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無心之過

別說是老朱和馬娘娘他們,這個問題就算是到大明滅亡,應該都沒人意識到。

否則不會到最後都沒有改變,連提都沒人提過。

不是他們遲鈍之類的,而是時代侷限性。

這也是陳景恪現在最大的優勢,現代思維。

當時代被改的面目全非,前世的知識逐漸失去作用的時候,現代思維就成了他最大的依仗。

他的身份地位,讓他有條件可以瞭解大明的一切。

然後用現代思維去剖析,能得到許多這個時代的人很難發現的問題。

發現廷推和打擊結黨的弊端,就是成果之一。

不一定百分百正確。

畢竟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不可能是一兩個因素造成的,都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但總能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參考意見。

很多時候,這個‘不一樣’能起到關鍵作用。

陳景恪說道:“首先說說廷推。”

“從始皇帝開始,命官的產生方式一般有三種。”

“其一,君主直接任命。”

“其二,丞相推舉,君主任命。”

“其三,吏部推舉,丞相討論,君主任命。”

“通常情況下,這三種方式是同時存在的。”

朱元璋三人微微點頭,確實如此。

始皇帝完成中央集權,將命官的任命權收歸君主手裡,縣令都要皇帝親自任命纔有法律效力。

雖然有些時期出現過例外,比如西漢前期丞相也有權力任命官吏。

甚至明朝初年的丞相,也能不經皇帝允許任命部分官吏。

胡惟庸就是靠這個權力培植黨羽的。

但這都是特殊情況,很快這種權力就會被君主收回。

從始皇帝之後,官吏任命的流程大體上就這麼固定了下來。

當然,皇帝不可能事必躬親。

全國一千多個縣,幾百個州郡府,數萬命官。

除非皇帝是計算機,否則根本不可能管得過來。

所以,一般只有重要官員皇帝纔會親自任命,比如丞相、三公九卿、封疆大吏等等。

相對重要的官吏,比如州郡長官、主要衙門的主事一類的,由丞相舉薦皇帝審覈之後任命。

當然,吏部也有舉薦權。

尤其是低級官吏以及不那麼重要的職務,基本就有吏部舉薦,丞相討論然後上奏皇帝。

皇帝象徵性的看一看,然後蓋章任命。

可這麼做很容易養成權臣。

尤其是在皇帝闇弱無能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強勢的丞相,反過來壓制皇權。

也會讓吏部的權勢過重,吏部尚書和侍郎,就是事實上的半相。

老朱解釋道:“所以,咱才更改了任命官吏的流程,有了空缺讓羣臣共同舉薦討論人選。”

“皇帝只需要掌控大局即可,能省去不少心力。”

陳景恪暗暗搖頭,太想當然了啊:“問題就出在這裡。”

“前朝任命官吏的流程決定了,這個權力掌握在皇帝、丞相和吏部手裡。”

“普通官員是沒有資格插手的。”

“一個職位出現了空缺,誰都不知道最終會由哪個人來填補空缺。”

“對普通官吏而言,即便職務出現空缺,也很難輪到他。”

“一個人想升官,要麼好好幹拼政績,要麼走門路攀關係。”

“可是廷推之法施行之後,所有人……至少有資格上朝的人,都有了插手的權力。”

“這就意味着,一個職務出現空缺,‘我’就有機會自己坐上這個位置,或者舉薦我的朋友坐上這個位置。”

“廷推看的是誰的聲音大,官吏爲了增加勝算,就會拉攏更多人。”

“這也意味着,有野心的人必然會結黨。”

“最致命的還不是百官結黨,而是廷推逼着他們必須要進行黨爭。”

有空缺的職務,大家結黨去搶這個空缺。

那如果沒有空缺,而我又恰好有個朋友想升官,怎麼辦?

答案只有一個,拉一個人下來,職務不就空出來了嗎。

“以前山東的官和廣東的官,相互之間沒有什麼利害關係,大家你好我也好。”

“現在不一樣了,只要兩個人不是一派的,就有可能下死手去整對方。”

“因爲只有對方下來了,自己派系內的成員才能晉升。”

“自己派系的力量強大了,自己升官的概率就變高了。”

“所以,哪怕兩個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聽說過對方的官吏,都能成爲死敵。”

你說我不結黨行不行。

不行。

只要你當官,就擋了別人的路。

別人就會把你搞下去,把這個位置搶了。

一旦這種局面形成,那麼只要是當官的,就必須要結黨。

有人說了,海瑞,他總沒結黨吧。

對不起,海瑞也有自己的朋友互相幫扶。

那個朋友就是朱衡,一個名聲不顯的大佬。

沒有他一路的提拔保護,就海瑞的性格,早就被人陷害死了。

更準確的說,海瑞是舉人的身份,在明朝沒有人提拔,連縣令都很難當上。

是朱衡將他從教諭一步提拔成縣令的。

他出仕後,幾次大的危機都是朱衡幫他化解的。

比如他擔任縣令時候得罪鄢懋卿,朱衡當時恰好擔任吏部侍郎。

嚴黨不想得罪朱衡,就沒有動他。

直到他上了《治安疏》名震天下,有了名氣作爲護身符,纔算是沒人敢動他。

當然,他們兩個屬於君子之交淡如水。

朱衡欣賞海瑞的性情和操守,海瑞對朱衡非常尊重。

屬於互相提攜幫扶的楷模。

但海瑞在朝中有人幫扶也是事實。

明朝中後期,已經到了不結黨就沒法活下去的程度。

聽到這裡,朱元璋三人恍然大悟。

但理解了之後,老朱卻更疑惑了:

“既如此,那咱打擊結黨,不正好能遏制黨爭嗎?”

“爲何你還要說會加劇黨爭?”

陳景恪長嘆道:“問題就在這裡,什麼是結黨?標準是什麼?誰來判定?”

“我和他是同僚,一起吃了幾頓飯,算不算結黨?”

“我和他政見相近,爲了推行一個政策,在朝堂攜手合作了一次,算不算結黨?”

“我拉一個人下馬,只是空出來一個位置。”

“如果我給他打上結黨的標籤,就能拉下來一大羣人,空出來更多的位置。”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有人故意搞擴大化?”

老朱三人都不說話了,他們太瞭解官場的情況了。

不是會不會搞擴大化的問題,而是肯定會。

陳景恪頓了一下,給他們思考時間,才繼續說道:

“以後有官吏犯事下獄,審訊的時候問的第一句話,可能就不是他犯了什麼罪,爲什麼犯罪。”

“而是先問他的同黨都有誰。”

“你和他一起吃過飯,結黨,抓。”

“你曾經在朝堂幫他說過話,結黨,抓。”

“僅僅是結黨還不夠,必須要變強,讓自己的黨派變得足夠強大。”

你說我們幾個人抱團結成小圈子,不搞事情只自保行不行?

對不起,不行。

你們當官就擋了我的路,必須要給你們搞下去。

你們抱團成小圈子那更好了,罪名都有了,結黨。

官吏哪怕只是爲了自保,也只能拼命擴大自己黨派的勢力。

黨派實力越強,在黨爭中活下來的概率就越大。

“職務就那麼多,想擴大自己的勢力,就必須去爭去搶去偷襲……”

“想盡一切辦法去攻擊別人。”

“到那個時候,上上下下都只有一個念頭,結黨營私。”

“沒有人會再想着去幹實事。”

“因爲不做就不會錯,做的越多錯的就越多。”

“所以,朝廷明牌打擊結黨不但不會遏制黨爭,反而會激化黨爭。”

“讓朝堂變成類似於亂世的狀態。”

馬娘娘和朱雄英都臉色凝重,他們沒有想到,以前以爲的兩條良策,竟然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而且他們敢肯定,陳景恪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會演變成這種情況。

道理其實並不複雜,推演一下就能得出結果。

只是以前大家陷入了思維誤區,沒有往這方面想罷了。

老朱眉頭緊皺,說道:“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可陷入亂世有些誇大了吧?”

陳景恪說道:“您以爲亂世和治世最大的區別在哪?”

老朱說道:“亂世自然是禮樂崩壞、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治世律法健全,百姓安居樂業……”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這只是表象。”

“亂世和治世的區別,在於亂世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治世是相對確定的。”

朱元璋、馬娘娘和朱雄英都很茫然:“確定性?何意?”

陳景恪說道:“先說治世,因爲有相對穩定的秩序,大多數東西都是相對確定的可預見的。”

“比如,我努力種田,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收成。”

“我建一所青磚瓦房,就能傳承兩三代人。”

“我是個當官的,清廉愛民保一方平安,就算不能升官也能平穩做到致仕。”

“再說亂世的不確定性。”

“我建了一所房子,第二天就被劣紳惡霸給搶走了,告官的地方都沒有。”

“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田,即將收穫的時候,又被人給搶了。”

“我是個當官的,保境安民……突然來了一波匪兵,將一切付之一炬。”

“如果大明的官場陷入全面黨爭,那麼一切就會變的不確定起來。”

“我辛辛苦苦做了官,啥都沒幹,突然有一天就被人給扣了個帽子抄家滅族了。”

“這種不確定性,會讓百官心裡惶恐不安。”

“爲了消除惶恐獲得一點安全感,他們只能拼命結黨去攻擊別人。”

“最終讓大明陷入永無止境的黨爭泥潭。”

老朱、馬娘娘、朱雄英三人都露出深思之色。

這個說法確實很新穎,給了他們很多靈感。

但他們思考最多的,還是黨爭的事情。

過了許久,老朱才長嘆一聲,開始了反思:

“若不是你提醒,恐怕咱這輩子都捉摸不透其中的道道。”

“當初趙瑁案的涉案人員如此之多,咱心裡就很奇怪,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今日總算是有了答案。”

“是咱的惡政,逼迫着他們結黨。”

“等這件案子爆發,他們的政敵又聯合起來落井下石。”

“或許很多人都是無辜被牽連進去的……不,不是或許,是肯定如此。”

“還有前兩年咱巡視地方,每次咱都能輕易發現部分官吏的小尾巴。”

“派人去查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查一個準,很容易就能揪出一大串貪官污吏。”

“當時咱還以爲是蔣𤩽和錦衣衛能力出衆。”

“現在想來,咱這是被人家給利用了啊。”

額……陳景恪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老朱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就他的鐵腕統治,動不動就抄家滅族,有幾個官吏敢公然結黨的?

尤其是趙瑁案,發生在大明初建時期,不太可能是廷推造成的。

更何況,這個案子直接將朝堂給清空了,人人自危。

大家自保都來不及,誰敢在這個時候搞黨爭。

前兩年反腐,確實有力量在推動。

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黨爭,而是革新派和保守派互相打擊的結果。

不過他也沒有安撫老朱,因爲這兩條政策,確實讓官吏之間有了黨同伐異的趨勢。

尤其是朱標當政這幾年,他希望通過柔和的手段,建立健全國家各項秩序。

營造一個正常有序的君臣氛圍。

只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在廷推和打擊黨爭這兩條政策的驅使下,他的一系列善政,給百官創造了結黨的機會。

不過還好,老朱尚在,朱標本人也是英明的君主,百官也只敢私下搞小動作。

不敢明目張膽的搞黨爭。

可惡果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百官已經意識到,只有結黨才能在朝堂爭取利益並存活下來。

在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他們抱團。

當競爭對手是皇帝的時候,他們更會抱團。

就連從來都不站隊的孔家,都在這次變革中,站在了保守派一邊。

這纔有了現在理學空前團結的局面。

他們內部之間,肯定是有競爭的,還很激烈。

可是在面對皇權的時候,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當然,將這一切的惡果,都歸結於老朱和朱標是不應該的。

可他們的行爲,卻在事實上造成了這個結果。

不過陳景恪並沒有將這些話說出來。

一來老朱已經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後續肯定會改的,沒必要再苛責於他。

二來朱標也是無意爲之,更何況他已經這樣了,隨時都可能退位。

還是給他留點面子吧。

等後續這兩條政策廢除,大明的官場習氣慢慢被糾正。

就不會再出現,前世明朝中晚期那種黨爭局面。

就讓這個微不足道的小黑點,掩蓋在歷史長河裡好了。

想到這裡,陳景恪說道:“結黨可以很唯心,很容易擴大化不可收拾。”

“歷朝歷代雖然打擊結黨,卻從來不將之擺在檯面上。”

“更不會主動去搞擴大化,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陛下打擊結黨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手法有些瑕疵。”

“所幸還沒有造成惡果,找個機會將這兩條政策廢除即可。”

朱雄英眼珠子一轉,忽然說道:“這兩條政策也不是沒有好處。”

三人都看向他,等着他的高見。

朱雄英嘿嘿笑道:“如果不是這兩條政策,理學派怎麼會如此團結。”

“咱們的計劃,也不可能進行的如此順利。”

明知道他是故意安慰自己,老朱還是笑道:

“哈哈……乖孫你這麼一說,咱這心裡好受多了。”

衆人都笑了起來。

有一說一,還真是如此呢。

第459章 欺老朱年邁第467章 殺戮,開始了第439章 無題第260章 無題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432章 殷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449章 舉世震驚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第42章 愜意的朱標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131.第131章 猶豫啥,聯姻啊。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45章 倭寇是我家扶持的第254章 何爲盛世第300章 閃電戰請假一天112.第112章 方孝孺瘋了?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10章 險惡的政治鬥爭第321章 不會寫,是真的不會寫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290章 佈局和收穫請假一天第346章 血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63章 殺駙馬以正法令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390章 太子長子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419章 再補一塊短板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156.第155章 天要塌了啊(三百月票加更)第311章 用工荒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285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113.第113章 這些可都是棋子第349章 政治是妥協的產物207.第206章 妙錦讓問的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第57章 實踐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433章 無題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76章 老朱親自斟茶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61章 自己的小圈子第22章 突破口177.第176章 異常第425章 朱老四好樣的啊第424章 土雞瓦狗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475章 人無信不立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後續208.第207章 禪讓就是笑話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0章 演戲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231.第230章 無題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189.第188章 老狐狸們的課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第452章 明勳宗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236章 我去第65章 組建海軍第267章 合格的宰相第342章 無題第45章 葬禮?秀場!第68章 小小朱駁老朱第436章 封侯和一些事的後續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167.第166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第430章 大洋彼岸第388章 強化錦衣衛?第46章 回家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111.第111章 出關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第450章 無題204.第203章 謀高麗第261章 亂認祖宗200.第199章 錢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