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

黃勝已經安排顧鈴兒帶着許多有文化的婦女和傷退的戰士籌辦錢莊,佈置了趙時敏研究造幣的課題。

因爲黃勝發現用銀子稱重作爲貨幣太操蛋了,用銅錢又不能滿足需求,畢竟幾萬枚銅錢能夠裝一麻袋一個人都抗不動,價值不過幾十兩銀子。

用這些東西流通不僅不方便還會產生許多火耗,黃勝準備鑄造如後世的銀元,也就是俗稱的袁大頭。

一枚銀幣當銀一兩,稱重也是一兩,一枚金幣也是一兩當銀十輛,一枚銅銀合金硬幣,幣值當銀五錢,用鎳白銅混一定比例的白銀鑄造一百文大錢、十文的銅板。

用鎳銅鐵錫合金鑄造一文的小錢,兌換比例一千文小錢兌換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個銀幣。

暫時不考慮印紙幣,因爲太祖朱元璋太操蛋,他印了若干大明寶鈔而且只印不回收,導致通貨膨脹,民怨沸騰。

大明人對這個刻骨銘心的教訓記憶猶新,升斗小民不可能認可全憑政府信用產生的紙幣,他們只相信貴金屬。

因此黃家鑄造的金、銀、銅幣現階段只在自己體系範圍流通,這些貨幣都有自身貴金屬的價值,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會發現用這樣的貨幣方便快捷還不會因爲兌換遭到火耗的盤剝,以後就會樂於使用黃家的貨幣。

在黃勝操作下,面對大商家的反而是紙幣和匯票,以後遼東的商人可以在黃家山島錢莊存入銀子,只要給少量的匯水就可以到兩千裡外的浙江岱山島提取銀幣或者金幣。

商家還可以拿到當銀一千兩、一百兩的紙幣直接在黃家地盤使用,可以到黃家任何一個錢莊兌換金幣、銀幣。

造幣本來就有利潤,因爲袁大頭的含銀量只不過八成而已,黃家服務了社會還有超過一成利可賺何樂不爲?

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透支,在認可度一般的情況下,按照發行量透支三成根本沒有風險,認可度到達一定程度透支一兩倍也可以考慮。

眼睜睜又快到年底,許多優秀少年都開始打聽家主馬上出臺的招兵條例,烈士、傷退戰士的頂替兵額當天就滿員。

黃家灣島黃家宅院大管家趙蕊的小樓,臉曬得黑黑的黃大人貼在趙蕊白白的肚皮上聽胎音。

趙蕊鬱悶道:“老爺,奴家沒出息,好多婆子都看過了,她們都衆口一詞說奴家懷的是個閨女呢!”

黃勝笑了,根本不相信,因爲這樣不科學,問道:“這都能夠靠眼睛看出來?何以見得啊?”

“奴家懷孕八個多月了,她們都說奴家沒有變醜,生兒醜母那是十有八九呢,她們還說奴家的肚子太大了,一定是個大閨女。”

“閨女好啊!老爺從來沒有生過閨女,這下好了,終於有女兒了。”

“老爺,您也沒有兒子啊?”美人急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黃勝前世是有兒子的,因此說錯話了,他撫摸着美人的臉頰道:“即便是閨女老爺也喜歡,沒關係以後老爺多疼你,一定幫你生出兒子好不好。”

美人這才由陰轉晴了,道:“老爺說話算話,到時候可別忘了奴家。”懷孕的女人容易胡思亂想,這個時候是生理脆弱期,連睿智的趙蕊也不例外。

黃勝也沒辦法,只能花言巧語哄着……。

李國助終於見到了黃家灣島,一下子就被這裡繁榮昌盛的景象震驚了,如今的黃家灣島已經有了常住民七八萬,來往與天津衛、登州、浮山港、等等地方的班船有幾十艘。

經過兩年一千多築路工匠的努力工作,全長十八里的環島大馬路已經全程通車,這依舊是一物兩用,它同樣是保護黃家灣島不被海嘯威脅的海堤,可以抵抗五十年一遇的海嘯災難。

它同樣可以基本杜絕黃家灣島的水土流失,它的路基修建材料全部是石質,來自平整山地時炸平的幾個小山頭,路面是混凝土結構,牢固度毋庸置疑。

黃家灣島最具備特色的新鮮物事就是公共交通環島線的開通,兩匹馬拉着長九步的四輪馬車,可以坐十排乘客二十六人。

上車兩文錢可以到達任意站臺,回到原點也行,島上的居民只要五十文就能夠辦理包月腰牌,可以每天多次乘坐。

公交馬車現在有四十輛投入運行,幾個因傷退役的馬車伕成爲新成立公交所的基層幹部,他們在完善運行標準制定管理制度。

黃家沒有貧困戶,人人都豐衣足食,李國助帶着十幾個心腹在黃家灣島大街上溜達,沒有發現一個破衣爛衫之人,也沒有看見有打架罵街的行爲。

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是乾乾淨淨,連亂吐痰的都沒有,騾馬的屁股下面都有兜住糞便的袋子,不間斷打掃街道的都是胳膊上繫着紅布寫着衛生監督員字跡四五十歲的婦女。

島上的所有建築都是二層或三層的小樓,沒有一間土坯房,草房。

店鋪裡的商品應有盡有,南北貨還有西洋貨品種繁雜,甚至比日本江戶城的品種還要多。

李國助眼見爲實,他在想象黃大人如果經營濟州島,幾年後那裡會是什麼光景?他想着以後自己也在濟州島定居,在那裡修建如黃家灣島這樣的小樓讓自己的麾下安度餘生。

他更加堅定了跟黃家合作的信心,黃大人拿下濟州島在海外建國也完全可能,再發展幾年拿下朝鮮後再謀奪日本也可以有啊!乖乖不得了,李國助不敢再想下去了。

李家負責採辦的五船貨物早就送到黃家灣島,李二帶着六個帳房已經等了兩個多月,早就望眼欲穿,他們終於看見黃家船隊回來了,誰知他們根本不用去日本,貨主直接來到這裡交接,而且馬上付清了貨款。

李國助手裡有幾十萬兩銀子,乾脆都留下結算貨款,他帶貨回去也一樣。

李二得到了銀子一刻也不願意留在這裡,畢竟到了年底商家都等着銀子發紅利結往來賬,他們急急忙忙乘坐黃家班船準備回家過年。

他們帶了太多現銀,爲了確保安全,黃家派了‘廣寧號’草撇船跑這一班次。

快過年了,人人都打算回家團圓,李國助也不例外,十二月二日,他道別後帶着船隊回日本私港。

黃家的貨船、戰船還是跟着出發,運了許多瓷器、玻璃製品、松江布和李國助同行,因爲要講信用,必須去把大米和銅錠運回來。

去日本的船隊由劉良才帶隊,出動大小戰船三十艘,運輸船七十艘,他們恐怕未必來得及回黃家灣島過年。

第二百四十章:雙管短銃第三百六十七章:戰列艦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三百三十五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六章:看住老爺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六百五十四章: 強中取強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七十章:芳心竊喜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五十六章:難忘今宵第四百二十二章:斬草除根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後重逢第五百四十三章:飛入錦州城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三百二十三章:舊夢重溫第二十四章:魚目混珠第六十七章:低調奢華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五十八章:發現漏洞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零八章:後金入寇第二百零九章:我佛慈悲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五十四章:四輪馬車第四百五十六章:不能服衆第八十四章:姐姐妹妹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馬值得擁有第一百八十四章:轟動京師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七百四十章:爭鼎第九十一章:受益匪淺第五百四十章:再次挺拔一回第三百零六章:實而虛之第八百一十七章:窮兇極惡第八十一章:最美華章第四百一十七章:明軍威武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來敲門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二十七章:任重道遠第六百六十五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八十七章:騙離險境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百五十二章:罄竹難書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第三百三十二章:瓦解海盜第三百四十三章:爲了發財第七百三十二章:鬆錦大會戰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六百一十五章:追殺流寇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五百五十一章:嚴防死守第七百六十五章:信賴崇禎人品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一百零三章:天下表率第二章:人不如狗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五百零一章:終生難忘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五百三十七章:刀下留人第七百二十章:白桿兵很忙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二百六十一章:厲兵秣馬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第二百八十二章:回饋社會第七百零二章:上樑不正下樑歪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九十六章:美人垂青第五十九章:吐氣揚眉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六百二十九章:誠信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第六百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一百六十一章:搶運物資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二十六章:強攻敵巢第二十八章:朝中無人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五百零九章:祖大壽中計第三百四十七章:發戰爭財第四百七十章: 北直隸糧倉第二百三十四章:三八條約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六百零四章: 朝廷是老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