘娘、朱標、沐英接連重病,確實影響到了他的判斷。

現在他冷靜下來,又有羣臣反對,自然就改變了主意。

別說是封建帝王時期,就算是二十一世紀,能出動軍隊救災的,也只有那一個。

獨一無二的一個。

爲了將那支軍隊打造成那個樣子,那個人付出了不知道多少努力。

他在大明才做了多少事情,連相對激進的《大同世界》,至今都沒有公開發表。

沒有接受過萬民的批判,沒有取得多數人的認同。

忽然就讓他們去做違反認知的事情,太難太難了。

不過他然做着最後的努力,深吸口氣,鄭重的說道:

“諸位,我只想說一句話。”

衆人都將目光轉向他。

“很多事情,如果我們不做,後人就更做不成了。”

對於這句話,衆人都有些不以爲然。

道理大家都懂,可溫寒變是不是真的還兩說呢。

就算是真的,難道就能出動軍隊去抗災了?

太兒戲了。

然而,一直沉默的朱雄英,聽到這句話霍然起身,說道:

“皇爺爺,派一支軍隊過去吧。”

羣臣:???

老朱有些頭疼的道:“事關重大……”

朱雄英打斷他,說道:“正因爲事關重大,我們才更要有打破常理的決心和勇氣。”

“我知道你們的擔憂,也知道你們的擔憂是對的。”

“可面對天災,面對水深火熱中的萬民,我們不能什麼都不做。”

“更不能以危險爲名,心安理得的坐視他們在死亡邊緣掙扎。”

他說的很激動,然而在場的哪一個不是千錘百煉的鐵石心腸,豈會被他幾句話就說動。

甚至大家還覺得他這個太子太沉不住氣了,還需要鍛鍊。

陳景恪非常感動,他知道朱雄英之所以站出來,一大半是因爲自己。

還有一小半,是自己這麼多年的言傳身教,讓他擁有了超越這個時代的思想和見識。

都說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現在他就是這樣的感覺。

朱雄英也知道,自己說服不了這些人,他也沒有打算說服。

他要做的,是逼迫這些人必須答應。

作爲實權太子,他有這個能力。

只不過,以前他很注意自己的定位,在關鍵大事上,從來不和老朱、朱標唱反調而已。

畢竟他只是太子,兩個長輩愛護信任他,他這個做兒孫的也要端正自己的位置。

可是現在,他決定,是時候正式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了。

不過他並沒有莽幹。

他畢竟不是老朱那種乾綱獨斷之人,受到朱標和陳景恪影響,還是很講究策略的。

所以,面對衆人的反對,他說道:

“現在只是嘗試,用來告訴世人,軍隊原來還可以做這樣的事情。”

“所以沒必要派太多軍隊過去。”

“派幾萬禁軍足以,既能起到試驗的目的,又不用擔心他們作亂。”

“他們去了那裡,也不用以血肉之軀去堵決口,力所能及的搜救百姓。”

“維護最基本的秩序,給百姓搭建避難所,教導百姓如何自救。”

“確保運送過去的糧食,能真正到達百姓的口中……”

“要做到這些,總不難吧?”

衆人都不說話了,派三兩萬人過去,確實不用擔心他們作亂。

說的再現實點,就這麼點人敢作亂,秒秒鐘就能給滅了。

這不禁讓衆人鬆了口氣。

太子雖然激進,但並不是一味莽幹,而是有章法的,懂得循序漸進。

這他們就放心了。

對於孫子的突然強勢,老朱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很開心。

強勢好,這樣才能鎮得住羣臣,掌握住朝堂。

而且他說的話,還相當有道理。

少派點人,幹一些比較輕的事情,將士們更容易接受。

再加上一些獎賞和榮譽,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接受這樣的工作。

別的部隊,見他們只是到災區遛了一圈,就獲得如此大功和榮譽,只會羨慕。

下次再遇到天災,就會爭着搶着去。

到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幹一些比較重又危險的事情。

如此,他們就能一步步接受抗災救民的職責。

這手法,看起來和標兒非常相似。

雄英這是吸收了咱和標兒的長處啊,太好了。

老朱終於下定決心,必須要派軍隊過去了。

哪怕不爲了救災,僅僅是爲寶貝孫子積累威望,都值得這麼做了。

“好,太子此言大善,諸卿以爲如何?”

衆人又不傻,自然知道老朱這是拿定主意了。

自己再反對也沒什麼用。

況且,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折中之法,於是紛紛表示贊同。

出兵救災的事情就此定下。

這還不算完,派哪支軍隊過去,由誰來領導,都必須要慎重思考。

別的素質且不提,這支軍隊必須經過新思想的教育,能夠接受救災護民的任務。

陳景恪腦海裡馬上浮現出一個名字。

神機營。

第39章 聖人言可殺人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第416章 身份帶來的使命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04章 氣運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299章 繼續無題第306章 師徒談心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406章 父母之愛子第394章 一國兩分治第469章 帷幕104.第104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130.第130章 皇商要不得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83章 留聲機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228.第227章 力學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311章 用工荒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23章 再出手第4章 力挽狂瀾第469章 帷幕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166.第165章 新都設計圖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354章 無題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240章 你的算計也太可怕了第8章 御下第427章 奇觀加信仰第83章 讓他當駙馬?第55章 正義執行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127.第127章 如果萬一呢。183.第182章 禿驢,竟敢勾引公主。春節快樂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第393章 新大陸第414章 穢亂宮闈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04章 氣運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237章 無題第300章 閃電戰第242章 新羅婢第399章 血債血償224.第223章 太孫長大了第410章 造體系第407章 蠹蟲傳232.第231章 扣你一個月俸祿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78章 發表第441章 他配嗎第489章 王者之師223.第222章 心懷鬼胎第468章 族誅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43章 呂宋第239章 下次一定200.第199章 錢錢錢第439章 無題第384章 兩極反轉98.第98章 掀起醫學革命120.第120章 神乎其技第403章 借題發揮第73章 皇恩浩蕩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383章 傳統技能發動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443章 南洋話事人99.第99章 你們父子逗大家玩是吧150.第149章 太孫好像有點不正經151.第150章 內部提純188.第187章 黨同伐異231.第230章 無題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492章 治心治事第350章 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