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

毛文龍尋思,如果黃大人在朝鮮插一槓子,東江鎮能夠恢復屯田區對以後的發展可是大有好處。

他道:“黃大人,東江鎮窮得很唯有爛命一條,黃大人如果出兵朝鮮,某一定甘做馬前卒,您放心某麾下兒郎都不是孬種,他們人人都跟建奴有血海深仇,每次上陣都奮不顧身。”

黃勝怕了拍毛文龍厚實的肩膀道:“毛帥高義不愧爲大明肱骨之臣,行!一言爲定,到時候黃、毛兩家一起給建奴放放血。”

毛文龍的人口有幾十萬,如今大多數在島上無所事事,治安狀況糟糕透頂,他知道人口是發展的要素捨不得拋棄這些主動投靠的遼民。

如果奪回了地盤,有了土地屯墾,不但會增加糧食供應,也免得許多人在島上閒則生非老是打架鬥毆。

談妥了這一件令人高興之事,毛文龍喝得高興又醉倒了,由毛承祿扶着上戰船回皮島。

天啓七年八月八日,皇帝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天啓帝有三男二女,無一長成,終無子。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爲皇帝,即後來的大明末代皇帝,也是漢人最後一個真正意義的帝王崇禎帝。

朱由校臨終託付胞弟朱由檢國事曰:“吾弟當爲堯舜。”且囑咐信王繼位後要善事中宮結髮妻子張皇后,重用老太監魏忠賢。

可惜朱由檢只聽從兄長遺言善待張皇后,不但不重用魏忠賢,反而一上臺才幾個月就要了魏忠賢的老命。

大明的國喪期間一切娛樂活動停止,獨獨不叫停“血火遼東”大戲,還在廣泛宣傳,替這部戲劇造勢。

曹化淳在九月份終於鹹魚翻身,崇禎皇帝派人來接他回京,張有祿帶着九個少年陪着錦衣衛校尉一直護送曹化淳到了皇城腳下,老太監這纔跟十個朝夕相伴了半年的少年依依惜別,老眼居然含淚了。

由於大明一切公開的娛樂場所都不敢營業,反而讓“人間仙境”的會員暴增數倍,這裡的歌舞廳和檯球廳雖然停止運行,可是洗澡不屬於被禁止的範圍,晚上達官貴人沒有地方找樂子,只好三五一羣來洗桑拿侃大山。

朝廷正是波詭雲譎之時,敏感時期官員都要串聯,但是又不能互相串門子授人以柄,於是乎,“人間仙境”的偶遇成爲了默契。

後來發展到“人間仙境”成爲了朝廷各路官員的聚集地,來到這裡大明的各部門官員都找得到,這裡成了上流社會交往的最好去處。

會員卡被追捧了,真的是身份的象徵,太多想找門路辦事的商人求之不得無可奈何,黃家當然是盈利頗豐。

崇禎皇帝一上臺就想勵精圖治,馬上運作東林黨太多官僚上位,大明又開始了所謂的“衆正盈朝”。可惜時局發展赤裸裸打這些只會琢磨人不會琢磨事的東林黨人的臉。

陝西流民鬧起來了,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於東林黨採取不與民爭利的寬鬆財稅政策,大明的礦稅、商稅、車船稅銳減,財政支出促襟見肘。

東林黨哪裡是不與民爭利,而是不予官僚資本爭利,貧苦農民的稅負不減反增。由於他們這些荒誕的執政理念,更加導致民不聊生,間接把許多老百姓推向了朝廷對立面。

一個小丑又跳了出來,他不僅官復原職還能夠經常出現在崇禎皇帝的視野。老實孩子朱由檢聽了袁崇煥幾次豪言壯語認爲此人堪大用,給了他兵部尚書官職。

還好督師遼東兵部尚書王之臣跟歷史大不相同,由於黃勝過早的帶着他燒了信王的冷竈,崇禎帝對他印象不錯還比較信任他。

又因爲遼東局勢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收拾,因此暫時沒有動王之臣。

天啓七年十月下旬,由東林黨人巡按直隸御史賈繼春劾崔呈秀不忠、不孝開始拉開了倒閹的序幕。十一月,權傾朝野的東廠提督魏忠賢倒臺,崇禎打發他去中都鳳陽待罪。

東林黨自然落井下石,不管是不是莫須有,網羅了幾十條足以讓魏忠賢死一百次的罪名。

容易被人忽悠的崇禎上當了,準備以絕後患。他太不懂權術,不用魏忠賢也應該留着他,活人才有話說,死人萬事皆休也!人死了再後悔爲時晚矣!

魏忠賢在去中都鳳陽的路上,接到了一個小太監密報,知道緹騎已經出發現在捉拿他的路上。

老太監知道自己不可能有好結果,他把自己隨身攜帶的錢財都給了那個小宦官,讓他趕緊逃命,走得越遠越好,千萬不要再來找自己。

當夜,他聽到驛館外邊有人唱道:“隨行的是寒月影,嗆喝的是馬聲嘶。似這般荒涼也,真個不如死。”

想到昔日的榮華富貴,魏忠賢也感到真個不如死,於是他哀嘆數聲在館驛上吊自殺了。

老太監魏忠賢死了,其實他被後世妖魔化了,他對大明皇帝的忠心程度比那些文官高太多,而且沒有證據表明魏忠賢在執政時有過侵害百姓,肆意殺民的行爲。

但是歷史的定論他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黃勝認爲黨爭沒有好人和壞人,他們都是一個個有個性的人。

黨爭更加談不上對錯和好壞,結黨都是爲了營私。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不例外,因爲他們的口號就是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什麼黨的利益?騙鬼呢!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已。他們至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與何地呢?

亂哄哄的朝堂換了羣臣,一個個瞪着眼睛爭奪勝利果實,那些修生詞的大員紛紛落馬,只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左右逢源的袁崇煥。

十二月,已經是正四品左僉都御史領關前道的黃勝來到了山海關拜見再次督師遼東的王之臣大人。

黃勝送了許多奇巧,如象牙、犀牛角之類的南國特產算作拜早年,兩人已經是一黨,當然會談論朝堂之事。

黃勝從王大人口中得知袁崇煥得到了崇禎皇帝的信任青雲直上,最近又得了錦衣衛指揮僉事世蔭。

他突發奇想,準備試探崇禎皇帝對自己的態度,立刻寫了彈劾奏疏列舉袁崇煥諸多短處,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根本不是聞風奏事,都有真憑實據。

其中最有殺傷力的三條就是私自議款、主動請修建生詞、建奴大兵壓境時只圖自保不救錦州,要求朝廷治罪罷免其官職,繼續讓他回家抱孩子。

言辭激烈的彈劾奏疏就是表明自己的態度,讓皇帝做出取捨,如果朝廷任用袁崇煥督師遼東,自己立刻辭官歸隱,誓不與此人爲伍。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榮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一百三十六章:漢人兄弟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三百六十九章:入朝作戰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一百三十六章:漢人兄弟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一百七十章:準備報復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第五百四十七章:觸手可及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三百零五章:鬥智鬥勇第七百二十一章:戰略平衡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來敲門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殘滿地傷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六百五十九章:漢族精英第六百四十二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六十八章: 斬獲頗豐第五百八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四百一十五章:誰主沉浮第二百九十一章:撫寧縣丞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四百九十三章:圖窮匕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報國正在此時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雞司晨第八百五十七章:沒有了江戶城第一百七十一章:故地重遊第三百四十章:炮火攻堅第四百四十一章:幸福來敲門第四百九十六章:穩紮穩打第四百四十五章:謀奪海南第二百四十一章:有了追求第四百零九章:調兵遣將第一百零四章:車載步兵第四章:運氣不好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禎的心在顫抖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五百四十八章:將要高飛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二十三章:有人送禮第四百五十六章:不能服衆第一百零四章:奇襲復州第九十九章:救熊廷弼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六百九十五章:戶樞不蠹第五百一十七章:山水有相逢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七百三十三章:反常即爲妖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六百九十八章:導火索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後重逢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三百零四章:兩家互動第一百二十四章:斬殺浪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第三百八十二章:黃金時代第三百二十一章:欲去南洋第六百八十六章:打斷骨頭連着筋第七百五十二章:特種作戰第八百三十三章:將心比心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四百五十七章:漁陽鞞鼓動地來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恩賞第二百六十三章:加強教育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國第六百八十七章:訓練內操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七百八十六章: 遠東探險隊第一百三十章:貿易壁壘第一百三十三章:撞大運了第二百七十三章:遊說信王第一百七十九章:好事連連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第六百九十二章:防控瘟疫第一百二十一章:盤問俘虜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幗英雄第三百六十五章:急流勇退第八百二十七章:勸進、攤牌第六十四章:佳人玉簫第七百七十一章: 立足中美洲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四百八十五章:李代桃僵第四百三十三章:菊花殘滿地傷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三百五十五章:東江來訪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