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首輔大臣周延儒、閣老樑廷棟、兵部尚書陳新甲等等內閣、六部權臣都準備辭官而去。
這簡直是逼宮啊!
崇禎雖然恨這些高談闊論的大臣,鄙視他們貪婪的嘴臉,可是要治理國家他又離不開這些官員。
如今上百大臣集體撂挑子,朝廷豈不是要癱瘓?無可奈何的皇帝終於再一次妥協,表態南王稱帝之事他不反對、不支持、不表態放任自由。
本來末世的大明皇權已經被漠視,有了“南明”的分庭抗禮,大明羣臣心裡更加有底氣。這就跟有兩家相同的集團公司在競爭般,員工覺得這家不行完全可以考慮下一家。
黃勝不遺餘力救漢人與水火使得自己在漢人心目中的地位無限拔高,本來就末世盡顯的大明有了黃勝攪合導致文官武將更加離心離德,導致官僚資本大量轉移,導致諸多壯勞力渡海移民。
稅賦流失、糧食產量減少,人心不穩等等這一切其實更加讓大明越來越虛弱。
由於山陝、河南人口基數還在,改變了流寇思想的李獨眼實力遠超歷史,而積重難返的大明雖然少了張獻忠的禍害也比歷史強不了多少。
由於黃勝的佈置是放棄中原固守長江和沿海,太多大明文官武將以南王馬首是瞻,如李中正、張修身、猛如虎等等文武都把麾下可以調用的大明官軍佈防在沿江接受“戰神”教官的集訓。
太多大明文武是主動接受“戰神”軍令,也有一部分屬於不得已而爲之。因爲不服從“戰神”軍令就會有餓死的風險,如今大明十幾萬內地軍人都是拿着“南明”提供的糧餉。
吃糧當兵的大明軍人當然知道吃誰的糧就應該爲誰效力。
大明朝堂上的文官武將屬於既得利益者,他們雖然沒有拿南王給的俸祿,但是大多數人都在爲了將來考慮,他們不遺餘力地給南王遞橄欖枝。
遠在“新杭州”的黃勝根本不知道大明羣臣要自己做“南明”皇帝,從此跟大明真正平等交往。
上一次有幾位“南明”大臣提議黃勝選秀充實後宮被訓斥,黃勝要求文武大臣幹正事,幹有意義的事情,別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花心思。
因此有些文武認爲南王實力足以面南稱帝也不敢勸進,無他,擔心南王認爲他們不幹正事。
“南明”大臣想做又不敢率先提出的關係國本之大事,居然被大明文官武將捅破了窗戶紙有些啼笑皆非。
誰知南王得到消息嚴詞拒絕了稱帝請求,高調派出王后出使大明,依舊以藩屬國禮節給大明納貢。
楚兒出使大明也順帶着回孃家,英國公夫婦答應來“南明新杭州”安度晚年,但是如此大事不可能草率,他們依舊回京城處理在大明的不動產安排諸多家事,這一次應該會跟隨女兒舉家南遷。
黃勝不願意成爲“南明”皇帝,不想讓大明、“南明”成爲兩個國家的事實深入人心,他志存高遠,想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建立一個以漢人爲主體民族的日不落帝國。
黃勝不但不能分裂國家,以後還會立法維護國家統一,“分裂國家罪”的罪名一旦坐實,主犯最少判終身監禁不得保釋,家眷會流放三族三千里外。
黃勝建立的以漢人爲主體的泱泱大國不會欺負異民族更加不會慣着異民族,要從文化、精神上進行民族大融合。
爭取幾十年後再也沒有一百幾十民族,一百幾十支花,只有統一了文字、服飾、禮儀的大漢民族,真真正正做到四海一家。
多鐸、阿巴泰爲首的滿清使團剛開始被氣勢洶洶來逮捕張文衡等等幾個漢奸的“戰神”軍人嚇得魂不附體,後來發現八旗子弟不在被逮捕行列才鬆了一口氣。
他們接下來的日子過得逍遙,如同乘坐郵輪旅遊般一路上游覽了“南明”許多城池,終於在七月份來到了“南明”國都。
這些通古斯野人長見識了,在他們的認知里根本沒有世界這個概念,也不知道世上還有從來不下雪的地方。
建奴使團幾百人如同傻子般任由“南明”宣傳隊擺佈。
秦淮是全權負責接待的官員,一路上帶着建奴參觀水利設施、工廠、學校和醫院。
秦淮根本不擔心這些人能夠學到什麼門道,帶他們參觀就是秀肌肉,要讓這些本來就有心理陰影的建奴精神世界徹底被擊垮。
慢慢悠悠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纔來到“南明”國都“新杭州”城,可惜南王連見他們都懶得直接打發他們回家,沒有國書,只有南王帶給他們主子的一句話,“等着引頸受戮!”
一路上看到了“南明”的實力,建奴使團的井底之蛙終於知道了天下之大,知道“南明”這個國家是多麼強大,知道了“戰神”軍人的數量和戰鬥力。
很明顯,“南明”用不着網開一面放過小小大清國,以“戰神”實力滅了大清國應該在彈指之間而已,得到南王如此答覆,許多人沒有感到意外。
建奴使團三百餘人卑躬屈膝,一路上竭力討好“南明”護送的將士們,他們請求“南王”信守承諾,不再屠殺放下武器的八旗戰士,給老幼婦孺留條活路。
軍情處特工開始找建奴談話爭取策反,告訴他們路在自己腳下,不對抗王師者、不屠殺漢民者都能夠得到赦免,從此刻起再犯下血債者即便逃到天涯海角,“戰神”軍人都會追殺到底。
八月中旬,滿清和談代表團無功而返,還搭上了兩位使臣,簡直是送臉給人家打,紅歹是羞愧加上憤怒導致他病情加重,連強撐着處理國事都覺得艱難。
太子豪格發現出使回來後的三百多八旗子弟如同換了一個人,成天把“南明”如何富裕,子民日子過得多安樂,軍隊如何強大掛在嘴邊,還叮囑親戚朋友從今往後不能虐待漢人,萬萬不可再亂殺漢人了。